Ⅰ 初二物理知識杠桿原理的重點歸納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力臂 力距);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省力杠桿
L1L2,F1
費力杠桿
L1
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知識點歸納:杠桿原理公式的理解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杠桿是中學學習的一種簡單機械,在學習中要了解杠桿的定義,理解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並能夠在圖中表示出他們,可以畫出實際的杠桿簡圖。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知道杠桿的幾種類別,並能列舉實例說明。
省力杠桿:撬杠;費力杠桿:門把手;等臂杠桿:托盤天平。
常見考法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多變,常見的有選擇題、填空題、畫圖題等,考查的知識點多在:杠桿的要素、杠桿平衡的條件以及杠桿的分類。
誤區提醒
1、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典型例題】
例析:
杠桿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處於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桿仍然在圖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關系正確的是(B為OA的中點)
A.F1>F2=G/2B.F1=F2>GC.F12=2GD.F1>F2>G
解析:當杠桿OA受兩個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繩子拉力F而處於平衡狀態時,只要比較F1、F2二力關於對支點的力臂的長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關系。
答案:正確選項為D。
杠桿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
① 一個物體可以成為杠桿,必須滿足兩個條件:① 受到力的作用;② 能繞固定點轉動。
② 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③ 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表示。
②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說明: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④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杠桿示意圖畫法:① 確定支點;② 確定動力和阻力,畫力的作用線;③ 畫力臂;④ 標出各個物理量。
畫圖技巧
力的作用線是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力的作用線用虛線表示。
力臂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臂用實線表示,在畫力臂時,如果力的作用線太短,可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力臂部分要用大括弧標出來。
檢驗所畫力的方向是否正確的最簡單方法是,看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效果是否相反。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一定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當動力、阻力在支點兩側時,它們的方向大致相同;當動力、阻力在支點一側時,它們的方向大致相反。
確定杠桿支點的方法是根據平時的體驗,判斷杠桿繞著哪點轉動,則這一點就是支點。如:魚竿、鐵鍬的支點都在後手的位置上。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實驗:
【實驗設計】
如圖,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和天平的調節方法相同),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並靜止,達到平衡狀態。給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保持水平並靜止。記下動力、阻力,測量動力臂和阻力臂。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再做兩次實驗。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例如可以對它們進行加、減、乘、除等運算,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實驗表格】
【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l 杠桿平衡公式: F1L1=F2L2 也可寫成:F1 /F2=L2 /L1。
l 杠桿平衡條件(又叫杠桿原理):希臘 阿基米德
【注意事項】
① 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這樣做的目的是:便於在杠桿上直接測出力臂的大小。
② 多次實驗的`原因:只做一次實驗,獲得的結論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規律,所以要多次實驗。
③ 不同物理量之間不能進行加、減運算。
應用:
說明:應根據實際來選擇杠桿,當需要較大的力才能解決問題時,應選擇省力杠桿,
當為了使用方便,省距離時,應選費力杠桿。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判斷杠桿平衡的方法:
① 計算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計算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
② 比較兩個乘積的大小,若相等則杠桿平衡;若不相等,則杠桿不平衡,杠桿將向乘積較大一方偏轉。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判斷力的大小變化的方法是:
① 找出杠桿的支點和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及力臂;
② 依據題意,確定力和力臂中哪些量的大小不變,哪些量大小變化;
③ 應用F1l1=F2l2判斷出力或力臂的變化。
解題指導:分析解決有關杠桿平衡條件問題,必須要畫出杠桿示意圖;弄清受力與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後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確定如何使用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問題。(如:杠桿轉動時施加的動力如何變化,沿什麼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決杠桿平衡時動力最小問題:此類問題中阻力×阻力臂為一定值,要使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要使動力臂需要做到:
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② 動力方向應該是過該點且和該連線垂直的方向。
物理學習方法
圖象法
應用圖象描述規律、解決問題是物理學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圖象中包含豐富的語言、解決問題時簡明快捷等特點,在高考中得到充分體現,且比重不斷加大。
涉及內容貫穿整個物理學.描述物理規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圖象法,所以在解決此類問題時要善於將公式與圖象合一相長。
對稱法
利用對稱法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可以避免復雜的數學演算和推導,直接抓住問題的實質,出奇制勝,快速簡便地求解問題。像課本中伽利略認為圓周運動最美(對稱)為牛頓得到萬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礎。
估演算法
有些物理問題本身的結果,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很准確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們對事物有一個預測的估計值.像盧瑟福利用經典的粒子的散射實驗根據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徑。
採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問題的主要本質,充分應用物理知識進行快速數量級的計算。
物理學習技巧
不要「題海」,要有題量
談到解題必然會聯繫到題量。因為,同一個問題可從不同方面給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個問題設置不同的陷阱,這樣就得有較多的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體現教與學的測試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題目必是習以為常,我們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題,才得以消化和鞏固基礎知識。那做多了題就一定會陷入「題海」嗎?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對於缺乏基本要求,思維跳躍性大,質量低劣,幾乎類同題目重復出現,造成學生機械模仿,思維僵化,用定勢思維解題,這才是誤入「題海」。至於富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的題,百解不厭,真是一種學習享受。這樣的題解得越多,收獲越大。解題多了,並不就一定加重學生負擔,只有那些脫離學習對象實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的,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題目不多,但積重難返,猶如陷入題海。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質量,離不開解題,而且要有一定的題量給予保證,並以真正理解熟練掌握為題量的下限。
Ⅱ 初二物理杠桿教案
教師們在教學生的同時,往往都會制定一個好的教案讓學生更能理解裡面的知識。下面我為大家帶來初二物理杠桿教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物理杠桿教案設計:
教學准備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觀察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各種杠桿提取共同的特徵,並能在杠桿上確認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確地畫出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②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對杠桿平衡條件進行猜想和假設,並設計出驗證方案,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能應用杠桿平衡條件去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③能根據杠桿的特點,以及作用效果等進行分類 1.2過程與方法 :
①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杠桿,培養觀察能力
②通過實驗探究,總結歸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培養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對實例的調研、分析和解釋中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杠桿平衡條件,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①使學生感受到杠桿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提高探究的樂趣。
②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杠桿,進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學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①杠桿平衡條件
2.2 教學難點 ①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杠桿平衡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6.1 引入新課
【師】著名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有一句名言,說如果給他一根硬棒和一個支點他可以撬動整個地球。經科學研究證明,他辦不到這件事,但他講的這個道理是正確的,只是他無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麼他所說的硬棒到底有多厲害!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它的奧秘吧?
觀察圖像中的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請同學說出這些工具的名稱和用途?
【生】撬石頭時用的撬棒。還有我們小時侯玩的蹺蹺板也是杠桿。活塞式抽水機的手柄工作時也是杠桿
【板書】
杠桿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6.2 新知介紹
【師】現在老師手裡有一個罐頭,同學們的力氣呢不夠打開它。這個時候你會藉助什麼外界的器具?
【生】筷子、起子……
【師】那麼這里的筷子和起子,為什麼就能更方便地打開罐頭呢?這里運用的原理又是什麼?
在用
1、杠桿五要素
A.600N B.400N C.200N D.150N
Ⅲ 如何將物理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淺談杠桿在生活中應用的教學
根據深化萬、};教育改革,把教育轉到為 農付社會主義建一沒服務的軌道上戈灼精神, 我在教研組的安排下,初步進行了嘗試,現就「杠桿」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教學,淺 談我的具體做法. 一、讓學生從實驗實習中掌握「杠桿」 平衡條件 在理論指導下實踐(實驗),再用實踐 中得到新的理論去指導新的實踐,這是馬克 思主義認識一淪的基本原理。這個原理,在物 理教學中的應用就更為普遍,我在教「杠桿 應用」一節中,就利用這一味理,讓學生通 過「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萬呀自觀察、分析、推理,從而得出「江桿」,砰衡條件結 論,對於杠桿的平衡條件的表達式,教本上 已說得很清楚,我沒有用過多的時間去閘 述,而是把講授重點放在「杠桿應用」問題 上,使學生增強理解和識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公式:「廠,·五,- F:,五:」,教者應引學學生注意:①杠桿處於 靜I廿伏態或勻速直長運功狀態(初中不作妥 求)祠東滿足「杠桿平衡未件」;②公式中動力 竹、擎吐力竹與功力、盯力相討應,_巨動力、 阻力是根據力灼作川效二果而定或」幾觀認定; ③公式,扣為單位只需同種物理蘭採用同單位 即可。
Ⅳ 九年級物理杠桿這一節有什麼好的教學方法求教~~~~
多用實物分析杠桿的五要素,特別是力臂(在杠桿中它相當於力的三要素的作用點和方向),做好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Ⅳ 初中九年級物理杠桿教案
備課、編制教案是中小學教師日常教學中的一項必要工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 九年級物理 杠桿教案,歡迎大家參閱。
初中九年級物理杠桿教案設計:教學准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知道支點、動力、阻力、 動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
(2)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及一些應用
(3)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杠桿。
2.過程與 方法
(1)經歷繪制杠桿的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
(2)觀察和操作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
(3)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 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杠桿的應用。
(2)樂於在周圍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識。
(3)認識科學探究 中必須有 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杠桿的認識、 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支點、力臂
教學工具
剪刀、鉗子、木棍等
教學過程
教與學的過程設計
通過日常生活中簡單機械的例子,引入杠桿概念。
一.杠桿:(概念)
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1.支點(O): 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2.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3.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4.動力臂( 1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5.阻力臂( 2):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二 .杠桿平衡:
杠桿在動力或阻力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叫杠桿平衡。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根據實驗結果,討論得出結論。
三.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F2L2
四、杠桿分類:
五.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L1>L2,鋼絲鉗、開瓶器、指甲刀、起子等。
2.費力杠桿: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