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中國浮動匯率美元

中國浮動匯率美元

發布時間:2021-09-23 23:32:46

① 我國實行的是浮動匯率,是在小范圍內自己波動的,比如以前美元對人民幣1比8,現在1比6,那這個匯率是

哈哈,你確實是外行。現在,世界上的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等很多貨幣是在外匯市場上由交易者決定的,就像我們中國的股市一樣,股市是交易股票外匯市場上是交易外匯的價格,所以外匯有時候高有時候低。人民幣也是一樣啊,USDRMB的價格是由中國政府根據國際行情決定的,以後肯定會開放自由交易的,更多問題可以問我。

② 中國很早以前對美元匯率是1:1.5 是怎麼慢慢變成1:8的

1。第一階段:49年-50年
解放之後到全國財經統一之前,人民幣對外不斷貶值。
2。第二階段:50年-52年
直至國民經濟恢復,人民幣不斷對外升值。
3。第三階段:53年-73年
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西方國家實行浮動匯率制前,保持穩定政策不變的方針。
4。第四階段:73年-80年
直至我國實行公布牌價和貿易內部結算價以前,人民幣匯率的制定參照匯價變動情況,經常調整。
5。第五階段:81-84年
我國實行公布牌價及貿易內部結算價時期。
6。第六階段:85年-93年
實行公布牌價直至外匯體制改革之前。從1:2.8到3.2、3.7、4.72、5.22、5.8
7。第七階段:94年至今
匯率並軌和銀行結匯售匯制。96年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兌換。以8.7為起點的浮動匯率。
現在已經跌破7.8了。

③ 貨幣選擇與美元固定匯率或浮動匯率有什麼優劣

固定匯率,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實行固定匯率時,1美元可對8.27元人民幣,即使你1美元不值8.27元人民幣,如只值7.9元,甚至更低,我們照樣按這個匯率給你人民幣。這是一個綁定。好處是,利於出口,攻佔國外市場。企業產品銷往國外,價低一點,就好銷,靠量多可多掙美元,而這個多掙的美元,又能按不變的匯率來對換較多的人民幣,企業掙錢就多,出口積極性就高。1988年,我國實行調劑市場匯率與官方匯率並存,2005年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比價調節,2006年再實行了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限定波幅的匯率。相比固定匯率,有小變,人民幣緩步升值,沒有一步到位。只要你有美元,按匯率來換取人民幣,仍然很劃算。這樣,就刺激了外資進入辦代工廠,許多出口企業也辦起來了,由於仍然可以換取較多的人民幣,人民幣還進入了匯率意義上的升值空間,熱錢也進入中國套利。其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和中國一度外匯緊缺有關,不僅用固定匯率,還用出口退稅的辦法,來鼓勵企業出口。但進來多少外匯,我們就得按匯率發行多少人民幣。在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通脹就發生了,而且壓力也在加大。同時,由於中國產品大幅度出口,擠占國外市場,歐美國家,新興經濟體國家不滿意了,認為中國人為壓低了人民幣的幣值。浮動匯率,就是以變應變,由貨幣市場比價的波動來調節。2005年後,實行的匯率浮動,限定波幅,再後來是放寬波幅即增大匯率彈性,到現在是1美元兌6元多人民幣。

好處是,外儲增幅過大及人民幣超發的勢頭減緩,由貨幣超發帶來的通脹壓力減弱,熱錢進入中國套利的現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人民幣與其他幣種的比價,進一步接近市場,避免了國際上的進一步施壓,同時,中國也必須要靠真正的實力來參與國際市場分工。現在,我國仍處於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階段,這個階段,也是為走向自由浮動匯率即人民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作準備。帶來的問題是,相當一部分出口企業,按原有的價格出口,要想像從前那樣贏利,就換不了那麼多人民幣了,日子難過了,甚至虧損乃至倒閉。2012年,消費、投資、出口三架拉動增長的馬車中,出口對GDP出口增長的貢獻中,呈現為負數。選擇什麼樣的匯率制度,和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競爭力以及制度的成熟度有關。不同的比價背後,本質上都關乎著財富的分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選擇什麼樣的匯率制度,只有適宜之說,沒有脫離條件的優劣之說。但一個國家在走向強盛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本幣的自由匯率制度,應當是其必備的條件之一。

④ 中國現在是浮動匯率么

⑤ 中國宣布擴大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改革,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已經超過30%,從1美元兌人民幣超過8元,到如今1美元兌人民幣6.3元左右。這些年來,人民幣匯率改革一直在進行,2007年5月,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波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明天起,波幅進一步擴大至百分之一,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提供當日美元最高現匯賣出價與最低現匯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當日匯率中間價的幅度由1%擴大至2%。
這次匯率改革的力度較大,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當前已接近「均衡」水平,進一步放寬雙向波動幅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從人民幣外匯即期市場來看,人民幣對美元雙向波動的特點越來越明顯,去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曾出現多日接近千分之五的下跌現象,人民幣對美元今年一季度升值幅度微弱,僅為0.09%,市場關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已趨於減弱。
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匯豐銀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表示:相比由前幾年大幅升值或去年年末貶值預期主導的環境,平衡而略有升值預期的環境無疑更為理想。
根據市場供求狀況適時擴大匯率波幅,有助於分化單邊升值預期,推動雙向波動成為市場常態,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和靈活性。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提高匯率的彈性還有另一個效用是抑制短期資本大規模流動。因為增加匯率彈性,可依靠匯率彈性本身有效抑制短期資本持續大規模的流動,因為匯率會很快升值到市場一致預期水平,從而迅速消除對匯率繼續升值的預期。
2003年以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我國外匯占款持續增加,然而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資本流出增加,資本流入減緩,我國外匯占款下降。今年來不斷下降存款准備金率就與外匯占款減少有關。因此,匯率的穩定有助於降低因資本流入增加、基礎貨幣投放較大帶來的通脹壓力,有利於實體經濟的平穩發展。
擴大波幅也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一步,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淵認為,這為將來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拉開了序幕。

⑥ 現在中國現在為什麼要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而去實行浮動匯率制度這兩種制度各自有什麼優勢

固定匯率不是按照市場調節的,是人為控制的,會使得匯率與實際相差較大,造成貿易順差或者逆差。如果匯率低於實際,那麼等於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面值低於實際價值,於是可以使得出口貨物價格低,有利於出口,造成貿易順差。反之則造成貿易逆差。大的貿易順差或者逆差都是不正常的。

中國原本是固定與美元的匯率比值,實際匯率較低,1$兌換8.2RMB,有利於出口,於是造成了一定的貿易順差。美國政府迫於國內貿易逆差的壓力,要求中國實行浮動匯率,這樣不再與美元掛鉤,可以使得匯率提高實際情況,從而逆轉美國貿易逆差的壓力。現在的匯率已經是1$兌換7.9RMB,這樣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實際價格升高,從而不利於出口。

浮動匯率制度,是按照市場調節的,反映市場需求。但是由於各國經濟基礎的懸殊,在同一個市場中進行貿易,顯然是有利於強者的,因此浮動匯率實際上可能對發達國家有利。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發展本國經濟,促進出口,於是降低匯率,這樣有利於出口產品,獲取外匯,否則難以在市場上競爭。

此外固定貨幣政策,例如與美元掛鉤也是有風險的,因為實際上等於放棄了本國貨幣的調節功能,而依靠美國的國際貨幣政策。此時如果美元升值,那麼人民幣也會喪失原來的出口競爭力。比如98年東南亞經濟危機時,人民幣沒有「貶值」(也就是與美元相比的匯率),實際上是由中國承擔了東南亞的負擔,使得東南亞可以增強出口能力,而中國出口受阻,所以那幾年不少出口企業比較艱難。如果情況嚴重的,出口減弱,經濟衰退,大量失業,就會阻礙本國經濟發展。此時也會放棄固定貨幣政策。

浮動貨幣政策,由市場調節,也會有市場風險。這就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來防止投機倒把行為,造成匯率大幅度變化而造成本國經濟發展問題。東南亞經濟危機就是由於本國經濟泡沫和國際風險基金的投機倒把而造成的,造成巨大危害。

匯率政策是本國貨幣與國際市場之間的經濟政策,用來調節經濟運行情況。

⑦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為何擴大

一是發現,二是彈性
主要是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亦即「下容易,上去難」!

拋玉引磚

⑧ 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近幾年怎麼降這么快是根據什麼、哪個部門來調整的求專業解釋。。

匯率變動(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貨幣對外價值的上下波動,包括貨幣貶值和貨幣升值。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是指匯率發生變化,或某貨幣相對於另一個貨幣價值的改變。引起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如貿易、通貨膨脹等。2001/12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003美國參議員Schumer首次向國會提出人民幣匯率問題。
2004中國銀行(2.62,0.04,1.55%)壟斷外匯業務的年代成為歷史,金融機構被允許從事外匯交易。
2005/7/21中國啟動匯改,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立即升值2.1%。
2006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上升到創紀錄的2,330億美元,兩位美國參議員聯合向國會提交提案,若中國不允許人民幣升值,將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課以重稅。
2007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匯率波動幅度擴大到0.5%。
2008人民幣自2005年匯改以來已經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人民幣停止了升值走勢。中國央行與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白俄羅斯和阿根廷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2009人民幣依然是只能在經常項目下自由兌換,由於中國擔心資本的跨國流動會沖擊到金融體系,資本項目下的兌換仍然受限,人民幣離完全的自由兌換的目標似乎還遙不可及。
2010中國穩定人民幣幣值的策略,遭遇到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巨大壓力。

(一)國際收支狀況。在間接標價法下: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二)通貨膨脹率的差異。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三)利率差異。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四)財政、貨幣政策。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五)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六)外匯投機力量。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七)政府的市場干預
(八)經濟增長率。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九)宏觀經濟政策。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⑨ 美元實行的是浮動匯率嗎

呵呵!!!很好.
補充:固定匯率制度的代價是很大的,92年和94年以及98年的金融風暴都說明了這一點,比如香港,雖然保衛了固定匯率制度,但是卻損失了1000多億港元.

⑩ 中國如果完全浮動匯率 人民幣兌換美元會怎樣

那麼就跌破了6了 國家要維持會有大量的美元用於救市。

閱讀全文

與中國浮動匯率美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
首開股份2015年中報 瀏覽:103
炒期貨的人多麼 瀏覽:489
信貸杠桿 瀏覽:318
外匯余額2017 瀏覽:290
支付寶中基金和理財區別 瀏覽:544
浮動匯率下的減稅 瀏覽:635
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52
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 瀏覽:105
銀行間外匯市場什麼時候收盤 瀏覽:285
汽車融資租賃過程中擔保公司倒閉 瀏覽: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託 瀏覽:681
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 瀏覽:992
信託100事件追蹤 瀏覽:677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