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物理中運用到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控制變數法的各有那些,具體一點,謝謝
物理方法既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課標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探究問題的物理方法.
一、模型法
即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如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代表杠桿等.
二、控制變數法
自然界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是錯綜復雜的.決定某一個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為了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設法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
初中物理實驗大多都用到了這種方法,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到導體電阻R和它兩端電壓U的影響,在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在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三、轉換法
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不好直接認識它,我們常根據它們表現出來的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如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來認識磁場等.
四、等效法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個分力,用總電阻替代各部分電阻,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壓力等.
五、類比法
在認識一些物理概念時,我們常將它與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點的現象進行類比,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如認識電流大小時,用水流進行類比.認識電壓時,用水壓進行類比.
❷ 初中物理等效替代法的實際例子有哪些
在物理學中,將一個或多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一個物理狀態或過程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這樣的方法稱為等效(替代)法。運用這樣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問題簡單化、直觀化。個別實際例子如下:
1、在「曹沖稱象」中用石塊等效替換大象,效果相同。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2)杠桿等效替代法應用擴展閱讀:
運用等效替代法處理問題的一般步驟為:
(1)分析原事物(需研究求解的物理問題)的本質特性和非本質特性。
(2)尋找適當的替代物(熟悉的事物),以保留原事物的本質特性,拋棄非本質特性。
(3)研究替代物的特性及規律。
(4)將替代物的規律遷移到原事物中去。
(5)利用替代物遵循的規律、方法求解,得出結論。
❸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數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類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
①電阻串聯使用產生的效果與一個電阻接在電路中效果相同.採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②撬棒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可以用杠桿分析,屬於模型法;
③水壓和電壓都客觀存在,但水壓產生的作用可以直接觀察,用可以直接觀察的水壓作用解釋電壓的作用,採用的是「類比法」;
④光線實際不存在,用光線描述光的傳播特點,採用的是模型法.
故選C.
❹ 高一力學等效替代法的應用 不一定是例題,可以是解決一類題的這類方法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個分力,用總電阻替代各部分電阻,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壓力等.【區別於轉換法的一點是:等效替代法指的必須是同一個量.】【 經典實驗:曹沖稱象 】
❺ 等效替代法和轉換法的區別
一、 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實驗中有許多物理特徵、過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觀察和測量很困難,這時往往把所需觀測的變數換成其它間接的可觀察和測量的變數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現象、模型、過程等在物理意義、作用效果或物理規律方面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證結論不變。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對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設想,而使它們的效果完全相同,從而將問題化難為易,求得解決。
中學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有:
1、在平面鏡成像時,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所以我們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物體的大小(光)
2、研究力的合成時,分力與合力等效……(力)
3、在研究串、並聯電路時畫等效電路 (電)
4、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時,分電阻與總電阻等效 (電)
二.轉換法
對於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而是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了這種方法有:
1.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
2.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3.我們在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將電功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4.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將動能轉化為小木塊在平面上被推動的距離,距離越遠則動能越大。
小結: 「等效替代法」 中相互替代的兩個量種類 相同,大小相等 ,而「轉換法」中的兩個物理量有因果關系,並且性質往往發生了改變。
❻ 等效替代法的物理例子有哪些
在研究合力時,一個力與兩個力使彈簧發生的形變程度是相同的,那麼一個力的效果就替代了兩個力的效果;
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時,總電阻的效果替代了幾個分(支路)電阻的效果;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時,利用了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鏡中的「像」。這些都是等效替代法研究問題的例子。
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困難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測量過程,用效果相同的、簡單的、易於研究的物理問題和測量過程代替,來研究和處理。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就叫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研究問題時,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替代以後簡單化的問題性質是一樣的。
等效替代法應用: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有兩處用了等效替代法。第一處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鏡。
因為用平面鏡不便於確定虛像的位置,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是為了獲得視覺上的等效。因兩者在成像特徵上有共同之處——都能成像,不同之處是玻璃板是透明的,能通過它觀察到玻璃板後面的蠟燭,便於研究像的特點,揭示規律。第二處用一根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成像點,來替代所成的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等效替代法
❼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 物理方法既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課標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探究問題的物理方法。
常見的物理方法
模型法 即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如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代表杠桿等。
疊加法 物理學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測量的同一物理量疊加起來,測量後求平均值的方法俗稱「疊加法」。
控制變數法 自然界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是錯綜復雜的。決定某一個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為了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設法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初中物理實驗大多都用到了這種方法,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到導體電阻R和它兩端電壓U的影響,在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在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實驗+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如將一隻鬧鍾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內,當罩內空氣被抽走時,鍾聲變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傳聲。
轉換法 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不好直接認識它,我們常根據它們表現出來的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如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來認識磁場等。
等效法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個分力,用總電阻替代各部分電阻,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壓力等。
描述法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我們常用線條等手段來描述各種看不見的現象。如用光線來描述光,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用力的圖示描述力等。
類比法 在認識一些物理概念時,我們常將它與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點的現象進行類比,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如認識電流大小時,用水流進行類比。認識電壓時,用水壓進行類比。
❽ 等效替代和轉換法區別
等效替代和轉換法區別:
(1)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現象、模型、過程等在物理意義、作用效果或物理規律方面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證結論不變.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對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設想,而使它們的效果完全相同,從而將問題化難為易,求得解決.
(2)對於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而是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3)二者研究對象不同:轉換法適用於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等效替代法適用於使效果完全相同的物理問題.
(8)杠桿等效替代法應用擴展閱讀:
等效替代主要方法
一、理想模型法:即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如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代表杠桿等,引入光線、磁感線等。
二、放大法:將微小的、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通過實驗手段轉化為明顯可見的實驗效果的物理方法。
三、控制變數法:為了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設法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
四、實驗+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如將一隻鬧鍾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內,當罩內空氣被抽走時,鍾聲變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傳聲。
五、轉換法:物理中將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所直接產生的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如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來認識磁場等。
六、類比法:將幾個具有某些主要共性的新舊物理問題聯系起來,達到以舊帶新,化簡認知難度的方法稱為類比法。
❾ 物理中等效替代法與等量代換有什麼區別,如用手按
1、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實驗中有許多物理特徵、過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觀察和測量很困難,這時往往把所需觀測的變數換成其它間接的可觀察和測量的變數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如:串並聯電路電阻。
2、轉換法:對於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而是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多處應用了這種方法。如:在驗證發聲體在振動時,在音叉旁邊懸掛乒乓球
3、類比法:類比法是指將兩個相似的事物做對比,從已知對象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對象具有相應性質的方法。類比法在物理中有廣泛的應用。所謂類比,實際上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或從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在物理教學中,類比方法可以幫助理解較復雜的實驗和較難的物理知識。比如利用水壓講解電壓;水流講解電流。
4、控制變數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成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某個變數的大小,而保證其它的變數不變,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如:探究導體電阻與那些因素有
5、物理模型法:它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對物理事實的一種近似形象的描述,物理模型的建立,往往會導致理論上的飛躍。如:根據實驗建立液體壓強公式P=ρg h時運用了「假想液柱」的模型;
6、科學推理法(理想實驗法):推理法是根據已知物理現象和規律,通過想像和推理對未知的現象做出科學的推理和預見。推理法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如: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
7、觀察比較法(對比法)如:研究蒸發的快慢因素、研究蒸發與沸騰的異同。——比較法
8、歸納求同法如:在探究「杠杠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通過多次實驗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
9、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物質密度、速度、功率等。
10、逆向思維法:如:由電生磁想到磁生電。
❿ 等效替代法的主要方法
一、理想模型法:
即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如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代表杠桿等,引入光線、磁感線等。
二、放大法:
將微小的、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通過實驗手段轉化為明顯可見的實驗效果的物理方法。
三、控制變數法:
自然界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是錯綜復雜的。決定某一個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為了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設法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控制變數法是自然科學中最基本的方法歸納法的分支應用。
四、實驗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如將一隻鬧鍾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內,當罩內空氣被抽走時,鍾聲變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傳聲。
五、轉換法
物理中將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所直接產生的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如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來認識磁場等。
六、模型法:
為了研究一些抽象、復雜的物理問題,常常用一些簡化的、具象的、便於研究的模型來描述它們。如用光線來描述光,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用力的圖示描述力等。
七、類比法:
將幾個具有某些主要共性的新舊物理問題聯系起來,達到以舊帶新,化簡認知難度的方法稱為類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