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杠桿測量原理是怎樣的
光杠桿測量原理即光杠桿鏡尺法測量微小伸長量原理.
1.拉伸法測量楊氏模量
◆原理:本實驗採用光杠桿放大法進行測量。彈性楊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形變與內應力關系的物理量,實驗表明,在彈性范圍內,正應力(單位橫截面積上垂直作用力與橫截面積之比,)與線應變(物體的相對伸長)成正比,這個規律稱為虎克定律。
2.測量圓環的轉動慣量
◆結構:三線擺是上、下兩個勻質圓盤,通過三條等長的擺線(擺線為不易拉伸的細線)連接而成。
◆原理:三線擺的擺動周期與擺盤的轉動慣量有一定關系,所以把待測樣品放在擺盤上後,三線擺系統的擺動周期就要相應地隨之改變。這樣,根據擺動周期、擺盤質量以及有關的參量,就能求出擺動系統的轉動慣量。
Ⅱ 做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實驗原理是什麼
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
滑輪組省力不省工.反而因為摩擦和滑輪組重力等原因,總功大於有用功.
Ⅲ 在測斜面的機械效率時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什麼
η=(W有用/W總)100%
Ⅳ 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什麼
η=Gh/(FS) 重力,高度,拉力,繩子通過的距離.
Ⅳ 杠桿機械效率測量的實驗原理是什麼
有用功與總功之比叫做機械效率η=有用功除以總功
Ⅵ 機械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原理是什麼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依據的實驗原理是什麼?是
二力平衡
還是
η=W有/W總*100%
η=W有/W總*100
是有用功比上總功那個
Ⅶ 初中物理測量機械效率的實驗怎麼做
1.測量重物的重量G,乘以重物升高的高度h,G×h=有用功。
2.測量繩端的拉力F,拉力等於重物G除以繩子段數,乘以拉力升高的路程S,S等於重物升高的高度h×繩子段數,F×S=總功。
3.有用功除以總功×100%=機械效率。
Ⅷ 杠桿機械效率的測量的實驗原理是
η=W有/W總
Ⅸ 杠桿原理的工作原理,定滑輪的機械效率
杠桿分為,省力杠桿,等臂杠桿,費力杠桿
支點,阻力臂,動力臂,是杠桿的三要素,
動力臂用L1來表示,阻力臂用L2來表示,動力是F1,阻力用F2表示,因此形成公式,
L1*L2=F1*F2
至於定滑輪的機械效率可以用實驗來測量出來。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會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而不同,物重大小,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大小等都能影響到其機械效率的大小
定滑輪:在定滑輪的繩子的一端繫上彈簧測力計,另一端系一重物,物重為G牛,勻速將重物提升h米,G乘以h,記為W1,提升過程中測力計示數為F牛,繩端移動S米,F乘以S,記為W2,則效率=W1/W2。
動滑輪:在定滑輪的繩子的一端繫上彈簧測力計,另一端系一重物,物重為G牛,勻速豎直向上將重物提升h米,G乘以h,記為W1,提升過程中測力計示數為F牛,繩端移動S米,F乘以S,記為W2,則效率=W1/W2。
Ⅹ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依據的實驗原理是什麼
η=W有/W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