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最省力杠桿
最省力杠桿?
這樣的提問只能出現在給定的幾個利用杠桿的工具進行比較時 不可以泛泛的說
在給定的幾個實例中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 尋找阻力相等 用力最小的那個實例 就是最省力杠桿
㈡ 省力杠桿
杠桿原理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當杠桿的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如老虎鉗,剪刀等,反之則是費力杠桿,如筷子,鑷子等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船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在我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家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㈢ 什麼樣的是省力杠桿
L1>L2,F1<F2.(F1是促使杠桿轉動的力,F2是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是L1,阻力臂是L2)
㈣ 哪些是省力杠桿,哪些是費力杠杠
判斷杠桿是否省力,就是看力臂與阻力臂。力臂大於阻力臂,省力。反之費力。
㈤ 什麼叫費力杠桿,什麼叫省力杠桿 回答最佳者,給十分!
費力杠桿即阻力臂長於動力臂,省力杠桿即動力臂長於阻力臂;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省力杠桿省力,但費距離.天平也是杠桿,但它的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㈥ 省力杠桿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那麼我們思考,他是想怎樣把地球翹起來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要講解的內容——杠桿。
【杠桿的概念】
杠桿的定義: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著固定點O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 2、動力; 3、阻力; 4、動力臂; 5、阻力臂
下面具體解釋什麼是五要素
(1)支點:杠桿可以繞其旋轉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O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O到動力F2作用線的距離L2;
如上圖所示,力F為動力,而物體的重力為阻力,通過實驗可知杠桿處於平衡態時,其動力F1、動力臂L1和阻力F2、阻力臂L2滿足:F1L1=F2L2;
【杠桿平衡】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都叫做杠桿平衡。
【等臂杠桿】
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當L1=L2時,有F1=F2;
此時動力與阻力的大小是相等的。這樣的杠桿我們叫做等臂杠桿。
與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相比,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省距離。
常見的省力杠桿有:天平與定滑輪。
【省力杠桿】
如果某個杠桿,其動力臂比阻力臂大,這個杠桿就是省力杠桿。
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
F1=F2L2/L1
顯然,動力臂比阻力臂大,即L1>L2時,F1>F2
此時動力比阻力要小。
【費力杠桿】
如果動力臂比阻力臂小,那麼該杠桿就是費力杠桿。這也可以利用數學關系來證明。
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
F1=F2L2/L1
顯然,動力臂比阻力臂小,即L1<L2時,F1<F2
【杠桿的應用】
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利用杠桿原理的工具,例如下圖
【等臂杠桿】
天平就是利用等臂杠桿的原理,即動力臂等於阻力臂,來實現測量物體質量的。因為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所有左右兩個托盤內的重力相等,根據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被測的質量就等於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的質量了
【省力杠桿】
利用撬棍來翹石頭,就是典型的省力杠桿。從本質上來看,我們希望用較小的力,來把很重的石頭翹起來。
雖然省力杠桿省了力,不過也費了距離.
【費力杠桿】
利用魚竿來釣魚,就是利用的費力杠桿
【練習】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的支點在O點,左邊A處掛兩個鉤碼,右邊B處掛上一物體後,杠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如果在A的下面再掛一鉤碼,則必須把物體移掛在C處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若BC=5cm,AO=15cm,每個鉤碼的質量m都為50g,求OB的長度和物體的質量M.
【解答】解:
(1)當左邊A處掛兩個鉤碼,右邊B處掛上一物體後:
∵杠桿水平平衡,
∴2mg×OA=Mg×OB,
即:100g×15cm=M×OB,﹣﹣﹣﹣﹣①
(2)當在A的下面再掛一鉤碼,把物體移掛在C處,
∵杠桿水平平衡,
∴3mg×OA=Mg×OC=Mg×(OB+BC),
150g×15cm=M×(OB+5cm)﹣﹣﹣﹣﹣②
(3)由①②聯立方程組解得:
OB=10cm,M=150g.
答:OB的長度為10cm、物體的質量為150g.
在分析杠桿平衡問題時,不能僅僅以力的大小來判斷,一定要從基本知識考慮,做到解決問題有根有據,切忌憑主觀感覺來解題,要對杠桿平衡條件熟悉掌握和運用。
㈦ 哪些是省力杠桿,哪些是費力杠桿
撬棍、扳手、鉗子、拔釘器、開瓶器、鐵皮剪刀、鋼絲鉗、指甲剪、汽車方向盤等專是省力杠桿。
裁縫剪刀屬、筷子、手臂、扇子、響板、鑷子、湯勺、鐵閘門、起重機、魚竿、縫紉機腳踏板、劃槳、理發師用的剪刀、晾衣桿等是費力杠桿。
由力的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叫做力臂。根據公式F1L1=F2L2可得,力臂越長力就越小。省力杠桿,顧名思義,其動力臂較長,動力較小,所以省力。但是通常省力杠桿省了力氣會相應的費距離。
杠桿平衡條件為動力乘動力臂等於阻力乘阻力臂,那麼在杠桿平衡的條件下,動力(F1)大於阻力(F2),動力臂(L1)小於阻力臂(L2)時,杠桿為費力杠桿。
(7)最佳省力杠桿擴展閱讀:
費力杠桿-網路
省力杠桿-網路
㈧ 十種省力和十種費力杠桿
費力杠桿:魚竿,鑷子,笤帚,劃槳,筷子,鑷子,晾衣桿,理發剪刀,胳膊,火鉗
省力杠桿:剪樹枝剪刀 鉗子(老虎鉗),自行車剎車車閘,動滑輪(相當於省力杠桿),撬棍(道釘撬),扳手,拔釘器,開瓶器,指甲刀,鍘刀
㈨ 列舉常見的省力杠桿
A、撬棒、羊角錘、瓶蓋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都大於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桿,故A正確;
B、鍘回刀,在使用答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但麵包夾、理發剪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錯誤;
C、動滑輪實質是省力杠桿,但火鉗、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C錯誤;
D、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是等臂杠桿,不省力液不費力;扳手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錯誤;
故選A.
㈩ 省力杠桿有什麼例子
省力杠桿:
羊角錘、瓶蓋起、道釘撬、老虎鉗、起子、手推車、剪鐵皮和修枝剪刀
費力杠桿:
筷子、鑷子、釣魚竿、腳踏板、掃帚、船槳、裁衣剪刀、理發剪刀、人手臂
等臂杠桿:
天平、定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