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時寒冰分析人民幣匯率

時寒冰分析人民幣匯率

發布時間:2021-10-06 13:10:09

『壹』 1994年至今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分析其中原因

經過人民幣較大幅度的升值,中國的對外貿易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首先看出口方面。從大類商品(根據SITC分類准則)來看,我國出口結構正朝著優化的方向發展。2000年以來,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增速一直快於初級產品,正因為如此,工業製成品的出口比例從2000年的90%增加到95%。

從小行業分類(HS准則)來看,2007年我國出口總值前四位的行業為機械電氣(簡稱,HS分類十六類,以下同)、紡織(十一類)、賤金屬(十五類)和車輛及其他運輸設備行業(十七類),它們佔2007年總出口的比重分別為43.4%、13.6%、9.5%和4.5%,這四個行業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達71%。

不難發現,賤金屬行業出口增速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徵,而其他三個行業出口增速有緩慢回落趨勢。這種現象也符合我們的直覺,因為:第一,經過了連續快速增長,這三個行業出口基數較大;第二,畢竟人民幣對美元到2007年底已累計升值13%。

2007年,增速最低的紡織行業出口增長也達20%。這種增速是相當可觀的,它意味著,即使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我國出口增速也有望保持在20%左右。

那麼,是否存在某種可能性,即主要行業的出口增速較快下降呢?我們從行業的盈利情況尋找答案。按照正常預期,2008年人民幣有7%-10%的升值幅度,這一升值幅度對行業出口的盈利會有多大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現有的成本結構和成本控制水平不變,2008年四大行業的出口利潤將被人民幣升值所抵消,四大行業的出口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

我們認為,如果2008年人民幣對外升值7%-10%,這種升值幅度對出口利潤率的侵蝕將是實質性的,出口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大。這一判斷基於以下假設:第一,本輪經濟增長已到周期性頂點,行業增長不再享有周期性紅利;第二,產品出口基於成本優勢,而不是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第三,人民幣對主要貿易結算貨幣,而不僅僅釘住美元升值;第四,中國的出口企業和外國企業面臨相同的國際市場,國際需求處於一個穩定水平。

再看進口方面。我國進口產品結構也有所優化。根據SITC分類准則,2000年以來,初級產品的出口增速大部分時間內快於工業製成品,導致了工業製成品進口比重從79%下降到75%。出口結構和進口結構的變化表明,我國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已經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有所表現。根據權威判斷,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的中後期,我們預期這種趨勢將延續。在具體行業上(HS分類准則),2007年我國進口金額排名前四的行業是機械電氣、礦產品、賤金屬和光學等儀器行業,它們占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0%、16.9%、8.1%和7.4%,合計占總進口的72.4%。

有意思的是,機械電氣行業和賤金屬行業的出口也名列前茅,光學等儀器行業也是2007年第六大出口行業,這顯然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內分工發展的結果。我們預期,雖然前兩個行業的進口增速平緩,光學等儀器行業的進口增速波幅較大,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人民幣升值,至少在中短期內,這三個行業的進口增速有望繼續保持。礦產品行業進口是由我國的資源稟賦和工業化進程所決定,該行業進口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的工業化背景下,隨著人民幣升值,進口至少可以保持原有的較快增長速度。

外貿的產品結構分析表明,出口增速很有可能回落,而進口增速至少將繼續保持,因此我們預期,最近出現的進出口增速的剪刀差有望延續。

在進出口的主要行業中,我們觀察紡織業出口增速緩慢回落,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行業,人民幣現有的升值幅度已經對其出口有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但在其他行業,仍然看不出人民幣升值的顯著影響。我們認為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虛假貿易,即高報出口和低報進口現象,在自處理設備的進出口中,我們估計出口高報6%,進口低報10%。進出口增速差虛增16%的幅度是驚人的。第二,人民幣只對美元較大幅度升值,對美元匯率的關注使我們忽略了人民幣升值的全貌,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升值幅度並不大。這使得我們有必要分析進出口的幣種(區域)結構,考察人民幣對主要貨幣的不同升值幅度對進出口的影響。

進出口因人民幣對不同貨幣升幅不同而各異

我們選取美國、日本、歐盟和香港作為貿易區域結構分析的對象。選取這些經濟體的理由是:與中國經濟關系緊密、貿易額大、主要國際貨幣的發行國(區)。2007年,這些經濟體都是我國排名前五的貿易夥伴。

進出口的剪刀差只是在2008年1-2月才出現,以如此短期的數據推斷中長期趨勢,需要更多方面的理由。而且,其中還有春節和雪災等臨時性因素,這種趨勢的持續性就更值得推敲。既然人民幣對不同貨幣有不同的升值幅度,那麼中國與不同貨幣發行國(區)的貿易增長變化情況如何?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對2008年的進口、出口和貿易順差的預測就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和港幣的持續升值,中國出口美國和香港的增速也持續下降,2008年2月中國出口美國增速甚至接近0。但中國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從2006年開始就處於緩慢上升過程中,這是因為,2006年以來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實際上有所貶值,而不是升值。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總體上快速增長是因為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幅不大。對於不同貨幣,人民幣升值則出口增速下降(如美國和香港),沒有升值甚至貶值的,出口則有上升趨勢(如日本和歐盟)。

在對香港和美國的出口中,2008年2月的雪災加速了出口的下降趨勢,而在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中,臨時性的雪災改變了出口的緩慢增長趨勢。匯率變動和出口增速變化有一定的正相關,我們認為雪災只是臨時性地縮小了出口規模,不會改變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出口增速的基本趨勢。

理論上,進口增長與本幣升值負相關。在人民幣與美元和港幣的顯著升值過程中,這一規律得到了驗證。2005年以來,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明顯大幅增加。這個趨勢也可以從日本和歐盟的進口中得到體現,只是增速的上升相對緩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沒有明顯升值。如果考慮雪災對經濟規模的緊縮性影響,進口增速上升的趨勢應該更明顯。
通過對進出口的區域結構分析,我們發現兩個值得注意的結論:

第一,人民幣的匯率變動確實對中國的進出口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這表現在,當人民幣對某一貨幣明顯升值時,中國與該貨幣發行國(區)的出口增速就明顯下降,而進口增速明顯上升,這主要發生在美國和香港方面。而對日本和歐盟,由於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匯率變化不大,中國與日本的進口和出口增速都緩慢上升。這主要是由中國工業化加速、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所決定的。

第二,綜合看來,出口增速將繼續下降,進口增速將繼續上升,我國貿易順差快速增長的趨勢難以延續。這主要基於上面分析到的理由:首先,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繼續升值,中國對美國和香港出口增速將繼續下降,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即使上升也較為緩慢;其次,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將繼續快速上升,從歐盟和日本的進口也將不會下降;最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日益加深,外部需求下降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2008年貿易順差將下降

按匯率變化的常規估計,2008年順差將達2500億美元,同比減少超過4%。預測2008年的貿易順差關鍵在於判斷人民幣的匯率走勢,但2008年全球經濟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關系可能會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我們按照一種保守的情形,即人民幣只對美元和港幣常規性升值8%,對歐元和日元匯率維持2007年走勢。我們估計:我國2008年對四個經濟體的出口將增長14.9%,進口增長20.2%,而2007年的增速分別為20.9%和18.5%。其中,對美貿易出現逆差,對日貿易逆差擴大,對歐盟和香港的貿易順差增長35%和14%。如果2008年我國出口增長14.9%,進口增長20.2%,則我國2008年的貿易順差為2506億美元,同比減少4.4%。

美國經濟疲軟將使中國整體出口下降2%左右。美國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收的首要引擎。美國經濟增長的變動對世界出口將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經濟增速的漲落對美國消費和進口有著明顯的拉動作用,從而與世界貿易的增長變化有顯著的正相關性。

利用1990-2007年來的年度數據進行回歸,我們發現,如果美國經濟增速降低1個百分點,美國消費增速將降低0.77個百分點,進口增速降低3.41個百分點,世界市場需求增速將降低1.36個百分點。

美國次貸危機的蔓延已經把美國經濟拉近衰退的邊緣。2月20日,美聯儲再次調低美國2008年經濟增長率至1.3%-2%。相對於官方預期,市場人士更為悲觀,許多分析家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步入衰退。而且,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這種預期惡化的趨勢還在延續。

美國2007年的GDP增長率為2.2%,保守估計,2008年美國GDP增速將減少1-2個百分點。這樣,2008年美國消費增速減少0.8-1.6個百分點,進口增速減少3.4-6.8個百分點,世界需求將減少1.4-2.8個百分點。因此,合理估計,美國的次貸危機將在2008年使中國出口降低1.4-2.8個百分點。即使中國進口增速不再上升,這也將進一步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

『貳』 時寒冰 人民幣貶值趨勢下怎麼辦

匯率的支撐是實體經濟,美國經濟好所以美元升值,人民幣下跌是因為實體經濟。只有關注點放到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中國經濟才能真正穩定,人民幣匯率也才能真正穩定。而人民幣匯率貶值將有利於降低出口的壓力,有利於經濟復甦。因此,實體經濟有望在三季度逐步向好。
因此目前普遍認為的是,人民幣大幅貶值難成趨勢。
人民幣貶值戰術性的可能性大,趨勢性的可能性小。不太可能把中間價做成趨勢線,戰術性手法的可能性要大些。
從另一個層面講,如果央行沒有控制好貶值預期,則人民幣的貶值速度和幅度可能難以控制,而在國內資產價格泡沫較大情形下,人民幣貶值、資金外流、資產價格泡沫破滅這樣的循環體帶來的後果是難以承受的。並且,人民幣國際化仍在推進中,央行也需要維穩匯率。

『叄』 時寒冰《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

趙汀陽說,思想的主體部分雖然是知識,但思想的奠基部分卻是智慧,盡管我們無法保證那些代表智慧的觀念是真理。① 全球化時代,智慧的稀缺使得信息爆炸與思想貧乏成為最具諷刺意義的矛盾,而中國的現狀尤為突出。時下,主旋律的和諧之音,左派救亡圖存的革命論調,右派改革體制的變法主張,由「左右之爭」②衍生出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意識形態以及專靠胡說八道混飯吃的磚家叫獸的大放厥詞③,可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④。可見,比通貨膨脹更可怕的是信息爆炸和思想貧乏導致的大腦膨脹,我們需要用智慧來稀釋膨脹。 《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透過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等紛繁復雜的亂象,緊扣全球范圍內貨幣迅猛膨脹與資源日益減少所造成的「資源為王」和債務危機並存這一條主線,指出經濟大棋局的本質就是主要經濟體轉嫁債務危機的博弈,這既是經濟大棋局的結論,也是趨勢分析的起點。在此基礎上,作者給出了「我們怎麼辦」的答案。具體而言,對於國家,只有貫徹「資源為王」和「藏富於民」的戰略才可化解危機,對於個人,只有「固化財富」才可避免財富的不斷縮水。本書中,時寒冰將「良性的制度」納入「資源為王」的戰略之中,這樣以來「資源為王」戰略包括了保護現有資源,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的附加值,通過優良的制度和環境確保資源最大限度發揮效用三個方面,依次涵蓋了資源命脈、技術創新、制度保障三個層面,由此可見,時寒冰的思想體系已初具雛形。雖然該書尚算不上純正的思想之作,但這種先融天地於一爐⑤,再抽絲剝繭,化繁為簡,進而窺透大棋局的才華和境界,非大智慧者不能有。這種大智慧不僅體現在作者對各種知識和多家思想的駕馭上,更體現在作者用絕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常識完成了對大棋局的推理和演繹。 在經濟大棋局中,貨幣戰爭、石油戰爭、糧食危機,中東危機、朝韓危機、人民幣升值、匯率操縱、貿易戰只是大棋局中居於不同節點的一個個棋子。美國不僅因為其經濟軍事勢力,更因為深諳「資源為王」之道,因此在整個大棋局中,始終掌握著主動權。雖然,美國是世界上債務危機最嚴重的國家,但每當危機出現時,要麼引爆歐元區某個主權國家的債務危機,要麼製造中東危機,操縱國際油價,要麼通過壓迫人民幣升值或匯率戰,迫使中國政府送上采購訂單,這些屢試不爽的招數,既轉移了視線,也轉移了危機,更重要的是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爭取了時間,如金融危機後奧巴馬政府的新能源戰略,既是稀釋美元泡沫的「海綿」,也是美國主導下一輪經濟周期的貨幣之錨。相反,西班牙等「笨豬五國」自身經濟的脆弱,日本巨額債務的內生性及社會的老齡化,中國的體制弊端和內需不足,都成為懸掛在各自債務危機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此,未來的變數必然發生在這些國家。正因為大智慧窺透了大棋局的本質,因此,時寒冰在解讀已經發生的事情時總是得心應手,在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時絕不模稜兩可,這是智者和學者的區別,前者有卓越的智慧,後者只有淵博的知識。 在對經濟大棋局分析論證的邏輯體系中,地緣政治學、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體制改革、「陰謀論」則成為時寒冰演繹利益分析法的一個個「棋子」。近年來「陰謀論」甚囂塵上,何新⑥、劉軍洛⑦、郎咸平⑧等人從不同角度闡述華爾街和美國政府合謀控制全世界特別控制中國的陰謀,而布熱津斯基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建立美國在世界范圍內戰略大棋局的構想⑨。但如果回歸常識,戰略和陰謀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大棋局中,掌握主動權者,棋局只是自己的戰略,而被動承受者,棋局則是別人的陰謀。但無論陰謀還是戰略,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反省自身的不足並加以修正,唯有此才可能絕處逢生,這也是時寒冰貫穿全書的基本格調,正是這種超越利益,尊重常識的智者情懷,才有本書中對各種思想批判吸收後讓其成為利益分析的一道道工具,也才有用常識還原真相的啟蒙意義。比如,作者對「破窗理論」的批判,對美國在對外擴張中兼顧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分析,對民主體制有利於促進財富創造的論斷,都是超越意識形態和利益羈絆的常識啟蒙。 智者總是獨孤悲壯的,當抽絲剝繭後發現中國的經濟問題並不在經濟本身,而在經濟之外,這對一個智者而言,是一種既尷尬又無奈的結果,或許只有在字里行間對民主制度不吝贊美,對領導人政治智慧滿懷期望,對人應常懷愛心、公心大聲呼喚。權力至上,蔑視常識與規則,缺乏信仰,投機盛行,這是中國國家性、國民性的基本「土壤」,我非常贊同喬良將軍關於土壤的改造重於制度移植的觀點⑩,但對制度的批判,對常識的啟蒙本身就是對土壤的改造,所以,當時寒冰用他的智慧窺透經濟大棋局,並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辦的時候,作為一名先知,他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接受啟蒙的每個人的行動。正如作者書中所言:「良性機制是大棋局中至關重要的保障。如果我們的制度也完善起來,中國將不懼怕任何挑戰和博弈,而這,需要每個個體的努力。」 (by 留給歷史) 經濟大棋局+怎麼辦

『肆』 如何用匯率決定理論對近年來人民幣匯率變動情況進行分析

可以用購買力評價、利率評價、生產力評價等方面來做對人民幣的匯率變動情況做實證分析……

『伍』 有人說匯率是把雙刃劍,請分析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答:
中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貿易對中國經濟的作用佔比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無疑會影響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的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出口的商品多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屬於低端商品,其利潤比較低。例如紡織品出口佔比20%,其市場近似於完全競爭市場,廠家基本在「臨界點」進行維持,一旦匯率稍有風吹草動,盈利可以瞬間變成虧損。
另一方面,匯率提升會降低我們國人的在外國消費的能力。我們購買外國商品,出國等會更加便宜,這是匯率帶來的好處。
總的來說,一國的經濟不應僅僅關注經濟增長,福利水平的提升才是根本。國際上有流行的說法是「美國不儲蓄,中國不消費」,我國長期有過高的儲蓄,包括過大的貿易順差,說的形象一點就相當於一個人明明有錢,卻把錢做了投資,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以期將來更有錢。但是一個人的終極目標不是擁有多少錢,而是花多少錢。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里提到,「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構成社會物質財富的基礎」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有錢」又是「有錢花」的基礎。所以就像經濟學面臨的諸多的兩難選擇一樣,匯率調整也是雙刃劍,人民幣升值會使外貿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另一方面國民購買外國商品會更加便宜。
現實的例子是:日本在上世紀的廣場協定中讓日元升值造成了其10多年的經濟衰退,是活生生的教訓。但是我們通常忽略的是,由於日幣升值促使日本成功的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使日本由原來的生產初級產品的國家逐步變成生產高科技產品的國家,人民的收入和福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總之,經濟學的基本思想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凡是有利必有弊。應該分開來看這個問題。但是整體來說,我國的低收入,收入不均的問題使現在升值顯得不合時宜,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在攢錢,當還沒有攢到一定程度時,不應該改變策略,變得喜歡享受。本質上,美國在逼中國「享受生活」,中國不幹,非要受苦,但這是必須的。

『陸』 金融危機後中國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可以穩步上漲,不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柒』 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分析

去看《國際金融》,知道不,匯率是最最難預測的金融變數之一,因為幾乎和所有的變數都有關系,尤其的短期變數。我在做CPI的論文,也挺頭大的,打算今夜把它做完~

閱讀全文

與時寒冰分析人民幣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