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升高,出口量下降,國內物價不降反升
1. 正如您所說,根據需求定理,產品價格上升則需求量下降。出口下降是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必然結果。
2. 至於國內物價是與國內貨幣供應量有關的,與匯率關系不大。實際相對於大宗商品和一般消費品,兩種貨幣都在增發,貶值。只不過在國際市場人民幣貶值比美元更慢。但在國內來講我們的貨幣還是嚴重超發,相對於美元升值並不代表我們的貨幣購買力增強了。
其實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貨幣價值與黃金脫鉤。不管是哪國政府,其貨幣都是不斷貶值的。之所以出現各國匯率不斷變化,是因為各國貨幣貶值的速度不同而已,比如上世紀80年代美元兌人民幣在1:10左右,當時國內純奶油雪糕0.2元人民幣一支,在中國1美元能買50支雪糕。現在雪糕是是2元一支,人民幣對雪糕的購買力下降了10倍,而現在美元對人民幣是1:6.7,1美元只能買3支整個的+1支被老闆咬去一大半的雪糕了。人民幣對我國雪糕的購買力下降了10倍,美元對我國雪糕的購買能力下降了15倍左右。但總體來說,相對於美元,人民幣還是升值了。但這種因資金流入而產生匯率升值是不穩定的,因為一旦境外資金出逃,我們的貨幣就有匯率下跌的風險。
總結起來就是,人民幣以特定貨幣為參照物的升值或貶值,並不能全面衡量人民幣實際的購買力。
② 匯率變動與凈出口變動有何關系
如果是匯率的變動在先,匯率上升(我所指的是本幣升值),會使凈出口下降,資本凈流出減少;可是相反的,凈出口變動在先,貿易逆差擴大,會使得匯率降低(我所指的是本幣貶值)。
匯率變動和凈出口]變動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關系。(1)匯率的變動會影響凈出口的變動。在間接標價法下,如果本國的匯率上升,本幣升值,則本國同類產品在國外市場上的價格上升,不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導致對本國產品的需求相對下降,(出口減少) ;而外國產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價格下降,利於銷售/對外國產品的需求相對上升,(進口增加)。從而使本國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凈出口額相應減少。反之,如果本國的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則本國同類產品在國外市場上的價格下降,對本國產品的需求相對上升利於銷售,(出口增加) ;而外國產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價格上升,不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對外國商品的需求相對下降,(進口減少)。使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從而凈出口額相應增加。(2)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凈出口變動亦會影響匯率的變動。
在小型開放經濟下,有S-I= NX (資本凈流出=凈出口), 其中儲蓄S由總產出,消費函數,政府支出和財政政策決定,國內投資由世界實際利率決定)。如果本國政法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或採取增加國內投資,亦或國外政府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本國的凈出口額減少,將使外匯收入減少。外匯支出增加,(外匯儲備減少)(NX < o時,外匯收入<外匯支出),對外幣的需求大於對外而的供給,對本幣需求小於供給,使得匯率上升。反之,匯率下降。在大型開放經濟下,有S=1+ CF(儲蓄=國內投資+資本凈流出),其中,儲蓄S由總產出,消費函數,政府支出和財政政策決定,國內投資|和資本凈流出CF均由國內實際利率所決定。如果本國的凈出口額減少,將使外幣流入額減少,和外幣流出額增加,資本凈流出減少,匯率上升。反之,匯率下降。可以再建立匯率市場坐標系,以實際匯率為縱軸,以凈出口為橫軸,考察(S-1) 和NX(∈)變動情況。
③ 通貨膨脹高,引起出口減少,為什麼會造成本幣匯率下降
通貨膨脹高,本幣貶值,本幣匯率下降。這是因為在通貨膨脹環境下,貨幣供應量增加,導致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進而促使本幣貶值。本幣貶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本幣所能購買的商品減少,因此,國外商品對國內消費者更具吸引力,從而增加進口需求,減少出口,對本幣的需求下降,本幣匯率下跌。
反之,利率提高,意味著本幣投資收益率上升。投資者會傾向於將資金投入本幣市場,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這種情況下,外幣投資者會將資金兌換成本幣進行投資,對本幣的需求增加。隨著對本幣需求的增加,本幣的價值提升,本幣匯率上升。
因此,通貨膨脹與本幣匯率下降之間存在直接的負相關關系。而利率提高則有助於提振本幣匯率,因為這吸引外幣流入,增加本幣需求,進而推高本幣價值。
簡而言之,通貨膨脹導致本幣貶值,本幣匯率下降;而較高的利率水平則促使本幣升值,本幣匯率上升。這兩個因素對本幣匯率具有顯著影響,需要在宏觀經濟政策制定和調整時予以考慮。
④ 匯率變動與凈出口變動有何關系
理論上,出口引起對本幣的需求,使本幣升值,進口引起對外幣的需求,引起本幣貶值,凈出口引起的是本幣升值,即在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下降。
反過來,直接標價法的匯率上升,即本幣貶值,單位外幣兌換的本幣數增加,出口利潤增加,出口競爭力增加,會引起凈出口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