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杠桿中,o是支點,a端懸掛一重物,為了使杠桿靜止在圖示的位置,在c端最省力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
由圖示可知,當力沿b方向時,力臂最大,作用力最小,故B正確;
故選B.
㈡ 如圖所示的水平杠桿中,O為支點,請畫出圖中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已知支點為O,過點O作力F1的垂線段L1,作力F2的垂線段L2,那麼L1、L2即為所求作的力臂.如圖所示
㈢ (3分) 如圖所示,O是杠桿的支點,畫出力F的力臂並用字母L標明。
運用力臂的概念作圖。
試題分析: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是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在此題中從支點O開始沿著力F的方向做垂線,就是F的力臂。
點評:在此題中先找到支點,再利用力臂的概念作圖。
㈣ 如圖所示的杠桿,O為支點,B點掛一重物G,在A點分別施力F 1 、F 2 、F 3 ,使杠桿平衡,這三個力中最小的
根據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分別將A點的三個力F 1 、F 2 、F 3 的力臂畫出,![]() L 1 、L 3 分別是Rt△OCA、Rt△ODA的一條直角邊,L 2 是它們的斜邊,所以,L 2 最長;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 ∴可知圖中L 2 最長,F 2 最小. 故選B. |
㈤ 如圖所示,杠桿的支點O,在A端加一個動力(圖中未畫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杠桿()A.一定
如圖所示的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作用在B處,所以阻力臂是一定的,即OB;
動力作用在A端,當動力方向豎直向上時,動力臂最長是OA,OA大於OB,是省力杠桿,能省力;如圖:
若動力方向不是豎直向上時,動力臂一定小於OA,但有可能大於OB,此時,也是省力杠桿,能省力;如圖:
動力臂也有可能等於阻力臂OB,即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既不省距離也不省力;如圖:
動力臂也有可能小於阻力臂OB,即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如圖:
故此杠桿也可能省力,也可能費力,也可能不省力也不費力.
故選D.
㈥ 在如圖所示中,O是杠桿的支點,試畫出F1和F2的力臂l2
根據力與力臂的垂直關系作圖;
過力臂L1的左端,作垂直於力臂L1的動力F1,由於阻力F2向下方,因此力F1的方向應斜向上;
過支點O做力F2的垂線段,即為阻力臂L2.如圖所示:
㈦ (1)如圖所示的水平杠桿中,O為支點,請畫出圖中力F 1 和F 2 的力臂L 1 和L 2 。 (2)圖中是開關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