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繩將砝碼掛杠桿上,杠桿對砝碼有沒有拉力
有拉力,力是相互的。砝碼受到重力的影響,對杠桿產生了豎直向下的拉力。因此,杠桿也對砝碼產生了豎直向上的拉力。
2. 杠桿平衡時移動砝碼
鉤碼個數×格數可代表力×力臂.
A、左邊:4×3,右邊:2×5,左邊下傾.
B、左邊:3×2,右邊:1×4,左邊下傾.
C、左邊:4×4,右邊:4×4,杠桿平衡.
D、左邊:4×2,右邊:3×3,右邊下傾.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在C選項的操作中,杠桿可以平衡.
故選C.
3. 杠桿一格是幾個砝碼
C.
4. 如圖所示的杠桿,每個砝碼重均為1牛頓,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若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則()
原來左邊:4×5=20,右邊:2×10=20,相等,所以杠桿平衡 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後:左邊3×5=15,右邊:1×10=10,不相等,所以杠桿左邊向下傾 故選B. |
5. 關於杠桿
應該選A
圖上可能只是大致的畫了一下掛砝碼的位置(力臂)
題目並沒有說兩個力臂的長度關系 但他說了正好平衡 還說了每隻砝碼重量相等 所以圖中畫的砝碼的數量可以相信
可以自己假設一下力臂的長度
左邊2*F1=3*F2右邊(F1:左邊力臂;F2:右邊力臂)
這樣就知道兩邊力臂的關系了
現在可以進行下一步計算了
不要把對題目的理解局限在自己主觀的感受上
遇到問題時要多分析下題目 揣測出題人的本意
6. 砝碼所掛杠桿的位置能決定什麼
能決定物理重量啊 砝碼質量不變 離支點越遠物體重量越大 反之離支點越近物體重量越小 只要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就行了
7. 調解杠桿的砝碼
橫桿 平衡螺母
掛鉤 數量 位置 靜止 左邊的砝碼質量 和左邊的力臂 右邊的砝碼質量 右邊的力臂
砝碼大小 力臂長度
滿意請採納
8. 把杠桿的一段的砝碼換成彈簧測力計有什麼好處
可以均勻地測量,不必擔心沒有合適的砝碼,缺點是還要知道測量地點的重力加速度來計算質量
9. 如圖所示的杠桿,每個砝碼均為1N,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若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則
圖呢?不知兩邊砝碼和距中點的距離無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