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級基金折算後,有什麼風險
因為分級基金折算時按照凈值折算,而分級基金的市場交易價格一般都高於凈值,折算後風險較大。
比如在下跌行情中,分級基金觸發下折,持有B基金份額10000份,二級市場價格可能是0.45,而折算基準日的凈值為0.25,則折算後,凈值歸1,份額為2500份,所以折算可能會造成較大風險。
分級基金各個子基金的凈值與份額佔比的乘積之和等於母基金的凈值。例如拆分成兩類份額的母基金凈值=A類子基凈值 X A份額佔比% + B類子基凈值 X B份額佔比%。如果母基金不進行拆分,其本身是一個普通的基金。
(1)分級杠桿基金的弊端擴展閱讀:
根據分級子基金的性質,子基金中的A類份額可分為有期限A類約定收益份額基金、永續型A類約定收益份額基金;子基金中的B類份額又稱為杠桿基金。
杠桿基金可分為股票型B類杠桿份額基金(其中多數為杠桿指數基金)、債券型B類杠桿份額基金(杠桿債基)、反向杠桿基金等。
由於債券的波動不如股票巨大,此類基金在降息周期會因為債券價格上漲幅度放大漲幅倍數。大部分杠桿債基都是有期限的,永續型杠桿債基可以和對應的A類份額配對成母基金贖回。
『貳』 誰能告訴我杠桿基金的風險有多大
賺了大家一起分,虧了全算你的。牛市賺不少,一旦虧損,搞不好你就傾家盪產
『叄』 分級基金的杠桿有什麼風險
分級基金的杠桿是隨時在變化的,根據凈值杠桿公式,當B並不是很多投資者理解的固定2倍杠桿,分級基金在最初成立之時是2倍杠桿,而後隨著B類凈值的波動端凈值上漲的時候,杠桿就變小了,而當B端凈值下跌的時候,杠桿就變大了,其杠桿區間一般介於[1.5,5]之間。
『肆』 分級基金和杠桿基金是不是一回事呀
分級基金(Structured Fund)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基金產品分為兩類或多類份額,並分別給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級基金各個子基金的凈值與份額佔比的乘積之和等於母基金的凈值。例如拆分成兩類份額的母基金凈值=A類子基凈值 X A份額佔比% + B類子基凈值 X B份額佔比%。如果母基金不進行拆分,其本身是一個普通的基金。
杠桿基金是對沖基金的一種。國內的杠桿基金屬於分級基金的杠桿份額(又叫進取份額)。分級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基金產品分為兩類份額,並分別給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級基金通常分為低風險收益端(約定收益份額)子基金和高風險收益端(杠桿份額)子基金兩類份額。以某分級基金產品X(X稱為母基金)為例,分為A份額(約定收益份額)和B份額(杠桿份額),A份額約定一定的收益率,基金X扣除A份額的本金及應計收益後的全部剩餘資產歸入B份額,虧損以B份額的資產凈值為限由B份額持有人承擔。當X的整體凈值下跌時,B份額的凈值優先下跌;相對應的,當X的整體凈值上升時,B份額的凈值也將相對於A份額優先上升。A份額一般可以優先獲得分配基準收益, B份額最大化補償優先份額的本金及基準收益,B份額通常以較大程度參與剩餘收益分配或者承擔損失而獲得一定的杠桿。它擁有更為復雜的內部資本結構,非線性收益特徵使其隱含期權。
『伍』 關於分級杠桿基金的買賣問題
分級杠桿基金和股票一樣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即今天買明天才可以賣。
杠桿基金是對沖基金的一種。國內的杠桿基金屬於分級基金的杠桿份額(又叫進取份額)。分級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
杠桿基金的信譽、資本使它可以借貸,甚至借貸數十倍於自己的資本金的貸款來交易,它的作用就又放大了。比如,你有1塊錢,就可以借二十塊錢;拿著二十一塊錢,就可以做二百塊錢的事。當然,還有其它的因素,象對沖基金之間的合謀, 場內工具。所有這些都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放大了對沖基金的能量,在既定資本下,把對沖基金的能力放大數百倍,甚至上千倍。不過,當分級股基出現杠桿效力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它是一把雙刃劍,在上漲過程中,漲幅較大,在下跌過程中也會放大損失。
『陸』 分級基金杠桿問題
分級基金是通過對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將基金份額分成預期收益與風險不同的兩類份額並將其中一類份額或兩類份額上市進行交易的結構化證券投資基金
一般情況下由基金基礎份額所分成的兩類份額中一類是預期風險和收益均較低且優先享受收益分配的部分稱之為A類份額一類是預期風險和收益均較高且次優先享受收益的部分稱之為B類份額類似於其它結構化產品B類份額一般借用A類份額的資金來放大收益而具備一定杠桿特性也正是因為借用了資金B類份額一般又會支付A類份額一定基準的利息。
除了少數股票型B類杠桿份額子基金不掛鉤指數(如建信進取150037、銀華瑞祥150048、消費進取150050)以外,絕大部分此類基金都是杠桿指數基金。B類杠桿份額的杠桿原理。要理解分級指數基金B類份額份額杠桿、凈值杠桿、價格杠桿。基金剛上市的時候,因為凈值都是1元,所以份額杠桿和凈值杠桿相同。但在母基金凈值大於1元時,凈值杠桿就小於份額杠桿,當母基金凈值小於1元時,凈值杠桿就大於份額杠桿。但由於A份額的折價或溢價導致杠桿B類份額溢價或折價,實際上我們要關注的是價格杠桿。以份額杠桿1.67倍的的信誠500B(假設凈值0.47元)為例,當中證500指數漲1%,信誠500B凈值可以漲0.011元,相當於凈值漲2.3%,即2.3倍凈值杠桿,而它存在溢價交易,交易價0.55元,因此價格杠桿為2倍。在大盤趨勢上漲的情況下,高風險承受能力客戶可以持有較高價格杠桿的杠桿指數基金以博取超額收益。
B類分級基金的杠桿機制
許多人只知道B類基金稱為杠桿基金,但是對於其的杠桿概念不清或者混淆,有的人把凈值杠桿稱為「實際杠桿」有的人把價格杠桿稱為「實際杠桿」,要理解分級指數基金B類份額份額杠桿、凈值杠桿、價格杠桿的概念和公式。
份額杠桿= (A份額份數+B份額份數)/B份額份數
凈值杠桿=(母基金凈值/B份額凈值)×份額杠桿
價格杠桿=(母基金凈值/B份額價格)×份額杠桿
基金剛上市的時候,因為凈值都是1元,所以初始份額杠桿和凈值杠桿相同。但在母基金凈值大於1元時,凈值杠桿就小於份額杠桿,當母基金凈值小於1元時,凈值杠桿就大於份額杠桿。但由於A份額的折價或溢價導致杠桿B類份額溢價或折價,實際上我們要關注的是價格杠桿。以份額杠桿1.67倍的的信誠500B(假設凈值0.47元)為例,當中證500指數漲1%,信誠500B凈值可以漲0.011元,相當於凈值漲2.3%,即2.3倍凈值杠桿,而它存在溢價交易,交易價0.55元,因此價格杠桿為2倍。在大盤趨勢上漲的情況下,高風險承受能力客戶可以持有較高價格杠桿的杠桿指數基金以博取超額收益。
『柒』 大家認為投資股票和投資杠桿分級基金!哪種風險比較大怎樣去理解
樓上的回答,顯然是外行。杠桿基金其實是所持股票盈利或虧損的放大化,風險比股票其實是略大,和股指期貨有的一比,比股指期貨略小。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杠桿基金
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基金產品分為兩類份額,並分別給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級基金通常分為低風險收益端(約定收益份額)子基金和高風險收益端(杠桿份額)子基金兩類份額。以某分級基金產品X(X稱為母基金)為例,分為A份額(約定收益份額)和B份額(杠桿份額),A份額約定一定的收益率,基金X扣除A份額的本金及應計收益後的全部剩餘資產歸入B份額,虧損以B份額的資產凈值為限由B份額持有人承擔。
有人可能看一大段看不明白,其實就是相當於獲利時獲利加大,虧損時虧損加大,可能連本金都虧的一分不剩。
舉個例子:
趙總創建了分級基金,叫老張和小李都買,老張偏保守,花30萬元買了年固定收益率為10%的分級基金A,小李是年輕人,好風險高的產品,花10萬元購買了具有4倍杠桿的分級基金B。然後,趙總就拿著這40萬去買了某些股票。
一年之後,某指數上漲了30%,趙總當初投資的40萬元變成52萬元,首先,趙總會扣掉4000元手續費給自己,然後分給老張33萬元的固定收益和本金,剩下的分給小李18.6萬元。小李以86%的收益率遙遙領先其他投資者。
再看,虧損時:
第二年,老張和小李追加投資。老張投資300萬元,小李投資100萬元。趙總依然用這400
萬元買了同樣的股票,但突然間,碰上市場大熊,半年跌了20%,虧損80萬元,只剩下320萬元。LAOK趕緊致電兩位,說市場大變,按照合同,分級基金要提前結束。先扣掉他半年的管理費2萬元,因為和老張有承諾,半年還有15萬元的利息,返回315萬元的錢。剩餘區區的
3萬元,就全是小李的了。小李抱著剩下的3萬元默默嘆息。
我辛苦整理加手打的,希望樓主採納,不懂再問我。
『捌』 購買杠桿基金有什麼風險是最高收益的基金嗎
杠桿基金是助漲助跌的基金,牛市時比一般基金漲幅大幾倍,熊市時杠桿基金跌幅也比其他基金多幾倍。杠桿基金是指分級基金的B份額,3000多點如果你還看好後市,買分級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0.25元閥值是指B份額凈值下跌到0.25元時就觸發下折算,這個閥值是個警戒線,觸及這個閥值警戒線,B份額的持有者的份額數將發生重大變化,當下折算發生時,B份額將凈值歸1.00元,相應份額數將是原來的四分之一左右。
『玖』 什麼是分級基金杠桿,最近聽到很多關於基金杠桿的說法,是什麼
杠桿就是優先順序和劣後級的比例。杠桿越大,劣後所獲得的收益(承受的損失)也回更大。答
比如說,獲得總收益率是10%,優先順序收益率是8%,那麼假定優先和劣後比例是2:1,也就是兩倍杠桿,劣後獲得收益率是10%*3-8%*2=14%。如果杠桿比例放大到3:1,劣後收益率就是16%
如果說獲得總收益率是6%,優先順序收益率是8%,那麼劣後的收益是2%,如果杠桿比例3:1,劣後的收益就是0%
『拾』 分級基金的認識誤區
1、認為分級基金都是高風險。分級基金實際上分為具有約定收益的A類份額和具有杠桿效應的B份額。A類份額是風險較低的。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不完善,證監會只要求券商在客戶交易股指期貨、權證、創業板的時候簽署《風險揭示書》進行風險揭示,而未要求券商製作《杠桿ETF、分級基金杠桿份額交易風險揭示書》,沒有要求券商對投資者對杠桿型基金產品進行投資者教育和風險測評,只一味地在《分級基金指引》要求場內申購母基金門檻5萬元的「懶政」來限制投資者,卻不限制投資者交易B類分級基金,引發不了解分級基金原理的持有被下折的銀華鑫利、銀華鑫瑞、資源B的投資者投訴基金公司「分級基金高風險、欺詐」。事實上除了沒有B份額下折作為擔保的A類(申萬收益、銀華H股A)之外,其他永續型A類份額的風險不高於AAA級信用債,甚至可與國債相同。
2、認為所有A類分級基金都保本保息。實際上,根據分級基金合同條款,俗稱「保息」的約定收益一般都是折算為等值母基金通過贖回的方式得以保障。對於有期限的A類分級基金,到期凈值「本息」可以全部折算為母基金贖回,但折算為母基金後母基金本身凈值波動,需要承擔轉型停牌期的母基金漲跌風險,是不「保本」的。可以在到期前2-3個月賣出A類基金鎖定本金和約定收益。而對於永續型約定收益A類分級基金,由於是永續存在,當A類約定收益率低於市場債券收益率時,則存在本金折價交易風險;在A類約定收益率高於市場債券收益率而溢價交易時,一旦發生向下折算,也會遭受原有溢價值的75%受損的風險。如果A類基金對應的B類基金沒有向下折算條款(申萬收益、銀華H股A),則更會出現約定收益「打白條」的風險。
3、對於母基金是LOF的分級基金的子基金錯誤看成是封閉基金。錯誤地認為單獨的A類或B類應該折價。實際上母基金是LOF的分級基金,子基金也視為開放式基金,只不過子基金是母基金的一部分,因此子基金價格必須符合 A類子基價格XA類佔比+B類子基價格XB類佔比=母基金凈值。如果A份額溢價,則B份額折價;反之A份額折價,B份額溢價。若母基金是封閉基金、半開放半封閉基金,子基金才被視為封閉基金,如瑞福進取、匯利A匯利B等。
4、錯誤認為B類杠桿基金的溢價率和杠桿率存在線性(正比)關系。實際上對分級基金而言,分級基金的優先份額和進取份額上市交易後,由於A類子基金的約定收益與市場上債券收益率的差異,導致A類子基金的折價或溢價交易,又由於有開放式分級基金的份額配對轉換機制可以進行整體折溢價套利。進而決定了B類子基金的溢價或折價交易。例如A約定收益率高於市場認可利率的房地產A、醫葯A、建信50A份額溢價交易,因此對應的房地產B、醫葯B、建信50B這些B份額即使杠桿率再高,也仍舊是折價交易。
如果投資者基於市場好轉的預期,有可能超過合理折溢價的高價格買入B類基金。當市場上B類子基金的交易價超過了其合理折溢價的值的時候,就會對整體的AB合並成本高於母基金凈值過大而引發大量資金套利的風險。對於封閉式分級基金,由於沒有配對轉換機制,B類基金的交易價過高,在臨近到期日時存在交易價回歸凈值的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