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息的杠桿作用
1、利息具有促進資金積聚,籌集建設資金的功能。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通過利息這個經濟杠桿,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閑置資金存入銀行,為經濟建設籌措更多的資金,以加速經濟的發展。銀行運用利息杠桿,對儲戶給予物質鼓勵,對於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加儲蓄,更好地聚集社會閑置資金,支援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於吸存企事業單位的暫時閑置的資金,也要有效地運用利息杠桿,這樣有利於促進各單位更加踴躍地將閑置資金存入銀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存款利息的多少,利率的高低,是影響銀行存款變動的關鍵性因素。這從近十多年來我國存款利率的升降與銀行存款波動的同向變動中可得到充分的證明。
2、利息能促進企業節約使用資金,加強經濟核算。企業向銀行取得貸款,必須合理運用到生產和經營中去,才能增加收入,增加積累,從而按期歸還銀行貸款本息。利息是構成企業成本的一個要素,佔用貸款越多,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經營成本也就越高,效益就會下降;反之,貸款佔用越少,利息負擔也小,成本下降,效益自然就會上升。如果資金管理不善,使用不當,就要增加企業的利息負擔,因此,通過利息杠桿,能夠從經濟手段上,促進企業精打細算,合理使用和節約資金,盡量減少對銀行貸款資金的佔用,以減輕利息負擔,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有利於銀行轉換經營機制,實行企業化經營。利息是銀行實行企業經營的條件之一,因為,對銀行來說,銀行存貸款的利息收支差額,就是銀行經營業務的收入,減去支出後,便是銀行的盈利。商業銀行作為經營貨幣資金的特殊企業,對構成其經營成本和利潤收入的利息,便有其特有的敏感,因為利息收入的多少,直接關繫到它的經營成敗和命運前途。
此外,利息和利息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它還是實施宏觀調控,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貨幣政策工具。
❷ 如何理解「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是通過利息的支付及調整所引起的經濟利益關系的變化
利率作為經濟杠桿,具有五方面的經濟功能,對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功能包括中介功能、調節功能、分配功能、動力功能與控制功能。
(二)利率的作用表現在宏現經濟與微觀經濟活動中。
利率作用的發揮需要一定的環境與條件,包括:
(一)市場化的利率決定機制,即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利率水平;
(二)靈活的利率聯動機制,即一種利率變動,其它利率隨之變化的聯動關系;
(三)適當的利率水平,即利率水平不宜過低或過高;
(四)合理的利率結構,即合理的利率期限結構,行業結構與地區結構等。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使利率充分發揮作用,應逐步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
❸ 利率作為各國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杠桿,其高低由( )等因素決定。
【答案】A、B、C、D
【答案解析】利率作為各國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杠桿,其高低由社會平均利潤率、借貸資本的供求情況、借出資本承擔的風險、通貨膨脹、借出資本的期限長短等因素決定,資金數量只與利息大小有關,與利率無關。
❹ 利息率調整作為經濟杠桿對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是什麼
2003年下半年以來冷熱兼治、雙向使勁時期(一)國家宏觀調控的背景及措施
面對經濟在"十五"前三年連續"加速增長"之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增長速度、部分行業盲目重復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偏大、貨幣信貸增長偏快、以及亂占濫用耕地、糧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等問題,繼發了部分行業、部分地區工業、投資"過熱",農業、服務業"偏冷"的"結構性失衡",出現了一定范圍的"油荒"和"煤荒",煤電油運等供應全面緊張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同時為了抑制高耗能產業的盲目發展,從2003年8月起,以央行提高商業銀行准備金率為標志,國家逐漸加大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轉型力度。特別是從今年4月份以來,面對物價上漲逼近5%的臨界線,國家果斷地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財政政策由前幾年的"積極"取向逐漸向"中性"方向轉變,貨幣政策由前幾年的"穩健"逐步轉向"適度從緊",並對市場機制還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如土地管理等,適當運用一些行政手段。具體包括:
一是加強貨幣信貸投放調控。央行在去年8月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1個百分點的基礎上,今年4月又提高了0.5個百分點。同時,央行加強公開市場操作,向貸款增加較多的商業銀行發行500億元定向票據,收緊放貸能力。出台了加強窗口指導和銀行監管的措施,將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起來,要求商業銀行一方面嚴格控制對鋼鐵等過熱行業的信貸投放,另一方面支持有利於調整結構、擴大消費和增加就業的項目資金需要。
二是圍繞產業政策准入,嚴格用地管理。開展了土地市場特別是開發區的清理整頓。從5月份開始凍結土地審批半年,農轉非用地半年內停止審批。停止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和高檔別墅、高爾夫球場等房地產開發的土地供應。配合做好制止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盲目投資工作,嚴格加強用地管理,防止突擊批地。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准入標準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對違法違規佔地嚴重的地方,暫停土地使用審批。堅決收回違規多佔或占而未用的土地。
三是全面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和審核,對國家明令禁止的、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不符合環保規定、城市規劃、信貸管理和項目審批程序等有關規定的在建項目停建緩建,並視情況進行處理。暫停審批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辦公樓、培訓中心和各類會展中心、大學城等項目。
四是提高建設項目市場准入標准。將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經濟實用房除外)等部分行業建設項目資本金比例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其中鋼鐵項目資本金比例由25%提高到40%以上;水泥、電解鋁、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比例由20%提高到35%以上。並相繼制定出台了一些相關產業政策和行業標准,切實按照產業政策和環保、安全、能耗、技術、質量等市場准入標准,從嚴審核新建項目。
五是強化經濟運行調節。加大煤電油運協調力度,促進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銜接,限制不符合產業政策、沒有達到市場准入條件企業的用電用油用煤額度。加快能源、電網建設,制定有序供電方案,優先保證城鄉居民生活和重點單位的用電需求,充分挖掘煤電油運企業的生產潛力,努力保障重要物資運輸。調整煤價和電價,實行新的用電政策。全國范圍內提高電價,取消地方出台的優惠電價,對高耗能行業實行差別電價,積極疏導矛盾。組織開展全國資源節約活動,號召把節能特別是節約用電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六是鼓勵和扶持糧食生產。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包括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購買農機補貼、農資價格管理、農業稅減免、對糧食購銷市場全面放開等。
這一時期國家運用了"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宏觀調控主要向兩個方面側重,既 "防熱",控制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適時適度調控回升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苗頭性問題,防止局部過熱現象蔓延;又"升溫",加大對農業、交通、能源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避免大起大落,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與前三次宏觀調控不同,本次調控充分體現了適時適度,區別對待,不"急剎車",不"一刀切",注重實效的方針。1至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34.8%,增幅比前4個月回落8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18.3%,增速比4月份和3月份分別回落16.4和25.2個百分點,投資增長過快勢頭有所遏制,房地產等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的勢頭開始回落,糧食價格趨穩,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漲勢減緩。財政支出增速成明顯減慢,銀行信貸有所控制,貸款余額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1%,增速比前4個月回落0.1個百分點。
❺ 如何理解利率作為經濟杠桿,在宏觀與微觀經濟活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不要理解得太過復雜 把貨幣看著一個商品 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 當利率下降的時候 貨幣就便宜 大家都可以去借錢(也就是貸款) 然後進行投資活動 繁榮經濟 反之 貨幣價格高了 大家都不願意借錢 經濟就會受到影響(特別是民營經濟)
❻ 利率在經濟杠桿中的作用
利率作為經濟杠桿,具有五方面的經濟功能,對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功能包括中介功能、調節功能、分配功能、動力功能與控制功能。
(二)利率的作用表現在宏現經濟與微觀經濟活動中。
利率作用的發揮需要一定的環境與條件,包括:
(一)市場化的利率決定機制,即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利率水平;
(二)靈活的利率聯動機制,即一種利率變動,其它利率隨之變化的聯動關系;
(三)適當的利率水平,即利率水平不宜過低或過高;
(四)合理的利率結構,即合理的利率期限結構,行業結構與地區結構等。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使利率充分發揮作用,應逐步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
http://..com/question/7901410.html
❼ 為什麼說利率和利息是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杠桿
這是中國的貨幣政策,通過利率可以調節百姓手中的存款量,進而刺激百姓消費,擴大內需,增加投資。促進資本市場和實體市場的發展!
❽ 利率作為經濟杠桿 在經濟中發揮著哪些功能
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為因素或非經濟因素限制利率作用的發揮,主要有:
(1)利率管制,即國家制定各種利率,規定各金融機構必須遵守和執行。它有可能因制定的利率水平不當或調整不及時,限制利率作用的發揮;
(2)授信限量,包括授信配給制和授信條件。它可能導致信貸資金的供求矛盾進一步激化,利率體系的結構和層次扭曲,阻礙利率機制正常發揮作用;
(3)經濟開放程度,取決於資金流動度與市場分割。經濟開放程度低會使整個利率體系失去有機聯系和彈性,利率作用的發揮就有很大局限性;
(4)利率彈性。某一經濟變數的彈性高,對利率變動的反應就靈敏,因此利率變動對經濟變數的影響就大,作用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❾ 求助~怎樣很好的解答~現代經濟中利率的杠桿作用表現在什麼地方
利率作為經濟杠桿,具有五方面的經濟功能,對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功能包括中介功能、調節功能、分配功能、動力功能與控制功能。
(二)利率的作用表現在宏現經濟與微觀經濟活動中。
利率作用的發揮需要一定的環境與條件,包括:
(一)市場化的利率決定機制,即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利率水平;
(二)靈活的利率聯動機制,即一種利率變動,其它利率隨之變化的聯動關系;
(三)適當的利率水平,即利率水平不宜過低或過高;
(四)合理的利率結構,即合理的利率期限結構,行業結構與地區結構等。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使利率充分發揮作用,應逐步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