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實行直接標價法的國家,當匯率下降時,表明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怎樣(詳細講述一下原因)
表明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升值。
(1)關於外匯匯率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2)從專業的角度,「人民幣對(兌)美元匯率」與「美元對(兌)人民幣匯率」是不同的,前者是單位人民幣摺合美元數,後者是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中國來說,前者為間接標價,後者為直接標價。但是由於直接標價的默認表示,在非專業性的表達中,兩者的含義變成了一樣,均是以單位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的含義。
『貳』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下降本國貿易條件將如何變化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越小,即本幣對外升值,出口商出口以外幣表示的同等外幣的商品,可兌換的本幣減少,在生產成本沒有變動的情況下,使以本幣表示的利潤率減少,本國商品國際競爭力也就下降,貿易條件會惡化。
『叄』 間接標價法下,匯率降低,本幣升值還是貶值呢
在間接標價法中,匯率升高表示本幣升值,反之亦然;在直接標價法中,匯率升高表示本幣貶值,反之亦然。
『肆』 在外匯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下降意味著
外幣貶值,本幣升值
『伍』 在直接標價法下,如匯率值變小則本幣匯率
所謂本幣升值不管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都是指一單位的本國貨幣可以換到更多的他國貨幣.反之即是貶值.
以美國來說,
美元是採用的直接標價法的.
假設現在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為1:7,
即一美元可以換到7元人同幣.
如果匯率數額變小,
假設美元與人民幣匯率變為1:8,
即一美元能換到8元人民幣了,
所以相對美國來說這時美元是升值的,
但同時對中國來說人民幣是貶值的.
『陸』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本幣是升值還是貶值
在直接標價法時,匯率貶值=匯率上升=貨幣貶值
匯率表示有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直接標價就是以本幣表示單位外幣的價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中國是直接標價法。
匯率的概念來說,是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僅是一個數字而已,可以理解為價格,如1美元=7人民幣,7就是匯率,又稱為外匯匯率,7變為8就是匯率上升,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匯率貶值=本幣貶值。
1955年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斯旺(Trevor Swan)在闡述一國宏觀經濟的內部和外部均衡目標及相互關系。
以及一國貨幣匯率變動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內部和外部均衡的影響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斯旺曲線。主要一國的貨幣價值,國內外物價水平的變化來考察。
因此在理解其解釋中,其"實際匯率貶值"和"名義匯率貶值"前應該加上本幣兩字,即R上升意味著(本幣)實際匯率貶值,可以由(本幣)名義匯率貶值、國內價格水平下降,或國外價格水平上升造成。
(6)直接標價法下本幣匯率下降擴展閱讀:
各國的匯率是經常變動的。如果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價格下跌了,則稱為匯率升值。如果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價格上升了,則稱為匯率貶值。
通俗地說,匯率升值是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價值上升了,同樣一單位本國貨幣能買到更多外國貨幣;匯率貶值是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價值下降了,同樣一單位本國貨幣能買到的外國貨幣少了。
例如,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比率變為1美元兌換5元人民幣,則人民幣匯率升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比率變為l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匯率貶值。
在前一種情況下,1元人民幣可以買到0.122美元變為可以買到0.2美元;在後一種情況下,1元人民幣從可以買到0.122美元變為只可以買到0.1美元。
『柒』 直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貶值,本幣匯率上升還是下降 百度兩種答案都有。。。求權威答案!謝謝!
舉個例子,貨幣對usd/cny,美元是基準貨幣,人民幣(本幣)是標價貨幣,當匯率上升時,表明1個基準貨幣能兌換更多標價貨幣,基準貨幣對標價貨幣升值,標價貨幣(人民幣)對基準貨幣貶值,這道題中就是本幣貶值。
『捌』 直接標價法中,本幣升值,匯率下降。在凈出口函數中,本幣貶值對應本國匯率下降。兩者是矛盾嗎
那如果是升值了那個安好了,如果沒有買的話,但是如果貶值了那就比較麻煩了。
『玖』 其他因素不變,本國貨幣供給量減少,則即期匯率(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下降
對,市場經濟下,外匯匯率由貨幣供求關系決定,本幣供給量的減少,本幣升值,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