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率,資產與銀行資本的比率。「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1)金融去杠桿轉為經濟去杠桿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去杠桿對中國的影響:
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對中國影響很小。
由於實行資本賬戶的管制,中國絕大多數的對外金融投資都是以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投資的形式進行。這類投資一向穩健保守,基本不會涉足高度杠桿化的金融產品,即使有所損失,也不能與其他類型投資者的損失相提並論。
其次,「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和「投資者的去杠桿化」對中國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② 金融去杠桿會轉移到實體經濟嗎
金融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會轉移到實體經濟。比如銀行拒貨可能使企業資金鏈斷裂,進而使企業倒閉。也可能因資金鏈問題導致還不上債務及利息,可能被債權人追債,並因可能上訴破產。也可能因資金問題,可以收縮生產規模。
金融是實體經濟中的「血液」,
③ 經濟學里「杠桿」和「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
分別解釋如下:
一、杠桿,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
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則可能會增大,常見的比如有福匯環球金匯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杠桿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率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率在2007年為33倍。
二、「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杠桿化」並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整個市場都進入這個進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採用杠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那這個影響顯然不一般。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復雜的、杠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杠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④ 各位股友,金融去杠桿化是什麼意思最通俗的講是不是去泡沫化
1、金融去杠桿化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少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例如CDO CDS等,使用這些金融創新工具可以放大貨幣量,例如100元可以變成1000元使用,這樣就是10倍杠桿。
2、泡沫通俗講就是不該有很多錢的地方多出了很多的錢,例如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一些人去投資5000/m的房子抄到20000這就是泡沫化,這個價格是脫離真實物價水平的,就像是吹的泡沫一般價格脹大但也容易破裂。
拓展資料
1、簡介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2、概述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3、階段
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風險名詞就是"債務",就本質而言,債務其實就是對信用的一種過度透支,濫用信用就會造成債務風險,並最終導致債務危機。從資產負債表角度看,經濟周期波動往往體現為經濟體系杠桿率的調整過程。往往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去杠桿化過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門去杠桿化、經濟回升和公共部門去杠桿化。
⑤ 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以及杠桿率是什麼意思
杠桿率就是負債除以自有資本,本質是一個負債率的水平。負債越高,杠桿率越高。去杠桿化,回就是答降低這個杠桿率,或者增加自有資本金,或者減少負債,或者兩者同時進行。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本質上就是一個還債、降低債務的過程,通俗說,就是多拿自己的錢玩兒,少借別人的錢玩兒。
⑥ 關於金融機構 杠桿化 去杠桿化的問題
從網上找的,你看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關於杠桿化 桿化中的杠桿有兩層含義,一個是指財務杠桿,指的是公司負債經營,杠桿比率是負債/資產,二是指衍生工具杠桿,次貸危機的根源就在於基礎資產與其對應的衍生產品總量的不平衡,因此當美聯儲自04-06年大幅度加息引起的償還住房貸款困難,導致了基礎資產的惡化,從而以其為基礎的證券化金融工具縮水,流動性變差,金融公司不得不出售自身資產來債務重組,而眾多金融公司出售金融資產將導致資產更加便宜,最終這些公司將會得到更高的債務/資產比,也就是杠桿比率。據權威專家測算,2007年,國際前十大投行的杠桿率達到30倍,全球金融資產約是實體經濟的16到18倍。 關於去杠桿化 何謂去杠桿化?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頻率和幅度,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並形成一種經濟潮流。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極大,甚至可能導致流動性枯竭、金融危機的加深和擴大。但同時,它又被普遍認為是走出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必由之路。這也就形成了一個「去杠桿化悖論」。
一般認為,去杠桿化包括五個階段,即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投資者的去杠桿化、消費者的去杠桿化、去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當然,這五個階段也並非涇渭分明,常常又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集。
⑦ 金融去杠桿對國民經濟有哪些好處
金融去杠桿主要的目的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對國民經濟的好處是防止經濟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