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財務管理》作業,麻煩解決一下,謝謝了……問題在補充說明裡!
書上都有例題的。為了印象深的,還是自己看書為好。
❷ 經營杠桿逐年遞減,意味著什麼
經營杠桿逐年遞減,意味著我們國家去杠桿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得了實效,也意味著我們經濟發展當中的風險度在日益降低。
❸ 財務管理的財務杠桿問題
11.6為息稅前利潤,具體計算方法為:
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100*(1-70%)-20)+(50*40%*8%)=10+1.6=11.6
❹ 降低經營杠桿系數,從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途徑是節約可變成本還是固定成本
降低經營杠桿系數,從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途徑是節約固定成本。
節約固定成本開支可降低經營杠桿系數,從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降低財務風險:由於財務杠桿系數隨著債務利息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降低債務利息可以財務風險,此外,當企業盈利能力提高時,固定性利息成本佔全部盈利的比重下降,也會導致財務風險下降。最後,降低優先股股利也會降低財務風險。
(4)總杠桿降低改變經營計劃擴展閱讀:
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公式加以表示。
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❺ 財務管理的習題,求解。
現在的,利息=45*30%*8%=1.08
權益報酬凈利潤率=凈利潤/凈資產=(90*40%-18)/45*70%=57.14%
總杠桿系數=(收入-變動成本)\[息稅前利潤-利息]=36/16.92=2.13
改變之後,
凈利潤=90*1.2*50%-22=32
1、權益報酬凈利潤率=32/(45*70%+35)=66.5=48.12%
總杠桿系數=54/30.92=1.75
雖然總杠桿系數降低,但是權益報酬凈利潤率也降低了不能改變。
2、權益報酬凈利潤率=32/31.5=100.02%
總杠桿系數=54/(32-1.08-3.5)=1.97
總杠桿系數降低,權益報酬凈利潤率也提高了,可以改變。
❻ 財務管理題目
簡便記憶公式
銷售收入 - 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1)
邊際貢獻 - 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2)
息稅前利潤 - 利息 = 稅前利潤(利潤總額)(3)
經營杠桿DOL =(1) / (2)
財務杠桿DFL = (2) /(3)
總杠桿DTL = (1) /(3)
1.邊際貢獻率=1-變動成本率=40%,DOL=(EBIT+F)/EBIT=210*0.4/60=1.4
DFL=EBITF/(EBIT-I)=60/(60-200*40%*15%)=1.25,其中I為稅前利息
DTL=DOL*DFL=1.75
2、在提示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不一致時,需要重新考慮債券價值,然後得出其資本成本,即稅後利息/實際可用資金。
債券發行價=1000*(P/F,10%,5)+80*(P/A,10%,5)=923.2元/張,
則債券的實際資本成本=1000*8%*(1-30%)/(923.2*(1-5%))=6.10%
3.某公司目前擁有資金500萬元,其中,普通股25萬股,每股價格10元,每股股利2元,債券150萬元,年利率8%,優先股100萬元,年股利率15%,目前的稅後凈利潤為67萬元,所得稅稅率為33%。該公司准備新開發一投資項目,項目所需投資為500萬元,預計項目投產後可使企業的年息稅前利潤增加50萬元,下列兩種方案可供選擇:(1)發行債券500萬元,年利率10%;(2)發行普通股股票500萬元,每股發行價格20元。
要求:(1)計算兩種籌資方案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
原稅前利息i=150*8%=12,
((EBIT-12-500*10%)*(1-33%)-100*15%)/25 =((EBIT-12)*(1-33%)-100*15%)/(25+25) ,可得新EBIT=134.39,可知新項目帶來的50>34.39,故選擇發債更優。
(2)計算兩種籌資方案的財務杠桿系數與每股利潤
發債DFL=(100+50)/(100+50-12-500*10%-15/(1-33%) )=2.29
發股DFL=(100+50)/(100+50-12-15/(1-33%) )=1.30
eps(發債)=((100+50-12-500*10%)*(1-33%)-100*15%)/25 =1.76元/股
eps(發股)=((100+50-12)*(1-33%)-100*15%)/(25+25) =1.55元/股
(3)若不考慮風險因素,確定該公司最佳的籌資方案。綜上可見,發債較好
4.
(1)計算目前的每股收益、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
目前EBIT=10000*(1-70%)-(2000-5000*40%*8%)=1160
目前eps=((10000*(1-70%)-2000)*(1-40%)-24)/2000=0.288元/股
目前利息保障倍數=目前EBIT/I=1160/(5000*40%*8%)=10
目前經營杠桿=3000/1160=2.59 目前財務杠桿=1160/(1160-160-24/(1-40%)) =1.21
DTL=DOL*DFL=3.13
(2)所需資金以追加股本取得,每股發行價2元,計算追加投資後的每股收益、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判斷應否改變經營計劃;
新邊際貢獻=12000*(1-70%*0.4)=8640,則新EBIT=8640-(1840+500)=6300
則每股收益=((8640-2500)*(1-40%)-24)/(2000+2000)=0.921
利息保障倍數=EBIT/I=6300/160=39.38
目前經營杠桿=8640/6300=1.37 目前財務杠桿=6300/(6300-160-24/(1-40%)) =1.03
DTL=DOL*DFL=1.35
(3)所需資金以10%的利率借入,計算追加投資後的每股收益、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判斷應否改變經營計劃。
新邊際貢獻=12000*(1-70%*0.4)=8640,則新EBIT=8640-(1840+500)=6300
則每股收益=((8640-2500-4000*10%)*(1-40%)-24)/2000=1.71
利息保障倍數=EBIT/I=6300/(160+400)=11.25
目前經營杠桿=8640/6300=1.37 目前財務杠桿=6300/(6300-560-24/(1-40%)) =1.11
DTL=DOL*DFL=1.52
❼ 一道財務管理題,求高手
(1)目前情況權益凈利率=[(100×30%-20)×(1-40%)]/[s0×(1-40%)]=20%
經營杠桿=(100×30%)/[100×30%-(20-50×40%×8%)]=30/11.6=2.59
財務杠桿=11.6/(11.6-1.6)=1.16
總杠桿=2.59×1.16=3E或100×30%/(100×30%-20)]=3
(2)增資方案
權益凈利率=[100×120%×(1-60%)-(20+5)]×(1-40%)/[50×(1-40%)+40]
=19.71%
經營杠桿=[120×(1-60%)3/[120×(1-60%)-(20+5-1.6)]=48/24.6=1.95
財務杠桿=24.6/(24.6-1.6)=1.07
總杠桿=1.95×1.07=2.09
或總杠桿=(120×40%)/[120×40%一(20+5)]=2.09
(3)借入資金方案
權益凈利率=[100×120%×(1-60%)-(20+5+4)]×(1-40%)/[50×(1-40%)]
=38%
經營杠桿=(120×40%)/[120×40%-(20+5-1.6)]=1.95
財務杠桿=24.6/[24.6-(4+1.6)]=1.29
總杠桿=1.95×1.29=2.52
或:總杠桿=(120×40%)/[120×40%-(20+5+4)]=2.53
由於公司以提高權益凈利率同時降低總杠桿系數為改進經營計劃的標准,因此,符合條件的是借入資金的經營計劃(權益凈利率:38%>20%;總杠桿系數:2.53<3)。
由於採取借款方案提高了凈資產收益率,同時降低了總杠桿系數。因此,應當採納借入資金的經營計劃。
❽ 下面這三道題怎麼做
先說第三道題
要求:
(1)計算目前的每股收益、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
答案:目前情況:
目前凈利潤=[10000-10000×70%-2000]×(1-40%)=600萬元
目前所有者權益=5000×(1-40%)=3000萬元
目前負債總額=2000萬元
目前每年利息=2000×8%=160萬元
目前每年固定成本=2000-160=1840萬元
每股收益=(600-24)/2000=0.29元/股
息稅前利潤=10000-10000×70%-1840=1160萬元
利息保障倍數=1160/160=7.25
全部固定成本費用 2000
(1)固定成本 1840
(2)利息 160
經營杠桿=[10000-10000×70%]/[10000-10000×70%-1840]=3000/1160=2.59
財務杠桿=1160/[1160-160-24/(1-40%)]=1.21
總杠桿=2.59×1.21=3.13
(2)所需資金以追加股本取得,每股發行價2元,計算追加投資後的每股收益、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判斷應否改變經營計劃;
答案:追加股本方案:
增資後的凈利潤=〔10000×120%×(1-60%)-(2000+500)〕×(1-40%)=1380(萬元)
每股收益=(1380-24)/(2000+2000)=0.34元/股
息稅前利潤=12000×(1-60%)-(1840+500)= 2460(萬元)
利息保障倍數=2460/160=15.375
經營杠桿=[12000×(1-60%)]/2460�
=4800/2460=1.95
財務杠桿=2460/[(2460-160-24/(1-40%))=1.09
總杠桿=1.95×1.09=2.13
由於每股收益增加,總杠桿系數降低,所以,應改變經營計劃
(3)所需資金以10%的利率借入,計算追加投資後的每股收益、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判斷應否改變經營計劃。
答案:借入資金方案:
每年增加利息費用=4000×10%=400(萬元)
每股收益
={〔10000×120%×(1-60%)-(2000+500+400)〕×(1-40%)-24}/2000=0.56元/股
息稅前利潤=12000×(1-60%)-(1840+500)=4800-2340=2460(萬元)
利息保障倍數=2460/(400+160)=4.39
經營杠桿=(12000×40%)/[12000×40%-(1840+500)]=4800/2460=1.95
財務杠桿=2460萬/[2460-(400+160)-24/(1-40%)]=1.32
總杠桿=1.95×1.32=2.57
由於每股收益增加,總杠桿系數降低,所以,應改變經營計劃
(4)若不考慮風險,兩方案相比,哪種方案較好。
答案:若不考慮風險,應當採納每股收益高的借入資金的經營計劃。
❾ 凈資產收益率、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
這是某一年的一個注會考試題的變形。
1、現有利息費用=500*40%*8%=16萬元
經營固定成本=120-16=104萬元
2、改變計劃如用追加股權資本取得:
凈利潤=-[600(1+20%)(1-60%)-(104+20)-16](1-25%)=A
凈資產=500*(1-40%)+200=B
凈資產收益率=A/B
DOL=[600(1+20%)(1-60%)]/[600(1+20%)(1-60%)-(104+20)]=C
DFL=[600(1+20%)(1-60%)-(104+20)]/[[600(1+20%)(1-60%)-(104+20)]-16]=D
DTL=C*D
3、改變計劃如用借款取得:
凈利潤=[600(1+20%)(1-60%)-(104+20)-(16+200*10%](1-25%)=E
凈資產=500*(1-40%)=F
凈資產收益率=E/F
DOL=[600(1+20%)(1-60%)]/[600(1+20%)(1-60%)-(104+20)]=C(與方案一完全相同)
DFL=[600(1+20%)(1-60%)-(104+20)]/[[600(1+20%)(1-60%)-(104+20)]-(16+200*10%)]=G
DTL=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