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金持有股票比例問題
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最低60%,最高95%
個股持倉不得超過基金專資產凈值的10%,不得超過股票總股本的屬10%,簡稱雙十限制。
以上所有指標限制,在基金公司端就實現實時控制。
在交易系統中設置參數,如果某個指標接近該限制,先提醒,後限制。
所以是不會出現主動買入使持倉超過95%,或者主動賣出使持倉低於60%的,因為系統限制了,指令根本就下不去。
出現各類指標異常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大比例的申購贖回,或者股票價格大幅波動,使指標超標,
這時候根據基金合同約定,因被動超標的,可以在10個交易日內調整。
除了系統限制,託管行也會每天進行監控的,發現異常就會通知基金公司。
至於交易所,也是實時監控,如果因為基金公司系統未限制住,買了不該買的股票,
馬上就打電話過來了。
⑵ 基金公司持倉比例
基金公抄司沒有持倉比例,應該襲是具體基金會有持倉比例。
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查詢:
基金季報,在基金公司,點擊具體基金都會看到在定期公告里有最新的季報,裡面會顯示持倉比例,10大重倉股等等,但已經是上個季度末的數據。
第三方基金綜合網站,比如數米網, 天天基金等,他們會把基金季報總結出來有用的部分,比如持倉比例,行業偏重,10大重倉股等信息摘出來給投資者呈現,通過這里也可以看,但是一樣是上個季度末的情況。
比如:
(資料來源:數米基金網)
⑶ 基金一隻股票的持股股票比例是多少
一隻基金持有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該基金總資產的10%;一隻基金持有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該股票流通股的10%。這兩個10%是明文規定的限制公募基金投資股票是一定要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即便再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也不能有重倉持股的賭博行為。
這就與私募基金有很大差異,私募基金不會有這種規定,所以相比公募基金,如果是同種類別投資方向的,都是投資股票的,則在風險上私募基金要更高,潛在收益會更大。同時,公募基金由於這個規定,導致股票新基金持股少則十幾只,多則幾十隻,一隻股票變現不佳或者一隻股票表現極好也不會對整體基金有決定性的影響,降低了個股非系統性風險,也降低了或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性。
基金都有季報,可以通過季報的查看獲得一部分基金持股的信息,包括股票名稱和持股比例等。季報會在一個季度過後的20天左右公布。可以在基金公司官方渠道查詢到。
⑷ 基金持有人機構佔比多少合適,基金持有人機構佔比多少
數據顯示優質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比重分布在19-30%之間,而劣質基金在3-6%之間。
⑸ 基金持股比例高好還是低好
基金持股高的股票,價格變化比較小,不容易出現連續大漲,或連續大跌。
基金持股小的股票或者沒有的,價格容易發生大的波動,連續大漲或連續大跌。
⑹ 買基金是買機構持有份額多的好還是散戶持有份額多的好
按道理來說應該是買機構持有份額多的基金好,因為機構比較理性,遇到下跌不會恐慌的大量贖回,不會出現巨額贖回問題,基金經理也不會因為大量贖回而套現賣出股票。
⑺ 基金 機構 持股佔30%的股票好么 是不是他們占的比重越多越好
基金持股比較穩定,不會有創業板那樣的劇烈波動~但是持股太多,流動性就很差,增長潛力不強~
30%已經算很大了,個人認為是比較有增長前景的
⑻ 基金持倉量為什麼不能低於60%
您好.首先,很高興能回答您的提問,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如有疑問專請加好友,我將屬不遺餘力的為您效勞!謝謝採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顯他們答非所問.
你問的是為什麼不能低於60%,
首先基金是要分性質的,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風險依次遞減.
股票型是一個預期風險相對較高,預期收益當然和風險匹配,如果市場不是特別壞,收益也應該不錯.
原因:
一,由於為股票型基金,為了保證預期收益,所以限制持倉量不能低於60%
二,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管理層(如證監會)為了一定程度上保證市場的穩定,
因為基金設置金額巨大,市場繁榮時候股票型基金獲取利潤,如果不限制倉位
市場低迷時候大家都清倉,,勢必加速市場下跌,如果每個基金公司都這樣, 很有可能崩盤....我認為這點比較主要吧.曾經獲得收益,當風險來了就得一定程度上共同承擔,別想開溜```呵呵.