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助經營杠桿的名詞解釋
經營杠桿定義
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也可採用以下公式計算: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
⑵ 經營杠桿是什麼計算公式是什麼
經營杠桿定義 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也可採用以下公式計算: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被稱為經營杠桿。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即EBIT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1)經營杠桿系數計算。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企業一般可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來降低經營杠桿和經營風險。 控制經營杠桿的途徑 企業一般可以通過增加銷售金額、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經營杠桿率下降,降低經營風險。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經營杠桿 一方面是從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邊際貢獻就會增加,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因為分母還要減去一個固定成本,分母總是小於分子的,因此同時增加一個數值時,相對於金額較大的分子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而相對於金額較小的分母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則整個式子越小,即經營杠桿系數越小,舉例:如邊際貢獻=100,固定成本=20,則經營杠桿系數=100/(100-20)=1.25,當由於單價上升而使邊際貢獻增加20時,即邊際貢獻=120,固定成本不變,則120/(120-20)=1.2<1.25,即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兩者呈反方向變化,其他也一樣分析。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知道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則越大,如果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那不相當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嗎?經營風險就會越小的,經營杠桿系數也會越小,所以其與經營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經營杠桿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 F即固定成本 EBIT為息稅前收益 Tcm為邊際貢獻經營杠桿理解一方面:是從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邊際貢獻就會增加,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因為分母還要減去一個固定成本,分母總是小於分子的,因此同時增加一個數值時,相對於金額較大的分子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而相對於金額較小的分母來說,它增加的幅度相對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則整個式子越小,即經營杠桿系數越小。 舉例:如邊際貢獻=100,固定成本=20,則經營杠桿系數=100/(100-20)=1.25,當由於單價上升而使邊際貢獻增加20時,即邊際貢獻=120,固定成本不變,則120/(120-20)=1.2<1.25,即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兩者呈反方向變化,其他也一樣分析。 另一方面: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則越大,如果單價和銷售量增加,那相當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經營風險就會越小的,經營杠桿系數也會越小,所以其與經營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⑶ 營業杠桿是什麼概念
營業杠桿來: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源對營業收入的變動所引起的息稅前利潤變動程度的測定。
在財務管理的術語中,高度的營業杠桿,在其他情況不變下,表示銷貨量之小量變動,會引起利潤的巨大變動。
若公司營業之中,所使用的固定成本高,表示其使用較高度自動化設備可以節省人工、材料等,故其變動成本率較低,其損益平衡點亦較高,在銷貨量未達到損益平衡點時,即會造成虧損,但是一旦達到損益平衡點後,其稅前息前盈餘(EBIT)亦上升得較快,而有較高的盈餘,亦即如果銷貨價格、成本,與其他條件保持不變,一家公司的固定成本愈高,其企業風險也愈高。故有大量固定成本的公司,即具有較高度的營業杠桿。
⑷ 什麼是杠桿杠桿的幾個名詞是如何定義的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在生活中根據需要,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桿。
杠桿五要素編輯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⑸ 經營杠桿的定義
經營杠桿(operating leverage),是指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⑹ 經營杠桿的主要內容
經營杠桿營業杠桿利益(BenefitonOperatingLeverage)是指在擴大銷售額(營業額)的條件下,由於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對降低,所帶來增長程度更快的經營利潤。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單位銷量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
例: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以內,固定成本總額為8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公司1998-2000年的營業總額分別為2400萬元,2600萬元和3000萬元。
現以下表測算其營業杠桿利益。
表:XYZ公司營業杠桿利益測算表 單位:萬元 年份 營業額 營業額增長率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營業利潤 利潤增長率 1998 2400 1440 800 160 1999 2600 8% 1560 800 240 50% 2000 3000 15% 1800 800 400 67% 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的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每年都是800萬元即保持不變,隨著營業總額的增長,息稅前利潤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在例7—18中,XYZ公司1999年與1998年相比,營業總額的增長率為8%,同期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為50%;2000年與1999年相比,營業總額的增長率為15%,同期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為67%。由此可知,由於XYZ公司有效地利用了營業杠桿,獲得了較高的營業杠桿利益,即息稅前利潤的增長幅度高於營業總額的增長幅度。 營業風險(BusinessRisk)也稱經營風險,是指與企業經營相關的風險,尤其是指利用營業杠桿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
影響營業風險的因素,主要有:產品需求的變動、產品售價的變動、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營業杠桿變動等。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例:假定XYZ公司1998—2000年的營業總額分別為3000萬元,2600萬元和2400萬元,每年的固定成本都是8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
下面以表7-11測算其營業風險。
表:XYZ公司營業風險測算表 單位:萬元 年份 營業額 營業額降低率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營業利潤 利潤降低率 1998 3000 1800 800 400 1999 2600 13% 1560 800 240 40% 2000 2400 8% 1440 800 160 33% 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的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每年都是800萬元即保持不變,而隨著營業總額的下降,息稅前利潤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例如,XYZ公司1999年與1998年相比,營業總額的降低率為13%,同期息稅前利潤的降低率為40%;2000年與1999年相比,營業總額的降低率為8%,同期息稅前利潤的降低率為33%。由此可知,由於XYZ公司沒有有效地利用了營業杠桿,從而導致了營業風險,即息稅前利潤的降低幅度高於營業總額的降低幅度。 營業杠桿系數(DegreeofOperatingLeverage,DOL),也稱營業杠桿程度,是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銷售額(營業額)變動率的倍數。
它反映著營業杠桿的作用程度。為了反映營業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營業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營業風險的高低,需要測算營業杠桿系數。
⑺ 什麼是營業杠桿財務杠桿
概念你可以查網路知道,裡面都有,我通俗的給你解釋一下把。
1、營業杠桿。從前有一地主有一畝地,買了一頭牛,牛是固定成本,可以耕種好多好多田地。耕田,種地,一個人就夠了,一畝地年產10顆米,牛成本7顆米,人成本1顆米,種子1顆米,那麼他一年賺一顆米。後來知縣大人又賞他一畝地,總年產就是20顆米,因為有頭牛,所以地主只要支付種子成本就可以了,所以一年總共賺了10顆米。這就是固定成本高,收入的增加引起利潤的巨大變動。(收入增加一倍,利潤增加了10倍)
2、財務杠桿。這個更簡單,今天7月我打算炒股,我手裡有10萬塊錢,我把房子押給銀行貸款100萬,貸款年利率是10%。我又和同學借了100萬,年利率承諾是也是10%後來進了股市大賺10月我就出來了,還了利息還賺200萬。用別人的錢給自己賺錢,這就是財務杠桿。
⑻ 杠桿的名詞解釋
杠桿 [gàng gǎ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一種助力器械,當力作用在其上兩點並使之繞第三點旋轉時能傳遞和改變力或運動的剛性部件
2.用來撬開或移開物體的一種簡單機械
⑼ 營業杠桿系數的概念
營業杠桿系數:也稱營業杠桿程度,是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銷售額(營業額)變動率的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