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匯率根據什麼變化
匯率的漲跌不是由你說的這種買賣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從短期來看,一國的匯率由對該國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
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機都會影響本國傾向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
從長期來看,匯率主要取決於商品在本國的價格與在外國的價格的對比關系。以一種商品為例,如果1單位商品在美國生產需要5美元,在中國生產需要50元人民幣,則就這單位商品而言,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就是5:50,即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匯率則是所有進出口商品本國價格與外國價格的相對比價。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如果兩個國家實行的是金本位制度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比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
匯率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世界上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多數都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諸如美國,英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基礎比較好加上福利也不錯,浮動匯率變動居民一般都能承受的起。
世界上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大多數是那些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而且政治也相對保守的國家諸如古巴,朝鮮等國,因為這些國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低,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Ⅱ 匯率是根據什麼浮動的
法則一:人民幣匯率變動(%)=美國物價上漲幅度(%)-中國物價上漲幅度(%)
法則二:人民幣匯率變動(%)=美國的利率(%)-中國的利率(%)
FXDD是家金融公司,公司經營的產品眾多,包括:債券,股票,固定利息產品,外匯,期指,期權,期貨及眾多的金融衍生產品。同時還交易如金屬,能源等期貨產品。大的外匯市場波動會對公司造成一定的沖擊
Ⅲ 匯率是根據什麼定的GDP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參考資料:網路
Ⅳ 外匯匯率是根據什麼去變化的
根據每個國家的央行預期,或者國家的經濟有沒有提高,主要以美國的經濟為主
Ⅳ 外匯匯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 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 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8.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匯率漲到8.50,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該商品在國內市場上成本實際上是低了,直接使它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變低。商品的價格升低,競爭力變強,肯定好賣,從而促進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匯率跌到8.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必將有利於美國出口商品。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有利於中國商品對美國的出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日本和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 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人民幣升值可令中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打擊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並反過來刺激中國大量進口他們的商品。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如果人民幣貶值,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將更糟糕。 正是由於匯率的波動會給進 出口貿易帶來如此大范圍的波動,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實行相對穩定的貨幣匯率政策。中國大陸的進出口額高速穩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政策【產生原因】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 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 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 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 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 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 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 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參考交易家
Ⅵ 匯率是根據什麼變的呢
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不僅是經濟發展水平,還要看國家的宏觀調控,還有世界金融政策的影響,總之挺復雜的。
有興趣的話,在網上查查。相信有你要的答案。
Ⅶ 匯率由什麼決定
有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匯率"簡稱為ExRate,亦稱"外匯牌價"、"外匯行市"或"匯價"等。EXRATE是英文的 "Exchange Rate"(匯率)的縮寫。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
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Ⅷ 匯率是根據什麼定的
人民幣匯率要實行分階段調整
人民幣匯率制度調整後,到底選擇哪一種變動路徑對於我國經濟發展與風險防範特別重要。人民幣匯率制度調整後,人民幣匯率變動路徑主要有三條:一是長期固定;二是階段調整;三是即時或短期調整。所謂長期固定,就是長期保持人民幣現有匯率不變。這種路徑實質還是固定匯率制度,其機制與匯率制度調整前沒有區別。這不符合匯率制度調整的目標;容易使我國陷於在應當貶值時高估,資本外逃,經濟緊縮,在應當升值時低估,導致熱錢湧入,經濟過熱的困境。所謂即時或短期調整,就是人民幣匯率根據市場供求及時變動或頻繁變動。這既不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要求,也不符合新的匯率制度的本義,實質上接近自由浮動。所謂階段調整,就是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對人民幣匯率實行階段性調整,在階段內保持基本穩定。例如根據我國經濟周期以2-3年為一個階段進行調整。在經濟趨熱時適度調高人民幣匯率,在經濟趨冷時適度調低人民幣匯率。
近期人民幣匯率該如何變動?政策是實現經濟目標的手段,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經濟目標是經濟的穩定增長。對外經濟目標的重點是兩個:一是要防止國際游資過度沖擊。既要防止國際投機資本繼續湧入,加劇我國經濟的泡沫化與高風險化;又要防止已經進入的國際游資快速大量撤離,導致我國經濟的崩潰與金融危機的爆發;二是要保持出口穩定增長。既要防止出口過快增長,又要防止出口過快增長的逆轉,大幅下降。為此,我們要使用匯率政策。
此外,還要尋求匯率政策之外的替代政策,消除人民幣升值的近期基礎。主要是調整對外經濟政策,促使國際收支平衡。調整出口政策,包括降低或減少出口退稅,對資源型產品出口徵收資源出口補償稅等;調整外資政策,包括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減少或降低對外資的土地、稅收優惠、建立外資企業職工社會保障制度與最低工資制度,實現勞動力合理價格;防止出口價格低,外資低成本擴張,縮小長期以來的國際收支雙順差,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嚴格控制非真實貿易和非真實投資的資本流動。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控制房價快速上漲,防止國際投機資本繼續進入房地產投機炒作。轉換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要實行收入政策,提高收入水平,實行消費政策,提高最終消費,使經濟增長由投資出口依賴轉換到靠消費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