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計算匯率啊
匯率是一個相對的稱謂,
例如100泰銖換19.41rmb
那麼泰銖相對人名幣的匯率是0.1941=19.41/100
人名幣相對泰銖的匯率是1/0.1941=5.1546,也就是1人名幣換5.1546泰銖
㈡ 請問外貿出口如何定價,是直接把內銷價除以匯率嗎
1、你有了解過其他同類型產品的報價嗎?2、一個報價,不是僅僅用什麼數字除以什麼數字
3、一個完整的報價,是你自己有利潤,客戶在目的地再銷售也有利潤
所以你必須完整的理解之後才可以報價
㈢ 請問「匯率」是怎麼計算的
簡單地說,匯率就是兩種貨幣的比值,一般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以美元表示,比如1美元=8.11元人民幣,一種是以一種非美貨幣表示美元,比如1澳大利亞元=0.7700美元。具體的匯率確定就很復雜了,理論也很多,這幾年在社會上說的最多的是「購買力平價理論」。
㈣ 怎麼算匯率,請高手指教!
買入賣出都是從銀行的角度來講的,買入價就是銀行從你手中買入外匯的價格,賣出價就是銀行賣給你外匯的價格,兩者是有一定差異的,因為銀行是要從中賺取一定的差額利潤的。這兩個價都是銀行定出來的。
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現匯和現鈔是不同的概念,是外幣存入銀行後的兩種不同形態。鈔是可以存入取出的,匯不行,只能兌換成鈔才可以取;但匯是可以像匯款一樣匯往國外的,鈔不行,一定要兌換成現匯。
至於為什麼會不同,那是因為銀行在外匯交易的過程中會承擔風險,所以要控制價差賺取提供服務的費用。
現匯賣出價和現鈔賣出價是相同的,即賣出價。
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2
基準價是人民銀行公布的一種中間價,其他商業銀行可在基準價基礎上,按照人行規定的浮動范圍制定自己的買入、賣出價。
中間價是市場所形成的,基準價是人民銀行公布的
這樣解釋不知道明白了否,呵呵~
㈤ 急問:出口視同內銷,計算銷項稅時的匯率如何確定
使用出口當日的人民幣中間價,也即報關單顯示的出口日的匯率.
樓下的要是用記賬匯率,小心被稅務局認證為漏稅,補交加罰款就不值了!
㈥ 出口轉內銷 交稅時匯率怎麼定
會計處理入賬時取匯率都是中間價,沒有按照買入價或者賣出價核算的,對於中間價的取捨有兩種方式:按照業務發生當天的中間價或者每月月初的中間價,但是一經選定不得隨意改變
㈦ 怎樣計算匯率 買入價賣出價
外匯報價,採用雙向報價,報價者既報出基準貨幣的買入匯率,又報出基準貨專幣的屬賣出匯率。以A/B=1.1500/10為例,A為基準貨幣,B為報價幣。前者為報價方買入基準貨幣A匯率(買入一基準貨幣支付報價貨幣B的數量),後者為報價方賣出基準貨幣A的匯率(賣出一基準貨幣A收取1.1510報價貨幣B),買與賣的差價則作為報價方中介的收益。
㈧ 匯率怎麼算呀
匯率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有不同的制定方法。在金本位制度下,由於不同國家的貨幣的含金量不同,兩種貨幣含金量的對比(又稱鑄幣平價)是外匯匯率的基礎。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下,匯率變動受外匯供求關系的制約,當某種貨幣供不應求時,這種貨幣的匯率就會上升,當某種貨幣供過於求時,它的匯率就會下降。
匯率又稱匯價、外匯牌價或外匯行市,即外匯的買賣價格。它是兩國貨幣的相對比價,也就是用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㈨ 匯率是如何計算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匯率升高是「-」;匯率降低是「+」。
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就是人民幣換取的美元多了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升高就是美元換取的人民幣多了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