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匯率高好還是低好
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相同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是貶值的。人民幣匯率越低,兌換同樣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數量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
大家應該明白,我國大陸進口、出口一些貿易都是由匯率的上升或下降來決定的,所以要想國內經濟穩定上升,必須知道匯率是怎麼算出來的,只要我們穩定貨幣匯率,不要讓匯率有波動不定的現象出現,市場經濟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B. 匯率高好還是低好
1、首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越高,代表人民幣越貶值,反之亦反,這是基礎概念。
2、其次,越高好還是越低好?對個人或企業家投資,那的確取決於你是做的什麼方向的交易,你是外匯交易的空頭還是多頭,你的公司財務上是需要匯出還是匯入國內。
3、再次,對宏觀。人民幣越便宜,對出口越好。這是2002年加入wto之後的一個主旋律。因為同樣人民幣的物品出口到國外換成美元更便宜,價格越低,銷量越高,這是最簡單的微觀經濟學原理。出口又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其餘倆是投資、消費),所以,為了促進出口,國家是不可能讓人民幣使勁升值的。任何國家都是。日本當年廣場協議,受美國壓迫,一次性大幅升值日元,經濟也遭受了重創,這就是例子。
但是,除了出口,人民幣還要有個別的角色,在大國崛起中,幣種自由兌換的問題。你一直貶值,或者幣值極不穩當,就無法擔當這個角色。無論是成為全球交易貨幣,還是成為各國央行一攬子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都需要人民幣向美元一樣相對有個穩定的價值。
C. 一直搞不懂匯率換算,有沒有學霸能告訴我匯率數值大點好還是小點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匯率不存在大小哪個好的問題,世界經濟是有它自己的運行秩序的。
1. 先明確下匯率的概念吧。
匯率這個概念聽起來可能會有些專業化,你可以簡單地稱為「兌換能力」。比如說A幣種對B幣種的匯率是20,你可以理解為A對B的「兌換能力」是20,這個數字大於1,所以A幣種「很厲害」,就是說1個單位的A幣種可以兌換20個單位的B幣種,小心不要記反了呦。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0.146,美元對人民幣則是6.8
2. 若A對B的匯率上升,則A的「兌換能力」增強,我們稱為A幣種「升值」,反之亦然。
大多數民眾簡單地認為人民幣貶值是壞事,升值是好事,其實這並不全面。人民幣升值,我們的留學生在外的負擔會小一點,會有更多人赴外國旅行。同時我國商人由於貨幣相對以前佔了優勢(並不是相對別國占優勢,比如說人民幣短期內,升值也不會超過美元),會增加進口,相對的,外國商人由於相對占據劣勢,會減少購買我國商品,導致中國減少出口。相對應的,貨幣貶值,可以促進本國出口,抑制進口。
因此對於貨幣匯率變動,冷靜看待即可,維護國際市場的穩定運轉,就是對各國人民生活安定的一項保證。
滿意請採納鼓勵下,不解可追問,祝你學習生活進展順利~
D. 如何理解匯率
解釋: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特點:
1、匯率與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2、匯率與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本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從而可以起抑制物價總水平的作用。
3、匯率與資本流出入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E. 匯率數值大好還是小好
那要看你問的是哪個國家的,比如美元兌人民幣,6.59 表示1美金換6.59人民幣。也不是越高就越好,或者越低越好,因為代表國家的經濟,太低了表示人民幣變強了,但是太強會壓制進出口貿易,所以這個東西合理就是最好的
F. 一國如何選擇合適的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指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傳統上,按照匯率變動的幅度,匯率制度被分為兩大類型: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每個國家制定或匯率制度,都沒有固定的模式,這需要充分結合本國的基本國情來制定,在選擇匯率制度時,通常會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經濟規模與開放程度。如果貿易佔GNP份額很大,那麼貨幣不穩定的成本就會很高,最好採用固定匯率制度。
第二,通貨膨脹率。如果一國的通貨膨脹率比其貿易夥伴高,那麼它的匯率必須浮動,以防止它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如果通貨膨脹的差異適度,那麼最好選用固定匯率制度。
第三,勞動力市場彈性。工資越是具有剛性,就越需要選擇浮動匯率制,以利於經濟更好的對外部沖擊做出反應。
第四,金融市場發育程度。金融市場發育不成熟的發展中國家,選擇自由浮動制度時不明智的,因為少量的外幣交易就會引發市場行情的劇烈動盪。
第五,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中央銀行的聲望越差,採用盯住匯率制來建立控制通貨膨脹信心的情況就越普遍。固定匯率制幫助拉丁美洲經濟減緩了通貨膨脹。
第六,資本流動性。一國經濟對國際資本越開放,保持固定匯率制就越難,就越傾向於採用浮動匯率制。
G. 如何確定合理的匯率水平和匯率安排
人民幣匯率是否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這需要有一套標准進行核定,無論是IM F,或者是經濟學家,大家都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基本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和合理的區間。」經濟學家們普遍同意,
一個國家的貨幣的匯率在短期內主要由兩大要素決定:一是它與其它國際主要貨幣的利率的差別;二是人們對該貨幣未來的匯率的預期。
H. 請問外貿報價中,外匯怎樣換算才合理如果需退稅,那麼匯率又該怎樣定謝謝!
按照外貿行業的慣例,一般出口商品報價均按照當時的美元兌人民幣的現匯買賣中間價作為計算換匯的基數。
如果該出口商品有退稅,就可以在核算成本時,將退稅額從成本中扣除,然後核算出口成本。
如果美元匯率呈上漲趨勢,則可以將換匯匯率根據趨勢程度,預測未來匯率上漲幅度,根據上漲幅度提高換匯匯率計算基數。
I. 本幣匯率到底是升值還是貶值好各自的優缺點何在
要看該國家的目標是什麼吧,像中國,在國際貿易上以出口為主,所以就希望本幣匯率貶值(也不能說貶值,就是希望匯率較低吧),這樣出口價格便宜,可以刺激出口。像韓國,因為本國沒有足夠資源,所以需要大量進口不同的商品,當然就希望本幣匯率可以升值,以獲得在進口貿易中的優勢。但一味的升值貶值並不是好情況,因為這關繫到貿易逆差和貿易順差,沒有一個國家會希望太多的貿易逆差或順差,這會影響到本國的外匯儲備。有一些國家會採取綁定另一個外匯的方式,跟著那個外匯的上升或下降進行浮動,保證本國幣種能在一定范圍內始終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