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河南劉芳
名義上,他是一個散戶
擁有一個最普通的名字
(邊烽偉:因為劉芳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
事實上,他卻是股市大亨
輕輕鬆鬆就能賺取上億元
(邊烽偉:他等於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
他是誰
是真正的散戶,還是潛伏在暗處的神秘力量?
敬請收看經濟觀察《誰是劉芳》
記者出鏡:各位好,歡迎收看《經濟觀察》。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個看似普通的投資者的投資神話。說這位投資者普通,是因為在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他以一個最常見的名字「劉芳」出現在公開資料中;而說他創造了投資神話,是因為一年不到的時間里,他就輕輕鬆鬆地賺取了上億元人民幣。所以我們只能用看似普通來形容這個「劉芳」。那麼,劉芳到底是誰呢?他是怎麼創造股市神話的呢?我們今天的經濟觀察就一起來看看劉芳的故事。
正文:
漲停,漲停,還是漲停!在7月9號發布定向增發公告後,*ST金泰在隨後的43個交易日里,股價從3.16元一飛沖天,直線上升到26.58元,漲幅高達741%。連續42個漲停之後,上市公司ST金泰一舉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上,漲停次數最多的一隻股票。
這個名叫黃俊欽的人,是*ST金泰的大股東新恆基公司的老闆,他的個人賬面財富也因為ST金泰的連續漲停,而一度達到了1417億元,直逼亞洲首富李嘉誠。ST金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瘋狂漲停?為什麼在連續42個漲停之後,公司又緊接著出現了7個連續的跌停呢?大股東新恆基將對上市公司實行的資產注入究竟是真還是假呢?一連串問題將上市公司董事長黃俊欽推上了風口浪尖。(快閃)
而就在市場開始質疑黃俊欽的時候,有一個人或許正在暗暗品嘗搭順風車帶來的巨大甜頭,這個人名叫劉芳,他以普通投資者的身份出現在*ST金泰一季度報告中的。公開資料顯示,劉芳持有公司312萬2403股股票,2.11%的持股量使其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記者計算了一下,在今年3月6號停牌前,ST金泰的股價從來就沒有超出過4元。以每股4元來計算,劉芳的建倉成本低於1250萬元。而在連續42個漲停之後,8月30號ST金泰的股價已經達到了25。31元,也就是說,如果此時劉芳還繼續持有這只股票的話,其市值已經超過了7900萬。在短短42天內,劉芳的收益超過了6600萬元。
不過,讓人吃驚的還不僅僅是劉芳的收益,他對這只股票的建倉時間也讓人覺得蹊蹺。在上市公司去年底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沒有此人的身影。顯然,劉芳是在今年一季度大舉進入*ST金泰的,而就在他建倉後不久,ST金泰的股價就一飛沖天了。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因為ST金泰在復牌之後有40個漲停,因為它是ST的股票,而且在漲停的時候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小,所以應該是買不到的。如果你要買入的話,應該是在漲停之前,而且這個股票在漲停之間的走勢,一直是以橫盤為主,所以沒有什麼在盤面上的跡象,所以劉芳買入,肯定是在啟動之前,這是可以肯定的。
那麼,作為一名散戶投資者,劉芳為什麼敢於大舉持有一隻虧損的ST股票,他的底氣從何而來?為什麼他對股價的啟動時間把握得如此精準呢?是依靠准確獨到的分析,還是碰運氣,抑或是不可告人的"內幕消息"呢?劉芳的神奇投資故事引起了注冊會計師邊烽偉的注意。他告訴記者,投資者持有ST股票,並且能夠享受到這么大的收益,不外乎三種情況。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第一種是老股被套,可能經歷了一波熊市,一直被套;一種是運氣,比如說前期的海通,海通證券借殼都市股份,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橫盤的,有很多人當時傳聞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他進去,最後拿了一個香餑餑;另外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幕交易,或者有消息。
那麼劉芳屬於哪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從劉芳來看,因為他買入的時間點正好是在那一個季度,也就是在今年一季度左右,去年年底左右,所以只有這一個季度買入的人,他等於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應該是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轉黑)
記者出鏡:
看來,這個名叫「劉芳」的人,運氣真是不錯。ST金泰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他創造了利潤的最大化。目前,劉芳是否已經獲利了結,要根據ST金泰的三季度報告才能得出結論。而劉芳的神奇之處,還遠不止這些。這個普通的人名,還出現在桐君閣、汕電力、雲內動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前十位股東名單中。
42個漲停板之後,*ST金泰的所有股東都身家暴漲。從概率學上說,幾乎誰都有可能買到這樣一匹黑馬,所以劉芳如果僅僅只是對ST金泰大量持有,或許還無法引起市場的關注。但事實上,我們在桐君閣、川化股份、汕電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中,都能看到這個名字。而這些股票最近的走勢,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劉芳的投資眼光。
這張表格紀錄了劉芳在今年二季度新進的上市公司。其中,新進桐君閣361.41萬股,位列無限售條件股東第一位,僅次於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新進凱迪電力74.11萬股,位列第三位;新進汕電力A60.43萬股,新進三環股份115.82萬股,同時位列第七位;另外他還新進了52.68萬股川化股份,位列第九大股東。
劉芳2007 年持有的流通股股票
股票簡稱 持股數量(萬股) 無限售條件股東地位 截止日期
*ST金泰 312.24 1 2007-6-31
桐君閣 361.41 2 2007-6-31
凱迪電力 74.11 3 2007-6-31
汕電力A 60.43 7 2007-6-31
三環股份 115.82 7 2007-6-31
川化股份 52.68 9 2007-6-31
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從4月1號到今天,這6隻股的表現都非常搶眼。其中,一隻漲幅超過300%,兩只超過100%,漲幅最小的桐君閣也有34.56%的收益。粗略計算,劉芳持有的這6隻股票的總市值已超過1.5億元。事實上,除了這6家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劉芳目前還間接持股新都酒店和S飛亞達兩家公司。另外,今年一季度的時候,劉芳還曾經持有廣安愛眾21.53萬股、建發股份286.9352萬股、億城股份97.0127萬股、ST達聲37萬股,不過在這些公司的半年報當中,這個名字已經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而在去年,劉芳的名字還出現在太極實業、酒鋼宏興、雲內動力以及*ST比特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榜上。這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這么多劉芳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呢,如果是同一個人的話,擁有如此雄厚資金實力的他,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這個非常難說,因為劉芳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非常正常,所以都很難說。
看來,這十幾個劉芳是不是同一個人,還需要相關部門查看證券登記資料才能得到答案。不過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發現這十幾個劉芳對這些個股的介入特點上,存在驚人的相似,都可以用「早、快、准、狠」來形容。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第一,裡面沒有大盤藍籌股,基本上都是有一些題材的,或者說重組的,有股改的,所以這些股票和ST金泰多少有點相似的地方;這些股票劉芳的名字進去的時候,往往是在這些股票啟動前的一個季度,因為我們現在是一季度一季度的公告持倉情況,所以那麼巧,這些股凡是劉芳出現的地方,都是能夠拿到利潤最大化的,他都是在這兒之前一個季度就已經埋伏了,然後在一個季度之內往往這些股票至少都有50%以外的漲幅,所以確實是不容易。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劉芳似乎很輕易地做到了。那麼,以自然人身份持股的劉芳,背後是否另有控制人呢?讓普通投資者想不明白的是,一位散戶能夠獨立掌握如此多上市公司股票的絕佳介入時機,而且能夠控制這么多的資金進出,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散戶呢?一時間,「劉芳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成為股市討論的熱點。
股民
記者:你覺得他跟你一樣,是一個普通的散戶投資者嗎?
A:不會的,肯定跟我兩樣的,否則我就買了
B:很神秘的,這肯定的
C:大概靠公司研究吧
D:我就覺得他肯定是有背景的,跟機構是聯手的
B:這個肯定有內幕,要不是,他為什麼都參加了股改前的ST的股東,而且是成為大股東,對吧
劉芳的真實身份讓人難以捉摸,而劉芳是否涉嫌內幕交易,這個問題更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這些股票裡面都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在你進去的時候,你可以說是投機,但是也沒那麼准,從我們來看,個人投資者連續那麼准地投入,或者說拿到回報,這個從長期來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只能說是疑似,因為這個東西是無證無據,空口無憑。
那麼,隨著劉芳這個名字逐漸被市場所關注,上市公司自身又是怎樣看待這個被稱為「史上最牛的散戶」的呢?記者聯系了多家被劉芳持股的上市公司,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流通股股東的事情,與上市公司無關」。
記者出鏡:上市公司對自己的流通股股東究竟是誰,似乎持漠然的態度。而對於我們來說,也不能簡單地將劉芳與「內幕交易者」劃上等號,這還需要監管部門的調查。但劉芳持股之多、介入時機之好,獲利之輕松,不得不讓投資者心生疑惑。而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回憶一下近一兩年中,資本市場上一些有重大題材的股票的走勢的話,不難發現,擁有神奇預見力的投資者並不少。
早在2005年的時候,一個名叫「舒晨芳」的名字,就曾受到過關注。這個名字在股市中的表現,與今天的劉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舒晨芳曾出現在海虹控股和ST建峰中,這兩只股票後來的走勢,證明了舒晨芳「神奇」的預見力。此後,ST吉輕工的股東名單中也曾出現過這個舒晨芳,一年後該公司更名為光華控股,成為兩市「大牛股」之一。不難發現,這種「神奇投資者」現身的上市公司,往往跟重大的炒作題材有關。在A股市場上,重大消息公布之前股價大漲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比如:第一高價股中國船舶,在今年1月23號當天放量漲停,隨之停牌,1月29號披露整體上市事項並復牌,從此開始了從40元到240元的漫漫牛途;絲綢股份於今年5月21號到23號連續3天漲停,之後明確資產置入的消息;在ST金泰出現之前的連續漲停冠軍S前鋒,也在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大漲9%,停牌後明確,原來是首創證券要借殼上市。這些重大題材或許成就了無數個神奇的投資故事。
對於這種現象,證券分析師邊烽偉認為,上市公司在進行資產重組、定向增發等重大事項之前,往往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協調與審批。時間長,環節多,在某種程度上會形成不對稱消息滋生的土壤,所以投資神話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一個股票一般要有資產注入的話,一般要經過幾個關卡,一個是先是企業和企業之間,那麼企業的高管先拿到消息,然後他們有意向,然後去找券商的承銷,投行人員,投行的人員又能拿到(消息),在這個中間可能前前後後,一般的一個大型的企業,我們看到一些股票可能前後一年半的時間,快的話可能要六個月,最快要三個月左右,所以這個時間段是非常長的,你很難把握這個中間他不會一點點的風聲就吐出來。
而事實上,這種靠消息成就的投資神話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特產,即便在成熟市場中也會存在內幕交易或消息走漏的情況。今年5月,香港一對夫婦在事先知道了「新聞集團即將收購道瓊斯公司」的重大非公開信息後,購入了道瓊斯股票,並因此獲利800多萬美元。那麼,這些神奇的個人投資者,是否應該納入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內呢?歷經過「紅光實業虛假上市案」、「銀廣夏陷阱案」、「大慶聯誼虛假陳述案」,被譽為 「中國證券市場維權第一人」嚴義明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既然「劉芳現象」已經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監管部門就有責任進行調查。
嚴義明律師
十幾家上市公司,他都是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而且每一個股票都買得那麼准,買入以後不久都有非常巨大的成長,然後在一個比較高速的成長過了以後,股價漲過以後他都會全身而退,為什麼?也就是說問這個為什麼,是中國證監會的法定責任,那麼排除這種為什麼後面隱含的種種可能,是他的法律責任。一旦那麼樣的話,市場都能確定劉芳他是正當的,或者說合法的在做這種證券投資,如果不能排除的話,那就說有很多嫌疑了。
但問題是,如果真的要對這些以個人投資者身份出現的獲益者進行調查的話,難度很大。事實上,「內幕交易如何控制,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在我國《證券法》中,對於內幕交易、內幕交易的知情人、內幕信息的種類以及對從事內幕交易者,不是沒有詳細的處罰辦法;而強大的資料庫和軟體系統,也可以為發現和分析各種異常交易紀錄,提供全面的資料。但關鍵問題是,對內幕交易的取證和認定很困難。
呂濤 律師
不光是我們國家,全世界都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這個證據很難取,它這個內幕交易是轉瞬即逝的,所以在取證方面比較難。
顯然,在目前的市場中,劉芳式的神奇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為什麼自己可以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大舉進入某一隻股票,他們也可以在未來,繼續在題材股公布題材之前大舉建倉,續寫他們的投資神話。那麼,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監管部門是如何對引起市場疑惑的投資者進行取證調查的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就像美國一樣,舉證倒置,你出現了這種情況,你舉證你不是拿到消息來買的,你給很長的報告,為什麼你在這個位置買入金泰,為什麼你持有金泰這么巧在一個季度,所有的東西都要舉證到。
美國證交會就是利用這種舉證責任倒置的制度,處理了「香港夫婦購買道瓊斯股票的內幕交易」的。當時,美國證交會在獲悉了「這對夫婦的投資故事」後,在短短4天內,對這對夫婦採取檢控行動。在證交會提出起訴後,聯邦法官也下令凍結了這對夫婦在美林公司香港辦事處開立的交易賬戶,並責令被告或其律師到美國出庭。同時,證交會還順藤摸瓜,追查到了有可能涉嫌提供內幕信息的道瓊斯董事、香港東亞銀行總裁李國寶。
呂濤 律師
不是我這個調查部門要證明你是不是有問題,而是你要反證證明自己沒有問題。那麼這個實際上就減輕了調查者的難度。
而在我國,這種舉證倒置的調查方法,還沒有完全引入證券調查中。
另外,在分析人士看來,除了舉證倒置,國內司法體系可以向成熟市場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美國法律規定,在處理內幕交易案件時,無需考慮內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潤所得」,一概予以處罰,相關獲利人最多可處以25年監禁或罰款。而在我國,違法成本卻相對較低。
呂濤 律師
比如說,我們國家對內幕交易的罰款最高是60萬人民幣,但在美國可以達到250萬,在美國可以處以25年監禁,但是在中國最高刑也就是5年。
此外,不少國家的監管部門還規定,將內幕交易民事罰款的10%獎勵給舉報者;而我國並沒有這樣的明確規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我國已經開始借鑒發達市場的經驗。就在本月,證監會公開表示,《內幕交易認定辦法》和《市場操縱認定辦法》開始在業內試行。其中,《內幕交易認定辦法》對內幕人的認定進行了細化,補充了內幕人、內幕信息的范圍;而《市場操縱認定辦法》則將一些典型的操縱手法,如虛假申報、搶先交易、特定交易、尾市交易操縱等行為納入了認定范圍。近期,證監會對杭蕭鋼構、廣發證券等內幕交易案件的處置過程也顯示,舉證倒置已經嘗試著被應用於調查過程中。
嚴義明律師
像劉芳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存在違法,是不是存在損害其他投資人利益的情況,是不是破壞了公正的社會證券交易秩序?如果有的,追究這一類行為的法律責任是恢復公正證券交易秩序的必要前提。
記者出鏡:股市裡總有一些說不盡的話題,先有"股神"林園,再到"帶頭大哥"王曉,這回輪到了"史上最牛的散戶"劉芳。其實,市場對「劉芳」這樣的「神奇投資者」的猜疑與推測,有時候並非僅僅源自對投資者個人的不信任,更多地是對市場規范與公平的期待。顯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並購、資產重組的事情越來越多,內幕信息也相應增多,因此,如何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的監控,怎麼樣有效甄別內幕交易行為,及時進行控制和禁止,已經成為監管部門最為重要的任務。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3572015.html?si=1
『貳』 誰能給我一份中國最牛散戶名單
中國十大最牛散戶排行榜
作者:深圳商報 日期:2014-6-9 11:32:27 閱讀數:5043 網友評論:0 條
在上市公司報告中,有一些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們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他們中有的堅守一隻股票而獲得高額財富,有的在多家上市公司中均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介入時間精準令人稱奇,被業內稱為「最牛散戶」。統計顯示,今年最新排行榜單中,新出現了吳鳴霄、章建平等陌生的個人投資者名字,其中75人財富已經高達億元以上。
1、劉元生
香港商人劉元生以持有13379.12萬股萬科A(價值指數;A股評級)股,成為萬科A第4大流通股股東。以萬科12月7日8.6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11.58億元。資料顯示,與王石是密切的商業夥伴的劉元生當初對萬科的累計投資僅為400多萬元。1992年,劉元生持有萬科股票370.76萬股。以後隨著萬科送股配股,加上通過二級市場的增持,劉元生持有的萬科股票逐年增加。經歷2007年牛市後,其所持股份市值一度高達30多億元,但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損失慘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熊市還是牛市,劉元生從未對所持股份進行過減持。
2、王一虹
鹽湖集團(價值指數;A股評級),這只充滿「傳奇」色彩的股票,近期又誕生了一位「傳奇」散戶——王一虹。2006年深圳興雲信開始取得鹽湖集團股權共1.7億股,其中王一虹8523萬股,持股成本僅為1.27元。經過一系列減持,截至中報,王一虹持股5740.18萬股,以12月7日收盤價25.73元計算,王一虹持股市值14.76億元。四年間,王一虹財富增值22倍,持股市值超過堅守萬科的劉元生,成為「最牛散戶」之首。
3、黃木順
廣東潮州人,擁有澳大利亞國籍,早年在深圳做建築,後來承包工程施工,並成為中國最早一批股民。在2008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中,憑借泛海建設(價值指數;A股評級)以13.5億元身家列該榜單第499位,黃木順是第一位憑借二級市場投資進入該富人榜的個人投資者。因所買進的股票大多屬房地產板塊且長期持有,曾有「地產股的巴菲特」的稱謂,最高市值曾達到20億元。目前黃木順仍列泛海建設流通股東第三位,持股5083.96萬股,但資產縮水嚴重,僅餘4.6億元。
4、劉 芳
「劉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名,卻和「史上最牛散戶」畫上等號。2007年,ST金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連續42個漲停板的背後,有此人身影;股改未通過次數最多的S飛亞達背後,有此人身影;十幾傢具有重組、整體上市、股改等炒作題材的上市公司背後,也有此人身影。短短半年,劉芳對十幾傢具有重組概念的個股進行投資,浮盈超過億元。2009年上半年,拋售ST雄震後,劉芳及其丈夫葉晶大手筆投資曾一度中止。今年ST金杯公布三季報,劉芳、葉晶再度位列十大流通股東第7位和第9位,但此次收獲卻未能再現當年的輝煌。
5、蔣 菲
2007年,白雲山(價值指數;A股評級)A披露,蔣菲通過拍賣競得的4200萬股白雲山A的股份已在中登公司完成過戶手續,自然人蔣菲持有白雲山A4200萬股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根據此前的公告顯示,蔣菲以35900萬元的價格競得白雲山A4200萬股股票,其買入的均價8.547元/股。到了2009年中報,蔣菲的名字已經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如果忽略交易成本,業內推算其在白雲山A中獲利超過3500萬元。
6、金順法
金順法,這位名字有些繞口卻神秘無比的「散戶」,在2008年忽然冒了出來,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只覺得他的買股方式頗有「暴發戶」的架勢。當年一季報顯示,金順法為9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東。以當時的股價計算,金順法持股市值為2.6億元,在個人股東市值排名中已經一躍成為佼佼者。後經調查顯示,金順法的背後為沈昌宇,長期使用金順法、金小紅、沈浩平、徐菊仙等名字賬戶進行操作。證監會於今年8月27日公布了對沈昌宇利用其控制賬戶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處罰決定,悉數沒收其操縱深深房A(價值指數;A股評級)、ST秦嶺(價值指數;A股評級)兩只股票價格的非法所得185.03萬元,同時對其處以三倍於違法所得的罰款,罰款總額高達555萬元。
7、吳鳴霄
進入大眾視野起於其持有的全是清一色的ST股。根據今年一季報,吳鳴霄持有包括ST北生、ST中房等9隻ST股。悉數押注在外界看來已近退市邊緣的ST股,不但沒讓吳鳴霄蒙受巨虧,反而嘗到了ST股「山雞變鳳凰」的甜頭。2009年三季度,吳鳴霄買入當時還未脫帽的天方葯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粗略計算,當時的吳鳴霄買入天方葯業的成本在5.5元左右,而根據今年5月12日天方葯業9.49元的收盤價,持有天方葯業302萬股的吳鳴霄浮盈超過千萬元。
8、章建平
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章建平將當時僅有的5萬元資金投入股市,就此成就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其妻方文艷則作為助手。有業內人士曾測算,2007年,章建平在滬深兩市的交易額,光股票一項,據說就達到了700億元,平均每個交易日成交2.8億元。單單印花稅,他一年就上交了近2億元。在章建平參與過的數百隻股票中,據說北辰實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和招商輪船是他賺得最多的兩只,每隻高達上億元。2009年,深交所曾對方文艷賬戶採取了限制一個月交易的監管措施,此後章建平、方文艷夫婦的名字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9、趙建平
今年活躍的散戶新貴之一趙建平也十分引人注意。據統計,趙建平持有的7隻個股除了威爾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北礦磁材、衛士通是在2009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外,漢王科技(79.10,-3.08,-3.75%)、紅星發展(16.38,-0.21,-1.27%)、生意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中青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均是趙建平在今年一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總資產在1.5億元以上。和吳鳴霄專注ST公司一樣,趙建平也有一套鮮明的擇股標准,他選擇的股票多是新興壟斷企業,而且流通股股本很小,平均僅有5000多萬股。雖然青睞小盤股,但並不意味著趙喜歡快進快出,其持有股票的時間往往長達三個季度。雖然不是每次選擇的股票都能成功獲利,但總體上成績比較穩定,截至9月13日,其持有的9隻股票已獲得浮盈3000多萬元。
10、成碧娥
2009年IPO重啟後,也造就了一批新的「最牛散戶」。如持有神州泰岳(價值指數;A股評級)47.13萬股的成碧娥,截至4月30日,成碧娥持有神州泰岳的市值為3037萬元。根據一季報,成碧娥在今年一季度新進成為神州泰岳的第七大流通股股東,而在神州泰岳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8個席位都是機構。業內分析,能在被機構頗為看好的神州泰岳中擠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成碧娥資金實力不可小覷。截至中報,成碧娥的名字已經從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據計算,成碧娥在二季度至少賣出37.91萬股,獲利近500萬元。
11、莫 帆
今年一季報顯示,莫帆在海博股份(價值指數;中小板評級)、海越股份(價值指數;上海A股評級)、杭州解百(價值指數;A股評級)等個股中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總市值超過7000萬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莫帆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據統計,莫帆系成員包括莫帆、全天寶、杭州華源實業有限公司、應忠良、孫宜然、孫仲良等。有人猜測這是一幫資金量龐大的浙江游資,股東名字僅僅是幌子。
12、林金全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07年中報開始,林金全便出現在國脈科技(價值指數;信息產業股評級)的限售股股東名單中,當時僅持股825.83萬股,2009年年報開始,林金全以持有3303.3萬股國脈科技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位於第二位,當時市值已超過4.9億元。今年一季度,曾經一個季度減持超過1000萬股。截至三季報,林金全仍持股3454萬股,截至12月8日收盤,其所持個股市值超過5.36億元。
13、張克強
對於張克強而言,在地產上獲取上億資產實屬「無心插柳」。1993年在澳大利亞亞梅鐸大學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他,本打算投身教育事業,回國辦學。但是在2002年7月,保利地產(價值指數;地產股評級)啟動股份改制進程,張克強斥資4900萬元,入股保利地產19.69%(廣東華美出資4557.78萬元,張克強本人出資135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經過8年,張克強的財富隨著保利股價的攀升而呈幾何級的增長。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張克強持有3650.7萬股保利地產的流通股,市值達到4.51億元,此後曾進行減持。但截至中報,張克強持股又再度增至4745.94萬股,市值超過6億元。
14、熊玲瑤
2009年12月,樂凱膠片發布公告稱,樂凱膠片原二股東誠信創投持有的4232.2萬股股份過戶至熊玲瑤名下,而誠信創投不再持有樂凱膠片股份。熊玲瑤2009年四季度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2010年一季度增持1666.71萬股,當時市值超過4億元。但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累計減持1233萬股,而中報顯示,其再度增持至1866萬股,市值仍然接近3億元。
15、曹晴霞
2008年11月,蘇寧環球(價值指數;零售百貨股評級)實施定向增發,曹晴霞以自然人的身份以5.7元/股獲得3000萬股。2008年年報,蘇寧環球發布公告稱每10股轉增2股。因此,曹晴霞的股票數量由此前的3000萬股增加至3600萬股。2009年12月2日,蘇寧環球14400萬股增發限售股上市流通,其中曹晴霞3600萬股全部解禁。截至中報,曹晴霞仍然持股3600萬股,市值超過3億元。
16 、鄭海若
上世紀90年代,鄭海若主要進行整合上市公司以及競購法人股等投資活動。同時,他還管理著富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外界曾傳言鄭海若的身價超過百億元。但是自從「雲銅炒股案」後,鄭海若便銷聲匿跡,只能在雲南城投中看見其名字。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之前,鄭海若就已經持有雲南城投,當時雲南城投的股價尚不足6元。從2007年至今,鄭海若並未對雲南城投進行過大規模的減持,相反在2009年二季度還增持了580萬股。上半年,鄭海若再次出手,豪擲8.98億元,認購了中泰化學5500萬股增發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17、張建斌
張建斌也是於2007年名聲大振的「十大最牛散戶」之一。金風科技(價值指數;A股評級)於2007年12月26日在中小板掛牌,張建斌控股的瑞華投資發展持有金風科技373.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83%。市場人士認為,金風科技登陸A股後的一年裡,這部分股權就能流通套現,原始收益鐵定翻番。另外,當時張建斌還是中海油服第二大流通A股股東,至少還曾持有過海虹控股100萬股、億陽信通100萬股。截至今年半年報,張建斌的名字已經從這些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18、李予成
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李予成首次亮相ST長運,是在2006年第三季度,2006年9月底持有該股95萬股。之後在第四季度,即ST長運停牌前,又增倉55.52萬股。據此前媒體報道,2007年之前李予成僅僅炒了3隻股票,但3隻股票都在介入後不久即宣告停牌重組。當然最令人稱道的還是李予成重倉ST長運,共持有150.52萬股,位居第一。在ST長運憑借西南證券(10.59,-0.20,-1.85%)借殼連拉45個漲停獲利超2500萬元後,2008年一季度果斷撤離ST長運,從此不再現身。
19、 李天虹
2007年,李天虹已持有多家上市公司B股而受到市場關注。凱馬B、永久B及上工B中都出現過他的身影。按當年6月末股價計算,李天虹持有市值超過300萬美元,被稱為B股史上最牛散戶。2008年,李天虹再度現身酒鬼酒(19.18,-0.82,-4.10%)前十名流通股東名單,僅持有不到半年即撤離但收獲頗豐,此後未再現身。
20 、「趙一」系
2007年末,趙一輝、趙一文兩人因同時持有長江證券(價值指數;證券金融股評級)而上榜,總資產3.4億元。不過,趙氏是否真是兄弟,誰也說不清楚。
長江證券的前身是ST石煉化,為了完成股改,中國石化(8.55,-0.04,-0.47%)將幾家下屬公司定向回購,幾家券商也因此借殼上市。而「趙一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在ST石煉化和錦州六陸的持有人名單中。此外,在已經回購退市的中原油氣、吉林化工及國元證券的大股東皖維高新中,「趙一系」的身影也不斷閃現。而僅在長江證券一隻股中,當年賬面盈利就達到6億元。
目前,經過一系列減持,趙一輝和趙一文已經退出長江證券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東北證券(價值指數;證券金融股評級)中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
『叄』 如何查詢全國社保基金持股明細
牛散.搜索top100.刷新
趙建平
澤熙 何雪萍 徐開東 劉益謙 周信鋼 沈付興 施玉慶 劉芳 鄭素貞 周爽 吳鳴霄 李欣 千石資本-千紙鶴1號資產管理計劃
許磊 周晨 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澤熙6期單一資金信託計劃
徐翔 -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成碧娥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昀灃 淡水泉 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
錢小妹 施建剛 蔣政一 上海澤熙增煦投資中心(有限合夥)
王亞偉 中央匯金 張利明 北京千石創富-光大銀行-千石資本-千紙鶴1號資產管理計劃
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澤熙1期單一資金信託
呂劍鋒 章建平 夏重陽 昀灃證券投資 葛衛東 趙吉 黃木秀 許喆 劉世強 上海旻傑投資 葉健顏 黃木順 沈建平 葉玉蓮 重陽 孫慧明 中央匯金投資有 赤子之心 何海潮 葉晶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諶賀飛 蝶彩 林泗華 上海磐灃投資中心(
昝聖達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
蔡宏基 北京千石創富 陳小毛 矽谷天堂 李火根 國華人壽 林鴻斌 任向敏 魏滿鳳 徐柏良 張壽清 查根樓 陳建平 高春雷 黃小敏 景華 全國社保基金 社保 UBS AG hkscc nominees limited 廣東粵財信託有限公司-
匯添富 黎燕 林廣茂 時節好雨 王世忱 吳彩銀 周宇光 鄒瀚樞 國泰君安 何春華 胡關鳳 劉宗輝 孟國興 濮文 沈國英 孫煜 東方匯理銀行 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千紙鶴
『肆』 中國有多少炒股大鍔
中國十大最牛散戶排行榜
作者:深圳商報 日期:2014-6-9 11:32:27 閱讀數:5043 網友評論:0 條
在上市公司報告中,有一些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們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他們中有的堅守一隻股票而獲得高額財富,有的在多家上市公司中均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介入時間精準令人稱奇,被業內稱為「最牛散戶」。統計顯示,今年最新排行榜單中,新出現了吳鳴霄、章建平等陌生的個人投資者名字,其中75人財富已經高達億元以上。
1、劉元生
香港商人劉元生以持有13379.12萬股萬科A(價值指數;A股評級)股,成為萬科A第4大流通股股東。以萬科12月7日8.6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11.58億元。資料顯示,與王石是密切的商業夥伴的劉元生當初對萬科的累計投資僅為400多萬元。1992年,劉元生持有萬科股票370.76萬股。以後隨著萬科送股配股,加上通過二級市場的增持,劉元生持有的萬科股票逐年增加。經歷2007年牛市後,其所持股份市值一度高達30多億元,但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損失慘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熊市還是牛市,劉元生從未對所持股份進行過減持。
2、王一虹
鹽湖集團(價值指數;A股評級),這只充滿「傳奇」色彩的股票,近期又誕生了一位「傳奇」散戶——王一虹。2006年深圳興雲信開始取得鹽湖集團股權共1.7億股,其中王一虹8523萬股,持股成本僅為1.27元。經過一系列減持,截至中報,王一虹持股5740.18萬股,以12月7日收盤價25.73元計算,王一虹持股市值14.76億元。四年間,王一虹財富增值22倍,持股市值超過堅守萬科的劉元生,成為「最牛散戶」之首。
3、黃木順
廣東潮州人,擁有澳大利亞國籍,早年在深圳做建築,後來承包工程施工,並成為中國最早一批股民。在2008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中,憑借泛海建設(價值指數;A股評級)以13.5億元身家列該榜單第499位,黃木順是第一位憑借二級市場投資進入該富人榜的個人投資者。因所買進的股票大多屬房地產板塊且長期持有,曾有「地產股的巴菲特」的稱謂,最高市值曾達到20億元。目前黃木順仍列泛海建設流通股東第三位,持股5083.96萬股,但資產縮水嚴重,僅餘4.6億元。
4、劉 芳
「劉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名,卻和「史上最牛散戶」畫上等號。2007年,ST金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連續42個漲停板的背後,有此人身影;股改未通過次數最多的S飛亞達背後,有此人身影;十幾傢具有重組、整體上市、股改等炒作題材的上市公司背後,也有此人身影。短短半年,劉芳對十幾傢具有重組概念的個股進行投資,浮盈超過億元。2009年上半年,拋售ST雄震後,劉芳及其丈夫葉晶大手筆投資曾一度中止。今年ST金杯公布三季報,劉芳、葉晶再度位列十大流通股東第7位和第9位,但此次收獲卻未能再現當年的輝煌。
5、蔣 菲
2007年,白雲山(價值指數;A股評級)A披露,蔣菲通過拍賣競得的4200萬股白雲山A的股份已在中登公司完成過戶手續,自然人蔣菲持有白雲山A4200萬股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根據此前的公告顯示,蔣菲以35900萬元的價格競得白雲山A4200萬股股票,其買入的均價8.547元/股。到了2009年中報,蔣菲的名字已經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如果忽略交易成本,業內推算其在白雲山A中獲利超過3500萬元。
6、金順法
金順法,這位名字有些繞口卻神秘無比的「散戶」,在2008年忽然冒了出來,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只覺得他的買股方式頗有「暴發戶」的架勢。當年一季報顯示,金順法為9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東。以當時的股價計算,金順法持股市值為2.6億元,在個人股東市值排名中已經一躍成為佼佼者。後經調查顯示,金順法的背後為沈昌宇,長期使用金順法、金小紅、沈浩平、徐菊仙等名字賬戶進行操作。證監會於今年8月27日公布了對沈昌宇利用其控制賬戶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處罰決定,悉數沒收其操縱深深房A(價值指數;A股評級)、ST秦嶺(價值指數;A股評級)兩只股票價格的非法所得185.03萬元,同時對其處以三倍於違法所得的罰款,罰款總額高達555萬元。
7、吳鳴霄
進入大眾視野起於其持有的全是清一色的ST股。根據今年一季報,吳鳴霄持有包括ST北生、ST中房等9隻ST股。悉數押注在外界看來已近退市邊緣的ST股,不但沒讓吳鳴霄蒙受巨虧,反而嘗到了ST股「山雞變鳳凰」的甜頭。2009年三季度,吳鳴霄買入當時還未脫帽的天方葯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粗略計算,當時的吳鳴霄買入天方葯業的成本在5.5元左右,而根據今年5月12日天方葯業9.49元的收盤價,持有天方葯業302萬股的吳鳴霄浮盈超過千萬元。
8、章建平
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章建平將當時僅有的5萬元資金投入股市,就此成就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其妻方文艷則作為助手。有業內人士曾測算,2007年,章建平在滬深兩市的交易額,光股票一項,據說就達到了700億元,平均每個交易日成交2.8億元。單單印花稅,他一年就上交了近2億元。在章建平參與過的數百隻股票中,據說北辰實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和招商輪船是他賺得最多的兩只,每隻高達上億元。2009年,深交所曾對方文艷賬戶採取了限制一個月交易的監管措施,此後章建平、方文艷夫婦的名字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9、趙建平
今年活躍的散戶新貴之一趙建平也十分引人注意。據統計,趙建平持有的7隻個股除了威爾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北礦磁材、衛士通是在2009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外,漢王科技(79.10,-3.08,-3.75%)、紅星發展(16.38,-0.21,-1.27%)、生意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中青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均是趙建平在今年一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總資產在1.5億元以上。和吳鳴霄專注ST公司一樣,趙建平也有一套鮮明的擇股標准,他選擇的股票多是新興壟斷企業,而且流通股股本很小,平均僅有5000多萬股。雖然青睞小盤股,但並不意味著趙喜歡快進快出,其持有股票的時間往往長達三個季度。雖然不是每次選擇的股票都能成功獲利,但總體上成績比較穩定,截至9月13日,其持有的9隻股票已獲得浮盈3000多萬元。
10、成碧娥
2009年IPO重啟後,也造就了一批新的「最牛散戶」。如持有神州泰岳(價值指數;A股評級)47.13萬股的成碧娥,截至4月30日,成碧娥持有神州泰岳的市值為3037萬元。根據一季報,成碧娥在今年一季度新進成為神州泰岳的第七大流通股股東,而在神州泰岳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8個席位都是機構。業內分析,能在被機構頗為看好的神州泰岳中擠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成碧娥資金實力不可小覷。截至中報,成碧娥的名字已經從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據計算,成碧娥在二季度至少賣出37.91萬股,獲利近500萬元。
11、莫 帆
今年一季報顯示,莫帆在海博股份(價值指數;中小板評級)、海越股份(價值指數;上海A股評級)、杭州解百(價值指數;A股評級)等個股中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總市值超過7000萬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莫帆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據統計,莫帆系成員包括莫帆、全天寶、杭州華源實業有限公司、應忠良、孫宜然、孫仲良等。有人猜測這是一幫資金量龐大的浙江游資,股東名字僅僅是幌子。
12、林金全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07年中報開始,林金全便出現在國脈科技(價值指數;信息產業股評級)的限售股股東名單中,當時僅持股825.83萬股,2009年年報開始,林金全以持有3303.3萬股國脈科技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位於第二位,當時市值已超過4.9億元。今年一季度,曾經一個季度減持超過1000萬股。截至三季報,林金全仍持股3454萬股,截至12月8日收盤,其所持個股市值超過5.36億元。
13、張克強
對於張克強而言,在地產上獲取上億資產實屬「無心插柳」。1993年在澳大利亞亞梅鐸大學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他,本打算投身教育事業,回國辦學。但是在2002年7月,保利地產(價值指數;地產股評級)啟動股份改制進程,張克強斥資4900萬元,入股保利地產19.69%(廣東華美出資4557.78萬元,張克強本人出資135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經過8年,張克強的財富隨著保利股價的攀升而呈幾何級的增長。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張克強持有3650.7萬股保利地產的流通股,市值達到4.51億元,此後曾進行減持。但截至中報,張克強持股又再度增至4745.94萬股,市值超過6億元。
14、熊玲瑤
2009年12月,樂凱膠片發布公告稱,樂凱膠片原二股東誠信創投持有的4232.2萬股股份過戶至熊玲瑤名下,而誠信創投不再持有樂凱膠片股份。熊玲瑤2009年四季度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2010年一季度增持1666.71萬股,當時市值超過4億元。但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累計減持1233萬股,而中報顯示,其再度增持至1866萬股,市值仍然接近3億元。
15、曹晴霞
2008年11月,蘇寧環球(價值指數;零售百貨股評級)實施定向增發,曹晴霞以自然人的身份以5.7元/股獲得3000萬股。2008年年報,蘇寧環球發布公告稱每10股轉增2股。因此,曹晴霞的股票數量由此前的3000萬股增加至3600萬股。2009年12月2日,蘇寧環球14400萬股增發限售股上市流通,其中曹晴霞3600萬股全部解禁。截至中報,曹晴霞仍然持股3600萬股,市值超過3億元。
16 、鄭海若
上世紀90年代,鄭海若主要進行整合上市公司以及競購法人股等投資活動。同時,他還管理著富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外界曾傳言鄭海若的身價超過百億元。但是自從「雲銅炒股案」後,鄭海若便銷聲匿跡,只能在雲南城投中看見其名字。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之前,鄭海若就已經持有雲南城投,當時雲南城投的股價尚不足6元。從2007年至今,鄭海若並未對雲南城投進行過大規模的減持,相反在2009年二季度還增持了580萬股。上半年,鄭海若再次出手,豪擲8.98億元,認購了中泰化學5500萬股增發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17、張建斌
張建斌也是於2007年名聲大振的「十大最牛散戶」之一。金風科技(價值指數;A股評級)於2007年12月26日在中小板掛牌,張建斌控股的瑞華投資發展持有金風科技373.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83%。市場人士認為,金風科技登陸A股後的一年裡,這部分股權就能流通套現,原始收益鐵定翻番。另外,當時張建斌還是中海油服第二大流通A股股東,至少還曾持有過海虹控股100萬股、億陽信通100萬股。截至今年半年報,張建斌的名字已經從這些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18、李予成
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李予成首次亮相ST長運,是在2006年第三季度,2006年9月底持有該股95萬股。之後在第四季度,即ST長運停牌前,又增倉55.52萬股。據此前媒體報道,2007年之前李予成僅僅炒了3隻股票,但3隻股票都在介入後不久即宣告停牌重組。當然最令人稱道的還是李予成重倉ST長運,共持有150.52萬股,位居第一。在ST長運憑借西南證券(10.59,-0.20,-1.85%)借殼連拉45個漲停獲利超2500萬元後,2008年一季度果斷撤離ST長運,從此不再現身。
19、 李天虹
2007年,李天虹已持有多家上市公司B股而受到市場關注。凱馬B、永久B及上工B中都出現過他的身影。按當年6月末股價計算,李天虹持有市值超過300萬美元,被稱為B股史上最牛散戶。2008年,李天虹再度現身酒鬼酒(19.18,-0.82,-4.10%)前十名流通股東名單,僅持有不到半年即撤離但收獲頗豐,此後未再現身。
20 、「趙一」系
2007年末,趙一輝、趙一文兩人因同時持有長江證券(價值指數;證券金融股評級)而上榜,總資產3.4億元。不過,趙氏是否真是兄弟,誰也說不清楚。
長江證券的前身是ST石煉化,為了完成股改,中國石化(8.55,-0.04,-0.47%)將幾家下屬公司定向回購,幾家券商也因此借殼上市。而「趙一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在ST石煉化和錦州六陸的持有人名單中。此外,在已經回購退市的中原油氣、吉林化工及國元證券的大股東皖維高新中,「趙一系」的身影也不斷閃現。而僅在長江證券一隻股中,當年賬面盈利就達到6億元。
目前,經過一系列減持,趙一輝和趙一文已經退出長江證券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東北證券(價值指數;證券金融股評級)中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
追問
2014-10-31 07:28
你的名單很好 但是看不到牛散持倉情況,我上次那個網站可以看最新持倉,但是忘記網址了,好像叫倉位XX來的網站
『伍』 股票億晶光電怎麼樣,大家幫我分析下
您好。億晶光電經過三年半的大跌之後,下跌空間幾近被殺死。而公司的業績也從去年開始有所好轉,股東戶數有減少趨勢,戶均持股趨向集中,十大流通股東中有兩家私募。
最重要的是億晶光電目前已重新站穩年線,而年線的重新收回意味著在未來的一個較長周期將以上漲為主調,反轉信號強烈。目前而言,股價的近期阻力在90月線15.7附近,股價回到15元平台時將迎來第一次調整時機。
太陽能、藍寶石題材是市場的熱點題材,容易出現炒作機會,而億晶光電的流通盤並不大,所以大周期顯示機會較多。
目前您的持倉成本較高,可在年線附近進行低吸,15元附近進行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