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談談你對中國目前外貿形式的認識在經濟危機和人民幣匯率走高背景下,
外貿形勢非常嚴峻
出口數量和價格都呈下降局勢
中國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根據自身企業特點,適當轉內銷。
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仍有可以開發的潛力 中國還有大量商品值得外貿人經營
『貳』 經濟危機後中國人民幣將是升值還是貶值
在世界金融危機中,人民幣不但沒有貶值反而有了一定程度的升值。
第一,人民幣不貶值的保證確實有利於亞洲經濟。
前些日子有人聽膩了中國政府關於「人民幣不貶值」對穩定亞洲市場做出貢獻的話,斥之為「政治宣傳」、「往臉上貼金」。這回不過「演習」一 場,還沒有玩兒真的呢,亞洲市場就來個「滿堂紅」,證明了中國人誇自己 還是得有道理的。亞洲各國在虛驚之後也應該知道感激中國了。
第二,面對當前的經濟困難,將「人民幣貶值」確實是中國領導人手中的可能選擇之一。關鍵是「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利多還是弊多。
要權衡利弊,首先要分析中國面臨的經濟困難。
總體來說,中國經濟主要問題是生產過剩、通貨緊縮、出口下降、資金流失。前兩者是國內市場問題,與匯率沒有直接聯系。後兩者應該是影響匯率的主要原因。
從理論上講,兩種貨幣的匯率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狀況決定的。貿易平衡,匯率就會穩定。貿易不平衡,順差的一方貨幣升值,逆差的一方貨幣貶值。所以如果只看書本,對美貿易連年巨額順差的人民幣早就應該升值了。但實際上由於中美貿易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中美雙方都對美國對華出口設置了各種限制,才導致雙方貿易的嚴重不平衡),更由於美元是世界性存儲貨幣,所以雙方貨幣的匯率受到多重因素的牽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全球貿易和資金進出的平衡。從去年第四季度起中國出口增長大幅度下降,甚至呈負增長。外匯流失也十分嚴重。去年外貿順差、引進投資共七百多億美元,外匯存底不過才增加了四、五十億,其中主要部分還是去年十月前後開始打擊騙匯、追回逃往境外的外匯之後才增加的。除去還債的二百多億,流失外匯估計可能多達四百億美元。
如果人民幣貶值,人們希望占國民經濟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產業會獲得新的競爭力,資金的外流也會因此逐漸停止。這是「人民幣貶值」的所謂「利」。但是如果仔細分析,這種想法未必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巴西「真錢 」貶值的根本原因是外債太多、特別是短期外債太多,超過外匯儲備總額,不貶值就會「破產」。而中國的外匯存底遠遠超過短期外債(約二、三百億美元上下),與外債總額大體相當,而且外貿繼續有幾百億的順差。如果看 一下去年中國外貿總體情況就會發現,對歐美的出口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驚人增長(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六),以致於美國貿易代表驚呼「這樣下去會成為嚴重政治問題」。下降的是對亞洲國家、特別是對日本的出口。但日元已經回升到亞洲金融風暴以前的水平。至於亞洲其他國家的匯率,人民幣還沒有真貶值,就一個個搶著先貶。所以
至於資金外流,看巴西就知道,你死守匯率時,還有一部分人有信心不撤資。一旦匯率棄守,誰逃得慢誰吃虧。巴西「真錢」的利率已經升到將近百分比五十,資金還是留不住。而中國去年年底才剛剛降了利率,說明中國資金外流的勢頭已經開始回落。
既然人民幣貶值不會刺激出口、阻滯資金外流,那麼對國內經濟是否會有影響呢?這樣理論上可能會在國內市場上減少進口貨的競爭力。但這是以亞洲其他國家的貨幣不跟進為前提的。而更大的可能是因人民幣貶值而影響投資者信心,使得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那部分:私人投資和三資企業萎縮,直接影響就業,加劇通貨緊縮。
『叄』 經濟危機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一直穩定在6.26~6.51之間。
『肆』 美國產生的次代危機,也就是經濟危機,是為了提高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還是 一個陰謀呢
次貸危機不是美國為了什麼陰謀而製造出來的,因為次貸危機的第一個受害者就是美國。至於人民幣匯率問題,即使沒有此次危機,美國也會謀取人民幣升值的。
誰會設計一個陰謀,而首先受害的是自己呢。
『伍』 匯率和經濟危機有關系嗎
當一個國家經濟危機來臨時,本國的貨幣匯率會急劇下降。人名幣增值與經濟危機沒有關系,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作為工業生產大國的中國扛住了金融海嘯的侵襲,政府保住了人民幣不貶值,而其它國家諸如韓國,20世紀初就存在資本泡沫的韓國,受不起全球金融危機的瓜葛,直至全韓國金融危機大爆發,資本泡沫破裂了。隨即韓元大幅度下降。總的來說,經濟危機並不是讓人民幣升值了,而是人民幣保持不變,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所以我們看上去人民幣是增值的,這是其一。其二人民幣增值與美國幕後操縱有著直接關系,美國希望人民幣大幅增值,讓中國市場物價膨脹,從而遏制中國的經濟跳躍。目前中國國內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這與人民幣升值有分不開的聯系,也與幕後黑手美國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陸』 經濟危機貨幣的兌換
人民幣暫時不會被淘汰的,因為我們國家經濟信用好,這是目前最關鍵的!
朋友你知道貨幣戰爭么,(前些年美國打伊拉克和近兩年打伊朗,都是因為貨幣——美圓世界霸主地位展開的)
當你擁有太多國外國債的時候,如果到期了,你就可以強行要求他支付的!如果他不能以相應的美元還的話,就可以要求其用黃金支付,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量在世界上是第一的 !
如果我們國家可以套取黃金的話,我們國家的黃金儲備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民幣就可以直接成為世界貨幣了!
現在G20等都在商討,以後世界採用什麼貨幣好,也許在美元——歐元之後,就要誕生——亞元了,或許就是我們國家的人民幣!
這不是聳人聽聞,黃金白銀——英鎊——美元(與黃金掛鉤)/歐元,英鎊取代黃金白銀,美圓取代英鎊,歐元與美圓競爭,這些都表明了世界貨幣是在不斷向前的!
也許新的「亞元」即將要誕生了!
現在〈中國信心之旅〉欄目里也這樣預測的,只是貨幣演變和發展要經歷一段時間而已!
美國人在維持自己的美元世界統治地位,美國無限制的印發美圓已經遭到世界很多國家的反對!
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WTO等,都在反對!
以後的貨幣要在歐元——美圓——亞元三大定理貨幣後也許就真的誕生了!
我們慢慢期待吧~!
超主權貨幣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兌換的壓力,自然也就沒有兌換的損失,現在美國大量發行美圓就是在讓全世界的美圓縮水,增加自己的出口,減少自己的外債!
國際社會當然很反對啦!(美國想讓全世界人們為它買單還債,誰願意啊)
就象現在的美圓,如果國際社會以美圓結算貿易和債務,那麼美國的貨幣風險就是「零」
1950年朝鮮戰爭,日本經濟在美國的扶植下,飛速發展,一時間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經濟發展速度平均每年都在10%左右!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日圓就曾經一度獲得強大的國際流通性!
特別是在東南亞的國家,由於日本的大量貸款給他們和投資那裡,使那裡的日圓流通非常廣泛!
但是之後發生了「廣場會議」,美國施壓於日本,日本傻傻的將自己的貨幣國際霸主地位的優勢讓給了美國——當時日本已經買下了美國國內的10%的固定資產——美國人瘋狂的批判說「日本就要將整個美國買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日本妥協了,結果敗了!
之後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日本又把自己的在東南亞的投資抽會,失去了東南亞國家的信任!
這樣日圓的地位急劇下降,日本也走入了現在的經濟委靡狀態,到現在還沒走出來!——日本近十年的GDP增長平均只有1%,而比美國少了1%-2%的增長速度,國際貿易量也下降到了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
現在我們國家的情形和當時日本的情形很相似!
因此我們國家和G20國集團都積極主張建立新的超主權貨幣或者是過度貨幣——區域貨幣(亞元)
作為美國,日本和歐盟還有英國,當然會反對了,因為超主權貨幣是對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利的,然而卻會消弱他們本國貨幣的優勢(目前主導世界的優勢,特別是美國——美圓的世界霸主地位將不復存在,美國當然非常反對了!)
只是現在的金融危機下,美國自身應對這種情況的勢力不是太強而已!
大量印發美圓,就是將美國的金融危機給世界每一個國家平坦風險和沖擊!
美國現在的國際債務是76萬億美圓,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08年全世界的GDP產量——65萬億
『柒』 經濟危機人民幣會貶值嗎
我記得以前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危機都是錢幣升值.股票變得一文不值.
那些及時將股票拋出換成錢幣的人都倖免於難.
而有大批股票的人都變窮了.
不知道現在說的"經濟危機"和以前的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危機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捌』 經濟危機後,貨幣是否貶值呢
何謂「廣場協議」?最簡單直觀而又合乎邏輯的表述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了,美元上漲了,大量國外產品,特別是來自日本和德國的產品輸入到美國。於是,美國人民認為國外產品擠佔了美國國內市場,剝奪了「應該」屬於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導致美國的失業率顯著上升。類似推論通過輿論和國會對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壓力,他們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個經濟體(G5,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及英國)的財政首腦邀請到紐約,說服他們共同致力於美元的貶值。善解人意的五國財長當即同意,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即「廣場協議」。
聲明發表幾個小時後,美元開始了瘋狂的貶值進程。國際外匯市場開始瘋狂拋售美元,持續了兩年之久,仍沒有任何停下來的跡象,以至於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們的後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議採取措施,以阻止美元進一步下跌。這就是1987年達成的盧浮協議,那是後話。
「廣場協議」後,日元和馬克開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動匯率體制實施之後,美元開始對馬克和日元貶值。進入80年代之後,美元穩步走強,這一慢性走高的趨勢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斷,日元和馬克又開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後的三年左右時間里,美元急劇貶值。馬克的升值水平恢復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則升到了戰後的歷史新高。這正是日元成為「廣場協議」焦點的一個重要原因。
「廣場協議」與日元升值的副作用
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產品的成本和價格。過去曾以物美價廉馳騁世界市場的日本產品,一下子全都變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貴族」。雖說日元升值對那些具有無可替代性的產品出口影響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產品中,畢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會抑制國際市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從而對生產這類產品的企業造成打擊。這種打擊還會通過產業鏈條波及其他產業,甚至有可能形成對日本經濟增長的全面抑制。這就是日本政府所擔心的「日元升值蕭條」。
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進口價格。這固然可以使資源短缺的日本用較少的支出換取所需要的資源,但是,廉價的外國製成品也同時湧入日本,沖擊著日本原有的產業結構。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技術含量不高、但對維持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國際投機資本的興趣,使日元成為投機資本的炒作對象。此後日元匯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動盪,都有國際投機資本在興風作浪。這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新的不穩定因素。
四、「廣場協議」後的日元升值與日本泡沫經濟的關系
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維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帶來經濟蕭條。為了應對「日元升值蕭條」,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內需主導的經濟增長轉變的政策。在財政方面,從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預算,都將克服「日元升值蕭條」作為重要政策課題。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連續5次下調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後的2.5%。此外,日本還通過增加政策性貸款,擴大公共投資規模。
然而,原有產業結構下的日本經濟增長已趨飽和,迅速增大的貨幣供應無法被產業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預期的驅動,大量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於是,地價爆漲,股價扶搖直上。日本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泡沫經濟。到1989年末,日經225種股票的平均價格高達38915.87日元,相當於1984年的3.68倍。從表面的因果關系和時間順序來看,「廣場協議」與日本的泡沫經濟似乎確有某種聯系。「廣場協議」促成了日本宏觀經濟政策的轉變,成為改變日本經濟增長基調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轉折點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經濟的起始點。
但從另一方面看,「廣場協議」後,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均對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國家並沒有發生像日本那樣嚴重的泡沫經濟。這說明,「廣場協議」與泡沫經濟並沒有必然的聯系。
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經濟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內部。這些原因包括:在追趕型經濟增長結束後,未能主動向自主開拓型經濟增長轉變,制度和體制老化;宏觀經濟政策失誤,原有結構下的經濟發展已趨飽和,但卻人為刺激景氣,造成經濟虛漲;金融體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風潮中,銀行監管缺位;對剩餘資本流向缺乏引導,致使大量資金流向投機市場等等。
『玖』 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里人民幣會貶值嗎
在現代國際金融背景下,看人民幣是升值還是貶值以及其對A股市場的影響,實際上是在討論美元會否在預見的將來突然結束貶值而轉向穩定乃至升值狀態。一國貨幣的對外價格不可能長期背離其綜合實力所體現的國力的,美國大選過後,過度貶值貨幣而透支國力的做法很可能為新一屆政府所糾正,屆時,規模超大的美元境外熱錢,將會在今年冬天迴流。
在討論人民幣升值前景熱鬧多時的當口,現在又出現了另一種聲音:人民幣是否會大幅貶值?國人當前最切身的感受就是,人民幣處於對外高速升值和對內高速貶值的矛盾狀態之中,我認為近期不會貶值,至於堅持多久,可就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