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直接標價法下,如匯率值變小則本幣匯率
所謂本幣升值不管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都是指一單位的本國貨幣可以換到更多的他國貨幣.反之即是貶值.
以美國來說,
美元是採用的直接標價法的.
假設現在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為1:7,
即一美元可以換到7元人同幣.
如果匯率數額變小,
假設美元與人民幣匯率變為1:8,
即一美元能換到8元人民幣了,
所以相對美國來說這時美元是升值的,
但同時對中國來說人民幣是貶值的.
B. 間接標價法下匯率數值變大說明什麼
間接標價下的人民幣兌美元
比如昨天的牌價是6.13, 今天是6.12 , 可以計算為昨天1RMB=0.16313USD, 今天1RMB=0.16340USD, 今天比昨天的數值大了 , 實際表現為RMB升值。
C. 直接匯率 升高 是什麼意思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 相關書籍
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D.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下降本國貿易條件將如何變化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越小,即本幣對外升值,出口商出口以外幣表示的同等外幣的商品,可兌換的本幣減少,在生產成本沒有變動的情況下,使以本幣表示的利潤率減少,本國商品國際競爭力也就下降,貿易條件會惡化。
E. 直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貶值,本幣匯率上升還是下降 百度兩種答案都有。。。求權威答案!謝謝!
舉個例子,貨幣對usd/cny,美元是基準貨幣,人民幣(本幣)是標價貨幣,當匯率上升時,表明1個基準貨幣能兌換更多標價貨幣,基準貨幣對標價貨幣升值,標價貨幣(人民幣)對基準貨幣貶值,這道題中就是本幣貶值。
F.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本幣是升值還是貶值
在直接標價法時,匯率貶值=匯率上升=貨幣貶值
匯率表示有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直接標價就是以本幣表示單位外幣的價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中國是直接標價法。
匯率的概念來說,是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僅是一個數字而已,可以理解為價格,如1美元=7人民幣,7就是匯率,又稱為外匯匯率,7變為8就是匯率上升,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匯率貶值=本幣貶值。
1955年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斯旺(Trevor Swan)在闡述一國宏觀經濟的內部和外部均衡目標及相互關系。
以及一國貨幣匯率變動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內部和外部均衡的影響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斯旺曲線。主要一國的貨幣價值,國內外物價水平的變化來考察。
因此在理解其解釋中,其"實際匯率貶值"和"名義匯率貶值"前應該加上本幣兩字,即R上升意味著(本幣)實際匯率貶值,可以由(本幣)名義匯率貶值、國內價格水平下降,或國外價格水平上升造成。
(6)直接標價法匯率變大擴展閱讀:
各國的匯率是經常變動的。如果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價格下跌了,則稱為匯率升值。如果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價格上升了,則稱為匯率貶值。
通俗地說,匯率升值是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價值上升了,同樣一單位本國貨幣能買到更多外國貨幣;匯率貶值是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價值下降了,同樣一單位本國貨幣能買到的外國貨幣少了。
例如,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比率變為1美元兌換5元人民幣,則人民幣匯率升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比率變為l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匯率貶值。
在前一種情況下,1元人民幣可以買到0.122美元變為可以買到0.2美元;在後一種情況下,1元人民幣從可以買到0.122美元變為只可以買到0.1美元。
G. 採用直接標價法匯率上升應該怎麼表現
匯率是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有直接標價和間接標價.直接標價是以本幣表示外幣的價格,這個價格(即匯率)上升,意味著一定外幣的本幣數增加,即本幣貶值.
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為1:8,如果變為1:9,則稱為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
H. 一國國際收支順差,為什麼會使該國匯率上升呢按直接標價法匯率上升
一國順差說明外國用外幣換本幣都來買本國東西了!那麼本國外幣供給就會大於需求,導致外幣價格下降,外匯貶值。
I. 為什麼一國貿易順差導致該國匯率上升呢用的是直接標價法嗎
1、貿易順差為何會導致本幣升值?原因很簡單。貿易順差意味者出口多,進口少。對應的出口收匯多,進口付匯少,在市場上收匯賣出外幣多,付匯本幣購買外幣的比較少;兩者相對沖,貿易順差導致市場對外幣的供需不平衡,市場體現凈賣出外幣。如果市場缺乏接盤者,外幣對本幣價格就要下跌,跌到有額外的需求購買外匯才能導致外匯供需平衡。因此,正常情況下,貿易順差會導致本幣升值,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封閉的市場,市場供需組要有資金凈流動方向決定,貿易順差更容易影響本幣走強。
2、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僅是貨幣對約定俗成的比價方式,貨幣對左邊為基準貨幣,右邊為標價貨幣。直接標價法標價貨幣為本幣,如美元/人民幣、美元/日元、美元/瑞郎,代表1美元等於多少本幣;間接標價發的標價貨幣為外幣,如歐元/美元、澳元/美元、英鎊/美元,間接標價法的貨幣對比較少。而匯率數值的大小變化,是貨幣對左邊貨幣針對右邊貨幣來說的。如美元/人民幣,如果數值變大,表示美元對人民幣升值,反過來說就是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如歐元/美元,數值變大,則表示歐元對美元升值,美元對歐元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