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的概念
名義匯率是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兩國貨幣之間比價關系的匯率。名義匯率是又稱「市場匯率」。「實際匯率」的對稱。一種貨幣能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數量的名義匯率,通常是先設定一個特殊的貨幣加美元、特別提款權作為標准,然後確定與此種貨幣的匯率。匯率依美元、特別提款權的幣值變動而變動。名義匯率不能反映兩國貨幣的實際價值,是隨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求變動而變動的外匯買賣價格。
實際匯率是用兩國價格水平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即eP*/P(其中,e為直接標價法的名義匯率,即用本幣表示的外幣價格,P*為以外幣表示的外國商品價格水平,P為以本幣表示的本國商品價格水平)。實際匯率反映了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水平,從而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❷ 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關系是怎麼樣的在短期與長期中如何相互影響
名義匯率就是在市場上可以看到的匯率。比如說今天的人民幣兌美元是6.9567,那麼就是說1美元可以換6.9567的人民幣。
實際匯率是出去雙方的CPI之後的匯率。計算公式:
還是以上面的人民幣兌美元是6.9567為例子,假設中國的CPI是C,美國的CPI是U,那麼實際匯率就是6.9567乘以C再除以U。見下圖。
❸ 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的關系
名義就是市場報價匯率,實際就是你在當地兌換貨幣的實際,會有相差的。
❹ 什麼是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名義匯率是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兩國貨幣之間比價關系的匯率。名義匯率是又稱「市場匯率」。「實際匯率」的對稱。一種貨幣能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數量的名義匯率,通常是先設定一個特殊的貨幣加美元、特別提款權作為標准,然後確定與此種貨幣的匯率。匯率依美元、特別提款權的幣值變動而變動。名義匯率不能反映兩國貨幣的實際價值,是隨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求變動而變動的外匯買賣價格。實際匯率是用兩國價格水平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即eP*/P(其中,e為直接標價法的名義匯率,即用本幣表示的外幣價格,P*為以外幣表示的外國商品價格水平,P為以本幣表示的本國商品價格水平)。實際匯率反映了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水平,從而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可用費雪效應表示,r代表實際匯率,R代表名義匯率,h代表通貨膨脹。它反應了名義匯率和實際回報以及通貨膨脹的關系。1+R=(1+r)*(1+h)。
❺ 什麼是名義匯率,實際匯率
您好,實際匯率是由兩國貨幣的供給需求確定的(在外匯市場上),可以把兩國貨幣看做兩種商品,他們的相對價格就是由各自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與兩國物價無關,只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決定,衡量了一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因為是供求決定嘛)。
名義匯率是在實際匯率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各自通貨膨脹後得到的,用公式表示就是:名義匯率=實際匯率*通貨膨脹比率,就是實際匯率的基礎上再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衡量了一國貨幣的購買力水平(因為考慮了物價嘛)。
❻ 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有什麼區別
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名義匯率的實質:指未經物價指數調整計算的匯率。
2、實際匯率的實質:指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不同的調整方法對應不同的實際匯率含義。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名義匯率的作用:名義匯率的變化對商品實質相對價格的影響非常短暫,因為不管匯率怎樣變,企業總是可以通過調整工資及價格來達到市場均衡。
2、實際匯率的作用:反映了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水平,從而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兩者的計算不同:
1、名義匯率的計算:名義匯率=實際匯率+通貨膨脹率。
2、實際匯率的作計算:實際匯率=名義匯率±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