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2個創新思維模型:06「戰略杠桿」
戰略一詞來自於軍事, 在中國,「戰」指戰爭,「略」指謀略。
現代戰略囊括了潛在長處,即優勢的意思。
戰略就是優勢。
好戰略就是集中企業的各種資源和力量,獲得優勢。
如果企業在適當的時候,集中力量,聚焦於關鍵的目標上面,是可以為企業帶來一連串可喜的結果的。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和一個足夠牢固的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
這是著名的杠桿原理。
聚合好的戰略和杠桿原理,衍生出了「戰略杠桿」的思維模型。
首先,要有一根足夠長的杠桿和一個足夠牢固的支點。
足夠長的杠桿我們稱為:真北指標。
足夠牢固的支點我們稱為:戰略支點。
所謂「真北指標」,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增長,需要長期堅持、不變的發展目標。
「真」是指真問題,創業者為企業樹立目標時,一定要找到企業要面對的真實問題,問題不真實就可能浪費投入的人力、物力,白忙活一場。
「北」是指目標應該是一個長線的目標,是企業長期不變的「指北針」。
所謂「戰略支點」,是指公司的使命或第一性原理,它的關鍵在於牢固,是根基性的一。
有了目標如何實現,進行創新。
在供給、需求和連接的三大層面當中,都有可能產生十倍速變化的單一要素。
創新紅利可能產生於巨大的風口或周期性力量,如技術周期、用戶更替和媒介更新等,它們都能提供十倍速的增長杠桿,這就是」創新紅利「。
「核心能力」就是要找到企業那個最具有優勢的元素,然後集中力量將這個優勢打造成企業的核心力量。
不管是小公司還是大企業,不太可能出現所謂的「全能型」公司,成功往往都是因為其自身突出的核心競爭力。
單一要素最大化,也即通俗意義上的「舍九取一」。
戰略杠桿的四個一:
真北指標:不變的一;
戰略支點:根基性的一;
創新紅利:十倍速的一;
核心能力:舍九取一。
如下圖,簡單說明下,亞馬遜的戰略杠桿對應的四個一。
很喜歡貝索斯說過的一句話:「未來十年,什麼是不變的?」而不是「未來十年,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戰略是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的,他的第一性原理就是:以用戶為中心。
公司要有使命,個人也應該要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不明朗時,可以先進行「基石假設」。這是支點,有了支點才會有撬動一切的力量來源。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找到自己真正的、應該堅持的不變目標。
要懂得做減法,要懂得有舍才有得,什麼都想要反而什麼都得不到。
抓住那一個最最關鍵的點,去極力放大這一個點,讓它變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要努力去尋找紅利,形成那個十倍速的一。
❷ 中國為什麼要去杠桿
中國要去杠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防範金融風險。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同時也伴隨著杠桿率的上升。過高的杠桿率可能導致金融風險增加,威脅經濟穩定。因此,去杠桿是中國政府為了維護金融穩定、防範金融風險而採取的重要措施。
二、優化經濟結構。過去的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債務驅動,但這種模式不利於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去杠桿可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順應全球趨勢。在全球范圍內,許多經濟體都在尋求降低杠桿率,以應對潛在的金融風險。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之一,也需要順應這一趨勢,加強金融監管,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詳細解釋如下:
一、防範金融風險。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同時也伴隨著杠桿率的上升。過高的杠桿率使得金融系統對外部沖擊的抵禦能力下降,容易引發金融風險。為了維護金融穩定,中國政府決定去杠桿,以降低金融風險。
二、優化經濟結構。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債務驅動。然而,這種模式不利於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去杠桿可以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鼓勵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順應全球趨勢。
當前,全球經濟金融環境復雜多變,許多經濟體都在加強金融監管,降低杠桿率以應對潛在風險。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之一,需要順應這一趨勢,加強金融監管,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同時,去杠桿也是中國政府積極履行國際責任,推動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中國去杠桿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優化經濟結構以及順應全球趨勢的重要舉措。這將有助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並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