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匯率報價方式
匯率報價為雙向報價,即既報買入基準貨幣的匯率,同時報賣出基準貨幣的匯率。
② 匯率的報價法有哪些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
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本幣
另外:在國際金融市場為了便於比較,往往統一用其他貨幣表示美元,特稱為美元標價法
③ 什麼叫外匯匯率有那些標價方法
外匯匯率,是以另一國貨幣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其高低最終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其買進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為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賣出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
如:歐元EUR0.9705、日元JPY119.95、英鎊GBP1.5237、瑞郎CHF1.5003、匯率的最小變化單位為一點,即最後一位數的一個數字變化,如:、歐元EUR0.0001、日元JPY0.01、英鎊GBP0.0001、瑞郎CHF0.0001。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採用間接標價法時,本國貨幣數額較多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本幣時付出的外幣數額。
外匯賣出價是「外匯買入價」的對稱。亦稱「外匯賣出匯率」。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摺合本幣數額多的價格是賣出價; 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幣數額少的價格是賣出價。
FX168財經網專業的外匯黃金資訊、行情、技術分析等網站。
④ 關於遠期匯率的報價方法
1.USD1=HKD7.8520/25是銀行的一個匯率報價,在報價中,同時報出兩個價格,一個買入價,一個是賣出價.數字小的在前,是銀行(確切地說應該是報價方,因為銀行也可能作為詢價方向另外的經紀人買賣外匯)買入單位基準貨幣應付的報價貨幣數(該例中是銀行買入1英鎊付7.8520港幣);數字大的則為銀行賣出單位報價貨幣(英鎊)應該收進的報價貨幣數,收進多,支出少,差額為銀行費用加利潤.
2.在匯率表示中,如果基準貨幣為1,一般都為小數點後四位,如果基準貨幣為100(如我國以100外幣作為外幣基準單位)小數後為二位,日元/里拉等除外,這樣小數點後第四位變動一個數,稱為變動一點.一個月遠期差價50/55,是指遠期價格上升50/55點.
3.作為一種報價慣例,遠期貼水時,即基準貨幣貶值,在遠期點數報價時大數在前,小數在後,因此在即期與遠期的換算時,前大後小往下減.反之,則為加.加或減後的結果是遠期匯率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差價比即期有所擴大,因為銀行在遠期交易中,將風險管理和貨幣的時間價值考慮在內,獲得較高的差價是除了費用加利潤外,還要取得風險管理費和貨幣的時間價值補償.
⑤ 匯率報價計算
(1)1英鎊等於1.5541*1.1675=1.8144加元
(2)歐元/澳元=(1.6510/1.5725)/(1.6550/1.5715)=1.0499/1.0531
(3)歐元/澳元=(1.4100*1.5715)/(1.4140*1.5725)=2.2158/2.2235
⑥ 匯率變動,外貿出口價格改調整嗎
報價都是先算人民幣的,在換算成國際貨幣(客戶指定貨幣),匯率變動,出口價格不一定調整,得看你們老闆的吩咐
⑦ 匯率變動如何給客戶報價
在報價是要考慮到利率的變化和物料價格的波動。
⑧ 有關匯率報價的問題
1.9505表示銀行的賣價,1.9515是銀行的賣價。通常前面小後面大,前面用四位小數,後面的就省略點,只表最後兩位小數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