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魚竿杠桿示意圖 (要圖)
魚竿杠桿示意圖
❷ 釣魚竿的杠桿示意圖
基本來和魚竿的方向一致,自畫一個杠桿,沿釣魚繩的方向垂直向下畫一段阻力,支點在魚竿的末端(假定用左手支撐),稍向上拉釣魚竿的右手處就是動力作用點,力的方向沿手臂斜向上。
之後,過支點、並且垂直於力的作用線分別畫出兩個力臂就完了。
❸ 釣魚桿的構造原理是什麼
釣魚桿的構造原理是運用了物理當中的杠桿原理。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❹ 釣魚桿的杠桿示意圖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5%F6%D3%E3%B8%CB%B5%C4%B8%DC%B8%CB&in=14877&cl=2&cm=1&sc=0&lm=-1&pn=0&rn=1
❺ 請問釣魚的魚竿是什麼原理,是什麼杠桿
釣魚竿的原理是費力杠桿,用更大的力換取較大的位移,讓你的竿足夠遠,拉起魚來足夠快。
❻ 釣魚竿杠桿示意圖
動力在桿的上面是實際使用決定的,人一般前手用力抬,後手下壓,前手起主要作用。
到於你說動臂沒經過支點,這肯定是錯誤的。
把圖放上來看下。
❼ 分別畫出剪刀,用釘錘撬釘子,蹺蹺板,釣魚竿的杠桿示意圖,要清晰圖
❽ 釣魚時是如何利用杠桿原理的
第二隻手是支點
❾ 釣魚時的杠桿原理
這題有錯誤,都在一個端點就不是杠桿原理了,釣魚時,一隻手的話支點是食指,動力作用點是小拇指後的一塊肉,這是我實際釣魚的經驗,但杠桿里只有點線,沒有面,所以應該是第一個。中考裡布會有這種歧義或錯的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