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英鎊對人民幣匯率這么高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高,有兩方面原因:
1、英鎊對美元持續上漲。由於英國在房地產復甦的帶動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市場預期英國央行為應對良好的經濟發展趨勢,很有可能在發達國家中率先加息。英鎊加息預期推動對美元的上漲,近期英鎊匯率對美元突破了幾年來的新高。
2、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貶值。今年在央行的干預打壓下,人民幣匯率自2月份起出現大幅下跌,目前對美元仍維持低位,較年初下跌2.5%左右。
因此,英鎊的強勢和人民幣匯率的弱勢,導致了英鎊對人民幣匯率的高企。
Ⅱ 為什麼英鎊匯率這么高跟他的帝國時期有關系嗎
英鎊的匯率高
只是當時
每英鎊與黃金的兌換比例以及與黃金脫鉤後英國的
通貨膨脹率
有關。與
英國歷史
沒太大關系
Ⅲ 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為什麼這么高了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以一定單位的外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
我國現在使用100外幣可兌換***人民幣的計算方式。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即:100韓元原來可兌換1元人民幣,100韓元現在可兌換0.6元人民幣,則稱人民幣兌韓元的匯率下降,人民幣對韓元升值,或者韓元對人民幣貶值。
(2)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Ⅳ 為什麼英鎊比美元還值錢呢
英國是美國之前的上一任世界霸主,英鎊曾是世界貨幣。現在的1.71是經過了幾十年貶值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
Ⅳ 為什麼英鎊匯率最高
影響匯率的因素
1、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根據凱恩斯學派的宏觀經濟理論,國民總產值的增長會引起國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長。收入增加會導致進口產品的需求擴張,繼而擴大對外匯的需求,推動本幣貶值。而支出的增長意味著社會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刺激出口增加外匯供給。所以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會引起本幣升值。由此看來,經濟增長對匯率的影響是復雜的。
2、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關於國際收支對匯率的作用,早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人葛遜就作出了詳細的闡述,之後,資產組合說也有所提及。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3、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於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異。所有貨幣學派的理論對利率在匯率波動中的作用都有論及。但是闡述的最為明確的是70年代後興起的利率評價說。該理論從中短期的角度很好地解釋了匯率的變動。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5、人們的心理預期。這一因素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和匯率政策、突發事件、國際投機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員的言論等。這些因素之間也會相互加強或相互抵消。
Ⅵ 人民幣對英鎊近十年來的情況
【招商銀行--英鎊】外匯實時匯率(含中間價、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等)請進入以下鏈接查看:http://fx.cmbchina.com/hq/,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每個銀行兌換匯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Ⅶ 為什麼英國的英鎊匯率那麼高
影響匯率的因素
1.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根據凱恩斯學派的宏觀經濟理論,國民總產值的增長會引起國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長。收入增加會導致進口產品的需求擴張,繼而擴大對外匯的需求,推動本幣貶值。而支出的增長意味著社會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刺激出口增加外匯供給。所以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會引起本幣升值。由此看來,經濟增長對匯率的影響是復雜的。但如果考慮到貨幣保值的作用,匯兌心理學有另一種解釋,即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外匯供需雙方對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這種主觀評價的對比就是匯率。而一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則主觀評價相對就高,該國貨幣堅挺。
2.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關於國際收支對匯率的作用,早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人葛遜就作出了詳細的闡述,之後,資產組合說也有所提及。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3.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於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異。所有貨幣學派的理論對利率在匯率波動中的作用都有論及。但是闡述的最為明確的是70年代後興起的利率評價說。該理論從中短期的角度很好地解釋了匯率的變動。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5.人們的心理預期。這一因素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和匯率政策、突發事件、國際投機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員的言論等。這些因素之間也會相互加強或相互抵消。
參考資料:網路
Ⅷ 人民幣比英鎊匯率高了,英國留學便宜了嗎
首先,當然是代表去英國留學成本低了。比如:卡迪夫大學學費12597英鎊/年,按照10.5的匯率,約14萬人民幣。
根據英國優越教育的留學顧問說,目前,英鎊的匯率相對穩定,並且有回升的趨勢,保持在10.5左右。其實很多國外院校也會要求留學生在當地存一個定期,用於繳納學費,利息還不錯。當年英鎊彪悍時,有些留學生歸國時還能多賺一筆外匯回來。不過自英鎊「頹廢」起,有些 留學生就不敢輕言存大錢了。
但無論如何,比起前幾年,留學英國終於有了性價比優一說了。 xing
Ⅸ 為什麼英鎊對人民幣匯率這么高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高;
有兩方面原因:
1、英鎊對美元持續上漲。由於英國在房地產復甦的帶動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市場預期英國央行為應對良好的經濟發展趨勢,很有可能在發達國家中率先加息。英鎊加息預期推動對美元的上漲,近期英鎊匯率對美元突破了幾年來的新高。
2、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貶值。今年在央行的干預打壓下,人民幣匯率自2月份起出現大幅下跌,目前對美元仍維持低位,較年初下跌2.5%左右。
3、因此,英鎊的強勢和人民幣匯率的弱勢,導致了英鎊對人民幣匯率的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