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純的說匯率升高或下降,沒指明誰對誰的,按照匯率大於一的那一方算升高或降低是么 也就是說,美元與
簡單說是可以這樣理解,但事實上美元是否匯率升高以一種貨幣對比實在太粗糙
② 人民幣升值後,對美元的匯率是高了還是低了舉個例子.
升值前如果想用人民幣換美元,8.28人民幣才能換1美元,升值後,人民幣與美元相比,變得值錢了,用較少的(8.1元)人民幣就可以換1美元了.因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的寫法是1美元=N人民幣,原來是1美元=8.28人民幣,現在是1美元=8.1人民幣,數字看起來是變小了.
③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高還還是低好這是什麼意思
1、什麼是人民幣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
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希財網提醒注意人民幣匯率指人民幣對外幣的兌換比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報價,即1人民幣或者100人民幣兌換成多少美元。
2、人民幣匯率高好還是低好?
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升值。在外匯匯率的表示方法上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標價法,一種是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用公式表示就是1美元=6.1298人民幣元。希財網提醒注意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大多數國家都採取直接標價法。市場上大多數的匯率也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如:美元兌日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等。
人民幣匯率高好還是低好?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相同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是貶值的。人民幣匯率越低,兌換同樣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數量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
④ 是不是買美國股票和國債的人越多,美元的匯率就會跟著變低
任何貨幣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商品,多而賤少而貴是最正常不過。通脹的發生也可以這么理解,錢多而物少。所以在你的命題里情況不會對壓制通脹有任何幫助,美元是國際性幣種,而中國始終不能不買國際商品,當然可以不一定收或付美元結賬,但當中國出口時收日元,那日元只能在日本內購買,收歐元只能在歐洲內消費,就像你在上海賺的錢只能在上海消費一樣,你願意么?所以你的命題很難實現。再者,將中國原屬於國外的資產結算現金並回國內,那麼,1,國際上中國原來擁有的美元和國際資產並不會因為中國的結算而消失,廣義性國際美元存量並不會消失,美元總量還是那麼多,而商品需求並不會消矢改變,所以中國拋售美元不會對通脹有太大影響。2,對於國內來說,那麼多現金經過乘數效應進入人民幣市場的後果可想而知,貨幣供應量大大超過了國內商品供應量,毀滅性的通脹可想預見。
⑤ 為什麼應收賬款美金匯率越低利潤越高
有2種情況:
你這里說的匯率上升(未說明是直接標價還是間接標價)可以代表美元升值或美元貶值
若是美元升值,那麼就是本幣貶值,這樣應收美元戶的金額會增大,這里有利的。
若是美元貶值,那麼就是本幣升值,這樣應收美元戶的金額會減少,這是不利的。
你說的是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上升的情況,當人民幣上升時,之前出口的未收回應收款是以美元計價的,比如10萬美元,當時匯率是6.5,換成人民幣是65萬美元,當人民幣匯率上升時,也就是美元相對人民幣匯率貶值時,匯率假如到了6.3,10萬美元換成人民幣只有63萬人民幣了,也就是在人民幣升值的這段時間,由於你持有的是美元應收款,你的10萬美元由對應的65萬美元縮水了2萬美元,即63萬美元。
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所以如果是美元戶,那肯定是要減少啦
⑥ 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高好還是低好
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高了好。
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
(6)越高的美金匯率算出越低的美金擴展閱讀:
中國央行以及眾多專家都認為,人民幣升值基本「到頂」」,人民幣已經到了雙邊波動、維持穩定的階段。但事實卻是仍在升值,美國財政部《報告》還認為,人民幣仍然被明顯低估,人民幣對美元仍有進一步升值的必要。中美雙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認識和意見差距較大。
2013年7月初將在美國舉行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民幣匯率可能再次被提及,中國應該「據理力爭」,決不能使得人民幣無限度升值下去。對於美國再次未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給予肯定。但繼續要挾人民幣升值,中國應該強力回應。
⑦ 知道人民幣和美金金額怎樣算出匯率
比如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是1元人民幣等於多少美元。 我們平時從報紙上讀到的都是名義匯率-E. 名義匯率是一國貨幣跟另一國貨幣的價格之比.比如美元對德國馬克是1.43DM/$或0.70$/DM.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美元可以換算成多少個馬克.我們平時到銀行去兌換就是按照名義匯率折算. 在本節及以後的章節中,我們通常以一單位外國貨幣換多少本國貨幣的形式來表示名義匯率.比如 8.26Yuan/$等. 這樣的話,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著一單位外國貨幣可以兌換更多本國貨幣,那麼我們說本國貨幣貶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國貨幣升值.
名義匯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但是這里我們想討論的是匯率跟宏觀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從名義匯率里我們看不到什麼關系,所以對於宏觀經濟學學生而言,名義匯率並不是我們特別關心的. 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時候進出口商關心的不僅僅是我的錢能換成國外多少錢,更在於我的錢能從你那兒買多少東西.如果我1塊錢可以兌換成你100個外幣,但是你國內的東西價格比我國內貴200倍,那我還是不能從你那兒進口東西.所以國內國外的價格在這里必須考慮進去. 怎麼考慮? 假如我現在手裡有1塊錢人民幣,國內價格是P,那麼我可以買 1/P 個單位的中國貨物. 如果我兌換成美元, 那麼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國外價格是P*,那麼我可以買 1/EP* 個單位的美國貨物. 換句話說, 中國 1/P單位的貨物可以換得 1/EP*個單位的美國貨物. 那也就是說, 1個單位的美國貨物可以換成 EP*/P 個單位的中國貨物. 這個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實際匯率 RER.
另一個角度看實際匯率: 同樣一件貨物,中國賣P/單位,美國賣P*/單位,換算成人民幣就是EP*/單位.那麼實際匯率其實就是同一件貨物外國用本國貨幣衡量的價格與本國價格之比.這樣進出口商就容易比較了:比如,汽車進口商需要決定是否進口汽車.他先看本國汽車市場價格P,然後看美國汽車市場價格P*,並將之換成EP*人民幣,與本國價格P對比,如果高於本國價格,那麼就不進口.如果實際匯率上升,意味著1單位外國貨物換的本國貨物多了,那麼自然本國匯率貶值;反之RER下降本國匯率升值. 這個跟名義匯率一樣. 用我們的第二個角度考慮,如果實際匯率上升,那麼同一樣東西外國賣得價格更高了,進口商利潤空間減小,從而進口數量減少, 所以對本國進口商來說實際匯率貶值有害,而反之對本國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們討論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都是談的實際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理由開篇已經說過; 2. 雖然實際匯率貶值使進口數量Q(m)減少,但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下的進口總額V(m)=Q(m)EP*=Q(m)*RER*P.現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難以判斷進口總額的變化方向.事實上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本國貨幣貶值期間,出口總額固然上升,但與之同時進口總額也有所上升.這就是因為Q(m)並沒有減少太多,由於這些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進口依賴度很高.
⑧ 美金匯率如何計算
你應該提供銀行美圓的實時現鈔買入價格,因為你兌換的時候銀行會給你照現鈔的買入價格計算,你如果按照現匯價格那麼你就賺不到匯差,如果按照中間價格你就有匯率浮動的風險『『建議你按照銀行的現鈔收入價
⑨ 外匯賣出價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如果是想人民幣換外幣的話,當然是賣出價越低的好,說明人民幣越值錢。
這樣越少的人民幣就可以換越多的外幣了。
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
假設某人去中國銀行用10000元兌換成美元,這個兌換的價格就是賣出價。
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
例如張某今日在中國銀行用1000美金兌換成人民幣,這個兌換價格就是買入價。
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中間價指的就是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中間價。用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
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相同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是貶值的。
人民幣匯率越低,兌換同樣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數量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