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財務杠桿如何產生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
1、財務杠桿利益
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後,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於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於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於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通過數學變形後公式可以變為: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後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率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權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主權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權資金收益率低於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2、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於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於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貳』 什麼是負債經營的好處和財務杠桿利益
負債經營能給公司的所有者帶來收益上的好處,對於企業的所有者來說,負債經營的優勢是明顯的。
1.負債經營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對於資金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債權性投資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業採用借入資金方式籌集資金,一般要承擔較大風險,但相對而言,付出的資金成本較低。企業採用權益資金的方式籌集資金,財務風險小,但付出的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債權性投資風險比股權性投資小,相應地所要求的報酬率也低。於是,對於企業來說,負債籌資的資金成本就低於權益資本籌資的資金成本。
另一方面,負債經營可以從「稅收屏障」受益。由於負債籌資的利息支出是稅前支付,使企業能獲得減少納稅的好處,實際負擔的債務利息低於其投資者支付的利息。在這兩個方面因素影響下,在資金總額一定時,一定比例的負債經營能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2.負債經營能給所有者帶來「杠桿效應」
由於對債權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項與企業盈利水平高低無關的固定支出,在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發生變動時,會給每股收益帶來幅度更大的波動,這即財務管理中經營論及的「財務杠桿效應」。由於這種杠桿效應的存在,在企業的資本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時所有者的收益率即權益資本收益率能在資本收益率增加時獲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的負債經營對於較快地提高權益資本的收益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3.負債經營能使企業從通貨膨脹中獲益
在通貨膨脹環境中,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而企業負債的償還仍然以賬面價值為標准而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這樣,企業實際償還款項的真實價值必然低於其所借入款項的真實價值,使企業獲得貨幣貶值的好處。
4.負債經營有利於企業控制權的保持
在企業面臨新的籌資決策中,如果以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權益資本,勢必帶來股權的分散,影響到現有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權。而負債籌資在增加企業資金來源的同時不影響到企業控制權,有利於保持現有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
『叄』 為什麼權益乘數越高,財務杠桿作用程度越大
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財務杠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的比重越小,財務杠桿越大。
權益乘數又稱股本乘數,是指資產總額相當於股東權益的倍數。 權益乘數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佔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小,企業負債的程度越高;反之,該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佔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大,企業的負債程度越低,債權人權益受保護的程度越高。
普通杠桿率是指普通股股東杠桿率,即通過向普通股股東融資所獲得的資產與全部資產的比例,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權益倍數或權益乘數。
股東權益比率的倒數稱為權益乘數,即資產總額是股東權益的多少倍。該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比重越小,債權人的權益保護程度越低。它用來衡量企業的財務風險。
(3)財務杠桿與利益的最大化擴展閱讀:
權益乘數的作用:
權益乘數較大,表明企業負債較多,一般會導致企業財務杠桿率較高,財務風險較大,在企業管理中就必須尋求一個最優資本結構,以獲取適當的EPS/CEPS,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再如在借入資本成本率小於企業的資產報酬單時,借入資金首先會產生避稅效應(債務利息稅前扣除),提高 EPS/CEPS,同時杠桿擴大,使企業價值隨債務增加而增加。但杠桿擴大也使企業的破產可能性上升,而破產風險又會使企業價值下降等等。
權益乘數代表公司所有可供運用的總資產是業主權益的幾倍。權益乘數越大,代表公司向外融資的財務杠桿倍數也越大,公司將承擔較大的風險。但是,若公司營運狀況剛好處於向上趨勢中,較高的權益乘數反而可以創造更高的公司獲利,透過提高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對公司的股票價值產生正面激勵效果。
『肆』 怎麼利用財務杠桿手段實現利潤最大化
http://wk..com/view/d1b4dc12c5da50e2524d7fea?pcf=2&bd_source_light=1550401
『伍』 取得財務杠桿利益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前提條件:息稅前利潤大於利息
財務杠桿是指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
企業在事實上是可以選擇一部分利率可浮動的債務資金,從而達到轉移財務風險的目的的。財務杠桿對負債的利用,其結果稱為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或正(負)財務杠桿利益。
財務杠桿利益是指利用債務籌資這個杠桿而給企業所有者帶來的額外收益。
在資本結構一定、債務利息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稅後利潤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從而獲得財務杠桿利益。但與經營杠桿不同,經營杠桿影響企業息稅前利潤,財務杠桿影響企業的稅後利潤。
『陸』 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杠桿效應的區別
1、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財務杠桿效應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2.產生原因
財務杠桿產生的原因在於有利息的負債導致的利息支出,引起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因為該固定利息費用的存在,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要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如果企業的利潤率大於利息率,則利用財務杠桿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如果企業的利潤率小於利息率,則不可行,利息支出會導致凈資產收益率的降低,嚴重的說法是用凈資產償還債務了。
『柒』 如何理解財務杠桿
杠桿就是採用四兩撥千斤,或者是借雞生蛋,採用較小或者借來資本獲得較大的利益。
『捌』 財務杠桿是怎樣獲得更高財務杠桿利益的
假如公司所有者權益1000萬,財務杠桿3:1,說明你用1000萬的資注資,另外引進3000萬的資金在運作,只付給他們少數的利息錢而已,總計4000萬的運作資金所賺取的利潤,全部歸那1000萬注資的股東所有,就是用別人的錢賺來為自己賺錢。用別人的錢越多,財務杠桿的比值越大。
『玖』 什麼是經營杠桿利益與風險 什麼是財務杠桿利益與風險
一、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生的作用。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二、財務杠桿的含義
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及其說明的問題。
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示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dfl=ebit/[ebit-i-b/(1-t)]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1)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2)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控制財務杠桿的途徑。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企業的財務杠桿,一般可以表現為三種關系:
即負債與資產的對比關系(即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或長期負債
『拾』 論述題:財務杠桿如何產生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
不論企業營業利潤是多少,債務的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通常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盈餘;反之,當息稅前利潤減少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增加,這就會大幅度減少普通股的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