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規模經濟模型分析吉利收購沃爾沃
李書福講話
北京電視台的記者:吉利當時收購沃爾沃的時候,有沒有其他競爭力也想收購沃爾沃?沃爾沃為什麼要選擇吉利呢?
李書福:競爭是很激烈的,沃爾沃不是沒有人買,買的人很多,有瑞典當地的,有美國、英國、中國,世界各地的,大家搶著要去買好企業,但是這裡面有一個規則的問題,怎麼去參與買賣,並不是開了一張支票拿去,你把這個企業賣給我,這是買不來的。
企業並購太復雜了,剛才張芃博士很簡單地講了這個故事,但是這裡面的盡職調查,所涉及到的內容的廣泛性,以及這個企業由於歷史比較長,裡面所隱含著各種問題的復雜性,以及並購以後運營的這種艱巨性。如何保證沃爾沃的未來命運是健康的,良好的,在行業裡面還能夠繼續為人類的安全、交通做貢獻,這些都是買賣當中的內容。
沃爾沃為什麼賣給吉利?因為吉利研究沃爾沃這個企業已經有8年多了,正式跟福特進行溝通,討論這個問題,也將近3年多了。對於沃爾沃這個企業的理解和對汽車行業的理解,以及對於福特的理解,以及吉利本身這個企業的核心競爭理念等等,這一些都是福特要選擇沃爾沃新東家的非常重要的元素。為什麼吉利買到了,其他人買不走,這個道理是非常簡單的。
一開始我就講了,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沃爾沃企業。另外反過來講,也並不是說錢不多就買不到,不是這么一個簡單的道理,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
已有82年歷史的沃爾沃,是歐洲著名的豪華汽車品牌,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在汽車安全和節能環保方面,有許多獨家研發的先進技術和專利。
平安證券分析師余兵表示:「長期以來,沃爾沃都以生產質量性能極高的高端車和低調的作風而在業界享有盛譽。因此,吉利收購沃爾沃無疑將會對奧迪和寶馬在華的銷量造成一定的威脅。」
分析師認為,沃爾沃被中國企業所收購無疑會增加其對當地政府機構的品牌吸引力。據悉,在當前中國的官車市場上,奧迪是最大的供應商,其在華所銷售的汽車中,有20%都是由中國政府所采購的。為了爭奪這一市場,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戴姆勒的梅賽德斯賓士、大眾旗下奧迪都悉數進入市場,並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批准。
IHS Global Insight駐上海分析師John Zeng表示:「吉利目前已經取得了中國政府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獲得政府的訂單是沃爾沃扭轉虧損局面所必須跨出的第一步。」
李書福表示,吉利打算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對沃爾沃的收購。目前吉利已經開始為沃爾沃在華的工廠選址。沃爾沃在瑞典的總部仍會按照獨立的企業實力進行運作。
對此消息,吉利發言人袁小林並能立即置評。受到這兩天利好的提振,吉利汽車在香港證交所的股價漲幅上揚1.5%至每股4.16港元。在過去的12個月中,吉利股價已經上漲近6倍。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汽車市場得到了大力發展,各國豪華汽車製造商紛紛將戰略關注重點轉到中國汽車市場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奧迪在華銷量上漲33%至157188輛。奧迪早前就曾表示,到2012年,中國很有可能超過德國成為奧迪最大的市場,每年在華年銷量有望達到25萬輛。
奧迪發言人Esther Bahne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當然,我們是與中國的發展與時俱進的。」而大眾汽車發言人邁克爾·布倫德爾 (Michael Brendel)也未能立即置評。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光祖表示,沃爾沃品牌非常值得買,作為與賓士、寶馬、奧迪齊名的國際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的品牌價值和技術含量遠遠超過薩博。
有專家認為,目前正值中國政府提升自主品牌汽車在政府采購中所佔的比例的時候,而沃爾沃在成功被吉利收購之後,將變成當前最高端的自主品牌,很可能會在政府采購的市場中有所作為,甚至今後可能會超過奧迪等國外豪華品牌成為新一代的官車。但另外有部分專家認為,如何將沃爾沃運轉起來是吉利即將面臨的巨大挑戰,但是其品牌形象肯定會低於賓士、寶馬和奧迪,淪為一個中檔品牌。
網易汽車3月30日報道在完成了3月28日在瑞典哥德堡與沃爾沃簽署了正式並購協議後,吉利集團於3月30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吉利集團總裁楊健,副總裁尹大慶,趙福全等公司高層悉數出席。發布會上,李書福表示,將通過擴大產品銷量等方法,擴大規模,以降低單一產品成本。
環球企業家 於先列:您有什麼措施幫助虧損的公司盈利?收購過程中,您個人壓力最大,最艱苦的階段是哪一個階段,您是如何走出的?第二個問題,在未來如何幫助沃爾沃降低在研發成本?
李書福:怎麼能夠扭虧為盈,迅速形成強勁生命力,我們想了很多。沃爾沃現在最大的問題節是規模太小,它跟賓士和寶馬比起來規模還是不夠的,但是它的研發收入我猜測跟賓士、寶馬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形成大量的知識產權,形成大量的技術。
由於相對規模比較小,所以每一輛車的成本就比較好,因此就虧錢。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把這些技術充分的發揮,把這些產品要擴大銷量。只有規模擴大了,每一輛車的成本就下降了,利潤就出現了。如果擴大規模,這裡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今天在這里我就不展開來講。
八年了我們還急什麼?我們過程是很有序的,很嚴謹的,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下,大家共同討論的美國未來,福特也好,吉利也好,都是為了沃爾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而去研究所有的條款,這個過程當中雖然有分歧,有不一致的地方,有意見完全對立的地方,大家都要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有利於沃爾沃更好發展,無論是福特還是吉利,都將不遺餘力地給予支持,應該退讓的就退讓。
所以整個談判從正式起動到正式協議簽訂,都是有時間表的,基本上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完成。
趙福全:按照董事長對運營大的理念,吉利就是吉利,沃爾沃就是吉利。從研發的角度,我們更多的是尋求兩個企業的一種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具體應該怎麼做,實際上應該詳細的思路是有的,從我們這個角度,更多的是要專著於吉利的品牌,吉利全方位產品的研發,同時在能力允許的條件下,在沃爾沃有需求的情況下,能夠提供給他們低成本研發的支持。
同時沃爾沃作為世界頂級的品牌,幾十年下來積累大量技術,作為吉利來說是非常強大的資源,我們也會像小學生一樣虛心地學習,共同提高,取長補短,真正讓沃爾沃和吉利強強聯合,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② 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品牌的SWOT分析
吉利收購沃爾沃SWOT分析
優勢(S):
1、國有銀行和政府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國有銀行,及其牽頭成立的財團,早已承諾為李書福提供至少10億美元的貸款。浙江、北京乃至天津等爭奪VOLVO國產項目的地方政府,預計也將為李書福提供至少5億美元「炮彈」。
2、吉利自身在香港上市,擁有較強的造血功能
去年高盛入主已經為吉利帶來3.3億美元的資金。同時,瑞典和比利時政府也為吉利在當地的低息貸款提供擔保。
3、買到100%股權與知識產權
吉利集團將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轎車。這是中國汽車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外汽車收購案,也是中國車企首次收購國際高端汽車品牌。
福特11年前以64.5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沃爾沃,去年因金融危機襲擊,福特決定出售沃爾沃籌措現金,並專注於福特母品牌發展。據了解,在簽約最後關頭,雙方就成交價格進行了激烈的談判,業內此前預期成交價是20億美元。最終成交價格僅相當於福特當年買入價的1/3,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吉利買得比較劃算。此協議還有待監管部門的審批。
4、總部留在瑞典,在華將建新廠
除了股權收購,協議還涉及了沃爾沃轎車、吉利集團和福特汽車三方之間在知識產權、零部件供應和研發方面達成的重要條款。雙方稱,這些協議保證了沃爾沃轎車的獨立運營、繼續執行既有的商業計劃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此交易的組成部分,吉利集團將繼續保持沃爾沃與其員工、工會、供應商、經銷商,特別是與用戶建立的良好關系。交易完成後,沃爾沃轎車的總部仍然設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會指導下,沃爾沃轎車的管理團隊將全權負責沃爾沃轎車的日常運營,拓展在全球100多個市場的業務,並推動沃爾沃轎車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發展。
吉利集團將保留沃爾沃轎車在瑞典和比利時現有的工廠,同時也將適時在中國建設新的工廠,使得生產更貼近中國市場。據記者了解,吉利目前正考慮將沃爾沃在中國的新工廠設在北京或天津。
5、依賴中國市場擬兩年扭虧
李書福承諾,作為新股東,吉利將繼續鞏固和加強沃爾沃在安全、環保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不會改變沃爾沃的品質。"這個著名的瑞典豪華汽車品牌將繼續保持其安全、高品質、環保以及現代北歐設計的核心價值。"
劣勢(W):
1、管理經驗有限
在吉利寧波基地,汽車生產還處在初級階段,與福特的生產線相比,兩者確實不是一個數量級。
2、人才戰略實力有限
我們不否認吉利有不少人才,但吉利面對一個著名品牌,究竟有多少知曉汽車戰略和運營汽車產銷策略的將才帥才,就值得思考了。因此,有識之士提出,當務之急是收購人才,收購某些單項技術和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好時機,而不是去急於收購國外的汽車品牌。因為,沃爾沃的資產和品牌結構很復雜,就是吉利買下了沃爾沃,是不是能夠消化得了?
3、吉利與沃爾沃品牌懸殊太大
早時的「歧視」會帶來收購後的更多「歧視」。誰都知道,吉利的自主品牌所謂的一花獨秀,也只是停留在我們的媒體宣傳上,就是在國內的大中城市,購買吉利的人並不多,遇到的歧視不在少數。吉利的口號也是「造中國人能買得起的好車」。既是買得起,就註定了它低端車的定位。那麼真要和沃爾沃結合,一經轉變,不知吉利能不能承受得起。
機遇(O):
1、國內汽車行業正在回暖
2、中國汽車行業需要注入新的血液
3、汽車行業消費者需求潛力巨大
威脅(T):
1、金融危機仍給全球汽車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2、消費者對進口車具有偏好傾向
3、收購後的整合問題不容忽視
我的觀點:
日前,關於備受爭議的吉利收購沃爾沃問題終於在吉利成功收購後落下帷幕。其實無論吉利收購沃爾沃是否是正確的選擇,我認為,在事情已成定案的今天,我們應該關注的已不再是正確與否的問題,而是,吉利怎麼去實現「沃爾沃為我所用」、怎麼用沃爾沃的技術去提升自主汽車在本土市場的競爭力?吉利將給沃爾沃這樣一個高端品牌帶來怎樣的變革,沃爾沃能否在保持高品質的同時賣出「親民價」?
吉利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會使收購沃爾沃達到預期的成效。總之,吉利收購沃爾沃後如能成功加以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對吉利,乃至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③ 來自一個90後的獨白:我用了十年看懂吉利憑什麼收購沃爾沃
十年前的今天,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從福特汽車手裡全資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在2010年的春天,一個現實中「蛇吞象」的故事就很自然的上演了。
只是,在收購了沃爾沃之後,李書福並沒有著急的將沃爾沃緊緊握在手中,而是使用了「放虎歸山」的戰略決定。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雙方互不幹涉。事實證明,李書福再一次做對了決定,也押對了寶。時至今日,我們覺得李書福當時的決策是對的,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李書福是背著多大的壓力和魄力,才能讓沃爾沃「歸山」。
李書福和他的吉利有著不得不收購沃爾沃的理由。當然,他們必須要承擔收購沃爾沃的風險。李書福在收購沃爾沃後也說過:「收購沃爾沃就是一個奇跡?哪裡來什麼奇跡,看準方向,尊重客觀規律,然後扎扎實實推進,老老實實幹活,結果是自然而然的。」
是啊,哪裡來的什麼奇跡呢?!不過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邁出這一步罷了……
寫在最後:
身為90後的我們,一出生就有電視看,每一頓飯都能吃到肉,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我們這一代人享受到了社會給我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擁有越來越高的生活水平,但是,我們這一代人缺少像李書福那一輩人,敢於去改變,不安於現狀的能力。缺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長遠戰略眼光。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社會,盡管80後、90後是勞動主力人群,我們站在了老一輩人的肩膀上。我們大部分人缺少那種刀光劍影里拼出來的人生閱歷,我們缺少像李書福那樣,敢於不留後路的「狠勁兒」。時至今日,李書福和吉利的成功已經不用再多說,所有曾經看輕吉利的人也終於閉嘴。身為90後的我,用了十年的時間,才看懂了李書福和他的吉利,憑什麼收購沃爾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麻辣專欄】分析師談吉利沃爾沃合並,資本運作是主因
??在吉利收購沃爾沃轎車業務十周年之際,吉利汽車突發公告表示,要與沃爾沃進行合並。
今天(2月10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與沃爾沃進行業務合並,雙方要組建成為一家公司。
2010年,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沃爾沃轎車業務,十年時間里,吉利汽車不僅成為了中國發展最好的汽車企業之一,也幫助處於谷底的沃爾沃汽車完成了全球復興,母公司吉利與子公司沃爾沃近年來的協同發展,可以說是實現了難得的雙贏局面。
此外,對於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並,張君毅認為資本運作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吉利是港股上市企業,合並後的新集團會在香港和斯德哥爾摩上市,新集團會有更大的融資能力和融資空間,不僅沃爾沃實現了上市,吉利汽車股價也能得到提振。
而衍進商務咨詢首席合夥人張兆鈞在接受梨視頻采訪時則表示,吉利與沃爾沃二者合並,不一定會產生積極作用。基於當前的國家大環境,張兆鈞認為,對中國車企的外銷和品牌運營都不是個好時機,二者當前的合並,對沃爾沃開拓國際市場並不是一個好的決定。而對於中國的內銷市場,也不會有太大的提振,吉利已經控股沃爾沃多年,沃爾沃作為豪華品牌對吉利品牌形象的反哺,這些年下來,該有的作用也都顯現過了,沃爾沃借勢吉利在國內發展的紅利期也已經過了,再進一步的合並,對二者意義都不大。
張兆鈞同時也猜測,這次合並應該是吉利主導的,吉利為尋求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通過這次合並,能夠在國際舞台上更加凸顯吉利品牌,新的合並公司能夠逐漸拉升吉利的品牌形象。
另外,張兆鈞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二者合並在資本層面的考慮,張兆鈞覺得,吉利可能追求的是合並後新公司內部更加合理的資金運作和管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吉利把沃爾沃收購了嗎
吉利把沃爾沃收購吉利收購了沃爾沃100%股權。沃爾沃選擇吉利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沃爾沃汽車出現巨額虧損:沃爾沃轎車銷售額在過去數年來一直下滑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沃爾沃轎車出現巨額虧損成為福特汽車的巨大包袱。2009年沃爾沃轎車在全球銷售約33.5萬輛同比下降10.6%。出售沃爾沃這個虧損大戶並獲得一筆寶貴的流動資金對於正執行拯救計劃的福特汽車公司而言是一個必須完成而且要盡快完成的任務。2、中國是一個有利的買家:選擇吉利其實是選擇了中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全球豪華車市場大幅萎縮。賓士、寶馬、奧迪等一線豪華品牌年銷量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與此同時中國豪華車市場卻以超過40%的增速高速增長其中沃爾沃轎車2009年在中國的銷量增長了80%以上。因此對於沃爾沃轎車來說若想盡快扭虧為盈選擇吉利這一中國買家顯然是個明智的抉擇。3、吉利的發展迅速:吉利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善於學習的企業文化、海外收購的成功經驗、為沃爾沃制定的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以及掌舵人李書福的個人魅力也是福特選擇吉利的重要原因。
⑥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籌資問題
海外融資佔半數
關於並購沃爾沃的資金來源,吉利汽車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尹大慶詳細解釋稱,整個並購項目需要資金27億美元,其中18億美元用於收購沃爾沃轎車100%的股權,餘下9億美元是對沃爾沃轎車的輸血,是保證沃爾沃後續運營的資本開支。
尹大慶表示,27億美元並購資金分為兩部分,一半來自國內融資,其中又以吉利汽車自有資金為主,加上國內主權銀行的收購資金;另一半來自海外,包括來自美國、歐洲和香港市場的資金。由於還沒有最終交割,具體的收購金額還無法披露。
不過,尹大慶在發言時指出,吉利收購沃爾沃每一階段都有資金的安排。據此推測,吉利可能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18億美元的收購款項。
1999年,福特汽車收購沃爾沃的價格為64億美元,而吉利18億美元的收購價,不到當時福特收購價格的三分之一。
以規模化攤薄研發成本
對待更換門庭的沃爾沃,李書福認為,重要的不是輸血,而是恢復沃爾沃的造血功能,早日扭虧為盈。
李書福認為,沃爾沃最大的問題在於規模太小。「沃爾沃的規模不及寶馬、賓士,但我猜測沃爾沃在研發上的投入與寶馬、賓士差不多,但由於規模小,每輛車的成本就比較高,吉利就是要把沃爾沃的技術優勢充分發揮,把沃爾沃的規模做大,並在適當的時候在中國建設新工廠,使得生產更加貼近中國市場。」
對於市場普遍關心的知識產權和技術方面,吉利汽車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趙福全解釋稱,第一,吉利收購沃爾沃100%股權,這是整個知識產權談判的核心;第二,沃爾沃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擁有其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同時為了保證其既定戰略商業計劃的繼續實施,將擁有所有福特相關知識產權的使用權;第三,吉利將通過沃爾沃擁有其關鍵技術及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其大量知識產權的使用權。
此外,趙福全還表示,如果需要,吉利可以為沃爾沃提供低成本的研發支持,以降低沃爾沃的研發成本,同時吉利還將「像小學生一樣學習沃爾沃的技術」。
針對有消息稱,吉利只收購了沃爾沃品牌的一半所有權,李書福表示,沃爾沃有兩個企業,一個是生產載重汽車和客車的VOLVO AB,另一個是沃爾沃轎車,吉利收購了沃爾沃轎車品牌100%的所有權。
⑦ 吉利並購沃爾沃的融資方案對其資本結構有何影響
吉利收購沃爾沃後,不僅擁有沃爾沃的產品線,還將擁有沃爾沃的知識產權。這對於自主品牌提升技術和品牌都有深遠影響,也是快速提升中國汽車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吉利作為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生命力頑強。從「請求一次失敗的機會」,到現在成功實現戰略轉型,李書福帶領的吉利汽車,見證了中國汽車「黃金十年」的發展,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逐漸發展壯大。
除了國家力量的有力支撐,民間資本也是「吉沃案」的重要推手。據外媒報道,為成功收購沃爾沃,吉利共計融資額高達27億美元。這其中,民間資本佔了很大一部分。民間資本的介入,說明吉利的實力得到了普遍認同。
上汽收購雙龍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收購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運作好並賺錢才是最後的勝利。吉利作為民營企業,每一分錢都從自己的腰包掏出,自然會更心疼一些,因此,在運作的過程中,肯定會考慮更周全、更謹慎。
(7)吉利收購沃爾沃杠桿分析擴展閱讀
而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將使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首次擁有一個全球通行,尤其是歐美日等汽車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也認可的價值巨大的豪華品牌。吉利可以依託沃爾沃的核心知識產權,打造全新的高端品牌,進一步提升吉利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品牌形象和國際認知度。
中國首位研究汽車產業的應用經濟學博士喬梁認為:「從資本市場來看,此次收購對於吉利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過去大家對吉利的印象就是低端、不夠安全,此次如果能夠成功地吸收沃爾沃的核心技術,將它的技術、產品、市場全部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將重塑吉利在大眾心中的地位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