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匯兌損益
你說的這個思路有點亂。
首先,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在外幣核算時,可以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也可以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就是說,不一定是非得用當月第一天的匯率。
其次,期末計算匯兌差額時,用期末的即期匯率。
舉個簡單例子:
1月3日銷售貨物,應收10000美元,當日匯率7.6;1月31日匯率為7.7;2月10日收回貨款,當日匯率為7.5。
1、銷售時(不考慮相關稅費):
借:應收賬款 76000(10000×7.6)
貸:主營業務收入 76000
2、月末調整:
借:應收賬款 1000(10000×7.7-76000)
貸: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1000
3、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戶美元 75000(10000×7.5)
財務費用 2000(76000+1000-75000)
貸:應收賬款 77000
B. 外幣折算(賣出外幣匯兌損益折算)
應該是(6.22-6.2)*300=6 交易時要用即期匯率 6月15日的即期匯率是6.22
匯兌差額的產生原因是當日與以前的匯率不同
這題中當日的即期匯率是6.22 因為是賣給銀行,你可以理解成銀行要賺錢,那他是不按照你原先取得日的匯率來算的,他就用自己的,也就是6.2,那你5月31日的匯率就被強迫變成6.2,所以你在賣的時候實現的匯兌差額其實已經包括了6.3-6.2的部分
C. 外幣核算匯兌損益讓我困惑
相當於對應的人民幣價值少了,美元價值不變。
美元100存在銀行里,始終是100美元。這個美元,可以直接到外國市場上花的。在國外,假如某商品標價100元,你就可以買下。
在國內,期末要將這個「進口」的東西折算成對應的人民幣的價值。匯率變了,只是說明你要是把它換成人民幣的話,就要發生損失了,潛在的損失。不換成人民幣的話,始終是100美元,到國外了就不存在折算問題了,100美元就是美元。(貶值是另外一回事了)
月初的100美元相當於700元人民幣,月末相當於600元人民幣,名義上損失了100元人民幣——匯兌損益。(期末,按照期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並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科目。
D. 匯兌損益的的公式=期末余額*做賬匯率-期末余額*當天匯率..是這樣子嗎.
計算公式是:貨幣性外幣賬戶匯兌損益=期末余額×期末匯率-(期初外幣金額×期初匯率+本期增加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本期減少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笑望採納,謝謝!
E. 匯兌損益的匯率如何確定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
1.剔除分演算法。即逐筆核算貨幣性外幣賬戶上匯率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的價值變動額,而對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則不予考慮。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上述結果若為正值,表示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2.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F. 怎麼計算匯兌損益
假如某企業採用當月月初的匯率作為記帳匯率,當月1日的匯率是1美元等於5.70元人民幣。上月末該企業銀行存款美元戶余額為2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5.60元人民幣,摺合人民幣余額11.2萬元。本月發生應收帳款2萬美元。月份終了,將外幣帳戶的外幣余額按月末國家外匯牌價摺合為人民幣,作為外匯帳戶的期末人民幣余額周整後的各外幣帳戶人民幣余額與原帳面余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財務費用。假設當月末匯率為1美元兌人民幣5.80元。
(6)外幣匯兌損益第一天的匯率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計算方法是匯兌損益的計算根據記帳方法的不同,計算也不同。下面我們就外匯統帳制會計和外匯分帳制會計方法下,如何計算匯兌損益,分別予以說明。採用外匯統帳制會計核算的企業中匯兌損益的計算原會計制度規定,「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才入帳」,即當外幣業務發生時,記帳匯率與帳面匯率的差額即為匯兌損益入帳。新會計制度採用了外幣帳戶的期末余額按期末國家外匯牌價進行調整,平時業務發生時不再計算匯兌損益,期末編制會計報表時,按編制會計報表日的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與外幣帳戶帳面人民幣余額的差額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損益進行處理。
G. 外幣的匯兌損益多久做一次每個月都需要做調整嗎假如第一個月做了匯兌損益,第二個月怎麼做以此類推
外幣的匯兌損益多久做一次?每個月都需要做調整嗎?
外幣的匯兌損益每月末做一次。每個月都需要做調整的。年末結轉至本年利潤,匯兌損益科目清零。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外幣折算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H. 外幣記賬:一般的應收應付用哪個匯率(當月1日還是次月1日),匯兌損益結轉又是用哪一個匯率
一般的應收應付用哪個匯率?
用銀行進賬單或匯款時的匯率,即發生該業務時的匯率。
匯兌損益結轉又是用哪一個匯率?
央行公布的月末那天外匯牌價的中間匯率。
I. 外匯匯兌損益之匯率如何計算
計算匯兌損益肯定不會用現鈔,匯率損益計算:
(賣出價-現匯買入價)*100%/現匯買入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