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我國商業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我國商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19 20:39:28

『壹』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政府在推進中國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方面的積極態度,但是在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卻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另一種聲音,說什麼「在人民幣匯率水平問題上,由於中國政府操控了人民幣匯率,使人民幣匯率水平被嚴重低估,從而使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取得了巨大的競爭優勢,從而造成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對美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使美國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

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說,美國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較高,貿易逆差持續增加另有原因,但美國政治家們往往擅長於找一個替罪羊來轉移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曾經充當過這個替罪羊角色,現在輪到中國人了。

蒙代爾先生警告中國說,日本曾因迫於美國壓力,日元一路升值,與此同時,日本經濟長期陷於緩慢增長的狀態。我們感謝蒙代爾先生的忠告,但也不能簡單盲從。對於任何聲音,不管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我們都要獨立思考,決不能簡單盲從。

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問題上,來自美國的聲音也不小。據說中國人民幣目前的匯率水平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官方操控,如果官方徹底放開外匯市場,那麼自由外匯市場將會把人民幣匯率調整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上,這個合理的水平將使中國和美國的外貿大體保持平衡。

這個說法從表面看來似乎並無多大不妥,這個說法迄今為止一直牢牢吸引著中國人的眼球。但是往深里看我們會發現,這種說法埋藏著一種罪惡的企圖,其實還是那個老故事。狼外婆去找小兔子,告訴小兔子,外面的空氣多麼多麼新鮮,草兒多麼多麼鮮嫩可口,要想呼吸到新鮮空氣,吃到鮮嫩可口的草兒,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開門。於是,墨西哥開門了,馬來西亞開門了,泰國開門了,後來就發生了慘不忍睹的事情。

關於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環境與時機選擇。盡管人民幣在我國周邊地區的影響
力有所上升,但是,相對於美元、日元、歐元等國際貨幣而言,人民幣仍然屬於「邊
緣」貨幣,其匯率制度調整必須考慮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目前,世界經濟險象環生
,國際金融市場風雲激盪,主要國際貨幣之間出現嚴重的「價值錯位」,大幅度的調
整不可避免。外在環境變化為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和新的均衡水平的確定增加了很大的
難度。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必須充分考慮國際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三種主要
貨幣匯率波動的趨勢,在特定的全球金融市場條件下進行。

人民幣匯率制度調整必須在實現國內目標與區域性目標之間有所權衡。事實上,
亞洲危機期間人民幣不貶值的堅定政策立場已經奠定了人民幣作為亞洲區域主導貨幣
之一的地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評估報告中指出,近年來中國
的匯率政策在為中國及地區服務方面有很好的表現。因此,未來人民幣匯率制度的調
整可以以國內政策目標為主,但要兼顧人民幣國際化的未來前景,適當考慮人民幣作
為區域主導貨幣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及匯率水平的調整要突破傳統的基於貿易平衡的考慮,適
當增加國際資本流動對於匯率影響權重,以國際收支總量及結構性目標為主導。

人民幣匯率調整要充分考慮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後可能出現的變化
,根據開放經濟的總體特徵及我國經濟的自身特色,把人民幣匯率制度的調整及匯率
水平的確定與經濟結構的變動聯系起來,增大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影響范圍和作用力度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最終選擇取決於決策部門對於「獨立貨幣政策——資本自由流
動——匯率穩定性」這一著名的「不可能三角」中不同解的偏好及目標權衡。筆者認
為,對於日趨呈現內需導向特徵的大國經濟而言,獨立貨幣政策毫無疑問是我們的首
要選擇,資本流動的自由度在未來5年內將有顯著上升,那麼,最後的結果將是人民
幣匯率波動性的上升,最終落實到匯率制度上的結果是——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擁
有一個具有成分彈性的浮動匯率制度。

『貳』 簡要談一談我國的匯率制度改革的看法

我國匯率制度改革堅持的原則有四:
第一,實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我們一貫的方針。因為歷史原因,我國的匯率制度一直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必須改革匯率制度。
第二,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堅持國家利益優先、人民利益優先的原則。不能因為顧及外部壓力,就罔顧國情,傷害中國人民的利益,迎合他國需要。
第三,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中國的主權事務之一, 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都無權干涉。
第四,匯率改革要採用科學的方法,應採取盯住一籃子貨幣而非採取單獨貨幣的匯率制度,以規避貨幣改革因單一貨幣幣值變化對中國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

『叄』 人民幣匯率對我國供給側改革的影響

順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內外均衡,需求和供給共同發展,匯率穩定是關鍵之一。目前,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較強,呼籲加快匯率改革的聲音漸多,海內外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擔心不斷。人民幣匯率是否具有大幅貶值的基礎?資本外流是否如洪水猛獸?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匯率的影響到底幾何?我們認為,不管是從中長期的均衡匯率角度,還是短期的貿易順差趨勢以及熱錢流動,人民幣匯率都不具備大幅貶值基礎。
從均衡匯率看,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的必要。經常聽到建議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到位的呼聲,但首先需要知道人民幣均衡匯率水平目前處於什麼位置,人民幣當前的匯率水平與均衡位置失衡多少。我們構建的基於新凱恩斯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從開放經濟內外部均衡出發研究人民幣均衡匯率和匯率失衡程度。在模型的構建過程中,考慮了部分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即加入了部分資本管制因素,人民幣匯率不完全傳導等。模型顯示,人民幣匯率失衡程度在2005年匯改之後已經縮小,目前人民幣匯率水平與均衡匯率水平相比非常接近,不宜過分誇大貶值壓力。
就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而言,綜合考慮國內外部門的相對基本面情況,當期人民幣大約有5%左右的貶值空間,貶值壓力比較溫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由最初的單邊升值開始越來越多的雙向波動,出現交替升值和貶值現象。從國內外經濟基本面來看,我國相對較快的GDP增速,相對較高的貿易部門勞動生產率,在過去和未來一個階段不會發生改變,這也將支撐人民幣均衡匯率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健的水平。隨著2015年8月人民幣中間匯率定價機制改革、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人民幣匯率目前已經非常接近均衡,當前匯率變化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圍繞均衡匯率的一種震盪波動。

『肆』 人民幣升值對商業銀行的正面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金融行業造成的影響:不利影響方面:1、人民幣升值過快將使銀行遭遇外匯匯兌風險。 按照國際會計准則,外匯資本金和營運資金由於匯率變動形成的差異須計入當年損益,再加上結售匯敞口引起的匯兌損益,商業銀行的資本回報率、資產回報率及資本充足率都會出現負面波動,外幣資產相對較多的中行、建行、交行和工行都將面臨較大的外匯匯兌風險。2006年上半年,中行匯兌損失高達35億元。人民幣每升人民幣升值還使銀行現有的不良資產(以美元衡量)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對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結構調整不利。2、人民幣升值必然導致人民幣匯率高估,並產生以下幾方面的不利影響。 一是劣化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在間接投資方面,人民幣升值會引起短期資本流入進而增加和助長外匯投機行為。同時,在直接投資方面會抑制出口主導型投資和助長市場主導型投資;二是助長外匯市場的貨幣投機。三是扭曲我國產業結構的發展。就經濟學一般原理而言,本幣匯率升值會引起非貿易品對貿易品相對價格的上升,這一變化將導致一國資源從貿易品生產部門轉向非貿易品生產部門,而貿易品生產部門的衰退和非貿易品生產部門的過度繁榮,最終會削弱一國對外競爭能力並助長泡沫經濟的形成。據預測,人民幣升值5%,出口增速將下滑4%,外商投資增速下滑5%,影響GDP增量345億元人民幣;四是由本幣匯率升值引起的匯率高估有可能導致泡沫經濟的形成。在這方面,二十世紀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破滅向人們提供了最好的見證。3、人民幣升值對商業銀行資產與負債影響。 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到的是美元計價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化。銀行掙的美元頭寸越大,其受到的負面影響也就越大。人民幣升值將進一步加劇商業銀行外匯資金來源緊張和需求旺盛的狀況,中長期內存在一定的外匯流動性風險隱患。人民幣不斷小幅的升值使公眾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加強,外匯儲蓄存款可能會進一步的下滑,商業銀行為抑制外匯儲蓄存款下滑的趨勢。4、人民幣升值對商業銀行授信業務的影響。 匯率制度改革後,人民幣小幅升值,這使得國內部分行業和企業的景氣狀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相應影響到商業銀行在這些行業信貸資產的質量。對於受到人民幣升值不利影響的行業來說,可能會面臨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下降,這增大了銀行在相關行業貸款的風險,勢必會促使商業銀行重新審視其相關的授信業務。若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景氣程度產生顯著的抑製作用,這些行業的受益也會減少,甚至產生負面影響。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對某些行業信貸投放的佔比較高,約為30%-45%,所以說,匯率制度的改革會對商業銀行的授信業務造成影響。5、人民幣升值對商業銀行其他方面的影響。 人民幣小幅調升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外幣資產貶值導致資本減少;二是匯率風險加大,使衍生產品的市場風險增加,從而擴大風險資產總額。從總體上看,由於我國商業銀行外匯所有者權益在總所有者權益中的權重高於外匯風險資產在總風險資產中的權重,人民幣升值將使商業銀行的資本摺合為人民幣的減少幅度大於其風險資產折算為人民幣的減少幅度,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略有下降。有利影響方面:1、人民幣升值對證券市場帶來積極的作用。 升值預期下,注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增加,有利於集聚股市人氣和增強投者信心。而市場的走強將為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自營投資業務的穩步增長提供積極的支持,這將直接增加券商的盈利,提高證券業競爭能力,股市上漲往往對證券公司經營形成放大效應。2、人民幣升值對國際結算業務的影響。 國際結算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分析影響並不是很大,甚至是促進了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長遠來說,只要我國的進出口總值不會減少,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就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有區別的只是出口結算業務和進口結算業務的業務量會有相應的變化,出口結算業務可能會減少而進口結算業務可能會增加。3、人民幣升值對外匯資金業務的影響。 進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意識會顯著提高,它們將會主動採取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例如,外貿企業會更積極地採用遠期結售匯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些為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收入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匯率制度的改革還會進一步推動外匯市場的創新。從「創新需求」角度分析,隨著頻繁的匯率波動會產生更多的投資和保值需求。推出了銀企之間的掉期和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遠期、掉期業務,使商業銀行能夠向各種需求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創新需求和創新供給的增加將使外匯市場的交易更加活躍,給商業銀行發展新型外匯資金業務帶來更多的機遇。 4、人民幣升值將有利於銀行的經營。 由於升值將提高人民幣的購買力,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價格,這對於以人民幣為主要經營對象、總資產高達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商業銀行來講,無疑是重大的、長期的利好。在人民幣小幅穩步升值的情況下,會有大量的外資涌進來。這些進來的外資最終都會匯集到銀行體系,從而給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經營收入、盈利模式入帶來正面的影響。另外,在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下,銀行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近九成的融資來自銀行部門。因此,銀行是宏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國家能利用本幣升值的機會,促進貿易平衡、促成產業結構升級,從而保持宏觀經濟高速增長,那麼,銀行業還將間接受惠於人民幣的升值。

『伍』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也許要推出人民幣期貨

『陸』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我國商業銀行有哪些影響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外匯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的影響(一)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外匯流動性風險的影響 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我們說一個銀行具有流動性,一般是指該銀行可以在任何時候以合理的價格得到足夠的資金來滿足其客戶隨時提取資金的要求。銀行的流動性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資產的流動性,二是負債的流動性。資產的流動性是指銀行資產在不發生損失的情況下迅速變現的能力;負債的流動性是指銀行以較低的成本適時獲得所需資金的能力。當銀行的流動性面臨不確定性時,便產生了流動性風險。本次匯率制度改革以後我國的外匯儲備累計的規模由2004年底的6099億美元,達到2005年的8188億美元,2006年底的10663億美元。根據最新數據,2007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1.5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增加反映在離岸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和在岸遠期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上。同時我國自2007年5月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日間波動幅度的進一步放開,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機資本流入,加重對匯率的壓力。而市場的一致性預期導致提供做市商服務的商業銀行只能被動的接受過多的貶值中的外匯,加大了相應的外匯風險。(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的影響隨著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深化, 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改革,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匯率風險的防範。受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影響,當前,商業銀行面臨的匯率風險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商業銀行外匯資本金面臨的匯率風險。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外匯資本金來源可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在境外股票市場,通過公開發行上市募集的外匯資金;二是由境外的戰略投資者認購一部分股權形成的外匯資本金;三是由國家通過外匯儲備注資方式形成的外匯資本金。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銀行的外匯資本金折算成人民幣資本數額也會發生變動。如果人民幣出現較大幅度升值,則商業銀行的總資本金數額可能會發生較大縮水,這無疑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和經營績效會產生不利影響。
2、資產與負債的匯率風險敞口。在國際匯率有變動時,銀行外匯資產的頭寸匹配和幣種搭配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抗風險能力。隨著我國開放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外匯資金需求不斷上升。對比快速增長的外匯資金需求,商業銀行的外匯資金來源並沒有顯著增加。在過去兩年中,國內銀行體系的外幣業務貸存比一度高達90%以上,反映出銀行外匯資金供應相當緊張。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外匯信貸業務的需要,多家銀行向主管部門申請了以人民幣資金購買外匯,並向客戶發放外匯貸款。這樣做雖然解決了外匯資金來源問題,但是也造成了銀行外匯資產與人民幣負債之間的幣種不匹配。當人民幣出現升值時,必然給商業銀行帶來匯率損失。
3、結售匯等中間業務的匯率風險。由於人民幣匯率浮動頻率和區間不斷加大,商業銀行的結售匯等中間業務的匯率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按照新的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天的波動幅度在千分之三以內。目前,國內銀行人民幣兌美元的牌價一般按照前一天人民銀行公布的中間價確定,同時對前一天各分支機構結售匯的軋差頭寸在市場中平盤。如果出現市場平盤價低於對客戶的結算價,銀行就要承擔其中的匯率損失。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影響(一)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國際結算業務的影響國際結算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後人民幣相對升值,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大,甚至是促進了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對於涉及進出口的行業來說,人民幣升值相當於提高了出口價格,降低了出口的競爭力,減小了進口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壓力等等。人民幣升值會起到鼓勵進口和抑制出口的作用,但由於人民幣升值幅度相對還比較小,我國出口產品對外競爭力仍然很高,人民幣的小幅溫和升值對於抑制出口作用甚微。具體來說,人民幣匯率改革後,匯率對貿易收支的調節作用逐漸開始發揮,主要表現為2005年8月之後,進口增長從之前的10%左右的速度一躍到20%以上,與出口增速的差距迅速收窄,甚至在2005年最後兩個月進口增速還超過了出口,今年2月份進口增速也是高於出口,之後3月和4月出口依然增幅超過進口,今年1~4月份出口達2742.3億美元,同比增長25.8%;進口2404.8億美元,同比增長22.1%;進出口順差337.5億美元,同比增長61.4%.(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外匯資金業務的影響1、由於人民幣小幅升值引起更強的升值預期,可能會有更多的外匯資金選擇結匯,從而對商業銀行的外匯理財產品和其他外匯衍生業務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2、我們看到進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意識會顯著提高,它們將會主動採取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例如,外貿企業會更積極地採用遠期結售匯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些為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收入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匯率制度的改革還會進一步推動外匯市場的創新。從「創新需求」角度分析,隨著頻繁的匯率波動會產生更多的投資和保值需求。從「創新供給」角度分析,作為人民幣升值的配套措施,2005年5月銀行間外匯市場推出了8個外幣貨幣對之間的交易業務。8月又進一步擴大了可以從事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銀行范圍和資金範圍,並推出了銀企之間的掉期和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遠期、掉期業務,使商業銀行能夠向各種需求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創新需求和創新供給的增加將使外匯市場的交易更加活躍,給商業銀行發展新型外匯資金業務帶來更多的機遇。 (三)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授信業務的影響 匯率制度改革後,人民幣小幅升值,這使得國內部分行業和企業的景氣狀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相應影響到商業銀行在這些行業信貸資產的質量。若人民幣中長期進一步升值,則受不利影響的行業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影響程度也將更加顯著。對於受到人民幣升值不利影響的行業來說,可能會面臨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下降,這增大了銀行在相關行業貸款的風險,勢必會促使商業銀行重新審視其相關的授信業務。 總體上看,因人民幣升值而明顯受益的行業相對較少。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對上述行業信貸投放的佔比較高,約為30%-45%,所以說,匯率制度的改革會對商業銀行的授信業務造成影響。(四)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商業銀行其他方面的影響1、人民幣升值會使得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略有下降。從總體上看,由於我國商業銀行外匯所有者權益在總所有者權益中的權重高於外匯風險資產在總風險資產中的權重,人民幣升值將使商業銀行的資本摺合為人民幣的減少幅度大於其風險資產折算為人民幣的減少幅度,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略有下降。2、人民幣升值對於商業銀行會計報表也產生了影響。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商業銀行對會計報表的資產、負債類項目要按照期末匯率進行折算人民幣小幅升值使商業銀行資產折算為人民幣的絕對額下降,同時由於對權益類項目按照歷史匯率進行折算,這對商業銀行會計報表產生一定的影響。3、人民幣升值對商業銀行資產與負債影響。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到的是美元計價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化。銀行掙的美元頭寸越大,其受到的負面影響也就越大。人民幣升值將進一步加劇商業銀行外匯資金來源緊張和需求旺盛的狀況,中長期內存在一定的外匯流動性風險隱患。人民幣不斷小幅的升值使公眾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加強,外匯儲蓄存款可能會進一步的下滑。

『柒』 匯率制度改革帶來哪些影響

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加快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完全和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要求想吻合,
同時,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於解決對外貿易不平衡、擴大內需以及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行新的匯率制度,不僅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外貿進出口,而且可以改善我國外貿進出口中的一些不利影響因素,在外貿增長的同時,改善我國的總體貿易條件,讓外貿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健康引擎,並且可以促使企業調整外貿產品結構,改變一直以來的以加工貿易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帶動出口的現象,促使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真正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在匯率升值的情況下,企業更加註重國內市場,注重內需,減少國民經濟增長對外貿的依賴,弱化世界經濟起伏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而使得中國經濟更加健康的發展。

『捌』 人民幣匯率變化對我國就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就業的影響

一、匯率變動對就業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分析:匯率變動對就業的短期影響

1.匯率通過貿易渠道影響產出和就業。

(1)從產品市場來看,貨幣貶值導致凈出口以及總需求增加,產生更高的產出和就業水平;

貨幣升值導致凈出口以及總需求的減少,產出和就業水平下降。

(2)從資產市場來看,產出增加導致實際貨幣需求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在利率平價關系的作用下,貨幣升值;產出減少導致實際貨幣需求減少,均衡利率下降,貨幣貶值。

2.通過消費和投資影響產出和就業。

(1)匯率變動對消費的影響。

匯率變化通過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影響消費。

替代效應:匯率變化會導致進口品和非貿易品最佳替換率的變化,消費者將調整兩者的消費比例。增加相對便宜商品的消費。收入效應:匯率變化會使消費者實際收入發生變化,即使名義收入不變,進口品價格的上升或下降會使其實際收入下降或增加。貨幣升值對消費的總效應是增加消費,其中對進口品消費必定增加,而對非貿易品消費一般會減少;相反,貨幣貶值的總效應是減少消費。匯率變化對消費的作用強度或影響程度主要取決於進口品的需求彈性以及進門品在總消費中的比重。

(2)匯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

投資主要由要素價格和產出價格及其變化決定。當貨幣貶值時,出口增加,出口部門的產出增加將促進投資增加;另外,貨幣貶值也使得外幣表示的國外資本的購買力增強,外資流入將增加;由於資本存量成本中包含了資本增值,可能的貨幣升值會大大降低資本存量成本,如果存在幣值低估,貨幣升值預期會對投資有促進作用。

二、現階段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就業的影響分析

(一)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匯率政策對我國就業的重要影響

1、2005年前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取向

1994年開始,我國建立起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同時,建立銀行間外匯市場,對外貿企業的強制性結售匯等制度,實行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5.76:1一次性貶值到並軌前調劑市場上8.67:1的水乎。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人民幣匯率逐漸升值到1美元兌8.3元人民幣的水平。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在事實上形成了以盯住美元為主的匯率政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長期保持在8.3:1左右的水平而未做調整,匯率制度日漸僵化。

2004年以後,隨著我國外貿順差迅速擴大和外匯儲備的大幅增加,人民幣面臨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同時人民幣匯率低估的負面作用也不斷顯現,宏觀經濟內外失衡情況日趨嚴重。2005年7月,我國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對人民幣匯率制度再次進行改革,實行參考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性升值2%,人民幣匯率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此後,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大幅增加,對美元匯率整體呈現升值狀態。到2007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7.3:1,比匯改前升值了11.7%。

2、1994年匯率改革對促進就業增加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說明匯率改革過程中人民幣匯率貶值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的促進作用,我們應用所建立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進行了模擬測算。我們首先計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維持在匯改前5.76:1的水平下,經濟增長和就業等宏觀經濟變數的模擬值;然後計算匯改後人民幣兌美元的現實匯率情況下的相關經濟變數的模擬值,並對兩組數值進行比較。比較結果表明,1994-2004年,在現實匯率情況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9.05%,比在匯率維持不變情況下8.57%的年均增長率高出0.48個百分點。與匯率維持匯改前水平不變相比,現實匯率下的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平均每年高出149.78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平均每年高出36.72萬人。也就是說,匯率水平調整有力地促進了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第一產業向外轉移的就業人數平均每年高出186.5萬人。

3、人民幣匯率長期低估的不利影響也逐漸顯現

人民幣匯率長期低估,其結果一是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二是造成經濟結構失衡;三是造成國際收支持續失衡;四是降低了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

從長期看,人民幣匯率低估對就業的促進作用會逐漸減弱。一是人民幣匯率低估不利於服務業的發展,制約了服務業進一步擴大就業;二是隨著資本積累和人均收入提高,國內要素稟賦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內製造業的貿易結構出現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升級趨勢,單位出口的就業彈性降低;三是人民幣匯率長期低估加大了保持國內宏觀經濟穩定的難度,不利於企業形成穩定的預期,從而影響企業增加就業崗位的積極性。

(二)經濟發展戰略轉型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

1、名義匯率低估對就業總量的影響越來越大

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近幾年對外貿易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外匯儲備大幅增加,內外失衡加劇。在這種形勢下,名義匯率低估對就業的積極作用明顯下降。如果名義匯率繼續低估,則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較大幅度增加,實際匯率將變化很小甚至不變;如果名義匯率升值,則國內物價水平上升幅度將減少,同樣會導致實際匯率變化很小甚至不變。由於實際匯率是影響就業總量的基本因素,因此實際上已經難以再通過低估匯率達到促進出口和擴大就業的目的。

實際上,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與就業的關系也證實了上述結論。根據我們的模型測算,2005-2007年。人民幣升值導致經濟年均增長率大約降低0.03個百分點;對第二產業就業產生輕微的負面作用,年均就業大約減少1.6萬人,第三產業就業基本不變。這種情況表明,人民幣升值雖然對經濟增長和就業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程度十分有限,並且對就業的不利影響主要集中在包含出口部門的第二產業。由此可見,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匯率的逐步升值,並未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是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要實現三個轉變,即促進經濟增長主要由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管理創新的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由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現階段人民幣升值對實現三個轉變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是從三大需求關系看,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將使出口減少,另一方面將使國內居民實際收入提高,並繼而推動國內消費需求的增加,從而有利於三大需求和內外需關系協調發展。二是從要素貢獻看,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國內出口企業生產成本,可以促使企業改變原來以增加要素投入量、以價格競爭為特徵的國際競爭模式,轉向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技術含量、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等的新型國際競爭模式,彌補匯率升值後所帶來的競爭力下降。三是從三次產業關系看,人民幣升值將減少國內資源在外向型製造業部門的配置,同時國內實際收入增加有利於消費向增加服務業需求的結構方向升級,從而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 此外,人民幣升值和實行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也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因匯率扭曲造成的資源錯配,提高市場效率和國內經濟福利,是未來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三)人民幣升值對就業的傳導機制

人民幣升值對就業的傳導機制非常復雜,這種傳導是通過若干中間變數產生影響的。匯率升值一方面通過影響內外價格水平等變數直接影響就業,另一方面也通過產業結構等變數間接影響就業。下面分析不同時期匯率升值對就業影響的傳導機制和影響程度。

第一階段。

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後,國內價格水平尚來不及進行調整,將很快導致實際匯率同幅度升值。在原有進出口訂單按原有價格履行之後,實際匯率升值將導致國內貿易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國外進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上升,從而導致我國凈出口減少,出現「倒J型曲線」,並進而引起國內就業減少。

第二階段。

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經過一定時期後,將會傳導到貨幣供應和物價水平上。一方面,凈出口減少將導致國際收支的經常賬戶順差減少,另一方面由於外資企業獲得的、以外幣表示的收入和利潤將減少,也會減少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願望,從而引起資本賬戶順差的下降,最終導致國際收支順差下降,並引起來自外匯占款渠道的基礎貨幣發行減少,因此導致物價水平的向下調整。由於此時名義匯率已經升值,但物價水平有所回落,因此和第一階段相比,實際匯率將有所貶值,但仍會高於初始水平。這將引起國內產品的實際價格競爭力較第一階段有所恢復,並導致就業相對第一階段增加,但低於初始水平。這個階段匯率升值對就業的沖擊有所減弱。

第三階段。

人民幣升值對就業中長期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完成的。當人民幣升值後,在國際市場價格水平一定或本國對國際市場價格影響程度有限的情況下,以人民幣表示的、國內生產的貿易品出口價格將下降,並引起國內貿易品的國內銷售價格下降,國內非貿易品價格將相對上升。在價格機制的作用下,將導致資源更多地配置到國內非貿易部門,也就是將引起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國內非貿易部門中,服務業比重遠大於製造業比重,這種資源的重新配置將導致服務業得到較快發展,由於服務業就業的收入彈性一般高於製造業,對就業往往會起到擴張性的作用。

在第三階段,人民幣升值還會通過改善收入分配促進就業。在人民幣升值之後資源向國內非貿易部門轉移的過程中,資本和勞動要素也隨之向國內非貿易部門轉移,但貿易部門和非貿易部門的資本/勞動系數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國,貿易部門資本較多、勞動較少(資本/勞動系數較高),而非貿易部門正好相反。因此轉移過程將導致全社會的資本/勞動系數上升,資本/勞動系數上升也意味著單位工資水平提高。單位工資水平增加提高了勞動者在國民分配中的比重,改善國內分配結構,將有助於提高社會邊際消費,擴大內需,增加對國內產品和勞務需求,並促進國內需求結構向側重於服務業的方向轉移,對就業增加有促進作用。

因此在第三階段,經濟結構調整和收入分配改善都將導致就業重新上升,並超過原來在匯率低估狀態下的就業規模。但是由於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民幣匯率名義升值對就業的促進作用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可以看到。

上面分析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和繼續低估對就業和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影響。其結論是:

(1)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會導致就業發生「U」型變化,開始將導致就業總量減少,在經過較長的時間後,會導致就業總量增加;

(2)在宏觀經濟前提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名義匯率升值和繼續保持低估,並不能對中長期就業規模、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率造成顯著的影響,也即是匯率政策對中長期就業總量是無效的;

(3)不同的匯率政策安排對就業的傳導機制是不一樣的,對宏觀經濟其他目標作用也不相同,最明顯的區別是,名義匯率升值有利於物價水平穩定,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

資料來源:匯率變動對就業的影響_網路文庫 https://wenku..com/view/1a357e250722192e4536f620.html

『玖』 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貨幣市場影響

綜合分析匯改的歷史成因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進歷程
1994年以前,我國先後經歷了固定匯率制度和雙軌匯率制度。1994年匯率並軌以後,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中央銀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范圍,並通過調控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1997年以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東南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收窄,實際上實行的是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從表1可見,25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體經歷了一個不斷貶值的過程,由1981年一美元兌1.70元人民幣到1994年匯率改革時的一美元兌8.61元人民幣,隨後幾年略有上升,而1997年以來基本穩定在1美元兌8.27人民幣水平。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我國在1994年開始實施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事實上是在1997年之後是以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該匯率制度符合當時我國的國情,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進入2000年以後,隨著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原有匯率制度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1.國際收支失衡問題嚴重
進入2000年以來,我國經常項目、資本項目「雙順差」呈擴大的趨勢,2004年尤其明顯。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近年來美元不斷對外貶值,由於人民幣盯住美元,於是也跟著貶值,相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估。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我國商品和服務出口的競爭力,使經常項目順差不斷擴大;二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加大了外商對我國的投資,尤其是促使大量短期資金流入,使我國資本金融項目順差快速擴大。我國國際收支項目中不斷擴大的「雙順差」,加劇了我國跟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尤其是美國與歐洲,屢屢對中國挑起貿易之戰。
2.貨幣政策獨立性受到挑戰
受我國國際收支連年順差的影響,我國外匯儲備在近幾年增長極其迅速,僅2004年就增長了2067億美元,增幅達到近50%,至2005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已高達711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造成了我國貨幣投放的過快增加,2004年出現了通貨膨脹的壓力。為了抑制國內信貸投放過猛、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嚴重的現象,中國人民銀行不得不採取在公開市場上對沖外匯占款的做法,對沖比率不斷提高,以至出現「無券可用」的情況,只能通過不斷滾動增發央行票據來回籠資金,使得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挑戰。
3.國際熱錢大量湧入
1997年以來的我國實質上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在促進我國出口和吸引外資發展的同時,也給國際熱錢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機。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大,國際上對我國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不斷上升,國際炒家通過各種途徑大舉進入我國,豪賭人民幣升值。大量熱錢的湧入,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我國的金融風險,不利於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經濟金融穩定性,需要對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制度進行改革。

(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時機選擇分析
盡管2003年以來,歐美各國屢屢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但是中國政府頂住了壓力,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在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降低情況下進行匯率制度調整,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相對比較科學的。
1.國內條件分析
從國內實際情況來看,人民幣匯率調整的條件是相對成熟的。首先,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勢頭,2004年的GDP增長率高達9.5%,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9.5%的增幅,這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奠定了扎實的經濟基礎。其次,經過一年多的著力調控,我國經濟宏觀調控收到很好的效果,原先過熱的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進入相對穩健的狀態,通貨膨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物價水平降到了2.3%水平;第三,我國外匯市場發展迅速金融改革成效顯著,如外匯管理逐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不斷加強,市場工具逐步推廣,各項金融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後的正常運行創造了市場條件。
2.國際條件分析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國際條件同樣趨於成熟。近來由於美國經濟增長加快和美聯儲的持續加息,從2001年開始的弱勢美元最近走向強勢。從今年1月份開始,美元對歐元、日元匯率開始大幅度升值。由於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匯率也隨即走強,人民幣升值預期降低,升值壓力減輕。這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緩解了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帶來的外部沖擊。
-------------------------------------
研究現行匯率制度及正確認識人民幣匯率的波動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內容及其影響分析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內容解讀
這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將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即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一改革特點集中體現了我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所主張的「主動性」和「可控性」原則,既有利於政府對匯率制度靈活操作,又不至於引發匯率的過大波動。
這次改革的又一重要內容,是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水平進行小幅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由1美元兌8.27元人民幣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與上個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後日本日元對美元升值將近一倍相比,我國政府頂住國際壓力,對進行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利於我國經濟金融穩定與持續發展。這一特點集中反映了我國政府在人民幣匯制改革中的「主動性」和「漸進性」原則。

(二)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的影響分析
這次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會對我國經濟產生利弊兼有的影響,但總體而言是利大於弊。
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好處有:一是人民幣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企業進口成本;二是人民幣升值可以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近年來,我國出口商品基本上處於薄利多銷的狀況,出口利潤的增長遠低於出口量的增長,實際資源轉移速度加快,這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人民幣升值後,出口商的人民幣收入相應減少,為了保持原有的利潤水平,其或是提高出口商品的國外售價,或是減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量,從而使貿易條件得到改善。三是有利於減少國際貿易磨擦。近年來,國外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及其它貿易爭端不斷加劇,商品出口的國際環境惡化,人民幣升值使中國商品國外銷售價格提高,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狀況;四是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降低了我國企業進口先進技術、設備的成本,有利於出口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技術升級。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壓縮了我國出口商品的利潤空間,促使企業減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五是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企業的跨國投資活動。人民幣升值節省了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成本,使得國內企業更容易「走出去」;六是可以減緩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從而減少由外匯儲備過快增長而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
人民幣升值的不利之處有:一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出口貿易起到抑製作用。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出口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靠價格取勝,人民幣升值削弱了很多商品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從而影響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二是出口的抑制又會加大就業壓力。我國出口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了眾多的勞動力就業。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影響遠大於對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影響,一旦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放緩,勢必造成就業壓力;三是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外商來華投資的增長速度,因為人民幣升值雖然會使已在華外資企業的資產增值,但卻會使准備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的投資成本增大。四是人民幣升值為已流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提供了獲利機會,並有可能增強國際游資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從而加劇國際游資的非正常流動。
綜上所述,這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增大了我國匯率制度的彈性,更適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雖然由於人民幣的小幅升值,短期內會引起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和貿易量的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有利於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和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從而有利於我國對外貿易與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市場影響

一、改革前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約

從1994年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到這次匯率制度改革之間,人民幣匯率雖然名義上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從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出發,在資本趨於自由流動的過程中,貨幣政策只有同浮動匯率相配合,才能真正體現其有效性,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貨幣政策僅在短期內有效,從長期來看無效。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固定匯率制度的安排與我國貨幣政策之間的沖突日益明顯。特別是在此輪經濟過熱中,我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干預,其中主要運用了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從幾年前的「穩健」逐步轉向「適度從緊」。但是由於我國國民經濟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和美元的持續走低等原因,使得人民幣幣值被低估,幣值的低估嚴重製約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

(一)貨幣政策獨立性降低

在開放經濟中,存在國際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性這三個目標不可能同時實現的矛盾,即「三元悖論」。此次匯率制度改革之前,我國選擇的是固定匯率與貨幣政策獨立性,對國際資本流動實施較為嚴格的控制。在一國金融體系尚未完善,抗金融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下,這種制度安排無疑是符合中國當時的經濟實際。然而,隨著我國加入WTO,在開放經濟的大趨勢下,伴隨著金融全球化、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加強,合法和違規的資本大量湧入,致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在我國無法實現。事實上,在此輪經濟過熱的治理過程中,我國政府雖然穩定了人民幣匯率,但卻是以喪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為代價,對通貨膨脹的控制更多的依賴於行政手段,而不是貨幣政策。

(二)外匯儲備的激增對貨幣政策有效性和主動性提出挑戰

外匯儲備的增加主要源自於貿易順差和「熱錢」流動。由於人民幣幣值被低估,持續擴大的貿易順差和國外「熱錢」的蜂擁而至引起了我國外匯儲備的激增。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為3423.4億美元,進口為3026.9億美元,貿易順差達到396.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是68億美元的逆差。截止到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7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1.1%;上半年外匯儲備增加1010億美元,同比多增337億美元,其中僅6月份外匯儲備就增加200億美元,同比多增8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激增會導致貨幣供給的增加,加大通貨膨脹壓力。為了緩解外匯儲備增長而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央行不得不加大力度進行沖銷操作來阻止貨幣供給的增加,但這又會造成信貸收縮,進而增大人民幣利率上升的壓力,反過來又迫使央行買入外匯儲備,最終增加貨幣供給,導致央行試圖改變貨幣供給的努力會大打折扣。上半年,我國出現了「寬貨幣、緊信貸」的局面,在信貸收縮的情況下,廣義貨幣供應量(M2, M2由國內信貸和外匯占款組成)仍然大幅增加,這說明央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受到了外匯儲備的干擾,大大影響了貨幣政策的調控效果,其有效性面臨嚴峻挑戰。

(三)利率工具的運用受到約束

在我國,由於固定匯率原因,利率政策手段的效果十分有限,再加之國際社會和金融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使得利率工具的運用受到約束:

1、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當我國上調(下調)利率進行緊縮(擴張)調控時,會導致資本項目的順差(逆差)。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在外匯市場上買入(賣出)外匯,從而增加(減少)了外匯儲備,進一步影響到基礎貨幣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利率政策的效果。

2、升值預期和跟隨美元的貶值導致我國出現大量貿易順差。在正常的經濟環境下,我國可以通過降低利率水平促使國內資金和國外短期資金外流,達到解決國際收支失衡的目的。但是,由於我國經濟過熱還未得到徹底解決,存在通貨膨脹壓力,降低利率有悖於宏觀調控的方向,以至於利率工具的運用面臨尷尬。

3、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存在,如果大幅提高利率會吸引更多的境外資金流入國內,增加外匯儲備,從而進一步增大升值壓力。正是由於利率無法較大提高,且國內物價水平較高,致使我國實際利率水平較低甚至出現負利率現象。在國內金融投資品種比較少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又是持續低迷,於是各路資金追逐投資,尤其是房地產,使得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長期處於高位運行。

(四)「熱錢」流動降低貨幣政策有效性

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不斷加劇,大量「熱錢」通過各種合法及非法渠道湧入中國。「熱錢」的流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執行:首先,「熱錢」的流入增加了外匯儲備,加大通貨膨脹壓力,從而削弱了適度從緊貨幣政策的力度;其次,「熱錢」具有高度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它的快速流入流出會對我國金融系統造成巨大沖擊,因而加大了央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調控的難度;最後,在我國股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勢必有大量「熱錢」進入房地產市場,這將直接影響我國政府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效果。

二、匯率制度改革增強了貨幣政策有效性

此次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改變了匯率過於固定的狀況,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種匯率制度使得人民幣匯率更具靈活性,增強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在「三元悖論」中,此次匯率制度改革使我國的匯率波動區間變寬,意味著我國在資本自由流動程度逐漸提高的背景下,通過放棄匯率穩定的目標而增加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在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我國可以獨立的行使自己的貨幣政策,通過匯率杠桿對國際收支進行自動調節,改變了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因受多種因素牽制而被動行使貨幣政策的局面。

第二,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匯率可以根據市場供求狀況,不斷地進行微幅調整以平衡國際收支,使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有一定的調控空間,擺脫了為穩定匯率而在外匯市場上買入(賣出)外匯,從而被動的增加(減少)基礎貨幣投放的困境,提高了我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目前,人民幣的小幅升值,那麼出口將會適度減少而進口增加,這樣可以消化一定數量過剩的外匯儲備,對於提高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效力有很大幫助。

第三,浮動匯率制下,調解利率對國際收支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匯率波動來進行反向平衡,從而增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例如,當我國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上調利率雖然會造成資本項目的順差而增加外匯儲備,但同時可以通過人民幣升值影響經常項目,抵消資本項目的順差,從而平衡國際收支,提高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第四,靈活的匯率可以增加國際投機資本的投機風險,減少了國外「熱錢」的湧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壓力,降低了投機資本對我國經濟的沖擊。
----------------------------------------------
在現行匯率制度下如何防範金融風險,制定投資計劃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強勁,上半年GDP保持了9.5%的同比增長,CPI上漲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5.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3.5%,成為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增長的主要原因。雖然銀行信貸在上半年偏緊,但基礎貨幣的增長遲早將轉化為銀行貸款的增加,如果貨幣供應繼續寬松,商業銀行釋放貸款的能力將迅速恢復;同時,國際原油和主要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造成的對下游產品漲價的壓力,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投資增速下降和糧食供給增加等因素導致的物價漲幅回落。由此可見,我國經濟所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依然較大。

本次人民幣升值2%,對我國經濟來說是一項緊縮的貨幣政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的通貨膨脹壓力。鑒於此,短期內我國的貨幣政策應以 「穩健」為主基調,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對國民經濟進行微調,在保持或促進經濟和物價穩定、改善和升級中國經濟結構、轉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短期內不宜對利率水平進行調整,以免引起宏觀經濟的波動。但可以從利率結構下手,達到調控我國國民經濟的目的。這一思想已在上半年央行的工作中有所體現。接下來我國政府應繼續貫徹這一思想,適當調高短期利率,以抑制投資過熱和投機資金的流入;同時維持中長期利率的穩定,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

第二,在信貸方面,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商業銀行有針對性地增加信貸的投放,改變上半年信貸偏緊的局面:

1、繼續嚴格控制投資過熱行業的資金供給,謹防物價反彈,穩定國民經濟;同時,對於資源能源消耗和高污染行業也要在信貸資金方面進行抑制,優化我國經濟結構。

2、對於有成長性、可持續發展性的行業給予充分的資金支持,重點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不僅符合我國經濟結構改革的需要,而且可以降低優質企業對外債的依賴程度,從而減輕由於外匯儲備增多所帶來的基礎貨幣被動投放的壓力。

第三,目前,在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下來了,凈出口拉動力也會因升值而隨之減弱,那麼,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重任就落在消費身上。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在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應該承擔培育消費動力的重要責任。此前,我國貨幣政策主要針對房地產行業過度投資和投機性炒房進行調控,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結構調整,從當前的結果來看,在過度投資和投機性炒房得到初步遏制的同時,個人住房消費也受到了打擊。所以,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工作應在繼續對投資型住房實行嚴格控制的基礎上,給予自住型住房適當的支持,達到刺激內需的目的。

另外,本次匯率制度改革,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較為復雜,一方面,由於升值幅度較小,國外投機資金預期人民幣將有一個升值周期,於是大舉進入我國,主要是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一些投機資金會獲利了結,撤除房地產市場。在綜合影響很難確定的情況下,中央銀行應密切跟蹤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隨時採取適當的貨幣政策來熨平國際資本流動給房地產市場造成的波動,以促進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

『拾』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影響分析

匯率是一把"雙刃劍",其變動所帶來的影響往往是雙方面的.從我國當前的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來看,人民幣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間.雖然,升值有利於增強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和貨幣的信心,減輕償債負擔,有利於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進程;但同時,將對我國外貿出口增長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不利於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導致外匯凈資產的權益受損.升值負面影響明顯強於其正面效應.因此,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們應該採取措施加以緩解.
關鍵字:匯率 升值 正面效應 負面效應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匯率對資源在全世界的配置起著重要作用,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舞台上的重要一員,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將牽動著亞洲各國乃至全世界的神經.我國目前經濟高速增長,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外匯儲備穩步增加,種種跡象都表明人民幣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間.
一,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背景分析
首先,從我國當前的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來看,強勢經濟必然造就強勢貨幣.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不斷完善,經濟波動減少,進入了可持續增長的階段.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我國仍一枝獨秀,保持了8%的高增長速度,這是人民幣持續走強的經濟基礎.其次,從目前國際收支狀況來看,國際收支中經常專案,資本專案持續出現"雙順差",外匯收入大於支出,外匯市場供大於求,外匯儲備達3400億美元,呈穩步增加態勢.在目前國際收支大致持平的情況下,人民幣也沒有貶值的理由.第三,從國際大環境看,目前,美國,日本,歐洲經濟紛紛陷入衰退,整個世界經濟滑入低谷,"9·11"事件更加使原已低迷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美國作為全球最安全投資場所的理念受到挑戰,而中國則以其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穩定的政治環境,巨大的市場潛力保持著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使其成為今後境外投資者規避風險的安全港.資本專案下順差的擴大將抵補經常專案的可能下降,來華投資的大量增加,對匯率升值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援.第四,從國內物價水平來看,自從宏觀經濟出現通貨緊縮的局面以來,物價持續下跌.入世後隨著關稅的大幅度下降,進口商品成本進一步降低,不少商品的價格還會出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低物價,低通貨膨脹率是支援人民幣匯率穩中趨強的中長期重要因素.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正面效應
人民幣升值對經濟產生的有利影響集中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於增強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和貨幣的信心.追求利潤和規避風險是國際間資本流動的根本原因,外商是否在中國投資不單單是利潤率問題,規避風險是其考慮的又一重要因素.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至今,現行的國際信用貨幣制度存在著極大的不穩定性,無論是國家,個人都有規避風險的客觀需要,理性預期也成為影響國際間資本流動的重要因素.當前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還無法與美元,日元相媲美,因此,我們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樹立國際上對人民幣的信心.根據資產組合理論和理性預期理論,人民幣升值傳遞給全世界的信號將是國家綜合實力增強,經濟形勢看好,這就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從而改善人們對政府行為和經濟運行的預期,並使對外再融資更為容易,成本更低.
(二)有利於減輕償債負擔.截止到2002年,我國的外債餘額高達1704億美元,人民幣每貶值1%,就會增加17億美元的外債.而反之,人民幣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就會給我國帶來幾十億美元的外匯盈餘.加之我國中長期負債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又已進入償債高峰期,人民幣適度升值對於緩解當前的償債壓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三)有利於樹立我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從周邊各國情況看,日,韓經濟持續低迷,昔日生機勃勃的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速度緩慢,還未完全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人民幣一旦貶值,極易引發亞洲貨幣新一輪的競爭性貶值,引發國際間的"貨幣戰","匯率戰".況且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也極易招致貿易對手的報復,導致反傾銷政策失去作用.而人民幣保持穩中有升,將有力地推動亞洲一些國家走出困境,對全球經濟的穩定也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四)有利於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進程.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管理制度實行的是在經常專案下內有管理的可兌換,資本專案還未開放,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國際市場上的匯率風險.人民幣匯率在今後若干年內緩慢升值,也將為匯率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縮短資本專案開放的時間表.人民幣在目前已經成為周邊地區的硬通貨,在放開資本專案管制,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後,預期人民幣將有望成為地區性強勢貨幣.
三,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效應
匯率是一把"雙刃劍",其變動所帶來的影響往往是雙方面的,人民幣匯率升值,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一)將對我國外貿出口增長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影響我國在美元貶值期間轉移效應和相對比較優勢的發揮,增加我國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從國際分工格局來看,相對於發達國家以研究開發和服務業為主來講,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製造業為主,這種貿易結構極易受到匯率水平變動的影響.從生產要素分工來看,相對於發達國家以資本技術優勢參與國際分工來講,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作為中國優勢企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商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則會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商的積極性.人民幣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損害.
(二)不利於吸引外資和加工貿易產業升級.人民幣升值將可能使國內投資環境惡化,新增的海外投資則會減少,因為這種投資變得相對昂貴.在華外企的經營目前已逐步進入成熟發展期,外資利潤匯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利潤的外匯收益,可能加大資本外流規模,對國際收支平衡產生壓力.這都將影響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和利潤,以及再投資的規模與產業本土化的進程,不利於我國加工貿易的持續發展和產業升級.
(三)人民幣升值會使國內企業的風險加大.中國一直實行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如果人民幣升值則會加大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成本.從生產,銷售角度來講,匯率的變動引起進口材料,外銷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從而必然影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從財務角度來看,主要是指對受險資產和負債進行調整,改變風險凈頭寸的強度和幣種,從而實現對外匯風險的管理.如果現在人民幣升值使其對美元這種硬通貨的匯率發生變動,那麽將會給許多進出口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勢必增大外匯風險管理成本.
(四)將直接導致外匯凈資產的權益受損.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到3465億美元.若人民幣升值,勢必加重美元實際貶值幅度,進而導致我外匯凈資產的嚴重"縮水".此外,人民幣升值還將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增速放緩,有可能不利於我國金融改革正常推進.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銀行現有的不良資產的(以美元衡量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對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結構調整不利.
(五)不利於緩解國內就業壓力.當中國需要增加就業時,人民幣升值將會在某個階段影響經濟增長的進程並將逐步地抵銷由於貨幣升值所引起的進口增長.一旦中國經濟增長由於人民幣升值而受挫,而且經濟增長大大低於經濟增長潛力的話,中國經濟終將會出現通貨緊縮的壓力.目前外經貿行業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7000萬人,很多新增就業機會也是由本國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提供的.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行業和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勢必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六)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可能引起市場預期將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從而可能引起市場的投機行為,導致投機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國民財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產達到高潮,"泡沫經濟"發展,兩極分化繼續擴大,可能給經濟發展造成打擊,經濟會進一步放緩, 政府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最終由於這些考慮,貨幣又會貶值.貨幣升值又貶值,人們就會對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失去信心.
可以看出,當前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呈現兩大特點,一是范圍較為廣泛,升值將影響國際貿易,吸引外資,就業,物價以及金融改革的穩定發展;二是力度相對強烈,升值負面影響直接關系國計民生,力度明顯強於其正面效應.因此,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們更應該保持謹慎,研究周全,並積極加以應對.
四,採取措施緩解升值壓力
面對國內外關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和壓力,中國應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同時,應採取措施緩解升值壓力.
(一)完善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應逐步過渡到經常專案為主兼顧其他因素特別是資本流動的情況.改進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應將目前國內企業的強制結售匯制逐漸過渡到意願結匯制, 建立銀行,企業間外匯市場,放開主要外貿企業進入外匯市場,擴大外匯交易主體,提高外匯交易規模,使整個外匯供求有效地出清價格,同時使價格也能靈活地引導和調節供求.增加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主要包括放寬匯率波動幅度,可以考慮從目前的3‰放寬至1%的固定匯率下的波動幅度,減少中央銀行在市場上的干預頻率,代以其他的經濟方式和手段調整匯率水平.同時,人民幣匯率調控目標可由盯住美元轉為盯住一籃子貨幣.籃子中包括美元,日元和歐元三種貨幣,可根據貿易情況選擇適當權數.
(二)維持貿易的總量及結構性平衡.在遵守入世承諾,逐步減少對貿易的限制時,更要慎重對待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順差問題.加強區域內多雙邊合作,增強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通過區域內部貿易和投資比重的增加,抵禦外部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影響;積極推動亞洲區域性的貨幣合作機制,加強亞洲資金的自我迴圈,增強抵抗金融風險能力,為我國在國際經貿關系中爭取更大的迴旋餘地.
(三)改善儲備風險,加強經濟安全.適當控制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並更好地利用這些儲備資源.一是要建立將儲備轉化為投資,將資金轉化為資本的新機制,制定更積極的對外投資戰略;二是保持外匯儲備資金的流動性,並在保證流動性,保本的基礎上尋求長期穩定的收益;三是應盡快改變將外匯儲備大都壓在美元和美國債券上的狀況,增加歐元等幣種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四是外匯管理當局應在外匯儲備管理過程中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框架.針對外匯市場的供求形勢,進一步放寬對經常項下的外匯限制.包括逐步取消強制性的銀行結售匯制度,放寬對旅遊等外匯匯兌限制.
(四)提高貨幣政策調控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金融外匯市場.外匯占款的大幅增長已經影響到我國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央行對沖外匯占款的壓力很大.當前,應積極研究央行資產結構調整方案,研究盤活央行某些類別資產的可能性,恢復央行資產結構的彈性,努力將基礎貨幣增長控制在適度水平,防止商業銀行貸款過快增長.同時,要著力培育人民幣遠期和期貨交易市場,大力發展匯率風險規避工具,增加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手段,保證對外經濟貿易的持續穩定發展.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我國商業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融資平台化解 瀏覽:618
印幣對美金匯率 瀏覽:355
上海期貨交易所福利待遇 瀏覽:818
弘宇股份股票吧 瀏覽:598
國債期貨基礎知識及股指期貨實戰思路培訓 瀏覽:521
金融機構法律 瀏覽:27
京東金融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26
股市杠桿和房貸杠桿 瀏覽:616
天津恆隆廣場的金融公司 瀏覽:732
外匯主要用於 瀏覽:964
投資理財課程收獲 瀏覽:543
特斯拉歷次融資 瀏覽:642
非銀行金融機構匯總 瀏覽:98
正規微期貨聚寶盆 瀏覽:942
金山谷指標公式 瀏覽:727
廣東盈海貴金屬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791
融資合同常見擔保方式 瀏覽:445
廣發證券楊子江 瀏覽:94
親人之間出借股票賬戶 瀏覽:969
外匯指定銀行2017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