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浮動匯率的不足案例

浮動匯率的不足案例

發布時間:2021-10-05 15:55:29

⑴ 分析浮動匯率制度的利與弊

固定與浮動匯率祗是兩種不同的匯率制度,無所謂對或錯,祗是在兩種制度下個人、企業及宏觀經濟的行為及調整方式不一樣。在某個階段、相對某個經濟結構,固定匯率可能比浮動匯率更適合。但在另一個階段,另一種經濟結構下,浮動匯率可能更合適。因此,在比較固定與浮動匯率制度的利弊時,需要對兩種匯率制度的本質及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及結構有透徹理解。

固定匯率制度的最大好處是政府幫助個人及企業消除了匯率風險,降低了國際貿易及投資的交易成本。二次大戰後,由凱恩斯等經濟學家設計的國際貨幣體系,包括監督執行這一體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是一個固定匯率制度。由蒙代爾倡導的歐元體系在歐盟各國之間也是一個固定匯率制度。港幣與美元的掛鉤及人民幣與美元在1994-2005年期間的掛鉤,也屬於固定匯率制度。顯然,固定匯率制度對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功不可沒,中國的外貿及外商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主要發生在1994年實行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

對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固定匯率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幫助建立一個更符合市場規律的相對價格體系。在計劃經濟里,工資及吃、住、行、教育、醫療等的相對價格幷不真實地反映商品及服務的成本與效益,改革初期中國城市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花在吃上面,而住與醫療幾乎不花錢。這樣的相對價格體系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各種商品及服務的相對價格體系很不一樣,顯然需要調整。固定匯率使得中國各行各業相對價格的調整更容易、更順利。

固定匯率的另一個好處是對本國的貨幣政策加以限制,使得本幣的利率及通脹與國際主要貨幣的利率與通脹不會無緣無故地相差太多。對於像香港這樣的開放型、以國際貿易及資本市場為主的經濟體,固定匯率有利於營造一個相對穩定及容易預測的宏觀經濟環境。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制定及執行能力還不成熟時,固定匯率也有利於穩定通脹預期及宏觀經濟環境。1994年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中國的通脹預期很快就得到控制。

但是,固定匯率對貨幣政策的限制也可能成為一個問題。當中國由於製造業等行業勞動生產率迅速增長而導致住房、醫療、教育及服務業成本及價格上漲過快時,央行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就無法通過人民幣升值來減緩通脹壓力。因此,在中國沒有出現嚴重的由於勞動生產率迅速增長而產生的非貿易商品價格高漲之前,固定匯率制度對中國是基本適用的。但是,一旦持續的生產率增長導致較明顯的通脹,特別是非貿易商品(如住房)價格的上漲,浮動匯率下的人民幣升值就有必要。

固定匯率能夠成功實行的前提是政府有能力守住固定的匯率,這對日本、中國及香港特區這些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及貿易順差的經濟體不是一個問題,但對拉美及亞洲一些常年擁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就是一個很難實現的條件。阿根廷、韓國、泰國、印尼等國家在金融危機時無法守住官方匯率,就是因為它們持續的貿易逆差導致外匯儲備流失,不得已只能讓匯率浮動。

浮動匯率的主要好處是為央行提供了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通脹,但成本是個人、企業、銀行必須承擔匯率風險,包括市場投機人民幣升值的風險。

斯坦福大學麥金農教授對日本及中國實行浮動匯率的風險研究得最透徹。他提出了一個道德矛盾及沖突的理論。日本及中國都持續多年擁有大量貿易順差,也就是不斷積累美元凈資產,這本來是一種勤儉儲蓄的美德。可是,當日元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形成幷實現時,本國居民將普遍不願意持有不斷貶值的美元而更願意持有不斷升值的本幣,這就形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及沖突:本國居民通過貿易順差不斷積累凈美元資產但卻不願持有美元資產!結果是官方外匯儲備大升,幷導致本幣發行量大增,本幣利率下降,甚至開創零利率時代,也稱「貨幣流動性陷阱」。

麥金農的道德矛盾及沖突理論的一個基本經濟學原理是:在市場環境下,投資不同貨幣資產的回報在調整風險之後應該相同。比如,給定同樣的風險,投資人民幣資產的回報主要體現在人民幣名義利率,而投資美元資產的回報則體現在美元名義利率。但在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時,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回報還包括人民幣的升值率,人民幣名義利率+人民幣升值率=美元名義利率。

如果美元名義利率是6%,而人民幣每年升值率達6%,在中國開放資本流動的條件下,人民幣名義利率就可能被壓至零。這就是為什麼麥金農教授不希望人民幣採取浮動匯率制度的原因。

在沒有通脹時,麥金農的分析完全正確。可是一旦有了通脹,人民幣名義匯率(人民幣實質利率+中國通脹率)就可以比零高很多。而一旦有了通脹,由於通脹與升值的替代關系,人民幣升值壓力及升值率也必將相應減小,人民幣名義利率跌至零的風險,即落入「貨幣流動性陷阱」的風險也會減小。可見,維持一個適當的由生產率快速增長導致的通脹率,可以降低人民幣升值導致零利率的風險,也可以減低升值的壓力。

⑵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各有什麼優缺點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21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那麼什麼是浮動匯率制呢?它有什麼優缺點呢?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浮動匯率制又分為自由浮動與管理浮動。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指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採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地決定;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指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中央銀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主要是根據外匯市場的情況售出或購入外匯,以通過對供求的影響來影響匯率。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實行浮動匯率制有利於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節經濟,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尤其在中央銀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較為有利,同時也能取締非法的外匯黑市交易,但浮動匯率制不利於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穩定,會加劇經濟活動。

⑶ 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

浮動匯率制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浮動匯率制又分為自由浮動與管理浮動。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指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採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地決定;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指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中央銀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主要是根據外匯市場的情況售出或購入外匯,以通過對供求的影響來影響匯率。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實行浮動匯率制有利於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節經濟,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尤其在中央銀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較為有利,同時也能取締非法的外匯黑市交易,但浮動匯率制不利於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穩定,會加劇經濟活動。

⑷ 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實行浮動匯率制有利於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節經濟,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尤其在中央銀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較為有利,同時也能取締非法的外匯黑市交易,但浮動匯率制不利於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穩定,會加劇經濟活動。

⑸ 浮動匯率缺點 實例

浮動匯率制度的缺點是,匯率波動相對頻繁,劇烈的波動及幅度會使國際結算、國際信貸、國際投資等國際貿易經濟核內活動,難於核算成本和利潤;亦容易助長外匯投機交易,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和混亂。

⑹ 浮動匯率制下貨幣政策效果分析的實例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學術界對何謂經濟全球化,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甚至認為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表現為世界經濟的美國化;二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等經濟技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其中,第一種觀點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我認為其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第二種觀點既全面又最接近實際情況,其表現就是當今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漸融入了全球化的經濟浪潮。 我認為,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應該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說,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產力的標准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產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產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家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表現為: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隨。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採取的政策和建議: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社會生產單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已不行了,須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機器化生產和世界市場形成基礎上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同世界歷史進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都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具體來說,應採取以下對策和措施: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二、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⑺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它對中國經濟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五)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該國出口受阻;進口因匯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該國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萎縮,則資源就會從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部門轉移到其他部門。

(六)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小國的匯率變動只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發達國家的自由兌換貨幣匯率的變動對國際經濟則產生比較大的,甚至巨大的影響。

經濟和股市

在理想狀態下,不同國家的貨幣比值反映的是購買力的差異。然而現實中,匯率既可以是國家信用水平的標志、政府調節經濟的工具和貿易戰的武器,也是技術層面上交易商之間博弈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在制度上走過了政府絕對管制、官方和民間渠道的雙軌制、有控制的市場化等階段,正朝著完全自由兌換的方向逐步邁進。

從趨勢上看,1981年至1995年,人民幣兌美元官方匯率由1.55比1一路下行至8.46比1;隨後的十年間,匯率就穩定在8.3比1的水平上。自2005年起,市場化進程啟動,人民幣在經濟基本面和各種外部因素推動下開始走強,累計升值26%。按照資產價格的長期波動周期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景來判斷,升值的趨勢很可能要延續至2015年,屆時可能5.3元人民幣就兌換1美元。如果考慮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導致的需求上升,那麼2015年到2025年這十年可能又是一個升值周期。在本幣牛市的前景下,經濟和股市會作何表現呢?

日本的歷史經驗表明,上漲的匯率可能會對經濟產生階段性或局部消極影響,但整體而言利大於弊,對於股市來說利好的幾率更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堅挺的日元提升了日本在海外的資產購買力,增強了企業跨國經營並購的實力,加快了日元國際化進程,推動東京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日元持續走高,實際有效匯率分別累計上漲了28.6%、26.3%和31.7%;雖然2000年以來回落了34.8%,仍有39.5%的累計漲幅。自70年代以來,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由18%降至不足1%的水平。在匯率加速上漲的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日元指數分別由95點和105點漲至123點和148點,GDP增速由6.7%和8.7%降至2.2%和-0.9%。這其中既有出口因匯率走強而放緩的因素,更多的是房地產泡沫破裂、金融機構流動性緊張造成的危害,長期而言是日本經濟結構老化的結果。

觀察GNP(國民生產總值)和海外凈收入數據可以發現,日本經濟的擴張腳步並未停歇,匯率在這里發揮了積極作用。1994年,日本GDP的季度均值為123.94萬億日元,而GNP則為460萬億日元;2012年分別為118.95萬億日元和520萬億日元,相當於在境外「再造」了兩三個日本。同期日本貿易順差在GDP中的佔比由4%降至-1%,而海外凈收入佔比則由1%升至4%。日本股市在1970年至1989年間漲幅驚人,日經225指數由2402點漲至38915點,年均復合收益率高達14.5%;在80個季度中,只有11個出現調整,幅度顯著的只有1987年第四季度(主要受累於華爾街的短暫「股災」)。上市公司市值總額佔比GDP最高達到145.5%。當然這其中地產泡沫發揮了主要作用,但匯率走強導致熱錢流入也是重要因素。後來泡沫破裂,股指在過去20多年來累計下跌了66%,基本上穩定在8400點至21500點的區間內,相當於歷史高位的22%至56%。但投資並未遠離股市,入市資金不減反增,在鼎盛時期的1989年,證券投資組合的資金凈流入額為69.5億美元,2010年時增至403億美元(數據來源於World Bank)。

雖然我國正處於調整轉型的困難時期,本幣升值積壓了出口企業的盈利和市場,但過去幾年來政府推出的幾項重要調控措施有望幫助經濟趨利避害。一是抑制房地產泡沫,二是促進國內消費需求,三是大力促進產業創新升級,而逐步展開的改革也將釋放中長期制度紅利。因此有理由期待,在低估值的市場環境下,在強勢人民幣的帶動下,A股有望走出一波2年至3年的慢牛行情。

⑻ 什麼是浮動匯率

1、運用貨幣政策
運用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調整貼現率使利率發生變動 , 引起本國幣值發生變動和刺激國際資本流動 , 以引起外匯供求狀況改變 , 進而引起匯率變動。當匯率上升,有超過匯率波動上限趨勢時,該國貨幣當局常常提高貼現率 , 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上升。這一方面使通貨收縮 , 本幣實際幣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國資本流入 , 增加本國的外匯收入 , 從而減少國際收支逆差 ,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幣匯率下降 , 使匯率維持在規定的波動范圍之內。當匯率下跌、低於規定下限時 , 則降低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下降 , 使國內貨幣供給增加、本幣對內價值降低、資本外流,本國外匯需求增加, 最終使匯率在規定的幅度內變化。
2、調整外匯黃金儲備
一國為了滿足其對外政治、經濟往來需要,都必須保有一定數量黃金和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儲備不僅是國際交往的周轉金,也是維持匯率穩定的後備力量,還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管理當局經常利用所掌握的黃金和外匯儲備 , 通過參與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買賣外匯)平抑外匯供求關系 ,以維持匯率在規定的上下限內波動。
3、實行外匯管制
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異常嚴峻和國際收支長期惡化, 黃金外匯儲備不足 , 無力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賣外匯以進行干預, 則藉助於外匯管制手段 ,如直接限制外匯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匯率的變動。
4、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
一國出現暫時國際收支逆差而且有可能導致匯率波動超過規定幅度、同時動用外匯黃金儲備不足以干預外匯市場時 , 就可以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借款。這將減輕或避免為糾正國際收支不平衡而匆忙對本國貨幣宣布貶值、 或採取緊縮性宏觀政策、或訴諸管制等非常措施給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5、實行貨幣法定升值或貶值
當國際收支長期存在巨額順差時 , 一般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大幅度上浮 , 超過規定上限,貨幣管理當局應對本國貨幣進行法定升值,但是盡管順差國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容易引起通貨膨脹,可政府能夠採用沖抵政策減少順差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 其結果是順差國貨幣法定升值的內在壓力被嚴重削弱。而當國際收支長期存在巨額逆差、通過上述 1—4 種手段不能使匯率穩定時,貨幣當局就常常實行貨幣法定貶值 ( 以法令明文宣布降低本國貨幣的含金量 ) , 當貨幣貶值後與其他貨幣之間就形成了新的黃金平價 ,表現為外匯匯率上升。這樣可以減少由於維持原來匯率而使本國外匯黃金儲備流失 , 還可以提高本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增加出口收入 , 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也有利於維持新的匯率穩定。例如在 20 世紀60 年代以後 , 日本、聯邦德國等國家經常存在巨額貿易盈餘, 往往不願及時使其貨幣升值以減少或消除國際收支順差 , 實際上被迫採取匯率干預措施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逆差國。據統計在 1947—1970 年間 , 共發生過 200 多次貨幣法定貶值 , 而貨幣升值僅有5 次。
你也可以去匯通網的匯率查詢版塊查看專業的匯率知識
希望採納

⑼ 在資本不完全流動的浮動匯率下,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在資本不完全流動會產生物質供不應求,好像人體血液循環不暢,物質供不應求會產生能量不足,能量不足體能下降,

⑽ 浮動匯率制度有哪些類型請舉出一些國家的例子

就完全自由浮動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目前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第二種,包括中國。

閱讀全文

與浮動匯率的不足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