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杠桿的三個點怎麼找
首先三個點都在杠桿上
支點的確定一般是找杠桿旋轉過程中的固定不動的點,就是杠桿是繞著哪個點轉的
動力和阻力的作用點是找作用在杠桿上的力的作用點,而動力和阻力是人為定義的,即二者是可以互換的(在題目未規定的情況下,你說哪個是動力就是動力,哪個是阻力就是阻力)
② 關於杠桿
A
500
3個 一個省力 兩個費力
③ 省力杠桿
杠桿原理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當杠桿的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如老虎鉗,剪刀等,反之則是費力杠桿,如筷子,鑷子等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船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這里還要順便提及的是,在我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家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這樣的記載,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④ 杠桿支點受力
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專(力與力臂的乘積屬)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4)http點杠桿擴展閱讀:
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使停放在沙灘上的船隻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⑤ 杠桿原理的計算公式!在線等!!!!!!!!!
F1*L1=F2*L2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
(5)http點杠桿擴展閱讀:
杠桿可以讓「小力」做出「大力」能做的功。
任何機械所輸出的能量,都不可能比輸入它的能量還多,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要求。因此,對於一個理想的機械,它的「能量輸出」最多與「能量輸入」是相等的,這個時候,機械所輸出的功,等於輸入它的功。
可以想像一個用杠桿來翹起物體的例子。在過程中,杠桿所輸出的功,是「物體的重量」與「物體被抬起的高度」(或者說「輸出距離」)的乘積。而輸入杠桿的功,則是人所施加的「力」與「向下壓的距離」(或者說「輸入距離」)的乘積。
在理想的情況下,「輸出的功」與「輸入的功」相等,也就是「物體的重量」與「輸出距離」的乘積,等於「力」與「輸入距離」的乘積。這就意味著,在物體的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力」的大小取決於「輸入距離」與「輸出距離」的比例。
通過調整「力」和「物體」與「支點」的相對遠近,使「輸入距離」大於「輸出距離」,或者對於上面的例子來說,只要讓下壓的距離稍大於物體需要被抬起來的距離,那麼用「小力」所做出來的功,便完全可以等同於一個「大力」所做的功。能夠看出,這就是杠桿省力的背後的原因。
參考資來源:杠桿原理
⑥ 怎樣找復雜杠桿支點
首先支點可以任意選擇在某時刻靜止的點(力和力矩在變換).而杠桿繞其轉動.
看圖中力的方向.如果輪子開始運動.甲乙兩圖先動的都是靠地面的點
⑦ 杠桿原理是什麼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⑧ 我發現杠桿中有一個問題
Sorry,偶的回答的確有問題。
偶是這樣想的:現實中支點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當杠桿轉動時,杠桿和支點的接觸部位變了,杠桿兩邊的大小(長度)肯定不同,重力也就不同,F1和F2已經不相等了,加上力臂也有改變,因此不符合 F1L1=F2L2 (註:這個才是杠桿平衡條件),杠桿就不平衡了
你可以參考一下這里 http://..com/question/33266433.html?si=2
⑨ 外匯中保證金,杠桿,點值是怎麼計算的
杠桿有50倍,100倍,200倍等,點值各貨幣對不等,每個個平台都不一樣的。具體的你可以到我空間看看
⑩ 杠桿問題
本人高二,可以幫助回答。答案是否定的。先說如果沒有外力作用的話,只受重力作用,那就會作加速運動。現在你給他兩個力都是向下的,也就是說與重力方向相同(兩個力夾角小於九十度就算方向相同,這上高中就知道了,現在記住),只會使它加速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