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美元匯率下降 卻引起周邊國家通貨澎漲
自2002年2月以來,美元匯率持續走低,特別是對歐元和日元匯價大幅下降。2003年美元疲弱態勢更甚,尤其在5月份,歐元匯價不僅突破了4年前發行時的1歐元兌1.1747美元,而且創出歷史「新高」,達到1歐元兌1.1935美元。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資料,從2002年2月到2003年5月,美元兌日元月均匯率從134.64下降到117.37,跌幅為12.8% ;同期歐元兌美元匯率波動幅度較大,從1歐元兌0.8707美元上升到1.1556美元,升值幅度高達32.8%。
一、 美元匯率下降的原因及對其近期走向的判斷
近期美元匯率的下降既是2002年來美元「弱勢」的繼續,也是布希政府爭取贏得大選的一種政策選擇。
l、布希政府出於大選的考慮放任美元匯率是美元匯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爭取在2004年的總統競選中連任,是布希政府面臨的頭等大事。盡管布希政府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但經濟不景氣一直是布希政府頭疼的問題,特別是解決失業率問題,對布希政府獲取選民的選票起著直接作用。一定程度上放任美元匯率下降,是布希經濟班子繼減稅、降低利率措施之後的又一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美元匯率下跌符合美國的利益,能提高美國產品尤其是工業製成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加就業,同時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揚也有助於防止通貨緊縮,改善貿易收支狀況。美元匯率下降尤為大製造業利益集團歡迎,這對布希政府獲取他們的資金和選票支持至關重要。
另外,布希經濟班子對強勢美元的重新「詮釋」是近期美元加速下降的直接誘因。5月17日,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在八國集團財長會議期間首次對強勢美元政策進行重新定義,認為美元匯價正在「適度調整」,而且匯價的高低只反映貨幣供需的基本面,美元所具備的關鍵「品質」仍然處於強勢。這一表態既是布希政府在經濟政策上響應大選的需要,也顯示出美國匯率政策實際上已發生變化。
2、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因素是美元匯率持續下降的客觀原因
2001年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次溫和的衰退。2002年,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緩慢且不穩定。進入2003年後,美國的基本經濟狀況並沒有多大改觀,第一季度GDP的實際增長率為1.9%,失業率攀升到6%,工業生產狀況起伏不定。經濟狀況的不景氣,打擊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反映在匯市上,就是美元的繼續「弱勢」。美國自2002年以來再次出現的雙赤字問題,與繼續保持強勢美元政策的不匹配。2002財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達到1590億美元,2003財年前7個月,已突破2000億美元,比上財年同期增長3倍多,而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已經超過GDP的5%,繼續保持強勢美元政策不利於雙赤字問題的解決。
但是,美國政府對於美元匯率下降也不是完全沒有顧慮。如果美元匯率過度下跌,將嚴重挫傷投資者的信心,對美國經濟的長期發展不利。2002年由於美元匯率下降和對恐怖襲擊的擔心等原因,流入美國的資金下降了79%。從目前形勢判斷,美元下跌尚不至於導致大資金從美國外逃,因為美國擁有較強的宏觀調控能力,而且美國經濟形勢仍舊好於歐洲和日本。在歐元區和日本經濟不如美國情況下,歐元和日元的升值對歐元區和日本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歐洲央行已一再調低利率,以減輕壓力。為了保證出口企業的競爭力,日本政府一直單槍匹馬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
我們初步判斷,美元疲軟走勢近期難以改變。在今年下半年,美元匯率從總體上看將是在波動中持續走軟,其中歐元兌美元將在1:1.17一1:1.27區間波動,美元兌日元將在1:110一1:130的區間內波動。但美元長期走軟的可能性並不大。從較長期看,維持美元在國際上的強勢地位從總體上符合美國的利益,隨著美國經濟的明顯好轉及大選結果明朗化,美元匯率將有所回升。
二、 美元匯率變動對我國的影響
人民幣實行的是事實上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美元匯率下降對我國的影響是雙重的。
一方面,美元匯率下降對我國經濟短期內是有利的。首先,美元匯率的下降意味著我國出口到他國的產品價格相對便宜。這在短期內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今年頭5個月,我國對美出口增長34.4%,對歐盟出口增長48.6%,對日本出口增長25.0%,其中美元匯率疲軟是影響因素之一。
其次,美元匯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投資於美國的信心造成打壓,導致一些資金抽離美國市場或流入美國的資金放緩,而我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將對這些資金具有相對較大的吸引力,這對我國吸引外資將起到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美元弱勢時間過長,降幅過大,對我國經濟發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首先,國際上對人民幣升值問題的關注力度將加大,不僅會增加我國同一些國家的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的輿論壓力也將增加,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如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曾在2月下旬的G7財長會議上提出壓人民幣升值的議案,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在6月16日,首次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做出評價,說歡迎中國考慮轉向市場匯率機制,賦予人民幣更大的彈性。其次,美元匯率下降將使我國進口產品的價格相對上升,進口成本提高,這對於進口我國經濟建設急需的產品,會產生一定負作用。
B. 為什麼美元匯率下跌石油價格就漲
石油是以美元計價的。假如一桶100美元,現在美元貶值20%,不考慮其他因數,石油當然就120一桶了。
而且,美元貶值,大家不願持有美元,所以換成商品,所以,黃金和石油等買的就多,價格也會上漲。
C. 最近美元匯率怎麼漲得厲害
匯率的波動是非常正常的,收到各國財務狀況的影響很大。最近美聯儲降息,中美貿易戰,導致匯率大幅波動,但會逐漸平穩的。
D.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何持續走高
2018年新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走高,短短半個月時間最高漲幅一度超過1.2%,2017年全年人民幣上漲幅度為6.72%。1月15日,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盤中最高觸及6.4155元,創2015年11月25日以來新高。
「歐元上漲是美元指數下跌的頭號原因。」劉健說,1月11日歐洲央行會議紀要公布,隨著歐洲經濟回暖超預期,歐洲央行有可能在今年9月份正式結束資產購買,並在4季度加息,受此影響,歐元連續走高。由於歐元在美元指數權重中佔比57%,歐元看漲帶動美元指數回調。
E. 為什麼美元匯率一直跌
近期已經觸地反彈了
F. 美元匯率為何突然漲了
經常會去講一個順勢,為什麼順勢,極為簡單的道理,順勢也許你錯了,但你卻沒有設止損,二次保命的機會很高。
例如美加的連跌,即便你昨日做空反抽,但很快就又回到了開跌口。
G. 為什麼美金兌人民幣逐漸升高
從1993年中國匯改,1美元兌人民幣8.6元到時下1美元兌換人民幣6.2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一再走高,不斷刷新歷史,成為國際金融的焦點。對於人民幣的升值很多經濟學家從中國的國家利益考慮認為利大於弊,反對美國干涉中國人民幣匯率,雖然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是不好的,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有其原因。
人民幣美元匯率升值
一、國民生產總值
一般來說,國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費水平提高,對本幣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如果貨幣供給不變,對本幣的額外需求將提高本幣價值,造成外匯貶值。眾所周知,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國民收入不斷提高。隨著經濟的增長生產力的提高,出口不斷增加和外匯供給不斷增多(目前外匯儲備據世界第一位),本國投資利潤率高,將吸引外資進入,這將增加外匯供給,導致外幣貶值。本幣升值。雖然我們不能否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多年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事實,但是我們更得承認,多年來我們中國在GDP 總量上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所以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在如今看來遠超美國。
二、國際收支
一國國際收支的順差會導致外匯的供給增加,導致匯率下降,即人民幣對於美元升值。自2005年到今,我國的國際收支一直保持較大的順差。尤其是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保持的「雙順差」占總順差比例一直很大。這是我國國際收支最顯著的特徵。其實自 2000年起,我國國際收支總順差就逐年擴大,2007年達到4453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年均增長53%。2008年上半年,國際收支繼續保持較大順差,但增長勢頭有所緩和。這主要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外部環境惡化。美國次貸危機繼續對國際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強烈沖擊。此外,在2008年上半年,我國國內也遭受了嚴重自然災害。在兩方面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內生產價格指數漲幅較大,消費物價漲幅有所下降,但仍不樂觀;一些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國內資本市場持續波動和低迷。但是總體上來說,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是順差的,而且是巨額的。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不是別人送的,是貿易順差得來的。
三、貨幣供給與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