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
具體的賬務處理方式如下
1、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實的數字)
借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2、購匯時
借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賬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3、每月月末調整匯率時,若月初匯率低於上期匯率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銀行存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應收賬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預付帳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應付賬款(外幣)
借財務費用-匯兌收益
貸預收賬款(外幣)
(1)期末市場匯率上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
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這是進行外匯兌換業務的交易發生時與確認實現時匯率的變化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這種匯兌損益的計算比較簡單。
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在此主要討論此情形下計算匯兌損益的方法。
方法: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
計算公式: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B. 3. 當期末市場匯率上升時,以下外幣賬戶會產生匯兌收益的是( )。
BD
在外幣折算中,資產類帳戶是用期末匯率減期初匯率,因此上升時產生收益。
負債類就相反。
實收資本屬於所有者權益,在發生即期直接入帳,不產生匯兌損益。
C. 外幣業務會計什麼時候要在會計科目後面寫匯率
依據《關於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後企業外幣業務會計處理的規定》企業應按下列原則處理外幣業務:
1.企業的外幣賬戶包括外幣現金、外幣銀行存款、以外幣折算的債權(如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貨款等)和債務(如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付工資、應付股利、預收貨款等)。不允許開立現匯賬戶的企業,應設置除外幣現金和外幣銀行存款以外其他外幣賬戶,用以核算企業發生的外幣業務。
2.企業發生外幣業務時,應將有關外幣金額摺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記賬。
3.除另有規定者外,所有與外幣業務有關的賬戶,均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作為摺合匯率,也可以採用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市場匯率作為摺合匯,由企業自行選定。
4.企業因向銀行結售或購入外匯而產生的買入、賣出價與市場匯價之間的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
5.月份(或季度、年度)終了,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幣期末余額,應當按照期末市場匯價摺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此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記入「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
6.經營多種貨幣信貸或者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採用分幣記賬制。
7.投入的資本如需摺合為記賬本位幣的,對有關資產賬戶,按收到出資額當日的市場匯價摺合。對「實收資本」賬戶,合同約定匯率的,按合同約定匯率摺合;合同沒有約定匯率的,應分別不同情況按下列方法處理:①登記注冊的貨幣與記賬本位幣一致時,按收到出資時的市場匯價摺合。②登記注冊的貨幣與記賬本位幣不一致時,按企業第一次收到出資時的市場匯價摺合;如果投資人分期出資的,則各期出資均應按第一次收到出資時的市場匯價摺合。③由於有關資產賬戶與實收資本賬戶所採用的摺合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記賬本位幣差額,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8.需要建立償債基金的企業,在「銀行存款」科目下增設「××外幣償債基金戶」明細科目單獨核算。
相關擴展:
一、日常企業經營中,都會有哪些外幣業務
外幣業務核算包括哪些內容外幣業務是指公司以外國的各種貨幣進行款項收付、往來結算和計價等業務。在會計上,外幣業務是指不以記賬本位幣作為計量單位的會計業務。涉及外幣的經濟業務主要有五種類型:
1.外幣借款業務。即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取得外幣借款以及歸還借款的業務。
2.外幣兌換業務。即一種貨幣兌換為另一種貨幣的業務。
3.投入外幣資本業務。即投資人以外幣作為資本投入企業的業務。
4.外幣交易業務。即以外幣進行款項收付、往來結算的會計業務。
5.外幣折算業務。即把外幣的金額重新表述為另一種貨幣的會計業務。進行外幣折算,並不是實際發生了兌換或交易等外幣經濟業務,而僅僅是改變了原有的計量單位。
二、外匯的具體內容
通常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根據我國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外匯的具體內容包括:1.外國貨幣;2.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3.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支票、期票、匯票等)、銀行存款憑證等;4.其他外匯資金。黃金可以用作國際支付和結算手段,執行世界貨幣的職能,所以,在許多國家也將黃金列入外匯。
三、外匯匯率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比率,即用一種貨幣單位表示另一種貨幣單位的價格,故又稱匯價。匯率根據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作用,可以有多種,如買入匯率、賣出匯率與中間匯率,可以分為現行匯率與歷史匯率,記賬匯率與賬面匯率,等等。
1.買入匯率,又稱外匯買入價,是指銀行以人民幣買入外幣的匯率。
2.賣出匯率,又稱外匯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外幣收入人民幣的匯率。
3.中間匯率,又稱外匯中間價,是以人民幣計算的外匯買入價和外匯賣出價的平均價。
4.市場匯率,是指由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市場匯價的中間價。
5.合同匯率,是指交易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進行不同貨幣摺合使用的匯率。
6.記賬匯率,是指企業發生外幣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賬務處理所採用的匯率。
7.賬面匯率,是指企業已經登記入賬的匯率,它可能是當時的市場匯率,也可能是合同匯率,亦稱歷史匯率。
8.現行匯率,是指某一具體時點現在的匯率,即折算外幣時的市場匯率。
9.歷史匯率,是指過去某一時點的匯率。歷史匯率是與現在匯率相對的,前一交易日的市場匯率相對於當日來說是歷史匯率,當日的現行匯率相對於次日來說也是歷史匯率。
四、匯率標價
一個國家的外匯匯率,是以外國貨幣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還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稱為匯率標價。標價方法有兩選擇,一種稱為直接標價法,另一種稱為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是用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如1美元=6.03元人民幣。目前我國即採用此種標價方法。
2.間接標價法。是用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如倫敦外匯市場:1英磅=4.1514德國馬克。美國、英國、紐西蘭等國家採用此法。
五、什麼是記賬本位幣與編報貨幣
記賬本位幣,是指一個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時統一使用的記賬貨幣。
編報貨幣,是指編制會計報表時使用的貨幣。記賬本位幣與編報貨幣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這就是說,我國企業的正式編報貨幣只能是人民幣,而記賬貨幣是可以選擇的。在會計實務中,依據記賬本位幣的選用不同,分為統賬制與分賬制。
1.統賬制,又稱統一貨幣記賬制,是以某一種貨幣為記賬本位幣,記錄全部經濟業務。
2.分賬制,又稱分幣記賬制,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時直接按原幣種記賬,在期末時再將各種外幣賬戶的余額和發生額摺合成人民幣,然後編報會計報表。
D. 外幣折算問題 答案中銀行存款賬戶產生的匯兌損失中減去的20000乘6.32怎麼理解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第十二條的規定: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對於未處置的部分,按照期末折算匯率6.28與期初折算匯率6.30的差額確認為財務費用——匯兌損益,會計處理如下: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匯兌損益 (6.30-6.28)*80000
對於已經處置的部分,由於處置時,未將匯兌調整為處置時點的即期匯率,所以在期末的時候,需要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匯兌損益 (6.30-6.32)*20000
三筆會計處理,合到一起,對財務費用的影響為:
20000*(6.32-6.25)+(6.30-6.28)*80000+(6.30-6.32)*20000
=-6.25*20000+(6.30-6.28)*80000+6.30*20000
=6.30*100000-80000*6.28-20000*6.25
這個結果就是剛開始提到的快速計算匯兌的公式。
E. 匯兌損益的匯率如何確定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
1.剔除分演算法。即逐筆核算貨幣性外幣賬戶上匯率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的價值變動額,而對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則不予考慮。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上述結果若為正值,表示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2.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F. 外幣匯兌損益計算方法
期末匯兌損益=(上期末外幣賬戶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發生額)*期末匯率-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發生額。
此處外幣賬戶余額是指用外幣的計算的賬戶余額。比如銀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余額是指用報表本位幣,比如 銀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幣)
舉個例子:應收賬款上期2008年末余額100 美元,08.12.31.匯率 8,2009.12.31 匯率 9,09年發生應收賬款借方10美元,即期匯率8.5 應收賬款匯兌損益=(100+10)*9 - (100*8+10*8.5) 出來正負代表匯兌收益損失。
G. 高財多選題,當期末市場匯率上升時,以下外幣賬戶會產生匯兌收益的有( )。
高財多選題,當期末市場匯率上升時,以下外幣賬戶會產生匯兌收益的有( B、應收賬款D、銀行存款 E、實收資本)。
H. 匯率上升指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
匯率上升指人民幣貶值。匯率主要是指一國貨幣相對於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者說是外匯買賣的價格。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是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
首先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人民幣升值指1元人民幣能換到更多的外幣。人民幣匯率報價一般指的是美元兌人民幣的報價,即1美元兌換多少人民幣。匯率升值指的是人民幣貶值了。比如以前1美元兌人民幣報6.8,現在報8,即匯率上升,人民幣屬於貶值。
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的因素比較多。比如美聯儲QE政策的退出,美元匯率在一定時間內升值,很多資本會大量的迴流到美國本土。還有國內的一些因素,例如央行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償還處於高峰期、實體經濟下滑等都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原因。
(8)期末市場匯率上擴展閱讀:
如果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會產生許多不利因素
1、本幣貶值對外會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
2、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I. 當期末市場匯率上升時,以下外幣賬戶會產生匯兌收益的是( )。a 應付賬款b 應收
A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