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均利率怎麼算
總利息除以總本金
2. 總杠桿系數為多少
總杠桿系數:來是指公司財源務杠桿系數和經營杠桿系數的乘積,是衡量公司每股獲利能力的尺度。
由 財務杠桿系數DFL=EBIT/ [ EBIT- I - D/(1-r)] = 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率)]
經營杠桿系數DOL=(EBIT+F)/EBIT = (息稅前利潤+總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
則 總杠桿系數DTL = DFL* DOL =(EBIT+F)/[ EBIT-I- D/(1-r)]
= (息稅前利潤+總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率)]
其中 息稅前利潤EBIT = 銷售額S - 變動成本總額VC - 總固定成本F
3. 總杠桿系數的計算
已知(DOL):1.5=(500-500×40%)/(500-500×40%-FC),得出FC=100(萬元),
(DFL):2=(500-500×40%-FC)/[(500-500×40%-FC)- I ] ,得I=100。
當FC增加50萬元時,
DOL=(500-500×40%)/(500-500×40%-150)=2,
DFL=(500-500×40%-150)/[(500-500×40%-150)-100]=3,
DTL=DOL×DFL=2×3=6。
4. 負債利息率怎麼計算是利息除以總負債還是流動負債總額
負債利息率(Debt Interest Rate)是指所支付的利息費用與債務總額的比率。
公式:負債利息率=利息支出/平均負債*100%=利息支出/(平均總資產-平均凈資產)*100%
利息支出(Interestexpense)是指臨時借款的利息支出。在以收付實現製作為記帳基礎的前提條件下,所謂支出應以實際支付為標准,即資金流出,標志著現金、銀行存款的減少。
就利息支出而言、給個人帳戶計息,其資金並沒有流出,現金、銀行存款並沒有減少,因此,給個人計息不應作為利息支出列支。
(4)平均利息率除以總杠桿系數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負債利息率的高低就取決於取得借款時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情況,而且金融市場的波動,如利率的變動與匯率的波動都會導致企業的債務風險。
利率的變動,將直接影響企業負債資本成本,利率市場化程度越高,企業負債籌資的利率風險就越明顯。
負債籌資具體含義是:
①資金來源是以舉債的方式。
②負債具有貨幣時間價值。到期時債務人除歸還債權人本金外,還應支付一定利息和相關費用。
③舉債是彌補自有的資金的不足,用於生產經營,以促進企業發展為目的,而不能將資金挪作他用,更不能隨意浪費。
5. 財務管理,計算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問題。求問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4000*(100-60)/4000*(100-60)-80000=2
財務杠桿系數= 息稅前利潤EBIT/息稅前利潤EBIT-利息=(4000*(100-60)-80000)/(4000*(100-60)-80000)-1000000*50%*8=2
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2*2=4
6. 求解一道關於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的題,急
息稅前利潤=750/(1-25%)=1000W 經營杠桿系數=(1000+300)/1000=1.3
財務杠桿系數=1000/1000-2000*5%=1.11
總杠桿系數=13/9=1.444
7. 什麼是負債的平均利息率
負債利息率是指所支付的利息費用與債務總額的比率。負債利息率的高低就取決於取得借款時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情況,而且金融市場的波動。
如利率的變動與匯率的波動都會導致企業的債務風險。利率的變動,將直接影響企業負債資本成本,利率市場化程度越高,企業負債籌資的利率風險就越明顯。
從負債的定義可以看到,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是負債的一個本質特徵。在實務中,履行義務所需流出的經濟利益帶有不確定性,尤其是與推定義務相關的經濟利益通常需要依賴於大量的估計。
因此,負債的確認應當與經濟利益流出的不確定性程度的判斷結合起來,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與現時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就應當將其作為負債予以確認;
反之,如果企業承擔了現時義務,但是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負債的確認條件,不應將其作為負債予以確認。
8. 凈資產收益率、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
這是某一年的一個注會考試題的變形。
1、現有利息費用=500*40%*8%=16萬元
經營固定成本=120-16=104萬元
2、改變計劃如用追加股權資本取得:
凈利潤=-[600(1+20%)(1-60%)-(104+20)-16](1-25%)=A
凈資產=500*(1-40%)+200=B
凈資產收益率=A/B
DOL=[600(1+20%)(1-60%)]/[600(1+20%)(1-60%)-(104+20)]=C
DFL=[600(1+20%)(1-60%)-(104+20)]/[[600(1+20%)(1-60%)-(104+20)]-16]=D
DTL=C*D
3、改變計劃如用借款取得:
凈利潤=[600(1+20%)(1-60%)-(104+20)-(16+200*10%](1-25%)=E
凈資產=500*(1-40%)=F
凈資產收益率=E/F
DOL=[600(1+20%)(1-60%)]/[600(1+20%)(1-60%)-(104+20)]=C(與方案一完全相同)
DFL=[600(1+20%)(1-60%)-(104+20)]/[[600(1+20%)(1-60%)-(104+20)]-(16+200*10%)]=G
DTL=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