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每個鉤碼重0.5N):(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圖甲的位置,那麼應該將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調節方向一致)向左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可忽略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如圖乙所示,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進行的操作是調節鉤碼的位置;
(2)一個鉤碼的重是0.5N,設杠桿一個小格是L,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1.5N×2L=FB×3L,∴FA=1N,即在A處掛2個鉤碼.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1N×3L=FC×4L,∴FB=0.75N.
如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減小,動力要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才能使杠桿仍然水平平衡.
故答案為:(1)左;調節鉤碼的位置;(2)2;0.75;變大;動力臂減小.
② (5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將杠桿裝在支架上,發現杠桿右端下沉,可將杠桿右側的平衡
1)左左(2)水平位置便於測量力臂,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3)右
③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某同學將杠桿懸掛起來,發現杠桿的右端低,左端高,他應該將杠桿
(1)右端低,左端高,他應該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2)從實驗表格中可知,三次實驗數據都滿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他的結論是錯誤的,原因是:動力的單位是N,動力臂的單位是cm,兩個物理量的單位不相同,不能進行加減運算. 故答案:(1)左;水平位置;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F1L1=F2L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錯誤;將不同的物理量進行了加法運算.
④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於__
杠桿靜止在如圖位置,所以杠桿處於平衡狀態. 杠桿的右端上翹,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翹的右端移動,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1)設杠桿分度值為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F1×2L=2N×4L,∴F1=4N. 將所掛的重物往左移1格,杠桿重新平衡後,阻力不變,動力臂不變,阻力臂增大,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動力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 (2)只有一次實驗數據,總結實驗規律,規律很具有偶然性,所以根據這些數據不能總結規律. (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否則使實驗復雜化. 故答案為:平衡;右;右; (1)4;變大; (2)不能;因為實驗次數太少,不能得出普遍性規律; (3)水平位置;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的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⑤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在沒有掛鉤碼時杠桿的平衡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
(1) 水平,右(2)二,便於從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3)杠桿自重的影響(每空1分)
⑥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__________。如圖所示,在
力臂 1變大
⑦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在做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的位置,此時杠桿______(填「平
(1)杠桿靜止在如圖位置,所以杠桿處於平衡狀態. 杠桿的右端上翹,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翹的右端移動,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據實驗1、實驗2的數據可得,F1L1=F2L2. 所以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3)彈簧測力計在B處由豎直向下逐漸向左傾斜拉動杠桿的過程中,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減小,根據F1L1=F2L2可知動力將變大,測量計的示數變大;F2和L2成反比,圖象D正確; (4)由圖知,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不垂直,所以拉力的力臂小於OB,因此F1×OB大於F2×OA. 故答案為:(1)平衡;右; (2)F1L1=F2L2; (3)D; (4)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不垂直,所以拉力的力臂小於OB,因此F1×OB大於F2×OA.
⑧ 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
解(1)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偏高,則重心應向左移動,故應向左調節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 (2)實驗中,如圖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平衡是杠桿的左側在多個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採用這種方式是不妥當的.這主要是因為杠桿的力和力臂數目過多. (3)不改變支點O右側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將左側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第三個鉤碼的下方,即左側的力是三個鉤碼; 設一個鉤碼的重為G,一格的長度為L,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可得,2G×3L=3G×nL,所以n=2L;即保持左側第2格的鉤碼不動. (4)乙圖,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時,拉力力臂為OC,彈簧測力計傾斜拉杠桿,拉力的力臂小於OC,拉力力臂變小,拉力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 故答案為:(1)左;(2)C;(3)2;(4)變大;拉力的力臂變小了.
⑨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某同學將杠桿懸掛起來,發現杠桿的右端低左端高,他應該將杠桿兩
(1)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調節方向一致)向左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2)從實驗表格中可知,三次實驗數據都滿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他的結論是錯誤的,原因是:動力的單位是N,動力臂的單位是cm,兩個物理量的單位不相同,不能進行加減運算. (4)圖2中,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值偏大. (5))①硬幣放在杠桿上,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硬幣作用在杠桿上的力通過硬幣平面圓心,力臂是從最下面平面圓心到支點的距離,力臂測量錯誤. ②如果將兩邊的硬幣以相同速度同時勻速向支點移動的過程中,當在相同時間內,右端的硬幣先到達支點,左端的硬幣在支點的左側,杠桿會向左傾斜. (6)「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方向.故選項A、C、D錯誤,選項B正確. (7)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時,拉力的力臂變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拉力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 故答案為: (1)左;水平;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2)F1L1=F2L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將不同的物理量進行了加法運算; (4)杠桿自重的影響; (5)錯誤;向左傾斜; (6)B; (7)變大;阻力和阻力臂
⑩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出現下圖甲所示情況,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
(1)如圖,杠桿的右端上翹,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動,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設杠桿每一個小格為L,每一個鉤碼重為G,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2G?3L=G?nL, 所以 n=6(格), 所以右端鉤碼向右移動2格. (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4)只有一組實驗數據,總結的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為:(1)右;(2)右;2;(3)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4)不能;數據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與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後面帶議
發布:2025-04-26 11:22:40
瀏覽:331
淘寶達人傭金3
發布:2025-04-25 20:29:51
瀏覽:351
中隆股票
發布:2025-04-25 19:44:01
瀏覽:319
美金430匯率
發布:2025-04-25 19:17:05
瀏覽:52
吉翔股份股票股
發布:2025-04-25 18:31:32
瀏覽:545
工業玻璃股票
發布:2025-04-25 18:30:00
瀏覽:129
期貨k線圖嚇人
發布:2025-04-25 16:53:52
瀏覽:3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