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財務杠桿求高手
財務杠桿屬於中級財務管理里邊涉及的一個概念。
財務杠桿系數(DFL)=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影響的是企業的稅後利潤而不是息稅前利潤
⑵ 求財務杠桿乘數
財務杠桿乘數=資產/負債。
所以=600/350=1.7
財務杠桿系數與乘數不同。
財務杠桿系數=EBIT/(EBIT-I) I是指利息支出。
親啊,你的資產負債表都不平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基本要求都沒達到,是不是哪裡數字寫錯了?
⑶ 求財務杠桿系數
則財務杠桿系數=20/(20-150*45%*12%)= 1.68
⑷ 求財務杠桿系數
是不是利率是12%?
利息=150×(1-55%)×12%=8.1萬元
財務杠桿系數=(20+8.1)/20=1.405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稅前利潤+利息)/稅前利潤
所以你的答案是錯的。
⑸ 求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例子和解答,怎麼理解它
某公司資本總額2500萬元,負債比率為45%,利率為14%,該公司銷售額為320萬元,固定資本48萬元,變本成本率為60%,分別計算該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
利息=2500*45%*14*=157.5
變動成本=320*60%=192
邊際貢獻=320-192=128
息稅前利潤=128-48=80
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128/80=1.6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80/(80-157.5)=1.03
甲公司2004年銷售額200000元,稅後凈利24000元。其它如下:(1)財務杠桿系數為1.5 固定營業成本為48000元(2)所得稅率40%(3)2004年普通股股利為30000元 要求:(1)計算該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 (2)若2005年銷售額預期增長10% 則每股收益比上年增長白分之幾 (3)若該公司實行的是穩定股利政策,法定盈餘公積金(包括公益金)的提取率為20% 則能滿足股利支付的最少銷售額是多少?
1 首先求EBIT,解方程:
24000/(1-0.4) + I=EBIT
EBIT/EBIT-I=1.5
得出EBIT=60000 邊際貢獻M=EBIT+A=60000+48000=108000
經營杠桿系數=108000/60000=1.8
復合杠桿系數=1.5*1.8=2.7
2 由1得出復合杠桿系數DCL=2.7
所以05年預計每股收益增長2.7*10%=27%
3 由題得知甲公司變動成本率為:(200000-108000)/200000=0.46所以滿足最低支付股利的銷售額為:(X*0.46-48000)*(1-40%)*(1-20%)=30000
解方程最低銷售額 X為240217.39
PS: 由於題目中沒有涉及利息I,所以最後一問我就沒算利息。如果題目中提示利息不變的話,還要在(X*0.46-48000)中在減除利息45600,算出最低收入為339347.83
某物流公司全年營業額為300萬元,息稅前利潤為100萬元,固定成本為5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50%,資本總額為200萬元,債務資本比率為30%,利息率為15%。計算該企業的營業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聯合杠桿系數。
由已知題意得出:
1.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300-300*50%==150萬元
如果題目已知產銷量和單位邊際貢獻
M=px-bx=(p-b)x=m·x
式中:M為邊際貢獻;p為銷售單價;b為單位變動成本;x為產量 量;m為單位為際貢獻
2.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150-50==100萬元
EBIT=M-a
式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a為固定成本。
所以營業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150/100=1.5
經營杠桿系數的作用: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的生產經營成本的存在導致企業經營杠桿作用,而且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越大。
如果固定成本為零,經營杠桿系數等於1。通常,經營杠桿系數大於1
由資本總額為200萬元,債務資本比率為30%,利息率為15%得出:
利息=200*30%*15%=9萬元
財務杠桿系數DFL=EBIT/(EBIT-I)=EBIT/(EBIT-I)
==100/(100-9)==1.0989
聯合杠桿系數==營業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1.5*1.0989==1.648
⑹ 財務杠桿系數怎麼算
①利息保障倍數=(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
② 財務杠版桿系數權的計算公式為: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潤;△EBIT為息稅前利潤變動額;EBIT為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
為了便於計算,可將上式變換如下:
由 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 DFL=EBIT/(EBIT-I) ③
式中:I為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N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
則 由③得到 2=EBIT/(EBIT-I) 導出 EBIT=2
由①得到 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 得到利息保障倍數=1
⑺ 財務杠桿計算題
1、
經營杠桿=1000*(1-60%)/250=1.6
財務杠桿=250/(250-500*40%*10%)= 1.09
總杠桿=1.6*1.09=1.744
2\
如果預測期萬通公司的銷售額估計增長10%,
計算息稅前利潤增長幅度=1.6*10%=16%
每股利潤的增長幅度=1.744*10%=17.44%
⑻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公式:
DFL=EBIT/(EBIT-I)
式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EBIT為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I為利息。
依據題幹得出I=100萬*40%*10%=4萬
則DFL=20/(20-4)=1.25
財務杠桿系數為1.25
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
(8)求財務杠桿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系數可以用於預測企業的稅後利潤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還是用於測定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一般認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稅後利潤受息稅前利潤變動的影響越大,財務風險程度也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財務風險程度也越小。
此說法不全面,未能指明財務杠桿系數的應用條件,容易導致誤解,不能達到有效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首先,根據財務杠桿系數的推導式計算方法可推導出,企業在達到財務效應臨界點,即企業的息後利潤(亦即公式中的分母「EBIT-I」)為零時,財務杠桿系數為無窮大,財務風險程度達到頂峰。
但這只能限於理論表述,難以用實際資料加以證明。其次,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時,即息後利潤小於零時,根據推導式計算公式計算得到的財務杠桿系數必為負數,從數字上看則更小,若據以得出企業財務風險程度更低的結論,顯然有悖於常理。再次,財務杠桿系數只能反映息稅前利潤變動這一因素對稅後利潤變動或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程度。
但企業資本規模、資本結構、債務利率等因素變動時,對稅後利潤或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同樣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出現財務杠桿系數降低而財務風險卻提高的情況。
⑼ 求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公式
、財務杠桿的含義
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
2、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及其說明的問題。
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示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dfl=ebit/[ebit-i-b/(1-t)]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1)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2)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財務杠桿的途徑。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企業的財務杠桿,一般可以表現為三種關系:
即負債與資產的對比關系(即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或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
在企業過高的杠桿比率的條件下,企業在財務上將面臨著以下壓力:
一是不能正常償還到期債務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業發生虧損的時候,可能會由於所有者權益的比重相對較小而使企業債權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響,企業從潛在的債權人那裡獲得新的資金的難度會大大提高 經營杠桿率(DOL)=收益變動率÷銷售變動率 或 =邊際貢獻總額÷稅前收益 根據表一資料,甲乙兩企業經營杠桿率分別為: 甲企業:DOL=(50-30)×10000÷100000=2(倍) 乙企業:DOL=(50-20)×10000÷100000=3(倍) 甲企業收益增長是其產品銷量增長的2倍,也就是說,銷量若增長10%,其收益將增長20%(10%×2);同理,乙企業的收益增長為其產品銷量的3倍(即收益增長30%)。 一般而言,企業經營杠桿率,隨著銷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漸降低,越接近於損益均衡點,經營杠桿率越高,當企業收益趨於零時,經營杠桿率表現為無窮大。必須指出的是,經營杠桿的影響是雙向的,若企業的銷量下降時,其收益也是以銷量下降的若干倍數降低的。因此,根據經營杠桿的特點,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它來控制、調節其經營活動。 由經營杠桿率的上述公式可進一步推導得: 經營杠桿率=(稅前收益+固定成本總額)÷稅前收益=1+固定成本總額÷稅前收益 從該公式計算的結果可知,企業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經營杠桿率總是大於1,並且經營杠桿率隨著固定成本總額的變動呈同方向變動。即在企業收益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的比重愈大,經營杠桿愈高;反之,經營杠桿率則愈低。所以,若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對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僅能提供等額的收益,而且還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另一方面,還可將經營杠桿率公式作如下調整: 經營杠桿率=邊際貢獻總額÷稅前收益=單位邊際貢獻×銷量÷(單位邊際貢獻×銷量—固定成本總額) 可見,經營杠桿率隨著產品銷量的變動而呈反方向變動,即銷量上升,經營杠桿率會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也降低;反之,銷量下降,會導致經營杠桿率上升,從而增大企業經營風險。所以,企業應充分利用其現有生產能力擴大銷售,這樣,既可以增加企業收益,又可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