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做杠桿資本
你好,資金杠桿(Leverage或Gearing),這都是當時的企業過度舉債投資於高風險的事業或活動,遇到投資獲利不如預期時,杠桿作用的乘數效果,加速企業的虧損以及資金的缺口,到影響整體的經濟環境。
B. 何為資本運營,資本運營的主要方式包括哪些
一、資本運作是什麼
資本運作是指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按照資本的自有的規律運作,實現價值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資本運作是中國大陸企業界的創造,在口碑相傳的演繹中已成為一種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資本運作也叫資本經營,就是利用資本市場,通過買賣(經營)企業、資產或者其它各種形式的證券、票據,而賺錢的經營活動。
二、常見的資本運作方式
1、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配股、增發新股、轉讓股權、派送紅股、轉增股本、股權回購(減少注冊資本)等。
2、企業的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以及風險投資等。
3、資產重組,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剝離、置換、出售、轉讓。
4、為改善資本結構或債務結構為目標,進行企業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等。
三、企業發展模式
企業的發展分為內向封閉型發展模式和外向開放型發展模式。其中內向封閉型發展模式之指通過自身產品經營不斷積累資本,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擴展經營領域,特點是傳統方式,發展速度慢。外向開放型發展模式是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積極引入外來資本,快速擴大規模,進入新領域,形成競爭優勢,特點是現代方式,發展速度快、突顯整合能力。資本運作是企業集團加速發展、借力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與資本的關系:越發展,就越需要錢,同時越有錢,越發展;資本,可以促進發展,而反過來發展又促進了資本增長。
資本運作是什麼?有哪些運作方式?資本運作是什麼?有哪些運作方式?
四、資本運作的作用
資本運作的介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杠桿作用、發揮倍增效應。同樣的資源能力,一旦採取資本運作等超乎常規的方式,就會發揮出其杠桿作用和倍增效應來,但是,一旦操作不當,其破壞作用亦是如此。
五、資本運作的通道
打通資本運作通道是企業集團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條件。精幹已有業務,營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快速提升企業集團整體實力,形成自己的優勢領域,是企業集團核心目標,自己的錢是有限的,用自己的錢只能是滾雪球式常規式發展。社會的錢是無限的,用社會的錢可以是倍增式膨脹式發展。
企業集團應當從整個金融業及企業的實際問題出發探討建立資本運作的路徑。筆者經歷的一個企業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包括:1、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導致融資成本高;2、存量資產閑置,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企業集團整體盈利性水平低;3、現有的股份公司、企業控股等融資平台基本閑置。
六、資本運作的主要思路
基於企業現況,研究企業集團資本運作的可行思路,首先明確將解決的核心問題。其中包括:企業集團具備哪些資本運作通道;企業集團資本運作活動如何開展;企業集團如何降低資本運作成本;企業集團如何控制資本運作風險。據此問題,探索可涉及得主要思路:利用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組合改善資產結構;利用並購重組建立戰略產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發揮資產管理作用,提高企業酒集團整體盈利能力。
C. 資本運營是什麼意思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所謂資本運營,就是對集團公司所擁有的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存量資產,通過流動、裂變、組合、優化配置等各種方式進行有效運營,以最大限度的實現增值。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把企業的資本運營分為資本擴張與資本收縮兩種運營模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資本運營屬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最頂級人才。其需要優厚的財務管理知識、廣博的金融學知識、超級深厚的銀行渠道、企業背景。資本,在經濟學意義上,指的是用於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即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在融學和會計領域。資本通常用來代表金融財富,特別是用於經商、興辦企業的金融資產。廣義上,資本也可作為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會計碩士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D. 資金杠桿原理
原理是指在長抄期資金總額襲不變的條件下,企業從營業利潤中支付的債務成本是固定的,當營業利潤增多或減少時,每一元營業利潤所負擔的債務成本就會相應地減小或增大,從而給每股普通股帶來額外的收益或損失。
由於利息是固定的,因此,舉債具有財務杠桿效應。而財務杠桿效應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給企業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也可以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其前提是:總資產利潤率是否大於利率水平。當總資產利潤率大於利率時,舉債給企業帶來的是積極的正面影響;相反,當總資產利潤率小於利率時,舉債給企業帶來的是負面、消極的影響。
資金杠桿原理是指由於固定性財務費用的存在,使企業息稅前利潤(EBIT)的微量變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銀行借款規模和利率水平一旦確定,其負擔的利息水平也就固定不變。因此,企業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債權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後,投資者(股東)得到的回報也就愈多。相反,企業盈利水平越低,債權人照樣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餘給股東的回報也就愈少。當盈利水平低於利率水平的情況下,投資者不但得不到回報,甚至可能倒貼。
E. 什麼是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它們對資本成本有何影響
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經營杠桿: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經營杠桿作用
1、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規模大的企業的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決定了其利潤變動率遠遠大於銷售變動率。
2、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在較高經營杠桿率的情況下,當業務量減少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減少.業務t增加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增長。
3、預測企業未來的業績:通過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可以對企業未來的利潤以及銷售變動率等指標進行合理的預測。
(5)資本運營與杠桿擴展閱讀:
企業在運用經營杠桿理論時有兩個問題必須注意一下:
一是與固定成本相關
經營杠桿作用的強度與企業固定成本相關。如果企業的固定成本較高,其邊際貢獻的大部分必須用於彌補固定成本。企業一旦達到保本點(銷售收入=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全部邊際貢獻都為經營利潤。
二是接近保本點時,經營杠桿作用最大
企業達到其保本點之後,只要銷售略增長,就會引起經營利潤較大的增長。同樣,如果企業接近其保本點,只要銷售額略有降低,全部經營利潤就會被抵消掉。
F. 資本運作是什麼意思
資本運作是指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按照資本的自有的規律運作,實現價值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
資本運作是中國大陸企業界的創造,在口碑相傳的演繹中已成為一種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資本運作也叫資本經營,就是利用資本市場,通過買賣(經營)企業、資產或者其它各種形式的證券、票據,而賺錢的經營活動。
(6)資本運營與杠桿擴展閱讀
常見的資本運作方式
1、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配股、增發新股、轉讓股權、派送紅股、轉增股本、股權回購(減少注冊資本)等。
2、企業的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以及風險投資等。
3、資產重組,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剝離、置換、出售、轉讓。
4、為改善資本結構或債務結構為目標,進行企業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等。
資本運作的介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杠桿作用、發揮倍增效應。同樣的資源能力,一旦採取資本運作等超乎常規的方式,就會發揮出其杠桿作用和倍增效應來,但是,一旦操作不當,其破壞作用亦是如此。
G. 資本運作怎麼用杠桿原理撬動更大的資金
傳銷狗,死全家
H. 資本運作是什麼 講的通俗一點
資本運作是指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按照資本的自有的規律運作,實現價值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
資本運作是中國大陸企業界的創造,在口碑相傳的演繹中已成為一種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資本運作也叫資本經營,就是利用資本市場,通過買賣(經營)企業、資產或者其它各種形式的證券、票據,而賺錢的經營活動。
(8)資本運營與杠桿擴展閱讀
常見的資本運作方式
1、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配股、增發新股、轉讓股權、派送紅股、轉增股本、股權回購(減少注冊資本)等。
2、企業的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以及風險投資等。
3、資產重組,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剝離、置換、出售、轉讓。
4、為改善資本結構或債務結構為目標,進行企業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等。
資本運作的介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杠桿作用、發揮倍增效應。同樣的資源能力,一旦採取資本運作等超乎常規的方式,就會發揮出其杠桿作用和倍增效應來,但是,一旦操作不當,其破壞作用亦是如此。
I. 資本運營與資產運營有什麼區別
1、運營對象不同。資本是投資人往公司投入的價值,資產是一個公司所控制的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資源。當資本投入企業時,則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資產。
2、運營方式不同。資本運營的籌集和有效運作,包括了運用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發行基金、發行債券、銀行借款和租賃等方式合理籌集資本;運用直接投資。簡間接投資和產權投資等方式有效的運用資本,提高資本效益。而資產運營包括了企業對於自身資產的合理配置、重組以及有效利用。
3、運營主體不同。資本運營一般為資本所有者及其代理人;資產運營者一般為各類生產和流通企業。
4、運營策略不同。資本運營講究「以少控多」;資產運營者一般為各類生產和流通企業。
J. 何為資本運營,資本運營的主要方式包括哪些
資本運營是指以利潤最大化和資本增值為目的,以價值管理為特徵,將本企業的各類資本,不斷地與其它企業、部門的資本進行流動與重組,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動態重組,以達到本企業自有資本不斷增加這一最終目的的運作行為。
資本運營的主要方式包括:資本擴張與資本收縮兩種運營模式
一、擴張型資本運營模式
資本擴張是指在現有的資本結構下,通過內部積累,追加投資,吸納外部資源即兼並和收購等方式,使企業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根據產權流動的不同軌道可以資本運營將資本擴張分為三種類型:
1. 橫向型資本擴張
橫向型資本擴張是指交易雙方屬於同一產業或部門,產品相同或相似,為了實現規模經營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橫向型資本擴張不僅減少了競爭者的數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業的結構,解決了市場有限性與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矛盾。
例如:青島啤酒集團的擴張就是橫向型資本擴張的典型例子。近年來,青啤集團公司抓住國內啤酒行業競爭加劇,一批地方啤酒生產企業效益下滑,地方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尋找「大樹」求生的有利時機,按照集團公司總體戰略和規劃布局,以開發潛在和區域市場為目標,實施了以兼並收購為主要方式的低成本擴張。幾年來,青啤集團依靠自身的品牌資本優勢,先後斥資6.6億元,收購資產12.3億元,兼並收購了省內外14家啤酒企業。不僅擴大了市場規模,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壯大了青啤的實力,而且帶動了一批國企脫困。2003年,青啤產銷量達260萬噸,躋身世界啤酒十強,利稅總額也上升到全國行業首位,初步實現了做「大」做「強」的目標。
2. 縱向型資本擴張
處於生產經營不同階段的企業或者不同行業部門之間,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交易稱為縱向資本擴張。縱向資本擴張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系納入自身控制范圍,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及對用戶的控制來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
例如:格林柯爾集團是全球第三大無氟製冷劑供應商,處於製冷行業的上游。收購下游的冰箱企業,既有利於發揮其製冷技術優勢,同時也能直接面對更廣大的消費群體。從2002年開始,格林柯爾先後收購了包括科龍、美菱等冰箱巨頭在內的五家企業及生產線。通過這一系列的並購活動。格林柯爾已擁有 900萬台的冰箱產能,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具備了打造國際製冷家電航母的基礎。格林柯爾集團縱向產業鏈的構築。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3. 混合型資本擴張
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之間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和技術經濟聯系的企業之間進行的產權交易稱之為混合資本擴張。混合資本擴張適應了現代企業集團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要求,跨越技術經濟聯系密切的部門之間的交易。它的優點在於分散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環境適應能力。
例如:擁有105億資產的美的集團一直是中國白色家電業的巨頭,2003年的銷售額達175億元。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美的從來沒有偏離過家電這一主線。專業化的路線使美的風扇做到了全國最大,使空調,壓縮機,電飯鍋等產品做到了全國前三名,巨大的規模造就了明顯的規模優勢。然而,隨著家電行業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進軍其它行業、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美的集團的現實選擇。與此同時,美的在資本、品牌、市場渠道、管理和人才優勢等方面也積累到了具備多元化經營、資本化運作的能力。審時度勢之後,美的毅然作出了從相對單一的專業化經營轉向相關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決策。2003年8月和10月美的先後收購了雲南客車和湖南三湘客車,正式進入汽車業。此後不久,又收購了安徽天潤集團,進軍化工行業。在未來的幾年中,美的將以家電製造為基礎平台,以美的既有的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內部重組和外部並購為手段,通過對現有產業的調整和新產業的擴張,實現多產業經營發展的格局,使美的最終發展成為多產品、跨行業、擁有不同領域核心競爭能力和資源優勢的大型國際性綜合製造企業。
二、收縮型資本運營模式
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指企業把自己擁有的一部分資產、子資本運營公司、內部某一部門或分支機構轉移到公司之外,從而縮小公司的規模。它是對公司總規模或主營業務范圍而進行的重組,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追求企業價值最大以及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收縮性資本運營通常是放棄規模小且貢獻小的業務,放棄與公司核心業務沒有協同或很少協同的業務,宗旨是支持核心業務的發展。當一部分業務被收縮掉後。原來支持這部分業務的資源就相應轉移到剩餘的重點發展的業務,使母公司可以集中力量開發核心業務,有利於主流核心業務的發展。
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擴張性資本運營的逆操作,其主要實現形式有 :
1.資產剝離
資產剝離是指把企業所屬的一部分不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這些資產可以是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也可以是整個子公司或分公司。資產剝離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2 )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組合的運行 ;(3 )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
例如:中國人壽在上市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資產剝離。2003年8月,原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一分為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超過6000萬張的1999年以前的舊保單全部被撥歸給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而2000萬張左右1999年以後簽訂的保單,則以注資的形式被納入新成立的股份公司。通過資產剝離,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承擔了1700多億元的利差損失,但這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在美國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鋪平了道路。
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將其擁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通過這種資本運營方式,形成一個與母公司有著相同股東和股權結構的新公司。在分立過程中,不存在股權和控制權向第三方轉移的情況,母公司的價值實際上沒有改變,但子公司卻有機會單獨面對市場,有了自己的獨立的價值判斷。公司分立通常可分為標準式分立、換股式分立和解散式分立。
3.分拆上市
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
例如:2000年,聯想集團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略調整,對其核心業務進行拆分,分別成立新的"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2001年6月1日,神州數碼股票在香港上市。神州數碼從聯想中分拆出來具有一箭雙雕的作用。分拆不但解決了事業部層次上的激勵機制問題,而且由於神州數碼獨立上市。聯想集團、神州數碼的股權結構大大改變,公司層次上的激勵機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
4.股份回購
股份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一定途徑購買本公資本運營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適時、合理地進行股本收縮的內部資產重組行為。通過股份回購,股份有限公司達到縮小股本規模或改變資本結構的目的。
股份公司進行股份回購,一般基於以下原因:
一是保持公司的控制權;
二是提高股票市價,改善公司形象;
三是提高股票內在價值;
四是保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認股制度的實施;
五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
股份回購與股份擴張一樣,都是股份公司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環境下採取的經營戰略。因此,股份回購取決於股份公司對自身經營環境的判斷。一般來說,一個處於成熟或衰退期的、已超過一定的規模經營要求的公司,可以選擇股份回購的方式收縮經營戰線或轉移投資重點,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
例如:1999年,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協議回購方式向國有法人股股東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回購並注銷股份10億股國有法人股,占總股本的37.98%,共計動用資金25.1億元。國有法人股股東控股比例由原來的80.25%下降到68.16%,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決策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回購完成後,公司的業績由98年每股收益0.306元提高到99年每股收益0.508元,而到2000年,每股收益達到了0.933元。這為申能股份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並進一步提升了其在上市公司中的績優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