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物理杠桿滑輪的概念梳理
一、杠桿: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1、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②動力③阻力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2、畫力臂方法:⑴ 找支點O;⑵ 畫動力和阻力(實線),如果需要延長力的作用線(虛線);
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 標力臂(大括弧)。
3、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杠桿應用
名稱 結 構特 征 特 點 應用舉例
省力杠桿 動力臂大於阻力臂 省力、費距離 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
費力杠桿 動力臂小於阻力臂 費力、省距離 縫紉機踏板、理發剪刀、釣魚桿
等臂杠桿 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不省力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
實驗注意事項: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平衡時動力最小問題)
二、 其他簡單機械
1、定滑輪: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實質:等臂杠桿。特點:
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速度vG)
2、動滑輪: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實質: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
省力杠桿。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對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F= 1 2G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則拉力F= 1 2(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2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
3、滑輪組: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4、輪軸與斜面
輪軸:兩個半徑不同的輪子固定在同一轉軸上的裝置叫做輪軸。半徑較大的叫做輪,半徑較小的叫做軸。
實質:輪軸是一個可以連續轉動的杠桿。
特點: 由於輪的半徑大於軸的半徑,因此當動力作用於輪上時,輪軸為省力杠桿;當動力作用在軸上時,輪軸為費力杠桿。
5、效率η=W有用/W總
13、某人把重100N的沙子提到6M高的樓上,桶重20N,人體重480N。
1.人直接提著沙桶,需要做的有用功是___J,額外功是___J,總功是___J,機械效率是___;
2.若人站在樓上,用重10N的動滑輪吧上述沙桶提到樓上,需要做的有用功是___J,額外功是___J,總功是___J,機械效率是___;
3.若將2中的桶改用重5N的口袋裝沙子,則提升的過程重,需要做的有用功是___J,額外功是___J,總功是___J,機械效率是___。
其實機械很簡單,但是要細心,認真讀題~
祝你學習進步哦~~
B. 物理「杠桿,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除定滑輪外【定滑輪】滑輪的軸固定不動,它實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動力臂和阻力臂都是滑輪的半徑r,根據杠桿原理Fr1=Wr2。它的機械利益為
變了動力的方向,如要把物體提到高處,本應用向上的力,如利用定滑輪,就可以改用向下的力,因而便於工作。
【動滑輪】滑輪的軸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它實質上是一個動力臂二倍於阻力臂的杠桿。根據杠桿平衡的原理Wr=F·2r,它的機械利
改變用力的方向。其方向是與物體移動的方向一致。
【滑輪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叫「滑輪組」。因為動滑輪能夠省力,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若將幾個動滑輪和定滑輪搭配合並而成滑輪組,既可以改變力的大小,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普通的滑輪組是由數目相等的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的。而這些滑輪或者是上下相間地坐落在同一個輪架(或叫「輪轅」),或者是左右相鄰地裝在同一根軸心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上輪架上,即相當於系在一個固定的吊掛設備上,然後依次將繩子繞過每一個下面的動滑輪和上面的定滑輪。在繩子不受拘束的一端以F力拉之,被拉重物掛在活動的輪架上。對所有各段繩子可視為是互相平行的,當拉力與重物平衡時,則重物W必平均由每段繩子所承擔。若有n個定滑輪和n個動滑輪時,
且為勻速運動時,則所需之F力的大小仍和上面一樣。因此,在提升重物時才能省力。其傳動比乃為F∶W=1∶2n。注意,在使用滑輪組時,不能省功,只能省力,但省力是以多耗距離(即行程)為前題的。
前邊所分析的定滑輪、動滑輪以及滑輪組,都是在不計滑輪重力,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阻力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但在使用時,實際存在輪重和摩擦阻力,所以實際用的力要大些。
C. 初三物理杠桿和滑輪組的知識點
杠桿: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一、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滑輪組
:
F1=1/nG
s=nh
D. 初中物理有關與杠桿和滑輪的公式
杠桿公式如下:
總動力矩=總阻力矩
力矩=力*力到支點的距離
滑輪沒有公式,只有受力分析
定滑輪兩邊拉力相等
動滑輪拉力為動滑輪所受重物重力的二分之一
等等等,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E. 杠桿和滑輪定義以及它們的作用
杠桿的定義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lever). 杠桿不一定必須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但是必須保證 物理書中的杠桿
是硬棒.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且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的杠桿.
作用:省力或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的定義
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夠繞軸轉動的小輪.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叫做滑輪.
作用:一:定滑輪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二:動滑輪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三:滑輪組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F. 初二物理滑輪和杠桿
D
中點 平衡螺母 水平位置平衡
便於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的數值
右 右
個數 位置 水平位置平衡 便於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的數值
望採納!!!
G. 滑輪和杠桿一樣么
可以說一樣,也可以說不一樣。
先看概念:
在生活中根據需要,杠桿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因此,可以說滑輪是有杠桿變形而成的。都遵:循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的平衡條件。
滑輪中分定滑輪和動滑輪,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省力但不省距離。所以說定滑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是省力杠桿。
我是因為最近考試在復習,純粹個人理解(原創的!)也許不是很專業,不要介意哈。
H. (八下物理)關於杠桿和滑輪的!!
意思是:杠桿的重心與支點重合,或重心與支點豎直在一條直線上。這樣,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就沒有影響了。
2、
重物400N,手的拉力也應該400N,繩子斷不斷,取決於繩子本身能承受多大的力。同一條繩子拉力的確是處處相等的。
不明追問。
I. 關於物理杠桿和滑輪滑輪組的知識
杠桿就是找准支點、動力阻力及力臂,並結合杠桿平衡的條件解題,這其中常見的題型一是:從力或力臂變化去判斷另一個力及力臂變化的問題,比如動力始終與力臂垂直或動力方向始終不變等,只要畫圖並結合杠桿平衡的條件就能解決;二是:在杠桿的一端懸掛重物作為動力或阻力,計算重物對其支持面的壓強問題,先通過平衡條件算出力的大小,再對重物進行受力分析算出支持力的大小。 滑輪組就記住G總=nF繩自由端(不及摩擦及繩重)(有的情況:如重物浸在液體中受到浮力時G總=F動滑輪繩子對重物的拉力+G動滑輪),滑輪組的機械效率=F動滑輪繩子對重物的拉力*h物/F繩自由端*s繩自由端
J. 物理的杠桿和滑輪組這兩個哪個更簡單
杠桿和滑輪都是簡單制機械,從實質上看滑輪就是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杠桿。而滑輪組是由多個動滑輪、定滑輪組裝而成的一種簡單機械,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根據上述分析,個人認為杠桿比滑輪組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