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匯率一次性重估調整
one-off revaluation就是「一次性重估調整」,也就是對人民幣值進行重估後一次性匯改,將匯率調整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跟「一次性重估調整」相對的就是graal adjustment(漸進的調整)。One-off的意思是「一次性的」,例如:special one-off prices(一次性特價)。Revaluation指的是「重新估價,幣值的重新調整(尤指升值)」。
例如:the progressive revaluation of the dollar(美元匯率比值的累進提升)。
B. 政府重估可以降低匯率嗎
會的,拿中國為例子。中國將據自身需要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會屈從於外部壓力。
升值壓力減少只能意味著作為政治問題的人民幣匯率博弈或暫平息,但作為市場問題的匯率壓力仍然存在,即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沒有人知道人民幣的真實匯率水平應該是多少,但是全世界都認為人民幣該升值。事實上,釘住美元的人民幣匯率在去年出現較大的貶值,因為美元相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較多。但今年美元大幅逆轉,加上中國工資上調,尤其是PPI大幅增長,有效匯率實際是較大升值。
探索人民幣均衡匯率的前提是國內要素價格的合理,中國貨物的競爭力首先來自被控制的廉價的要素成本。所以,自2005年人民幣啟動升值之時,國內資源價格改革(包括資源稅)也如影隨形。在所有扭曲的要素價格中,貨幣和人工被低估得最多,但是,要素價格的糾正只徘徊在資源領域,而利率和工資始終保持較低水平,這些因素導致了成本性通脹、購買力下降及投資過多。
在國內要素價格理順之前,重估匯率水平是一個偽命題,但是,中國經濟「被高速增長」以及因要素扭曲造成的貿易順差,讓具有外部性的匯率承擔了責任。正確的做法是盡快理順包括人工、利率在內的要素價格,但是,危機後政府不得不依靠投資維持增長的做法,加大了貨幣供應並令利率降到更低,進一步扭曲了要素價格,導致嚴重的資產價格泡沫,並削弱了消費。
現在,最糟糕的就是什麼都不做,因為遲遲不加息,會刺激更大的資產泡沫;而升值預期不打消,以至於即使剔除難以算計的熱錢,對國內的傷害已經足夠強大,因為他給予了國內資產投資者更多信心,並令中國利率政策追隨美聯儲防止利差擴大。當美聯儲零利率不變的時候,中國低利率政策繼續為資產投資提供強大的動力。實際上,推動資產泡沫的是國內資金而非熱錢。
擺在眼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通過出乎意料的一次性升值打消國內外升值預期,資產市場魅惑人的故事就會結束,熱錢也將撤離,但沒有人支持這種冒險;要麼,提高利率打擊資產泡沫,但是,政府並不情願打擊已經遍地開花的地方投資,這使得加息也難以做到。 即使姿態性的開啟人民幣逐步升值進程,也是一個糟糕的選擇,這會刺激熱錢流入並幫助資產泡沫膨脹,為投機資本提供了撤離的機會,當升值預期發生逆轉,也就是泡沫破裂之時。
我們認為,中國應放棄追求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以提高利率抑制當前的投資過熱、通脹壓力與資產泡沫,並致力於分配改革(人工)。這樣或許讓一些製造業、建築工人失業,但會提高服務業需求,尤其要及時解決房價過高問題,將會逐步提高國內消費。
美聯儲危機前的利率政策造成了中國產能泡沫,而危機後的政策則刺激了中國資產泡沫。如果中國不敢先於美國加息,而且時間足夠長將令中國累積巨大通脹與泡沫壓力,一旦美聯儲啟動加息進程,中國資產與產能泡沫會同時破裂。與以前中國缺乏資產泡沫的調控相比,這樣的結局風險更大,並可能引起大規模的資本外逃--尤其是移民潮導致的資本外流。
C. 求教一個外幣重估的問題,會計分錄要怎麼做
外幣都以美元計價的,以美元為基準來折算的。所以,是外幣根據市場的美元的價格來折算出美元來計價。每天市場的美元的價格都在變動的,這變動的差值就是匯率折算的損失。要分別的紀錄下來。
D. 外幣評估的原理是如何的
你在運行外幣評估的時候,可以選擇評估基準日為月底的時間,甚至還可以為下月1日,這樣就更 加准確了。 不用擔心月中時候不同的匯率,最後還是以評估日為標准進行計算的。
評估是在外幣的匯率有變化時,對有涉及外幣未清項的科目按統馭科目或科目類型、按 幣種、分借貸分別進行統計其由於匯率變化產生的差額,將變化額按科目類型和幣種進行帳務調 整。 如選擇期末評估,下期初沖回。則過程如下: 評估時, 借/貸相應的調整科目貸/借匯兌損益科目————結帳時轉出 沖回時, 借/貸匯兌損益科目 貸/借相應的調整科目 結帳時, 沖抵調整科目借/貸調整科目 貸/借匯兌損益科目 最後的結果中,調整科目和匯兌損益科目的余額均抵銷。
E. 中美匯率之爭:匯率重估會怎樣
貨幣兌換:1美元=6.5750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F. sap外幣評估對哪些科目重估
銀行、現金
應付賬款、其他應付
應收賬款、其他應收
GR/IR
G. 重估價值怎麼樣
托尼·朱特說到過一個關於《紐約書評》的段子。有一次在紐約參加一次晚宴,有人問他心目中美國最強大的三件寶貝是什麼。他迅速做出了回答:「托馬斯·傑斐遜、查克·貝里(Chuck Berry)和《紐約書評》。」朱特沒有開玩笑,傑斐遜自然不用細說,查克·貝里是美國搖滾樂的精神教父,作為粉絲朱特也是認真的。至於最後一件寶貝是《紐約書評》,朱特點評說它「紐約黃金時代的最後遺孤」。相對於其他各種同類型的書評媒體,不是由於地域性,就是因為其觀點的狹隘和目光短淺受到限制,而《紐約書評》的特點,「恰恰在於它寫的不是紐約——寫作的人主要也不是紐約人:它像城市本身一樣,與地域、出生的關聯是薄弱的」。 對一本書評性的雜志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對朱特這樣一位素以嚴苛批評著稱的歷史學家倒是很少見。當然,這種贊美並非全無緣由,收錄在《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中大部分篇章都曾發表在《紐約書評》上,時間跨度從1994年至2006年的十幾年之間,話題也駁雜不純,從知識分子到美國外交政策,從馬克思主義到中東政策,從奧斯維辛到伊拉克戰爭。我們很難用一種觀點來概括這些文章的論點,我們只能說,朱特的寫作提供了一種衡量我們寫作的標准,解讀歷史的方法,講述故事的方式,以及我們如何對待過往歷史的態度。這是一種充滿了個人魅力與思想的寫作,是一種介於歷史與現實之間張力的寫作。 如果說《戰後歐洲史》代表了朱特在專業歷史領域內的集大成者,那麼《重估價值》這些散篇斷章代表了作者對歷史記憶的深切關懷。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文章在收錄本書時,朱特都在最後附下了當時由於文章引發的爭議和他的回應。這種做法至少讓我們意識到,為何朱特對《紐約書評》這樣的傳統媒體如此推崇。它提供了一個辯論公共事務的最佳領域,不在於如何辯論與爭吵,而在於這樣的辯論證明知識分子對公共事務的興趣仍然存在,對思想與觀念的影響力仍然存在。朱特意識到了這種變化,十幾年之間,傳統媒體都在衰落,網路媒體興起看似把更多的讀者引入了討論的場域,但是除了眾聲喧嘩的沸騰,製造喧鬧的聲響之外,根本不會留下什麼,空有滿地殘渣,思想的碎片,俏皮無用的言語。辯論除了基本的公共領域,還要具備同等的理解力,同等的知識儲備以及對問題意識的敏銳觸覺,這樣的條件只有《紐約書評》這樣的傳統的知識分子媒體才能提供。 朱特對對《紐約書評》的贊譽恰好證明了知識分子的影響力正逐漸衰落。《重估價值》的序言是「我們失去的世界」,這個標題蘊含的失落感不言而喻,再看看他寫到的那些人物,阿爾貝·加繆、阿瑟·凱斯特勒、普利莫·萊維、漢娜·阿倫特、愛德華·薩義德、埃里克·霍布斯鮑姆,甚至包括他在《記憶小屋》中特意用一章寫到的米沃什,這些人物都屬於二十世紀——一個象徵意味上的逐漸遠去的二十世紀。我們經常說二十世紀是法國知識分子的世紀,事實上,正是在法國,正是從德雷福斯事件,從左拉的《我控訴》開始,我們領略到了法國知識分子的觀念的力量,二十世紀法國知識分子群星璀璨,無論是薩特,還是阿隆都代表了這個特殊群體對時代的巨大影響力。但是同樣也是在二十世紀的法國的後半頁,我們也見證了這個特殊精神群體的衰落。 1970年,帶著滿腹對知識分子國度的憧憬,朱特作為留學生來到巴黎高師,這個法國知識分子生產的大本營。但是他親眼領略到的卻是這個群體的日益衰落:「除了個別幾個尤其出色的人不落窠臼外,他們這個群體大多有著竟然的一致性:有天賦、脆弱且出奇地狹隘」。1968年的五月風暴期間,朱特身在巴黎這個世界革命的聖地「去觀看了對貨真價實革命的一次忠實表演」。在朱特看來,法國知識分子對過革命的處理更像娛樂,「有時候,所發生的究竟是政治,是諷喻,是模仿,還是演戲,的確有些分不清了」。我們的時代正在變成了一個娛樂主導一切的時代,思想的重量愈發輕逸了。 朱特心目中的知識分子都寫在了他的書中,以《重估價值》的人物為代表,他稱之為新知識分子,即一批沒有歸屬的「世紀旅人」,這類人典型地從俄國革命式的政治意識形態轉向厭世的懷疑主義,既不擁護民族主義,也不需要意識形態。絕大多數是從東歐和中歐流亡到美國的猶太社群,對愛國主義有著天然的免疫力,對各種主義的革命抱有遠距離的觀照。朱特是這群二十世紀「文人共和國」中的一員。他成為了他們的仰慕者,2010年去世後也成為了他們精神上的同類。 《重估價值》中對知識分子這個特殊群體所吟唱的輓歌並不哀婉,身為歷史學家的朱特自然明白觀念與精神的力量。所以他從未為這個群體的失落而嘆息——與其嘆息,不如書寫;與其失落,不如抗爭。所謂「重估價值」即是重新梳理知識分子觀念的譜系,重新整理歷史的記憶,用記憶對抗遺忘,為我們的時代留下一份可貴的精神遺產。正如他在《馬內·斯帕勃的猶太人歐洲》中總結的那句話:「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特點是,用精心設計、用忽略、用善意來抹殺以往的歷史。這就是為什麼一個邊緣性群體的與歷史無關的記憶會忽然發現自身身處漩渦之中,然而它卻可以成為我們時代的最好向導。」 朱特身為歷史學家所完成的所有著作都可以看作這種精神的指引,他留下的歷史書寫,無論是鴻篇巨制《戰後歐洲史》,還是散篇文集《重估價值》,無論是生前的回憶散文集《記憶小屋》,還是談話錄《思慮二十世紀》,都是一份難得的精神遺產。因為正是這樣一個哀嘆著「我們正在失去世界」的朱特證明了知識分子的責任並未消失。他對觀念的痴迷,對現實與政治的介入,對問題意識的清醒認知,對任何主義與暴政的天然警醒,都成為了我們反思生活,重估價值的最好參照。 思郁2013-8-6書 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美】托尼·朱特著,林驤華譯,商務印書館2013年5月第一版,定價:59.00元 (for《晶報》)
H. 人民幣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不一次性定義它值多少。讓市場決定!我是這樣認為的。
I. 關於匯率引發的金融危機
不是,金融危機是個小概念.是金融企業部門的危機.
金融危機從屬與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很容易引發經濟危機.
匯率引發金融危機,一般指匯率的劇烈變化造成的金融危機.
例如 一國是固定匯率制度,高估本幣幣值,這時候國際金融炒家看到機會拋該國貨幣,這時該國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度就必須用本國外匯儲備收本國貨幣.若到耗盡其儲備仍無法保持原匯率,則其只能放棄固定匯率制度,本幣貶值.這樣一國的信譽就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所有該國的投資價值都得重估,金融體系相當於重建.引發一系列的危機,造成經濟動盪.
全世界統一貨幣是個美麗的夢想,跟全世界用同一種語言一樣.
或許會比現在的制度好吧.但是目前還沒有人有能力來做.
也沒有人有這個資格做.其他人也不會輕易給誰這個資格.
J. 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影響。匯率變動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刺激進口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外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二是有利於改善吸引外資的環境,人民幣匯率升值,可使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其進一步追加投資或進行再投資;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間接投資比重將進一步增加。三是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2)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但是,人民幣匯率升值給我國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的負面作用較為突出:
第一,抑制出口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後,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如果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傷害。
第二,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我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第三,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的潛在因素。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第四,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由於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迫使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進外匯,從而使以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相應增加。從表面上來看,貨幣供應量在持續增長,但供應結構的差異卻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增加就業壓力。由於目前我國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人民幣升值將抑制或打擊出口,最終將影響到就業。在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可能惡化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