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固定匯率制舉例

固定匯率制舉例

發布時間:2021-09-27 04:33:24

① 什麼是爬行盯住匯率制度

爬行釘住匯率制(crawling peg) 爬行釘住匯率制是 固定匯率制 和 浮動匯率制 的折中, 其含義是一國對貨幣平價進行細微的、經常性的調整,扭轉一國的 國 際收支失衡,是將 匯率 釘住某種平價, 但根據一組選定的指標頻繁地、 小幅度地調整所釘住平價的一種匯率安排。 赤字國和盈餘國都會一直調整 匯率 水平,直到滿意為止。 並且平價的變動分許多小步進行,匯率的調整盡可能地接近連續。 其調整是按照這些指示變數來進行的: 相對於主要貿易夥伴國的本國價格的變化; 外匯儲備 水平; 出口業績;國際收支經常賬戶的狀況。巴西、阿根廷、 智利等國家使用該制度。

②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 資本自由流動與獨立貨幣政策不能同時實現,請舉例(三種組合)。

固定匯率制度是國家間貨幣採用固定兌換比率進行交換的制度。一國政府把本國貨幣的價值固定對應單一其他國家貨幣,或一攬子其他貨幣,或者另一種衡量價值,

例如黃金,固定匯率制度可以分為1880-1914年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兩個階段。

經濟學上一直存在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也就是一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自由流動這三者不能同時存在,最多隻能選擇其中兩個。

對中國來說,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可以理解為中國是否有加息(降息)、降准(升准)等主動權、是否受外部環境干擾等;匯率的穩定性是人民幣到底是穩定還是大幅波動;資本的自由流動是相對資本管制來說的。

以中國香港為例,香港實行的聯系匯率制度,也就是港幣和美元掛鉤,美元兌港元的匯率始終保持在1:7.80,同時香港又是世界性金融中心,金融對外開放幅度非常之大,即香港同時選擇了資本的自由流動和貨幣匯率的穩定性,那麼在三元悖論下,香港就失去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當美聯儲加息或降息的時候香港往往得被動跟隨。

(2)固定匯率制舉例擴展閱讀:

固定匯率體系的主要優點是減少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一個想穩定其物價的高通貨膨脹國家可以選擇加入固定匯率體系來恢復央行的信譽。

固定匯率有時會變得不穩定,匯率水平會突然變化。如果一個國家迫於市場壓力放棄原先的目標匯率而實行新的匯率,則被稱之為匯率的再安排。之所以實施匯率再安排,有時是為了解決長期性的經常項目赤字或盈餘。匯率再安排可以是本幣的升值,也可以是本幣的貶值,但如果對匯率的再安排過於頻繁,那麼匯率制度將喪失了可信性,而且浮動匯率制度的內在不穩定性仍然存在。

③ 維持固定匯率的政策手段

一般用外匯儲備來維持固定匯率
這個方法要分很多層次說
1 1利: 在資本流出的時候,把手中的人民幣或者人民幣存款,兌換成美元或者美元存款,造成大量資本流出的時候有足夠的美元兌換就不會造成外匯恐慌導致人民幣貶值。
2 決定匯率: 國 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是直接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它的影響機制是:國際收支的差額如順差或者逆差的狀況會即刻反映在一國的外匯市場上,而這種外匯的供求關系又會影響到外匯市場上的匯率形成。舉例來說,如果國際收支順差就意味著外匯的供給暫時大於外匯的需求,即外匯的供大於求,那麼外匯匯率就應下跌(貶值),而與其相對的本幣匯率就應上升(升值);而當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就必然對本幣匯率有下跌壓力,對外幣匯率有上漲的需要。國家干預:
以國際收支順差為例,如果這時該國的中央銀行不希望看到本幣升值的情況出現,那麼,它就在外匯市場出現超額外匯供給的時候,將超額的外匯買進,同時拋出本國貨幣,從而平衡了當時過剩的外匯和缺乏本幣的局面,使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匯率也就保持穩定。而這種穩定帶來的變化是中央銀行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基礎貨幣的投放。

3 弊 :在外匯統一管制,即在央行強購持匯的,央行必須買入大量的貨幣,這樣就會增發貨幣,造成貨幣供應上升,可能會造成流動性過剩。

4 敝:央行固定匯率容易貨幣容易受攻擊在熱錢流入的時候,為維持既定的人民幣與美元匯價目標,中央銀行都必須通過發行本幣來吸收「過剩的」外匯市場資金;這就形成國內貨幣供給持續性擴大並進而導致未來通貨膨脹的局面或可能性。 在面對國內通貨膨脹出現爬升傾向時,對匯率目標的顧慮又可能使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操作受到明顯束縛,即難以充分地根據國內經濟形勢需要顯著提高利率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如果國際市場上的利率水平出現低落的同時,提高國內利率水平很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從而引起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上升的壓力。

5 中國在以前是單一盯緊美元戰略,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升值時,人民幣的國際價值隨之升高;當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貶值時,人民幣的國際價值隨之下降。為了降低貨幣風險中國已經更多盯緊日元 歐元等發達國家貨幣。這次美國重災區把中國也綁架了。

76改革: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每個國家貨幣都有他的優勢,也有劣勢,關鍵是怎麼採取靈活應對的宏觀調控手段。中國現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防止沖擊的穩點性還是蠻強的,但是太多外匯儲備流動性不強也是在浪費資源。現在已經走出了固定利率的時代,採取靈活的利率調節,促進經濟發展,計劃時代已經過去了,靠人為的干預經濟是沒用的了,國家與國家貿易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固定匯率時代已經過去。

④ 請列舉20世紀90年代一些重大國際金融事件,並說明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

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

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4)固定匯率制舉例擴展閱讀

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

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⑤ 固定匯率制度與浮動匯率制度有什麼區別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貨幣供求變化,任其自由漲落,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原則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擔義務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樣的匯率就是浮動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和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

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⑥ 求高人指點!資本完全流動和不完全流動時財政貨幣政策的區別!(固定匯率制)

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固定匯率、資本完全流動情況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首先會引起IS曲線右移,這樣IS與LM曲線的焦點會出現在BP曲線上方,會又貿易順差出現,會引起本幣升值,由於固定匯率,中央銀行一定會用本幣購入外幣以阻止本幣升值,這樣會引起LM曲線右移,又由於資本完全流動,故最終IS LM BP 曲線會交於一點,達到外部均衡,不會產生貿易差額。
而在固定匯率、資本完全流動情況下,貨幣政策完全無效,故也不會產生貿易差額。
在固定匯率、資本不完全流動情況下,由於資本的不完全流動,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同時有不具備匯率的伸縮性,因而此時的財政貨幣政策會導致國際收支盈餘或赤字

⑦ 浮動匯率制度下的政策目標與固定匯率制下有什麼區別

1 固定匯率的貨幣政策的作用相對固定,就是為了保持匯率的穩定,對短期內的產出不產生影響,在固定匯率下如果要穩定產出或刺激產出只有財政政策和貿易保護政策起作用。
2浮動匯率下的貨幣政策則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給或減少貨幣供給來刺激經濟,從而影響產出,而在浮動匯率下財政政策和貿易保護政策不起作用。
綜上,我覺得只要從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貿易政策,就可以來分析兩者的區別~~~~~~:)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⑧ 通俗地解釋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的幾個概念

舉個例子:
從前有一個叫H國,發行一種貨幣叫H元,執行固定匯率,採取與美元聯系匯率,1H元兌換10美元。H國為外向型經濟,國際貿易發達。由於該國商品在國際上較受歡迎,且市場環境較好,故在20XX年度出現貿易盈餘。
一、由於H國經濟發展趨勢強勢,提升人們對H幣的信心,貿易額增加H幣市場需求量就大。這種情況下H元就會順應市場需求升值,與美元比率變成1:9並開始向1:8.5沖刺,如果H國是個浮動匯率國家,政府不對匯率進行干預,過一段時間,H國人民和其它H幣的持有者發現他們手頭的H元越來越值錢了,商家發現他們的商品價格越來越低,這樣H國便會出現通縮預期,人民開始儲蓄不肯消費,商家進一步降價卻已然出現貨物積存,實體企業發現用人成本和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金融行業發現越來越少人投資,沒有資金可供自己運作,於是H國便會出現經濟萎縮、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緩慢...一系列問題...
二、萬幸,H國政府及時出手干預,採取了調控政策,既然市場上H元需求量太大造成本幣升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執行寬松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H國央行開始增發H元。物以多為賤,既然市面上流通的H元多了,那H元匯率重新恢復到一個合理的狀態。而H國央行也可以通過購入海外資產、在外匯市場收購美元等外匯等手段,H國央行購入海外資產和外匯的同時以外匯儲備和海外資產為支撐等價發行本幣,國內貨幣供給增加,由於市面美元流通的相對減少和本幣的相對增加,H元實際供應量按乘數增加,匯率走低。
三、而假如此時H國經濟依然萎靡不振,於是H國央行持續增發貨幣、降低利率,H國老百姓發現物價有可能會越來越高,手頭貨幣越來越不值錢,存款利息越來越低,於是紛紛轉移資產,將手頭貨幣變為投資資本或進行其他資產投資(比如地皮和房產),而企業則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貸到款,H國市場開始興旺,但過度增發,繼而市場泡沫出現(錢都投入市場、資本,推高資產價值),本幣貶值,外部失衡。

時間問題,另兩個問題稍後回答你,暫時希望能幫到你

⑨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容易引起國外通貨膨脹輸入本國

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 , 不能及時地通過匯率變動使國際收支自動達到平衡 , 而往往引起該國大量黃金外匯外流 , 國際儲備大大下降。此外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會在國際間傳導通貨膨脹。因為價格一律是商品交換的普遍規律 , 當一國發生通貨膨脹時 , 該國貨幣對內貶值而由於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不能及時調整匯率 ,必然因國內物價上漲引起其他國家向該國大量出口 , 導致出口國出現貿易順差 , 這樣出口國貨幣供給量因外匯收入增加而增加。出口國一方面商品供應減少, 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增加 , 極容易引發通貨膨脹。

⑩ 為什麼從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了啊還是說後者比前者好

變成浮動匯率亦可以算是一個歷史問題.

世界匯率制度經歷過3個階段.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分別是後兩個體系階段. 首先, 匯率的本質就是用一種資產(本位)衡量另一種資產的價值; 而第一個匯率體系階段就是用黃金這種價值相對穩定的資產作本位決定各國貨幣的單位價值, 並以次作為貨幣兌換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由於美國儲備黃金的增加(當時差不多世界黃金儲量的60%), 世界各國達成協議, 將各國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的規則按照所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即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進行. 美元作為信用的標志逐漸取代黃金的作用, 亦即有了固定匯率的誕生--即以美元為本位金衡量其他各國貨幣的單位價值,並以次作為匯率基礎.

而從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簡單來說就是美元經歷了幾次的貶值危機(美國黃金儲備減少,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導致)之後, 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越來越不穩定.於是產生了今天的浮動匯率制, 即一國貨幣的匯率並非固定,而是由自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制度. 雖然定義是如此, 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財政部門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其實不應該說那個匯率體系好或者不好, 它們只是在不同的時代更適合當時世界的貨幣管理和將來的發展.

理論上來說, 浮動匯率的內在不穩定性和投機行為,更容易導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 但浮動匯率制理想狀態下,各國中央銀行不再因為固定匯率而被迫干預貨幣市場,各國政府就能夠獨立運用貨幣政策來達到國內平衡和國外平衡目標,並且各國不再會因為外部沖擊而導致本國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即浮動匯率制具有隔離國外經濟沖擊的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當面臨內部沖擊時,固定匯率比浮動匯率更能穩定國內經濟;當面臨外部沖擊時,浮動匯率可使國內經濟免遭外部沖擊的影響,它比固定匯率更能起到穩定國內經濟的作用。

另外, 向浮動匯率體系的轉換對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利弊和沖擊. 例如對中國來說, 我們強大的對外貿易決定了每次人民幣兌換率的改變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巨大沖擊. 所以目前我們不能完全開放自由浮動匯率, 只能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實際上我們實行的是一種與美元掛鉤的變相的固定匯率制。只有等整個經濟過熱的情況有所減緩以後, 逐步開放浮動匯率, 才能發揮浮動匯率體系對經濟的穩定作用.

比較簡化的答案,希望能夠解答你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固定匯率制舉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