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港幣以前和現在和英國有什麼關系
港元最初與英鎊掛鉤,但是戰後英國的經濟實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響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於是在1972年6月英鎊作自由浮動後,改為將港元以美元掛鉤。最初匯率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動。直至1983年,由於香港前途問題引發的信心危機令港元匯價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兌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宣布港元匯價與美元掛鉤,定為7.80港元兌1美元,一直維持至今。
香港最初的紙幣是在1845年由東方匯理銀行發行的。在1935年政府通過貨幣條例以前,很多銀行都有發行紙幣,但這些紙幣主要作商業上的交易。政府只接受部分特許銀行的紙幣為合法通貨。1935年以後,政府授權匯豐銀行、有利銀行(其後被匯豐銀行並購)及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其後輾轉易名為渣打銀行)發行五元以上的港元紙幣。而面額一元及以下的港元紙幣則由香港政府發行。香港政府在1975年發行五元硬幣後,五元紙幣停止發行。1990年代政府發行十元硬幣,銀行之後亦停止發行十元紙幣。後來,中國銀行亦成為香港其中一間發鈔銀行。2002年,政府再度由金融管理局發行十元紙幣。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之前,市面流通硬幣上鑄有英皇頭像,曾一度成為收藏對象。1993年起,政府逐漸收回舊硬幣,以背面上為香港市花洋紫荊的新硬幣代替。但英女皇頭硬幣仍為合法貨幣,與新硬幣同時流通。
㈡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歷史沿革
港元與其他貨幣掛勾的制度其實由來已久。港元於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期間,曾經與英鎊掛勾,1935年12月至1967年11月間,1英鎊可兌16港元,1967年11月至1972年6月,1英鎊則可兌14.55港元。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則與美元掛勾,之後曾自由浮動。
1980年代初,香港出現前途問題,加上香港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聯系匯率制度,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穩定下來,聯系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聯系匯率制度依賴香港龐大的外匯儲備支持。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元曾受到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資者大手買賣而造成匯價大幅波動,其後香港金融管理局決定投放資金穩定匯價,令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才可繼續維持。
㈢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制度興替
1863-1935 銀本位制 以銀元為法定貨幣 12/1935-6/1972 英鎊匯兌本位制 匯率:
1英鎊兌16港元(12/1935 - 11/1967)
1英鎊兌14.55港元(11/1967 - 6/1972) 7/1972-11/1974 按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鷳 匯率:
1美元兌5.650港元(6/1972-2/1973)
1美元兌5.085港元(2/1973-11/1974) 11/1974-10/1983 自由浮動 在以下日期的匯率:
1美元兌4.965港元(25/11/1974)
1美元兌4.600港元(6/3/1978)
1美元兌9.600港元(24/9/1983) 10/1983至今 聯系匯率制度 1美元=7.80港元
(發行和贖回負債證明書適用)
1美元=7.75港元(自9/1998起)
(金管局承諾按7.75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將持牌銀行在金管局結算戶口內的港元兌換為美元。該匯率由1999年4月1日起,按每公歷日1點子的速度調整,在2000年8月12日調至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