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匯率的超調是什麼意思
匯率超調(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Overshooting)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希(Rudiger·Dornbusch) 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又稱為匯率決定的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
所謂超調通常是指一個變數對給定擾動做出的短期反應超過了其長期穩定均衡值,並因而被一個相反的調節所跟隨。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起因在於商品市場上的價格存在「粘性」或者「滯後」的特點。 所謂粘性價格是指短期內商品價格粘住不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水平會逐漸發生變化直至達到其新的長期均衡值。
㈡ 匯率超調理論匯率超調理論核心思想
在經濟體系中,當市場遭遇外部沖擊時,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反應模式有所區別,這是多恩布希理論的核心思想。商品市場的調整特性獨特,由於信息傳遞的延遲和准確性不足,其價格變動通常更為滯緩,表現出明顯的粘性,即粘性價格。相比之下,金融市場,特別是匯率,對沖擊的反應速度更快,幾乎在瞬間就能顯現出來。
然而,匯率在面對沖擊時,往往會過度調整,即預期匯率的變化偏離了在價格完全具有彈性的理想情況下,購買力平價所應達到的匯率水平。這種現象被定義為匯率超調。這意味著在短期內,購買力平價無法得到充分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品市場的價格逐漸調整至均衡狀態,此時,匯率會從最初的不平衡位置回歸到新的均衡水平,從而使得長期的購買力平價得以恢復。
匯率超調理論(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又稱為匯率決定的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所謂超調通常是指一個變數對給定擾動做出的短期反應超過了其長期穩定均衡值,並因而被一個相反的調節所跟隨。匯率超調的前提條件是商品價格具有粘性。所謂粘性價格是指短期內商品價格粘住不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水平會逐漸發生變化直至達到其新的長期均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