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針對匯率波動,企業採取哪些措施知乎
為了降低匯率風險,企業通常可以使用以下三種方法:靈活運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申請國際貿易融資,以及使用外匯衍生品。
靈活運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
從結算方式來講,常見的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主要有預付貨款和跟單信用證等,每種結算方式在降低匯率風險方面作用不同,需靈活掌握。
通過預付貨款方式結算,對出口商而言,在人民幣有升值預期時,可多使用預付貨款的結算,因為根據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預付貨款屬於經常項目收匯,企業既可保留現匯,又可隨時辦理結匯,企業可根據自己對外匯市場的判斷決定何時辦理結匯。當然在出口商對人民幣有貶值預期時則少使用預付貨款的結算。
對於通過跟單信用證方式結算,當人民幣有升值預期時,應盡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證結算,以便盡早收匯;當人民幣有貶值預期時,應盡量多使用遠期或延期付款信用證結算,推遲收匯。
申請國際貿易融資
企業也可以通過向銀行申請辦理國際貿易融資來降低風險。當人民幣有升值預期時,貨物出口後,希望通過盡量快地收匯來規避匯率風險,為此可向銀行申請辦理出口押匯、票據貼現、出口保理等貿易融資來實現。
出口押匯指銀行有追索權地購買出口商發運貨物後提交的全套單據,即出口商發運貨物後通過向銀行申請辦理出口押匯,則可提前取得該筆出口貨物項下的應收外匯款項。根據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出口商辦理出口押匯後所取得的外匯款項可辦理結匯手續,這樣就達到了降低匯率風險的目的。
票據貼現指銀行保留追索權地購入已經金融機構承兌的未到期票據,即出口商通過向銀行申請辦理票據貼現業務來實現遠期收匯即期化,出口商提前獲得的外匯,既可保留現匯,也可辦理結匯手續,從而達到降低匯率風險的目的。
出口保理業務指出口商發貨後,採用商業承兌交單或賒銷方式收取貨款的情況下,由出口保理商對出口商出口貨物後形成的應收賬款,提供賬務管理與代收、壞賬擔保和融資的綜合性服務。在出口商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出口保理商後即可獲得資金融通,出口商提前獲得的應收外匯賬款,根據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可辦理結匯手續,這樣就達到了降低匯率風險的目的。
使用外匯衍生品
企業還可以通過外匯衍生品交易來鎖定及降低匯率風險。目前比較常見的外匯衍生品包括外匯遠期、外匯期權及外匯掉期。
外匯遠期允許客戶與交易對手約定未來外匯交易的金額、匯率以及交割期限,從而提前確定匯率。外匯期權給予期權買方在一定時期內以確定價格買入或賣出特定貨幣的權利,幫助企業鎖定匯率變動引起的最大收益或損失。外匯掉期則允許企業和交易對手將自身承受能力較低的風險敞口替換為承受能力較高的風險敞口。
為了降低匯率風險,企業通常可以使用以下三種方法:靈活運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申請國際貿易融資,以及使用外匯衍生品。
靈活運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
從結算方式來講,常見的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主要有預付貨款和跟單信用證等,每種結算方式在降低匯率風險方面作用不同,需靈活掌握。
通過預付貨款方式結算,對出口商而言,在人民幣有升值預期時,可多使用預付貨款的結算,因為根據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預付貨款屬於經常項目收匯,企業既可保留現匯,又可隨時辦理結匯,企業可根據自己對外匯市場的判斷決定何時辦理結匯。當然在出口商對人民幣有貶值預期時則少使用預付貨款的結算。
對於通過跟單信用證方式結算,當人民幣有升值預期時,應盡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證結算,以便盡早收匯;當人民幣有貶值預期時,應盡量多使用遠期或延期付款信用證結算,推遲收匯。
申請國際貿易融資
企業也可以通過向銀行申請辦理國際貿易融資來降低風險。當人民幣有升值預期時,貨物出口後,希望通過盡量快地收匯來規避匯率風險,為此可向銀行申請辦理出口押匯、票據貼現、出口保理等貿易融資來實現。
出口押匯指銀行有追索權地購買出口商發運貨物後提交的全套單據,即出口商發運貨物後通過向銀行申請辦理出口押匯,則可提前取得該筆出口貨物項下的應收外匯款項。根據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出口商辦理出口押匯後所取得的外匯款項可辦理結匯手續,這樣就達到了降低匯率風險的目的。
票據貼現指銀行保留追索權地購入已經金融機構承兌的未到期票據,即出口商通過向銀行申請辦理票據貼現業務來實現遠期收匯即期化,出口商提前獲得的外匯,既可保留現匯,也可辦理結匯手續,從而達到降低匯率風險的目的。
出口保理業務指出口商發貨後,採用商業承兌交單或賒銷方式收取貨款的情況下,由出口保理商對出口商出口貨物後形成的應收賬款,提供賬務管理與代收、壞賬擔保和融資的綜合性服務。在出口商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出口保理商後即可獲得資金融通,出口商提前獲得的應收外匯賬款,根據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可辦理結匯手續,這樣就達到了降低匯率風險的目的。
使用外匯衍生品
企業還可以通過外匯衍生品交易來鎖定及降低匯率風險。目前比較常見的外匯衍生品包括外匯遠期、外匯期權及外匯掉期。
外匯遠期允許客戶與交易對手約定未來外匯交易的金額、匯率以及交割期限,從而提前確定匯率。外匯期權給予期權買方在一定時期內以確定價格買入或賣出特定貨幣的權利,幫助企業鎖定匯率變動引起的最大收益或損失。外匯掉期則允許企業和交易對手將自身承受能力較低的風險敞口替換為承受能力較高的風險敞口。
尋匯由外資投行金融專家創立,藉助金融科技為企業提供海外收款和匯率管理服務。
❷ 助力企業匯率避險外匯局該如何做
助力企業匯率避險外匯局為踐行金融為民,回應企業需求,外匯局廣東省分局以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做實、做細、做深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著力解決企業匯率套期保值問題,多方面支持企業更好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助力企業匯率避險外匯局
是制定科學有效的套保策略,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敞口,並結合生產經營情況制定套期保值策略。在套期保值比例方面,初期可設定簡單易行的「固定保值」策略,有了一定經驗後,可以選擇「動態保值」,即設置一定的套期保值比例區間。在產品選擇方面,遵循簡單適用原則,選擇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和套期保值需求相一致的遠期、掉期、期權等外匯衍生品。
二、選擇靈活適用的交易方法
企業既可以選用「靜態對沖」,即企業進出口業務採用訂單制,訂單約定了各個時間點交付的金額及報價,在明確訂單後,使用衍生品對各個期限進行鎖定;也可以選用「滾動對沖」,即企業外匯敞口是較長期限且金額較固定,如長期外幣負債,可根據不同期限掉期產品的流動性、貨幣之間利率差的變化趨勢,選擇合適的鎖定期限,不斷滾動鎖定;還可以選用「分層滾動」,即企業銷售是直接面對境外零售終端或用戶,未來的銷售數據難以預測,可不同期限分配不同比例,預測准確性較高的期限可相應提高套期保值比例。
綜上所述,近日,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會議室,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與廣州近30家銀行的專家進行了熱烈討論,探討如何完善服務,引導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滿足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需求。
❸ 國際企業交易風險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國際企業交易風險管理的方法有:
(1)採用貨幣保值措施。
買賣雙方在交易談判時,經協商,在交易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變化的風險。在外匯風險管理中,貨幣保值措施主要有黃金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和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應遵從以下原則:第一,在實行單一貨幣計價的情況下,付款使用軟貨幣,收款使用硬貨幣。軟貨幣就是趨於貶值或貶值壓力較大的貨幣。硬貨幣就是趨於升值或幣值穩定的貨幣。第二,在進出口貿易中,以多種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使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風險互相抵消。第三,在貿易實務中,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盡可能地用本幣進行支付,即出口商獲得本幣資金,進口商用本幣支付貨款。
(3)提前或延期結匯。
在國際收支中,企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延遲收付外匯款項,來達到抵補外匯風險管理的目的。
(4)進、出口貿易相結合。
一是對銷貿易法,把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聯系起來進行貨物交換。二是自動拋補法,在某進出口商進行出口貿易的同時,又進行進口貿易,並盡量用同種貨幣計價結算,設法調整收、付匯的時間,使進口外匯頭寸軋抵出口外匯的頭寸,以實行外匯風險管理的自動拋補。
(5)利用外匯衍生產品工具。
如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即進出口企業在合同簽訂後,把用外匯計價結算的應付或應收款同銀行敘做遠期買進或賣出外匯貨款的合同,通過鎖定匯率波動來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消除外匯風險。
❹ 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中有哪些常用的手段
1、幣種選擇法
選擇本幣計價結算,實際上是將外匯風險構成因素中的外幣因素去掉了,不管匯率如何變動,出口商將來以本幣收進的貨款以及進口商將來以本幣支付的貨款,都是確切的,不存在任何不確定因素。因此;採用此方法,無論是對本國的出口商還是對本國的進口商都可以完全防範外匯風險。此方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效果明顯,但它受本國貨幣的國際地位和貿易雙方的交易習慣的制約,而且本國的貿易商還必須在商品的價格與信用期限方面做出某些讓步,因為採用此方法實際上是將外匯風險完全轉嫁給了貿易對手,本國的貿易商為此需要付出一筆費用,這筆費用相當於本國的貿易商為轉嫁外匯風險所支付的保險費。
(2)出口時選用硬幣計價結算,進口時選用軟幣計價結算。
所謂硬幣(HardMoney)是指匯率穩定且具有升值趨勢的貨幣;軟幣(SoftMoney)是指匯率不穩定且具有貶值趨勢的貨幣。出口商在以硬幣作為計價結算的貨幣時,由於硬幣不斷升值,將來當出口商收到貸款時,就可以將這筆貨款兌換回更多數額的本國貨幣;同樣,進口商在以軟幣作為計價結算的貨幣時;由於軟幣不斷貶值,將來當進口商支付貨款時,就可以用更少的本國貨幣兌換到這筆貨款。此方法的實質在於希望將匯率變動所帶來的好處留給自己,而將匯率變動所帶來的損失推給對方。採用此方法時,一方面要受到貿易雙方交易習慣的制約,另一方面由於各種貨幣的「硬」或「軟」並不是絕對的;其硬軟局面往往會出現逆轉。因此,此方法並不能夠保證進出口商能完全避免外匯風險。
(3)選用「一籃子」貨幣計價結算。
所謂「一籃子」貨幣是指由多種貨幣分別按一定的比重所構成的一組貨幣。由於「一籃子」貨幣中既有硬幣也有軟幣,硬幣升值所帶來的收益或損失,與軟幣貶值所帶來的損失或收益大致相抵,因此「一籃子」貨幣的幣值比較穩定。對於貿易雙方來說,採用此方法都不失為一種防範外匯風險的有效方法,但此方法在「一籃子」貨幣的組成以及貨款的結算方面,較為復雜。
2、貨幣保值法
貨幣保值法是指企業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通過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
(1)黃金保值條款。即在貿易合同中,規定黃金為保值貨幣,簽訂合同時,按當時計價結算貨幣的含金量,將貨款折算成一定數量的黃金,到貨款結算時,再按此時的含金量,將黃金折回成計價結算貨幣進行結算。
(2)硬幣保值條款。即在貿易合同中,規定某種軟幣為計價結算貨幣,某種硬幣為保值貨幣,簽訂合同時,按當時軟幣與硬幣的匯率,將貨款折算成一定數量的硬幣,到貨款結算時,再按此時的匯率,將硬幣折回成軟幣來結算。
3、價格調整法
價格調整法是指當出口用軟幣計價結算。進口用硬幣計價結算時,企業通過調整商品的價格來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由於在進出口貿易中,「出口用硬幣計價結算,進口用軟幣計價結算」的原則往往受交易意圖、市場需求、商品質量、價格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而不能如願以償,有時出口不得不用軟幣成交,進口不得不用硬幣成交,這就加大了外匯風險,這時可採用調整價格的方法來抵消一部分風險。
(1)加價保值。為出口商所用,實際上是出口商將用軟幣計價結算所帶來的匯價損失攤入出口商品的價格之中,以防範外匯風險。加價的幅度相當於軟幣的預期貶值幅度。加價後的單價=原單價*(1+貨幣的預期貶值率)
(2)壓價保值。為進口商所用,實際上是進口商將用硬幣計價結算所帶來的匯價損失從出口商品的價格之中剔除,以防範外匯風險。壓價的幅度相當於硬幣的預期升值幅度。
壓價後的單價=原單價*(1-貨幣的預期升值率)
4、期限調整法
期限調整法是指進出口商根據對計價結算貨幣匯率走勢的預測,將貿易合同中所規定的貨款收付日期提前或延期,以防範外匯風險成獲取匯率變動的收益的方法。按照「出口用硬幣計價結算,進口用軟幣計價結算」的原則,當預測計價結算貨幣將升值時,出口商應爭取對方的同意,延期收進外匯,以獲得所收進的外匯能夠兌換更多的本幣的好處;而進口商則應爭取對方的統一,提前支付外匯,以避免日後需要用更多的本幣才能夠兌換到同樣數量的外匯。當預測計價結算貨幣將貶值時,出口商應爭取對方的同意,提前收進外匯,以避免今後所收到的外匯兌換到的本幣數額減少;而進口商則應爭取對方的同意,延期支付外匯,以便於今後能夠用更少的本幣就可以兌換到同樣數量的外匯。
嚴格地說,期限調整法中只有提前結清外匯才能徹底消除外匯風險,因為提前結清外匯使得受險部分提前消失,外匯風險也就隨之不存在了;而延期結清外匯卻延長了受險部分的持有時間,外匯風險依然存在。在延期結清外匯期間,一旦企業預測的結果與匯率的實際變動情況正好相反,則必然遭受損失,故延期結清外匯具有投機的性質。
5、對銷貿易法
對銷貿易法是指進出口商利用易貨貿易、配對、簽訂清算協定和轉手貿易等進出口相結合的方式,來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
(1)易貨貿易。即貿易雙方直接、同步地進行等值的貨物交換,交易時雙方均無須收付外匯,同時都把互換商品的單價事先確定,故不存在外匯風險,但交易雙方都存在各自商品漲價或對方商品跌價的風險。
(2)配對。即進出口商在一筆交易發生時或發生之後,再進行一筆與該筆交易在幣種、金額、貨款收付日期完全相同,但資金流向正好相反的交易,使兩筆交易所面臨的外匯風險相互抵消的方法。
例如,某公司進口了一批價值10萬美元的貨物,6個月後付款,為防範外匯風險,4個月後該公司又出口了一批價值10萬美元的貨物,2個月後收款。由於該公司在同一日收付的同種外匯的金額相等。不必進行外匯與本幣之間的兌換,因而沒有外匯風險。
由於許多貨幣的匯率與其他貨幣緊密相連,因此採用此方法時,在某種情況下並不需要進出口以同一種貨幣來進行。如歐洲聯盟成員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基本固定的,當我國的某企業將以德國馬克支付一筆貨款時,只要該企業能同時又取得金額大致相當的荷蘭盾應收款,就可基本上將外匯風險抵消掉,因為如果德國馬克升值,荷蘭盾也會升值,且升值的幅度基本一致,該企業在購買德國馬克時的風險損失,將由出售荷蘭盾時的風險收益來彌補。
採用此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節省防範外匯風險的成本費用,缺點是收匯和付匯的幣種、時間以及金額上難以配合妥當。
(3)簽訂清算協定。即雙方約定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的經濟往來都用同一種貨幣計價,每筆交易的金額先在指定銀行的清算賬戶上記載,到規定的期限再清算貿易凈差的方法。
6、國內轉嫁法
進出口商除了可以向國際貿易夥伴轉嫁外匯風險外,也可以向國內的交易對象轉嫁外匯風險。進出口商向國內交易對象轉嫁外匯風險的方法即為國內轉嫁法。
外貿企業進口原材料賣給國內製造商,以及在向國內製造商購買出口商品時,可以和製造商簽訂以外幣計價結算的合同,這實際上等同於國內製造商直接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企業的外匯風險即由製造商承擔;進口商對於因外匯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也可通過提高國內售價的方式。轉嫁給國內的用戶和消費者。
僅供參考
❺ 外貿企業 如何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利潤損失
1.將匯率風險納入報價管理中
在報價時就把這個浮動區間考慮進去,比如現在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6.8, 現在波動比較大的情況下在報價時可以考慮6.65進行報價,。同時也可以和客戶約定如果超出這個比例,那麼風險共擔,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因匯率波動而帶來的利潤損失。或者約定報價有效期,比如將原來1-3個月報一次價格縮減到了10-15天,甚至每天按照匯率波動更新報價單。
3.使用金融衍生產品
匯改後,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加快,完善和擴大了人民幣遠期交易的主體和范圍,推出了外匯掉期等金融衍生產品。同時在外匯管理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企業拓寬了匯率的金融避險渠道。
企業使用金融衍生產品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使用遠期結售匯工具較多。遠期結售匯業務范圍和交易主體擴大,銀行間人民幣匯率遠期交易推出,商業銀行擴大對企業匯率避險服務,在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遠期結售匯交易,進一步滿足了企業的避險需求。調查顯示,遠期結售匯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佔比高達91%。
另外 ,期權,掉期等等在不同的場景下均可組合運用。
4.進出口對沖
對於進出口公司既可以從事出口業務也可以從事進口業務,那麼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買者又是賣者的身份來平衡匯率波動造成的價格差異。因為當匯率下跌時,導致出口收匯縮水,同時進口業務支付的實際金額也相應減少,這樣一增一減也就使得本公司內的財務指標達到了平衡。
4.增強匯率風險管理技能
最後,建議大家再企業內部搭建匯率風險管理體系,有計劃執行,有決策,依靠管理系統來實現匯率避險,而不是依靠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