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金融里一價定律的即期匯率e是用直接還是間接標價法
名義匯率可以是直接標價法也可以是間接標價法。
只於到期採用哪一種,一般在外匯交易市場都有約定俗成。
直接標價法的貨幣對比較多,如usd/cny,usd/chf,usd/cad,usd/jpy等。
間接標價發的貨幣對不多,主要貨幣中基本只有eur/usd,aud/usd,gbp/usd,nzd/usd這么幾種。
Ⅱ 國際金融問題。直接套匯都以直接標價法計算嗎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作為基準貨幣,本國貨幣作為標價貨幣;標價貨幣(本國貨幣)數額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而美元除了與歐元、英鎊、紐西蘭元等幣種兌換時用直接標價法,其他情況都採取間接標價法,即一單位美元可兌換多少單位外幣。
Ⅲ 名義匯率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國際金融里匯率計算都是間接標價法嗎
名義匯率可以是直接標價法也可以是間接標價法。
只於到期採用哪一種,一般在外匯交易市場都有約定俗成。
直接標價法的貨幣對比較多,如USD/CNY,USD/CHF,USD/CAD,USD/JPY等。
間接標價發的貨幣對不多,主要貨幣中基本只有EUR/USD,AUD/USD,GBP/USD,NZD/USD這么幾種。
Ⅳ 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
目前,國內各銀行均參照國際金融市場來確定匯率,通常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兩種標價方式。
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
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
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大多數國家都採取直接標價法。市場上大多數的匯率也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如:美元兌日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等。
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數量標價法。
是以外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
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幣能夠摺合多少外國貨幣。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本幣所能換到的外國貨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本幣能換到的外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
在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正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匯率下降。
前英聯邦國家多使用間接標價法,如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市場上採取間接標價法的匯率主要有英鎊兌美元、澳元兌美元等。
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
美元/日元=134.56/61 歐元/美元=0.8750/55
美元/港幣=7.7940/50 英鎊/美元=1.4143/50
美元/瑞郎=1.1580/90 澳元/美元=0.5102/09
Ⅳ 外匯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國際上現有三種標價法:直接標價、間接標價、美元標價。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與前者正好相反。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固定外幣的數量,本幣數量隨匯率變動,而間接標價法是固定本幣數量,外幣數量隨兩幣種匯率而變動。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Ⅵ 國際金融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區別有三:
1.直接標價基準貨幣為外幣,標價貨幣為本幣,間接標價相反
2.直接標價買入價小於賣出價,間接標價賣出價小於買入價
3.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則為本幣貶值,間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則為本幣升值.
Ⅶ 匯率標價方法
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於是便產生了幾種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方法。
(一)直接標價法(DirectQuotation)。
又稱為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本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數額固定不變,匯率漲跌都以相對的本國貨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一定單位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減少,說明外幣匯經下跌,即外幣貶值或本幣升值。我國和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我國人民幣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主要外幣的匯率。
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
又稱為應收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匯率漲跌都以相對的外國貨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幣數量增多,說明本國貨幣匯率上漲,即本幣升值或外幣貶值。反之,一定單位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幣數量減少,說明本國貨幣匯率下跌,即本幣貶值或外幣升值。英國一向使用間接標價法。
(二)、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三)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目前是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