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一國實行聯系匯率有副作用么

一國實行聯系匯率有副作用么

發布時間:2021-09-20 15:03:32

㈠ 請說一下聯系匯率,市場匯率,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之前的關系和特點

固定匯率是一國貨幣管理機構(一般是央行)制定匯率在很小范圍內波動,如:人民幣,
浮動匯率一國貨幣管理當局不規定匯率波動的上下限,匯率隨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由波動。又分清潔浮動和骯臟浮動,清潔是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骯臟指的是貨幣管理當局採取力不大的干預形式,買入或者賣出貨幣,如:歐元,美元都是浮動匯率。
如果本幣盯住基本外幣,匯率隨其浮動,則被稱為聯系匯率或盯住的匯率制度。 如:港元盯住美元匯率,跟隨著美元波動。
市場匯率就是由市場供求決定匯率。

聯系匯率和浮動匯率都是算是市場供求決定匯率,一般發達國家都採用浮動匯率,如;美歐日,前提是需要市場經濟制度比較完善,經濟結構較為合理,貨幣政策穩定,特點是:(1)浮動匯率制度可以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2)浮動的匯率可以幫助減緩外部的沖擊;(3)干預減少,匯率將由市場決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維持巨額的外匯儲備。但是人們對浮動匯率也有一些顧慮:(1)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往往會出現大幅過度波動,可能不利於貿易和投資;(2)由於匯率自由浮動,人們就可能進行投機活動;(3)浮動匯率制度對一國宏觀經濟管理能力、金融市場的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定匯率的特點是:(1)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將降低;(2)匯率可以看作一個名義錨(nomina l a n c h o r ),促進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預期的穩定。但固定匯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1)容易導致本幣幣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競爭力,引起難以維系的長期經常項目收支失衡;(2)同時,僵化的匯率安排可能被認為是暗含的匯率擔保,從而鼓勵短期資本流入和沒有套期保值的對外借債,損害本地金融體系的健康。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必須要麼犧牲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要麼限制資本的自由流動,否則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如1992~1993年的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盧布危機。這些發生危機的國家都是採用了固定匯率制度,同時又不同程度地放寬了對資本項目的管制。

㈡ 一國匯率變化都受那些因素影響

影響一國匯率制度選擇的主要因素:
1.本國經濟的結構性特徵
如果一國是小國,那麼它就較適宜採用固定性較高的匯率制度,因為這種國家一般與少數幾個大國的貿易依存度較高,匯率的浮動會給它的國際貿易帶來不便;同時,小國經濟內部價格調整的成本較低。相反,如果一國是大國,則一般以實行浮動性較強的匯率制度為宜,因為大國的對外貿易多元化,很難選擇一種基準貨幣實施固定匯率;同時,大國經濟內部調整的成本較高,並傾向於追求獨立的經濟政策。
2.特定的政策目的
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固定匯率有利於控制國內的通貨膨脹。在政府面臨著高通脹問題時,如果採用浮動匯率制往往會產生惡性循環。例如,本國高通脹使本國貨幣不斷貶值,本國貨幣貶值通過成本機制、收入工資機制等因素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本國的通貨膨脹。而在固定匯率制下,政府政策的可信性增強,在此基礎上的宏觀政策調整比較容易收到效果。又如,一國為防止從外國輸入通貨膨脹而往往選擇浮動匯率政策,因為浮動匯率制下一國的貨幣政策自主權較強,從而賦予了一國抵禦通貨膨脹於國門之外、同時選擇適合本國的通脹率的權利。可見,政策意圖在匯率制度選擇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再例如,出口導向型與進口替代型國家對匯率制度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
3.地區性經濟合作情況
一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情況也對匯率制度的選擇有著重要影響,例如,當兩國存在非常密切的貿易往來時,兩國間貨幣保持固定匯率比較有利於相互間經濟關系的發展。尤其是在區域內的各個同家,其經濟往來的特點往往對它們的匯率制度選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4.國際國內經濟條件的制約
一國在選擇匯率制度時還必須考慮國際條件的制約。例如,在國際資金流動數量非常龐大的背景下。對於一國內部金融市場與外界聯系非常緊密的國家來說,如果本國對匯率市場干預的實力因各種條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強的話,那麼採用固定性較強的匯率制度的難度無疑是相當大的。
以上是一國在選擇匯率制度時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匯率制度的選擇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許多結論在理論界也是存在諸多爭議的,因此我們在這里的介紹只是初步的。

㈢ 如果一國遭金融危機,該如何維持聯系匯率.比如97泰國金融危機.

賣出美元,買入泰銖。換句話說就是政府接下投機者的賣盤,用政府外匯儲備和投機資金對拼,看誰能撐到最後。

㈣ 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是怎麼一回事

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又稱貨幣局制度)。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的規定,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須得到外匯儲備的十足支持。換言之,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必須與外匯儲備的相應變動一致。

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貨幣政策目標,在聯系匯率制度的架構內,通過穩健的外匯基金管理、貨幣操作及其他適當的措施,維持匯率穩定。聯系匯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龐大的官方儲備、穩健可靠的銀行體系、審慎的理財哲學,以及靈活的經濟結構。

(4)一國實行聯系匯率有副作用么擴展閱讀:

優點缺陷

一、優點:

穩定了幣值,降低了市場的交易費用。

二、缺陷:

1、聯系匯率制被認為在金融危機到來時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經濟危機的持續動盪中放棄了聯系匯率制,大幅下調了官方匯率,並引進了雙重匯率制。

2、中央銀行採用聯系匯率制,無法發揮最終貸款人的作用,不能通過放寬貨幣政策提供流動性,也不能直接融資來支援陷入問題的商業銀行,實際上把貨幣政策的決策權讓給了所聯系貨幣的管理當局。

3、聯系美元的情況下,經濟美元化,中央銀行損失本幣發行、本幣需求增長和本幣存量利息這三項鑄幣稅收入。

㈤ 香港聯系貨幣制度有哪些缺陷

香港維持聯系匯率制度的代價是必須面對著以下各種限制。

國際收支不能透過匯率調整

由於實行聯系匯率,港元兌其他貨幣的升值還是貶值完全受制於美元兌該貨幣的匯率。然而,香港與美國的經濟環境不盡相同,若果香港面對競爭對手的貨幣貶值,或出口市場經濟衰退等海外或本地事件對經濟造成的沖擊時,不能透過匯率貶值去適應環境的變化,因而影響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等問題。
不同於浮動匯率制,市場上的波動不能透過自由浮動的匯率即時調整,即在聯系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或會出現不平衡。與其他類型的固定匯率制度相同,如果市場匯率高於聯系匯率,外幣出現超額需求,因此香港便會有國際收支赤字。如果市場匯率低於聯系匯率,即意味香港會有國際收支盈餘。龐大的赤字對經濟不利,經常帳赤字一般等同外債增加,而負債沉重更可能會令投資者卻步。龐大的經常帳盈餘則有機會受貿易保護主義之害。

輸入性通貨膨脹

聯系匯率及其他固定匯率制度之下,通貨膨脹會在國際間傳開,稱為輸入性通貨膨脹(輸入通脹)。而香港相對於美國的經濟規模很小,很容易受到美國方面的政策影響。
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在固定匯率下如果外國物價上升,本地物價水平也會跟隨上升。該理論認為:匯率等於兩國物價水平的比率。以ED表示本幣匯率,PF表示外地物價,而PD表示本地物價,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得出的匯率公式是:

ED=PF/PD

而除了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說法外,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運作機制本身也是以控制貨幣供應量來調控利率,取得預期的資金流動方向來穩定匯率在聯系匯率水平。因此當外國通脹時,香港貨物以外幣計算的價格相對下降,香港的出口會上升,令香港出現國際收支盈餘,匯率有升值壓力。在自動調節機制下,銀行持美元購入負債證明書發行港元,港元貨幣供應增加,通脹因此而加劇。再者,由於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美國利率下跌,港元利率相對較高,吸引資金流入以規避風險而對港元匯率形成升值壓力。因此香港也必須增加貨幣供應使得利率與美國看齊,堵塞資金流入,才可維持聯系匯率。
除此以外,較多人提及的輸入通脹是指在聯系匯率下,港元隨美元貶值,使香港的進口貨品的港元價格上升並加劇通脹。這亦是近期(約2010年始)香港通脹的主要推動力。美國經濟受金融海嘯沖擊,經濟狀況持續低迷,美國聯邦儲備局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使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因為美元兌人民幣貶值,意味港元也兌人民幣貶值,入口自中國內地的物品價格便因此急升。而在香港入口自中國內地的物品多不勝數,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波及香港的各個層面,如食品價格的上揚對基層市民影響甚大。美國的量化寬鬆手段也許乃其經濟良葯,但葯效未顯已見其副作用:即大量資金流出而使其他地方通脹壓力升溫。在理論上,若非聯系匯率港元犯不著跟隨美元貶值,港元匯率假若自由浮動,匯率可以調整以抵消外地物價變動的影響。
為應付通脹壓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於2010年輕微擴大新加坡元波幅范圍及斜度,新元匯價隨即上升。這是對抗輸入通脹的一例。

喪失貨幣政策自主性

貨幣政策是一國政府試圖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兩大工具之一(另一工具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概要原理是利用貨幣供應調節利率,以利率及投資之間的關系對經濟施加刺激或緩沖。貨幣政策不像財政政策般面對排擠效應,又不用如推行財政政策時要面對國會組織的政治關卡,能行之迅捷。
然而,維持聯系匯率制度的其中一個最大代價是喪失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上文所述聯系匯率制度是貨幣發行局制度,主要透過貨幣供應的增減來維持匯率水平,換言之,在聯匯制度下,香港的貨幣政策自動成為維持匯率穩定的工具。金管局亦指出維持匯率穩定乃香港之首要貨幣政策目標。
假設美國提高利率。香港出現資金外流,匯率有貶值壓力,於是香港減少貨幣供應量來推動利率跟隨美國上升,吸引資金迴流。由此可見香港的利率將跟隨美國利率的步伐同升同跌。而在聯匯制度的機制下,事實上香港亦不能獨立控制利率。如果香港減息,資金會外流,令港元出現下調壓力。這時自動調節機制運作,發鈔銀行收緊貨幣供應量,慢慢使利率回升。簡言之,實施聯系匯率制度便要把利率也一同「聯系」了,所以香港不可能有獨立針對性的貨幣政策,削弱了香港政府對經濟周期的整治和調節能力。
香港利率需跟隨美國,但兩地經濟周期不同,合適的政策也不同。例如美國在金融海嘯期間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刺激國內疲弱的經濟形勢。這逼使與美元掛勾的港元也必需增加貨幣供應壓低利率。結果是增加香港通脹壓力及有可能觸發經濟過熱。兩地經濟環境不同時有發生,又假設香港正值衰退期,但美國經濟卻繁榮,於是美國加息壓抑經濟過熱。香港跟隨調高利率,於是便阻延了香港的復甦步伐。

內部和外部目標沖突

有些情況下,外部目標(國際收支平衡)與內部目標(整治失業和通脹)會因為聯系匯率而相沖突,政府便面對一個兩難局面。
通脹缺口和國際收支盈餘-通脹缺口即國民收入高於充分就業水平的收入,一般形容為經濟過熱。當此時國際收支有盈餘(即超額港幣需求,港元有升值壓力),聯系匯率制度下貨幣供應量上升,利率下跌,以堵截資金流入。這會刺激總需求,加重通脹壓力。
緊縮缺口和國際收支赤字-緊縮缺口即國民收入低於充分就業水平的收入,即失業出現。若國際收支發生赤字,利率會上升以防止資金流失,才可維持聯系匯率。然而,這會減少投資,令失業問題更嚴重。
這兩個情況下顯示了聯系匯率制度要求以利率處理外部問題的缺點。當內部和外部目標沖突,浮動匯率制可以把外部問題交由匯率調整來解決,而內部問題則由貨幣政策著手處理。維持聯系匯率不但要犧牲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更有機會造成與內部問題相沖突的貨幣政策。

㈥ 你認為中國大陸能否採用聯系匯率制,為什麼

這種考試題目要自己想!

㈦ 影響一國匯率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一國匯率制度的主要因素:

1.本國經濟的結構性特徵
如果一國是小國,那麼它就較適宜採用固定性較高的匯率制度,因為這種國家一般與少數幾個大國的貿易依存度較高,匯率的浮動會給它的國際貿易帶來不便;同時,小國經濟內部價格調整的成本較低。相反,如果一國是大國,則一般以實行浮動性較強的匯率制度為宜,因為大國的對外貿易多元化,很難選擇一種基準貨幣實施固定匯率;同時,大國經濟內部調整的成本較高,並傾向於追求獨立的經濟政策。
2.特定的政策目的
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固定匯率有利於控制國內的通貨膨脹。在政府面臨著高通脹問題時,如果採用浮動匯率制往往會產生惡性循環。例如,本國高通脹使本國貨幣不斷貶值,本國貨幣貶值通過成本機制、收入工資機制等因素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本國的通貨膨脹。而在固定匯率制下,政府政策的可信性增強,在此基礎上的宏觀政策調整比較容易收到效果。又如,一國為防止從外國輸入通貨膨脹而往往選擇浮動匯率政策,因為浮動匯率制下一國的貨幣政策自主權較強,從而賦予了一國抵禦通貨膨脹於國門之外、同時選擇適合本國的通脹率的權利。可見,政策意圖在匯率制度選擇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再例如,出口導向型與進口替代型國家對匯率制度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
3.地區性經濟合作情況
一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情況也對匯率制度的選擇有著重要影響,例如,當兩國存在非常密切的貿易往來時,兩國間貨幣保持固定匯率比較有利於相互間經濟關系的發展。尤其是在區域內的各個同家,其經濟往來的特點往往對它們的匯率制度選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4.國際國內經濟條件的制約
一國在選擇匯率制度時還必須考慮國際條件的制約。例如,在國際資金流動數量非常龐大的背景下。對於一國內部金融市場與外界聯系非常緊密的國家來說,如果本國對匯率市場干預的實力因各種條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強的話,那麼採用固定性較強的匯率制度的難度無疑是相當大的。
以上是一國在選擇匯率制度時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匯率制度的選擇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許多結論在理論界也是存在諸多爭議的,因此我們在這里的介紹只是初步的。

閱讀全文

與一國實行聯系匯率有副作用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原證劵融資融券 瀏覽:539
民生銀行理財保本怎麼樣 瀏覽:883
招商銀行理財收益透明嗎 瀏覽:281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股東 瀏覽:364
納米比亞匯率圖 瀏覽:550
兩會招商局集團 瀏覽:674
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單一 瀏覽:896
002638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20
濰坊銀行貸款業務員的傭金 瀏覽:509
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 瀏覽:347
華電國際股份滬港通 瀏覽:556
保險傭金收入計稅方法 瀏覽:191
黃金人民幣貴金屬質押融通 瀏覽:695
溫室股份業績 瀏覽:90
華錦股份公司 瀏覽:738
深蘭科技歷次融資 瀏覽:208
青島小橋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281
australia與cny的匯率 瀏覽:83
資本杠桿比率 瀏覽:219
金融機構法律界定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