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當一國貨幣升值時,該國出口商品或勞務的外幣價格隨之升高,進口商品或勞務的本幣價格相應降低,因而,該國出口量減少,進口量增加,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反之,當一國貨幣貶值時,該國國際收支會出現順差。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能夠通過匯率變動自動調節,即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小於供給,該國貨幣貶值,推動逆差減小;而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大於供給,該國貨幣升值,推動順差減小。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國貨幣的匯率與該國凈出口呈反向變動的關系。而且如果匯率能夠真實地反映該國的貿易狀況,匯率的波動將有助於推動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分別是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俄羅斯等。由於長期與美元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人民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決定趨於被動,即匯率不是中國與該國經濟關系的客觀反映,而只是美國與該國經濟關系的折射。在這種情況下,匯率波動可能使國際收支愈加偏離平衡。歷史上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的爆發,都與盯住美元後影響該國進出口,導致國際收支失衡有密切聯系。例如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日本經濟增長開始減慢,日元也大幅下跌,而面對美元對日元的相對升值,東南亞各國並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調整盯住匯率,因而東南亞各國貨幣也相對日元升值。由於這些國家與日本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本幣的被動升值對於本已因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減慢而降低的出口需求,猶如雪上加霜,加劇了東南亞國家的國際收支失衡。
從這個意義來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後,人民幣匯率更加靈活,應當顯示出其平衡國際收支的作用。在分別比較了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在2005年7月匯改的前六個月和後八個月的月貿易差額與月平均匯率後,發現中歐貿易差額在匯改後波動增大,而且多數月份表現為順差增加的同時人民幣幣值上升,貿易順差總體上大於匯改前;中日貿易與匯率的關系與中歐情況相似;只有中美貿易與匯率關系在匯改後出現了貿易順差伴隨人民幣持續升值。這樣一看,在匯率改革之後貿易差額加大了;而從兩者走勢來看,匯改後很多月份人民幣幣值在貿易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的時候不升反降,似乎新機制下的匯率既沒有反映對外貿易的狀況,又沒有起到平衡國際收支的作用。但是,應該注意幾點,首先,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簡單地因為貿易差額擴大而認為匯率機制失效,例如在中美貿易中,中國商品明顯的價格優勢和美國的國內政策使得匯率變動對於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難以發揮作用;其次,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確實客觀反映了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的狀況;再次,人民幣對歐元與日元匯率未能很好的反映出中國與歐日兩地區的貿易狀況,是由於人民幣匯率受美元影響較大,可以推斷我國所參考的「一籃子貨幣」中美元或與美元有較高正相關關系的貨幣可能佔有較大比重。
B. 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實行浮動匯率制有利於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節經濟,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尤其在中央銀行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固定匯率的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制對經濟較為有利,同時也能取締非法的外匯黑市交易,但浮動匯率制不利於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穩定,會加劇經濟活動。
C. 為什麼說人民幣實現浮動匯率後,人民幣會升值》
1.為什麼說人民幣實現浮動匯率後,人民幣會升值?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預期好(國家政策支持、國家政治經濟環境好、具有較大的投資回報率),國際游資就會青睞這個國家的市場,會導致國外資本通過在外匯市場和地下錢庄流入,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交易者大量購買本幣,從而使本幣的需求量增加。在本幣供給一定的情況下,本幣需求增加必然導致本幣的價格上升即本幣升值。這樣以外幣表示的本幣價格上漲,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也即本幣兌外幣的匯率上漲。
由此可以很好理解了: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眾多國際游資投資中國(當然包括這些游資在人民幣升值前豪賭人民幣升值,為什麼?自己思考了),迎來了我國的人民幣升值。
2.人民幣升值後,為什麼中國出口美國消費品的價格提高了?
人民幣升值後我國出口行業的出口價格會被動提高。比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由6.8變為6.7,一個100元rmb的中國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價格由14.7(100/6.8)美元變為14.9(100/6.7)美元。顯然,在同質產品這個條件下,這會大大降低我國產品在外國市場上的競爭力的,繼而影響銷售,可能還會導致一些小企業倒閉;同樣,由於人民幣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升高,會使國際游資到大陸投資建廠的積極性受挫。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來說是不利的。
3.為什麼人民幣升值後,針對美國國債的利率會上升?
人民幣升值(即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升高),外匯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就會升高。而美元外資想買進入中國的國債,必須先轉換成人民幣,此時人民幣升值,與原來比較,同等價值的美元換為人民幣的價值在降低。比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由6.8變為6.7,那麼100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由原來的680(100×6.8)元人民幣降為670元人民幣。從而使得投資中國的外資減少,繼而購買人民幣的外資將減少、資金有外流的趨勢。為了防止美元的外資流出中國、吸引更多的美元外資,中國政府會提高利率,如國債的利率,刺激外資投資中國,促進經濟發展。針對美元購買中國國債來說,即「針對美國(美元)國債的利率會上升」。
4.補充:國際投機者早以躍躍欲試,准備利用人民幣升值大撈一把,這就迫使中國政府一再聲明,「人民幣將基本穩定,保持在平衡的水平」,中國將「逐步」改革自己的匯率體系。
專家們還認為,對美國來說,人民幣綁靠美元是件好事。這是因為中國為了保持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穩定,必須大量認購美國國債,美國政府則要靠中國認購的資金填補來美國國家預算的巨大財政赤字。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字,美國60%的國債、共19000億美元來自外國債主,其中主要是中國、日本、台灣、韓國、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資者。截至今年四月底,中國佔有美國國債2300億美元,而一年前,僅為1630億美元。由於美國的利率很低,美元的匯率不可能繼續下跌。
D. 人民幣匯率升高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匯率升高也就是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外幣,即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有何影響
站在企業角度而言,人民幣的升值無疑對一些對外貿易額佔比較重的企業有重大影響。海外業務佔比較高的公司,受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毛利率受損及匯兌損益等因素影響,
可能對企業盈利帶來一定負面影響;而個別美元負債高的企業, 則有望受益於人民幣升值。
那麼在老百姓生活中,人民幣升值將帶來哪些影響呢?
1、 刺激出境旅遊
人民幣對其他貨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使得出境旅遊或出境消費的成本降低,從而有利於刺激出境旅遊。
人民幣升值利好中國出境遊行業。升值將直接提升中國出境游消費者對於境外商品、酒店、餐飲、當地服務等項目的購買力,進而提振出境游需求。在本輪人民幣變動過程中,香港、澳門等出境游短線目的地影響相對最為敏感。考慮到2017年全年人民幣對港幣和澳門幣上漲幅度達7.6%和7.4%;且消費者對於短線目的地的決策速度更快,更易受匯率波動影響。另外,日本和美國的旅遊業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2、 海外商品消費
針對海淘族而言,由於人民幣相對於外幣更值錢,或刺激部分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購買,如一些大牌的衣服或者是化妝品等等。
3、外資或持續流入A股
隨著美元維持弱勢、人民幣走強,國內資產相對而言將更值錢,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外資投入。華泰證券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意願較為強烈,國內資產如A股資金面有望在外資進入的背景下得到進一步支撐,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利好。應更加註重外資流入的增量資金變化,重視外資對A股的偏好和配置,如外資比較關注盈利確定可持續且估值較低的板塊和龍頭公司。
E. 對於聯系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利率上升,匯率也跟著上升是嗎
聯系匯率制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即將本幣與某特定外幣的匯率固定下來,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如果所聯系的貨幣是美元,也可稱作「美元化制度。聯系匯率制度依賴香港龐大的外匯儲備支持。
聯系匯率屬於按照本身的外匯儲備決定匯率的,因此受利率的影響比較小。在練習匯率下,中央銀行不好通過貨幣政策來調節國內的經濟。
浮動匯率制下,調解利率對國際收支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匯率波動來進行反向平衡,從而增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例如,當我國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上調利率雖然會造成資本項目的順差而增加外匯儲備,但同時可以通過人民幣升值影響經常項目,抵消資本項目的順差。
因此利率變化時,匯率也會跟著變化。
F. 分析浮動匯率制度的利與弊
固定與浮動匯率祗是兩種不同的匯率制度,無所謂對或錯,祗是在兩種制度下個人、企業及宏觀經濟的行為及調整方式不一樣。在某個階段、相對某個經濟結構,固定匯率可能比浮動匯率更適合。但在另一個階段,另一種經濟結構下,浮動匯率可能更合適。因此,在比較固定與浮動匯率制度的利弊時,需要對兩種匯率制度的本質及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及結構有透徹理解。
固定匯率制度的最大好處是政府幫助個人及企業消除了匯率風險,降低了國際貿易及投資的交易成本。二次大戰後,由凱恩斯等經濟學家設計的國際貨幣體系,包括監督執行這一體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是一個固定匯率制度。由蒙代爾倡導的歐元體系在歐盟各國之間也是一個固定匯率制度。港幣與美元的掛鉤及人民幣與美元在1994-2005年期間的掛鉤,也屬於固定匯率制度。顯然,固定匯率制度對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功不可沒,中國的外貿及外商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主要發生在1994年實行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
對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固定匯率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幫助建立一個更符合市場規律的相對價格體系。在計劃經濟里,工資及吃、住、行、教育、醫療等的相對價格幷不真實地反映商品及服務的成本與效益,改革初期中國城市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花在吃上面,而住與醫療幾乎不花錢。這樣的相對價格體系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各種商品及服務的相對價格體系很不一樣,顯然需要調整。固定匯率使得中國各行各業相對價格的調整更容易、更順利。
固定匯率的另一個好處是對本國的貨幣政策加以限制,使得本幣的利率及通脹與國際主要貨幣的利率與通脹不會無緣無故地相差太多。對於像香港這樣的開放型、以國際貿易及資本市場為主的經濟體,固定匯率有利於營造一個相對穩定及容易預測的宏觀經濟環境。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制定及執行能力還不成熟時,固定匯率也有利於穩定通脹預期及宏觀經濟環境。1994年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中國的通脹預期很快就得到控制。
但是,固定匯率對貨幣政策的限制也可能成為一個問題。當中國由於製造業等行業勞動生產率迅速增長而導致住房、醫療、教育及服務業成本及價格上漲過快時,央行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就無法通過人民幣升值來減緩通脹壓力。因此,在中國沒有出現嚴重的由於勞動生產率迅速增長而產生的非貿易商品價格高漲之前,固定匯率制度對中國是基本適用的。但是,一旦持續的生產率增長導致較明顯的通脹,特別是非貿易商品(如住房)價格的上漲,浮動匯率下的人民幣升值就有必要。
固定匯率能夠成功實行的前提是政府有能力守住固定的匯率,這對日本、中國及香港特區這些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及貿易順差的經濟體不是一個問題,但對拉美及亞洲一些常年擁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就是一個很難實現的條件。阿根廷、韓國、泰國、印尼等國家在金融危機時無法守住官方匯率,就是因為它們持續的貿易逆差導致外匯儲備流失,不得已只能讓匯率浮動。
浮動匯率的主要好處是為央行提供了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通脹,但成本是個人、企業、銀行必須承擔匯率風險,包括市場投機人民幣升值的風險。
斯坦福大學麥金農教授對日本及中國實行浮動匯率的風險研究得最透徹。他提出了一個道德矛盾及沖突的理論。日本及中國都持續多年擁有大量貿易順差,也就是不斷積累美元凈資產,這本來是一種勤儉儲蓄的美德。可是,當日元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形成幷實現時,本國居民將普遍不願意持有不斷貶值的美元而更願意持有不斷升值的本幣,這就形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及沖突:本國居民通過貿易順差不斷積累凈美元資產但卻不願持有美元資產!結果是官方外匯儲備大升,幷導致本幣發行量大增,本幣利率下降,甚至開創零利率時代,也稱「貨幣流動性陷阱」。
麥金農的道德矛盾及沖突理論的一個基本經濟學原理是:在市場環境下,投資不同貨幣資產的回報在調整風險之後應該相同。比如,給定同樣的風險,投資人民幣資產的回報主要體現在人民幣名義利率,而投資美元資產的回報則體現在美元名義利率。但在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時,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回報還包括人民幣的升值率,人民幣名義利率+人民幣升值率=美元名義利率。
如果美元名義利率是6%,而人民幣每年升值率達6%,在中國開放資本流動的條件下,人民幣名義利率就可能被壓至零。這就是為什麼麥金農教授不希望人民幣採取浮動匯率制度的原因。
在沒有通脹時,麥金農的分析完全正確。可是一旦有了通脹,人民幣名義匯率(人民幣實質利率+中國通脹率)就可以比零高很多。而一旦有了通脹,由於通脹與升值的替代關系,人民幣升值壓力及升值率也必將相應減小,人民幣名義利率跌至零的風險,即落入「貨幣流動性陷阱」的風險也會減小。可見,維持一個適當的由生產率快速增長導致的通脹率,可以降低人民幣升值導致零利率的風險,也可以減低升值的壓力。
G. 浮動匯率制度對國際貿易業務有哪些影響
我講點實際性的影響
外匯匯率浮動制度導致匯率相對來說不穩定,這樣的結匯的時候就要承擔外匯浮動帶來的風險。打比方說美金吧,出口的時候報價都是人民幣折算成美金報價,而當客人付款,銀行結匯時美金的匯率如果跌了或者漲了,直接影響到貨款的實際成交金額。如果嚴重下跌,加上之前報價本身就沒什麼利潤,很可能導致虧本。
所以通常外匯浮動很大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國際貿易的出口成交量,以避免承擔風險。
浮動匯率跟國際貿易的牽扯就在這邊,所以具體有哪些衍生的影響,你可以根據出口量增減來展開其他個方面業務的影響波動。
H. 匯率上升對人民幣有什麼影響呢
現在外匯投資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投資方式,很多行業也是要和外匯打交道的,所以需要了解一些外匯的基本知識,最近就有人問外匯匯率上升意味著什麼,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相關知識,看它有什麼影響。
一、外匯匯率上升意味著什麼?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
我們國家兌換外幣時,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能記住單位外幣可以換多少人民幣就可以了。還有,人民幣的升值和貶值,和外幣是反過來的。只要人民幣升值,外幣就對應貶值。
以上就是外匯匯率上升意味著什麼的全部內容了,從它帶來的影響也可以看出,匯率上升意味本幣的升值,外幣的貶值,未來用本幣買外國商品可以買到更多,而外幣買本國商品則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