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釋人民幣的定價機制
目前人民幣的匯率是參考一攬子的形成機制,相比過去來說它更加的具有彈性也變得更加的透明,參考一攬子匯率運行機制的確定有兩個因素會影響到人民幣匯率的運行趨勢,一個是一攬子貨幣本身的運行趨勢,另外一個就是市場供求的狀況,因此我們在分析和研究判斷人民幣運行趨勢的時候,也要習慣的慢慢從主要猜測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圖,逐漸過渡到關注分析國內和國際的經濟,下面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人民幣中間價格的定價機制是什麼?
1、目前人民幣的中間價格報價是由14降人民幣外匯做市銀行負責的,中國的外匯交易中心,在每天開盤之前收到14夏裝是銀行的報價之後,會去掉部分最高價格和最低的報價,將給予的報價,平均之後得到每日9:15公布的官方中間價格。
2、做市銀行也遵循共同的定價機制,該機制使用三個部分共同的參考一攬子貨幣、參考收盤價格和劇烈波動過濾機制、參考一攬子貨幣和參考收盤價格是基本的定價機制,過濾機制是為了應對突發重大市場短期沖擊的輔助性工具。
3、做事銀行在結算調整幅度的時候也會參考三個貨幣籃子,由於三個貨幣籃子的幣種構成區別比較大,因此跟這三個籃子計算得到的調整幅度必然也是有所不同,將三個調整幅度加權平均,最終得到的調整幅度肯定不能夠確保任何一個貨幣籃子維持穩定,因此我們是參考一籃子而並非是盯住一籃子。
⑵ 人民幣的價值是如何確定的
人民幣對內貶值,是由於國內的通貨膨脹。
而通貨膨脹是怎麼產生的呢?
1.按貨幣學派的說法,通貨膨脹永遠是一個貨幣現象,即錢太多了,而錢來自流動性,來自高額的外匯儲備。
2.美元貶值,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礦石,糧食價格飆升,同時伴有國際金融炒家炒作,美國生物能源等因素。
3.成本推動,要素成本提高,諸如原材料、勞動力、利率。
4.短期因素,諸如雪災、地震、洪水。
5.通貨膨脹會自我實現,那便是市場預期。
而對外升值,是人民幣匯率走強了。
人民幣對外升值原因:1.中國經濟走強,當一國經濟走強,會對他國具有吸引力,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當大家看好中國經濟,加大持有人民幣資產意願,故人民幣升值。
2.中國經濟為出口導向型,這位中國積累了巨大的外匯儲備,達1.78萬億之巨,中國長期的低匯率政策讓中國出口佔了很大便宜,發達國家頗為不滿,認為中國搶走了他們工人的飯碗,給予人民幣升值壓力。
3.長期的低匯率政策,是中國對世界的補貼,浪費了中國的資源,污染了中國的環境,讓匯率升值,促進中國產業升級與轉型,國家也願意。
人民幣兌美元年化升值大概12%,而通貨膨脹率今年大概7%左右,人民幣在國外的購買力增強了,但在國內的購買力下降了,對擁有大宗進口的企業是利好消息,對全國人民而言,通貨膨脹是壞消息。
⑶ 我來告訴大家,怎麼制定人民幣匯率公式
不可以,一種貨幣對內的升值和貶值不叫匯率,是通過實際利率(等於名義利率-通脹率)來判斷的。
一種貨幣對外幣的兌換率才叫匯率。
每個國家的匯率政策都不一樣。所以調整匯率的參考依據也不一樣。
在中國外來的資本是不能隨誰便便進入中國的。
所以人民幣匯率是按照進出口貿易額來推算的。這個叫做換匯成本說。
簡單的可以這樣理解。
假設中國一年只出口1000台電視機到美國。
1000台賣掉後,賺進31萬美元
然後在國內生產這1000台電視機的成本是160萬人民幣,電視機廠的利潤率是20%。那麼推算出應該銷售額就是200萬人民幣。
然後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就是=200萬人民幣/31萬美元=6.45
中國的國際收支大多靠進出口。所以中國的匯率定價理論屬於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G.Cassel)提出的購買力平價說。
⑷ 匯率標準是怎麼制定的
1、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
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
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2、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成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3、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4、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目前是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⑸ 人民幣匯率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實施後,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自2006年1月4日起,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日元和港幣對美元匯率套算確定。 採納哦
⑹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如何定價發展的
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將由此前根據銀行間外匯市場以撮合方式產生的收盤價確定的方式改進為、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改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人民幣兌歐元、港幣等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非美元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3%的幅度內浮動、本公告公布後。銀行對客戶美元現匯掛牌匯價實行最大買賣價差不得超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交易中間價的1%的非對稱性管理,只要現匯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不超過當日交易中間價的1%。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引入OTC方式後。
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主體既可選擇以集中授信,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日元,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銀行對客戶美元現鈔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交易中間價的4%,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
即美元變化,但由於最近美國刺激經濟復甦,但相對美元也還顯示大幅度升值,大幅度貶值美元,人民幣只好少貶值一些浮動匯率,人民幣隨其浮動變化
⑺ 人民幣匯率如何確定
人民幣匯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兌換其他國家的貨幣的比例,也叫人民幣匯價。現行的人民幣匯率主要是人民幣與發達國家貨幣之間的管理浮動匯率,其中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基礎匯率,人民幣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匯率通過各自與美元的匯率套算出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法則一:
人民幣匯率變動(%)=美國物價上漲幅度(%)-中國物價上漲幅度(%)
■法則二:
人民幣匯率變動(%)=美國的利率(%)-中國的利率(%)
⑻ 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是如何定價的
在貨幣自由兌換市場上,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根本和最終是由市場經濟規律即供求關系決定;
但在匯率管制的國家,該國的貨幣匯率決定主要是政府意志,且歷史定價也是主要影響因素,其官方定價與自由市場(黑市)交易價格會有較大幅度的偏離。
⑼ 匯率到底是怎麼定的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種:
1、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
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人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
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2、利率。
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
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3、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當通貨膨脹緩解時,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增值,會引發出口商品竟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
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4、政治局勢。一國及國際間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都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政治局勢的變化一般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這些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有時很大,但影響時限一般都很短。
(9)人民幣匯率如何定價擴展閱讀:
分析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
1、基礎分析是對影響外匯匯率的基本因素進行分析,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各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狀況,世界、地區與各國政治情況,市場預期等。
2、技術分析是藉助心理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通過對以往匯率的研究,預測出匯率的未來走勢。
匯率的特性在於它多半是浮動的比率。只要貨幣能夠透過匯率自由交換,依交換量的多寡,就會影響隔天的匯率,因此,有人也以賺匯差營利,今日以較低的比率購進某一外幣,隔日等到較高的比率出現時,再轉手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